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

    | 國渝

    教育不是說教,教育是示范。老師做了,才有說服力,我讓學生做筆記,首先把我的筆記給學生看,給學生以震撼,這個時候教育才有效果。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蹦、施、肥、除、運、餓、挑、擔、疑、惑”;并認識“足字旁”。

    2、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運、送、挑、擔”四個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關鍵詞語指導朗讀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對話,讓學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有收獲。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提示展開想像,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重點: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蹦、施、肥、除、運、餓、挑、擔、疑、惑”;并認識“足字旁”。

    2、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運、送、挑、擔”四個字。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關鍵詞語指導朗讀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對話。

    2、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提示展開想像,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有收獲。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啟發(fā)談話:小朋友,今天老師邀請了一對好朋友和我們一起來上課,你們看,它們是誰?(出示媒體:小白兔和小灰兔手拉手走過來的動畫情景)

    2、揭示課題:22 小白兔和小灰兔(讀課題)

    3、提問: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們的故事。

    說明:“興趣是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課開始出示動畫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設懸念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聽錄音,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多媒體整個故事的動畫)邊看動畫邊聽錄音,要求聽清字音,聽懂故事的大概意思。

    2、指名說說大意,教師可以提示。

    3、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標上小節(jié)號。

    4、指名分節(jié)讀,糾錯并正音。

    5、提問:讀了課文后,你喜歡誰?為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邊聽邊記的習慣,能說出故事的大概意思,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說清楚,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讀課文,學習生字,感受內(nèi)容。

    (以下教學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

    (一) 如第三節(jié)

    1、小組學習:(1)四人合作分句讀第三節(jié)

    (2)學習生字“蹦、施肥、除”

    (3)找一找描寫小白兔種菜的句子,用“——”劃出,并在組內(nèi)交流。

    2、全班交流:(1)抽四人小組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找出小白兔種菜的句子,看看動畫(小白兔種菜的過程),做做動作讀一讀。

    (3)看著動畫試著背一背。

    說明:一年級下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小組中學習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又能培養(yǎng)團體意識,合作能力。小組學習時要有組長負責,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臨時指定或輪流做;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3—4分鐘;組內(nèi)學習生字注重字音準確,識記字形時讓學生各抒己見,可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說或?qū)W著說一說;全班交流識字方法時,教師評價要以小組為單位。找句子,看動畫,做動作背一背,就是讓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的過程中熟悉種菜的過程,體驗種菜的辛苦,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勞。

    3、提問:小白兔在辛勤地種菜,小灰兔在干什么呢?出示多媒體(小灰兔躺在床上吃菜的情景),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師生配合讀第四節(jié),學習生字“運、餓”。

    (二)如第二節(jié)

    1、提問:小白兔為什么不要白菜,要菜子?

    2、齊讀第一、二節(jié)。

    (三)如第五節(jié)

    1、自由讀第五節(jié),用“——”劃出小白兔的話,用“~~~~”劃出小灰兔的話,同桌對讀。

    2、出示句子:小灰兔疑惑地問:“小白兔,你的菜是從哪兒來的?”

    小白兔自豪地說:“自己種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

    (1) 學習生字“挑、擔、疑、惑”。

    (2) 用“疑惑”“自豪”來說一句話體會含義,指導讀出語氣。

    (3) 各種形式練讀。

    4、分角色朗讀。

    5、拓展練習:聽了小白兔的話,小灰兔會怎么想,怎么做?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對比的方法來講讀,緊緊抓住“三個不同”來教學:1、小白兔和小灰兔從老山羊那兒要的東西不同。2、它們回家后的表現(xiàn)不同。3、它們的結果不同。在對比的過程中,要抓住關鍵詞。如:小白兔的種菜的動作“翻土、澆水、施肥、捉蟲、除草”,小灰兔的“天天不干活,餓了就吃”。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钡暮x。

    四、復習鞏固

    1、小灰兔種白菜游戲。(讀生字)

    2、小灰兔收白菜游戲。(讀詞語)

    3、指導寫字“運、送、挑、擔”。

    說明:以上兩個游戲是順著拓展說話練習安排的,為了給小灰兔一次“改錯的機會”,給學生留下一個較好的印象。第一個游戲是把各個生字寫在每棵菜上,學生讀對了,菜就會長高一截;第二個游戲是把各個詞語寫在菜葉上,學生讀對了,菜就會跳進籮筐里。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課文講了華佗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媽媽送華佗到蔡醫(yī)生那里去學徒,蔡醫(yī)生讓他分開爭斗著的兩只羊,華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辦法,巧妙地中止了它們的爭斗。蔡醫(yī)生高興地收華佗為徒。

