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
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凈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fā)人的熱情。音樂和旋律,足以引導人們走進靈魂的秘境,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體現歌曲趣味性,近而培養(yǎng)學生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為學習輪唱打好基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關愛小動物的思想品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再來模仿一下不同同形態(tài)的鵝。(游泳的鵝、胖胖的鵝、、、)(放伴奏音樂學生模仿。)
二、舞蹈動作,解決難點。
看,一只懂禮貌的鵝,正向我們問好呢!(模仿走路的樣子,同時邊走邊說,在有空拍的地方不出聲只點頭)
八分休止符處理
X X X X X | O X X X O | X X X X X | O X X X O ||
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嘎 嘎嘎嘎
三、聆聽旋律,記憶歌詞
1.這么多可愛的鵝是誰為我們帶來的呢?讓我們一起跟著老爺爺趕鵝吧!(放伴奏音樂學生模仿。)
2.誰來說說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啊?按節(jié)奏讀歌詞。
四、學唱新歌,體驗感受。
1.聽范唱,說感受
2.學唱歌曲。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能用詼諧、幽默的情感演唱歌曲。唱準二聲部輪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復習引入(齊唱歌曲)
二、介紹什么是輪唱及輪唱的要求和方法。
三、學唱新歌,練習輪唱。
1.輕聲演唱,注意強弱。
2.跳音演唱,速度加快。
3.視唱曲譜。
4.(播放帶二聲部輪唱的歌曲范唱帶,學生聽出輪唱部分)
跟著范唱帶,模唱輪唱部分的二聲部。
分成兩組進行二聲部演唱練習。
四、小結。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感受歌曲雄壯、神氣的進行曲風格。
2.能用飽滿的熱情、奮發(fā)向上的情緒演唱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伴奏,創(chuàng)設情境。
二、新授:趣學新歌
1.初聽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緒。
2.復聽歌曲,感知情緒和音樂節(jié)拍特點。
3.教師范唱(或播放音頻)
同學可以選擇喜歡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腳踏步等等。
4.看課本或者音頻讀歌詞跟錄音唱
5.編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賞《閃閃的紅星》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很高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讓我們向著美好的明天,好好學習,前進前進吧!下課!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氣氛。
2.隨音樂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英國的小音樂家,你們聽聽他會演奏什么樂器?
2.欣賞歌曲《我是小小音樂家》動畫。
二、《我是小小音樂家》歌曲學習
1.學歌詞。
(1)老師范讀一遍歌詞,學生注意聽重音出現在哪里。
(2)學生再讀一遍這一樂句,讀出重音。
2.學唱歌曲。
(1)學生演唱第三樂句。
教學要求:學生演唱這一樂句時,要注意聲音輕巧有彈性。
(2)學生和老師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詞。(學生演唱第三樂句,老師演唱其他樂句。)
(3)學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詞。注意:歌聲輕巧。
3.歌曲表現。
4.播放《我是小小音樂家》伴奏,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課堂小結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4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熱烈歡快的情緒。
2.學習簡單的秧歌舞,能夠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3.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了解祖國多民族文化,從而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歌曲(《秧歌舞》動畫欣賞)
1.聽音樂練習十字步。
2.學習歌曲。(《秧歌舞》歌曲學習)
(1)播放《秧歌舞》音頻,學生聽音樂旋律走十字步。
(2)學生演唱歌曲旋律。
(3)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教師指導:指導學生按照節(jié)奏朗讀歌詞,感受歌詞表現的熱烈情緒。
(4)演唱歌曲歌詞。
三、表現歌曲
1.歌表演
2.學習簡單的秧歌舞。(民間秧歌舞視頻欣賞)教師指導:指導學生手的動作與腳配合。
四、課堂小結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5
教學內容:
唱—— 北京民歌《對鮮花》
聽—— 黃梅戲《對花》
創(chuàng)編活動—— 對花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北京民歌《對鮮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韻味。
2、 通過欣賞黃梅戲《對花》,初步感知戲曲的風格特點,感受民族音樂與民俗風情的豐富多彩,增添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喜愛之情。
3、 能認識并唱出附點四分音符,了解并會運用“對唱”這一演唱形式。
教學重點:能夠用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現歌曲活潑、詼諧的情趣。
教學難點:指導唱準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以及第三、第四樂句的音高。
教具準備:花卉圖片、玫瑰花一支、裝飾教室的鮮花、卡片、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起共鳴
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的變化,揭示“花”的主題。
1、 導入
師:同學們一定發(fā)現了今天我們的教室里多了許多繽紛的鮮花,沒錯,今天我們要學的歌曲正是與“花”有關。
2、 交流
師:春天到了,百花爭奇斗艷,你們知道哪些花兒呢?請說出花名。
(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多,每種花都有獨特的外形和生長特征,老師還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開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長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紅滿山?(山茶花、杜鵑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長滿了刺?(月季、薔薇、玫瑰)
3、聽賞歌曲《對鮮花》
師:下面我們來聽一首歌,聽聽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錄音《對鮮花》
B、聽完老師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提問,同時指導學生按歌詞中的句子有節(jié)奏地回答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在水│里─│ 生答:菱.角│開 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像木│耳─│ 生答:鳳.仙│開 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紅滿│山─│ 生答:山.茶│開 花兒│在水│里─│
師問:什 么 呢 │開 花兒│滿干│刺─│ 生答:薔.薇│開 花兒│在水│里─│
C、出示花卉圖片(鳳仙、山茶),通過視覺讓學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紹屬于薔薇科,讓學生親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學
1、 揭題
師:剛才這首歌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北京民歌《對鮮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吧。
2、 學唱歌曲
A、認識附點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說出名稱,再介紹“附點”,認識附點四分音符。
B、 老師唱譜,學生跟著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譜中的附點四分音符。
C、 著重練習帶有附點音符的樂句。
D、分句教唱歌詞,注意反復練習難點句子,比如第三樂句。
3、 介紹“對唱”的演唱形式
師:這首歌跟我們以往學的歌曲不一樣,它的歌詞中多了雙引號,同學們發(fā)現了沒有?有幾個呢?(兩個)它表示什么意思?(兩個人唱)
師:對了,歌曲中一人問一人答,這樣的演唱形式叫對唱,是一種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對歌。下面我們來用對唱的形式把歌詞的第2、3、4段練習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礎上,演唱歌詞的其他三段。教師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唱歌姿勢和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
三、創(chuàng)編歌詞
師:我們還可以繼續(xù)編歌詞,比如(唱)“什么呢開花兒白有香?”(生唱著答出來:茉莉、梔子)
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并用對唱的形式唱出來。
四、欣賞黃梅戲《對花》
師:其實這種對花的形式不僅在北京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僅民歌里有,戲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段黃梅戲里的《對花》,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揭示欣賞題目,播放錄音。
三年級音樂歌曲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