    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蠻干。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院子、分開、路邊、青草”等詞語。認識“聰、巧、硬、止、爭”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解決問題不能使蠻勁,要抓住其特點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三、教法建議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兩幅圖:一是畫著兩只羊正在爭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圖。

    識字、寫字教學

    1.識字教學

    生字中,重點指導讀準聲母是鼻音的“那”,韻母是后鼻音的“聰、硬、爭”。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變一部分的方法來識記,如“用——角”“村——對”“公———分”“看——著”“頭——斗”

    2.寫字教學

    寫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結構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芍攸c指導以下幾個字。

    這:先寫“文”,最后一筆是點,再寫“辶”,一捺要長些,托起“文”

    “那”右半部“了”起筆要比左邊低些,“I”向下伸,收筆也較左邊低。

    “著”橫畫較多,上面三橫長短不一,所有的橫畫之間間隔勻稱?!澳俊弊煮w形窄長,與“”上下對齊。

    詞句教學

    “媽媽送他到蔡醫(yī)生那里去學徒?!本渲小皩W徒”指當蔡醫(yī)生的學生,跟著他學醫(yī)術。

    “兩只羊……叫得很兇?!薄岸贰笔请p方互爭,誰也不讓。課文中“打架、爭斗”都是這個意思。學生在生活、影視中見過斗雞、斗牛。這句話具體描述了兩只羊爭斗得厲害,暗示了很難拉開。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個辦法?!边@一想法正是華佗聰明之處?!坝怖本渲兄赣么罅庵浦寡虼蚣堋@斫膺@句話要聯(lián)系上文“斗得很兇”,華佗“七歲”,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開這兩只羊?!暗孟雮€辦法”,句中“得”讀“dei.”,與“斗得很兇”的“得”讀音不同,表示必須、需要的意思。讀第四段就知道華佗想的什么辦法,結果怎樣。這句話寫華佗遇到問題先動腦筋找竅門。他所想的辦法說明他了解羊愛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小華佗確實是個聰明的孩子。

    朗讀指導

    本課有幾個長句,朗讀時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頓的方法突出要點。

    媽媽送他/到蔡醫(yī)生那里/去學徒。

    正巧這時候/院子里/有兩只羊在打架,蔡醫(yī)生就叫華佗/把它們分開。

    兩只羊/頭/對著頭,角/對著角,你頂過來,/我頂過去,/斗得/很兇。

    第三段第二句華佗心想的話要讀得輕些、慢些,但語氣要肯定。

    練習提示

    課后練習第三題是摘抄課文中的詞語,訓練學生注意語言積累。這項練習的靈活性較強,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詞語抄寫。可以選帶生字的詞語,幫助識記生字;也可以選自己認為常用的好詞,如“面前、點點頭、不行”;還可以選沒教過但自己學會的詞,如“正巧、硬拉、爭斗”等,只要寫對都行。

    第四題是句子訓練,讓學生在例句中感知“從”的用法(與后面的名詞組成短語,表示動作的處所、方向)。練習時先讀例句,知道這句說華佗拔草,這草是從路邊拔來的。第二句學生補充后可再問問:__從哪里走出來?強化“從”的后面一定要說出“什么地方”。最后讓學生自由用“從”說句子,先各自說,再相互交流。

    擴展活動

    收集名人童年時期遇到問題開動腦筋巧妙解決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用蔡醫(yī)生考華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切身體會華佗真聰明,他的辦法真妙。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1.出示兩只羊正在爭斗的畫面,提問:如果讓你把它們分開,你怎樣做?評議各人想的辦法合適否。

    2.簡介華佗,老師范讀第四段,并出示插圖放大圖,觀察華佗引開羊的做法??陬^填空:()的華佗。(答案不必一致,合適即可。)

    3.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說說圖中華佗旁邊兩個人各是誰,他們?nèi)酥g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讀課文,隨閱讀認識生字,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四)用不同形式練習朗讀課文,再把自己讀得的一段讀給別人聽。

    (五)評議:華佗的這個辦法有什么好處?可引導學生自由說。如不用費大氣力、不用花很長時間,方法簡便易行,不會傷害羊等。假如能從課文中找到根據(jù),說說從哪里看出來的更好。

    (六)識記生字,指導寫字,重點指導“那、著、想”。

    (七)完成課后練習。

    (八)布置作業(yè)。

    1.用蔡醫(yī)生出的問題考考爸爸媽媽,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

    2.收集有關故事。準備開故事會。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nèi)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diào)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nèi)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2、 通過朗讀、討論、填空等方法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知道要互相幫助,做一個關心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愿意做個好孩子嗎?你們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算一個好孩子呢? (引出課題《好孩子》)。

    2、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課文里講了哪幾個好孩子?他們好在哪里?二、初讀課文。

    (一)自主學習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給段落標上序號。

    3、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二)檢查

    1、出示(帶拼音):著急 淋濕 蹦著跳著 急忙 心疼 嘩嘩嘩 嘭嘭嘭 蹬蹬蹬

    2、出示象聲詞連線題。

    3、檢查課文段落。

    三、學習課文(第1段)

    1、齊讀第一段,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著急)

    2、出示:京京帶著傘,不要緊。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了。(指導讀出奶奶奶奶著急的心情。)出示:

    小玲 ——淋濕? 京京——不會淋濕?

    四、學習課文(第2——4段)

    1、奶奶的猜測對不對呢?讓我們自由讀一讀。(第2——4段)

    2、讀了這幾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沒有淋濕)奶奶為什么感到很奇怪?

    3、出示:小玲 ——淋濕?——沒淋濕

    4、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奶奶的奇怪的語氣。

    5、 分角色朗讀。朗讀課文時,我們就要走進故事里面去,他們著急,我們也著急,他們開心,我們也笑瞇瞇的,這樣讀課文多有趣呀!

    6、 口頭填空:小玲沒帶傘,()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板書:小梅

    五、學習課文(5——7段)

    1、那么京京回家時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景呢?自由讀(5——7段)。

    2、填空:帶了傘的京京,把傘借給了(),自己卻(),奶奶夸()是個好孩子。板書:京京

    3、句式練習:

    出示:小玲沒帶傘,()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帶了傘的京京,把傘借給了(),自己卻(),奶奶夸()是個好孩子。

    (齊讀兩句話,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3、奶奶為什么夸京京是個好孩子?

    4、分角色朗讀。要讀出相應的語氣。

    5、出示第7段,及彩圖,理解“一邊…….一邊…..”, 請兩位學生表演,感悟兩個動作同時做,練習說話。

    六、小結:這篇課文講的是兩個孩子在雨天幫助同學的故事。贊揚了他們樂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中,你是個好孩子嗎?

    我?guī)蛬寢? )

    我?guī)桶职? )

    我?guī)?( )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3.繼續(xù)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語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3.看懂圖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4.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難點

    1.課文較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初步理解文章內(nèi)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難點

    課文篇幅較長,能夠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認識一個叫明明的小同學,他可喜歡蛐蛐了,一次上學的路上他逮開了蛐蛐,那么結果如何呢?請跟著老師一起學習語文,就會知道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請同學們先按著圖的順序,觀察一下四幅圖,了解圖的大意。

    (三)范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

    2.邊聽邊想,本課是寫誰的一件什么事?

    3.讀完指名回答:

    本課寫的是明明沒有因上學路上捉蛐蛐耽誤學習。

    (四)學習生字。

    1.看田格中的生字,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隨老師范讀課文,看看自己是否把所有的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畫全了。

    (1)教師邊讀,邊提示畫哪個詞。

    (2)同桌互相對照一下,畫的詞語。

    3.借助拼音同桌一起讀準生字及詞語的音節(jié)。

    (1)同桌互相讀,一人讀一人聽,互幫互學。

    (2)檢查同桌學習情況。(用卡片)

    (五)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提醒學生注意輕聲的讀法,“蛐蛐”第二個音讀輕聲。另外還有“啦,的,了”讀輕聲。

    2.要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

    3.邊讀邊體會生字詞在句中的意思。

    (六)識記生字:本課生字也較多,要充分利用熟字快速記字。

    叢:上邊“從”下面一橫。草叢是指很多很多的草生長在一起。單獨幾棵草長得再高也不能稱草叢。看圖理解。

    扒:左邊提手旁,右邊“八”。扒開,因為草很多,他要找蛐蛐,所以用手扒開草找蛐蛐。

    仔:單人旁右邊一個“子”,還讀z!。仔細,和粗心是反義詞。

    遲:一把尺子的“尺”加走之旁。當“晚”講。遲到,我們小學生天天上學不遲到。

    拍:左邊提手旁,右邊“白”。拍了拍身上的土,即用手把身上的土打掉。拍手,用手拍,所以提手旁。

    往:左邊雙人旁,右邊“主”。往和來意思相反。往學校跑去,即向?qū)W校跑去。前往,往來,來來往往。

    校:左邊木旁,右邊“交”。學校。

    教:共11筆,左邊筆順是 ;也可以這樣記,先寫一個土,再一撇,然后加子字;也可以這樣記,“老”字下邊去掉“匕”換上“孑”。右邊是反文旁。

    室:“到”去掉右邊立刀旁,上邊加寶蓋頭。教室:同學們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

    課:左邊言字旁,右邊“果”,或一棵樹的棵去掉木旁換成言字旁。上課,聽課,課堂。

    追:筆順: ,外面加走之旁。追趕,追上去。

    利用生字卡片再次鞏固。

    草叢  扒開  扒來扒去  追上去  仔細

    遲到  拍了拍  往  學?!?教室  上課

    (七)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

    追和教,這兩個字筆畫較多,比較起來又較生疏。

    2.其它的字要求學生照田格的范字寫。

    (八)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繼續(xù)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繼續(xù)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課后第2題)。

    1.先拼讀音節(jié),拼的時候先一個字一個字的拼,兩個字都拼完后,再合起來讀詞。

    2.在書上括號內(nèi)寫字。老師巡視。

    (二)按順序觀察書上的四幅插圖,用“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

    1.明明走在上學的路上,聽到草叢里蛐蛐的叫聲。

    2.明明放下書包,到草叢里捉蛐蛐。

    3.小文在路上喊正在捉蛐蛐的明明,讓他快去上學。

    4.明明和小文剛走進教室,就上課了。

    當你觀察好幾幅圖時,要先觀察幾幅圖的大概內(nèi)容,確定幾幅圖的順序,然后再看圖說圖意,并且要把幾幅圖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說,即從整體出發(fā)。

    (三)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1段。

    (1)小聲讀課文,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幫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名每讀一句,就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第一句話、告訴時間是早上,圖中的人物是明明,并說明他去上學。

    ②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明明聽到蛐蛐的叫聲。

    ③明明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讓學生反復讀一讀第三句,想:為什么,明明一聽叫聲就知道草叢里有一只好蛐蛐呢?

    這說明明明非常喜歡蛐蛐,并且玩蛐蛐很有經(jīng)驗,只從叫聲中就能判斷是不是好蛐蛐。

    (4)讀一讀這一段,再看插圖,用“誰,干什么時發(fā)生了什么事?”的句式說一說這段的主要內(nèi)容。

    早上,明明在上學的路上,忽然聽到草叢中蛐蛐的叫聲。

    (5)再仔細觀察圖,看一看明明的神態(tài),想象一下:明明這時心里會怎么想?

    “這真是一只好蛐蛐,要是捉回家飼養(yǎng)起來,玩玩多好?!?/p>

    2.學習第2段。

    (1)自己讀第2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逐句理解:學生讀一句理解一句。

    ①第一句話,驗證了明明的判斷,果真是一只好大的蛐蛐。

    ②再細讀二、三兩句,畫出表示明明捉蛐蛐動作的詞語,想一想,從這些詞語體會出什么?

    捂,追,扒開,扒來扒去。

    再觀察第二幅圖,看明明捉蛐蛐時的神態(tài)表情,聯(lián)系詞句,說明明朗是多么的喜愛蛐蛐,多么想把這只蛐蛐捉住呀。

    (3)指導朗讀。

    要讀出明明捉蛐蛐時的緊張心情?!拜p輕地”讀輕些,“好大”“捂,跳,鉆,追,仔細,怎么”這些詞要重讀。還要讀出明明捉不到蛐蛐焦急的心情,更體現(xiàn)了明明是那么的喜愛蛐蛐。

    (4)用“誰、干什么,怎么樣”的句式說本段的段意。

    明明在捉蛐蛐,蛐蛐又鉆到旁邊的草叢里,明明扒開草叢怎么也找不到蛐蛐。

    3.學習課文第3、4段。

    (1)指名讀課文3、4段。思考:

    正當明明專心捉蛐蛐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明明是怎么做的?

    找到相應的句子讀出來。

    (2)看第三幅圖:

    小文張大了嘴,使勁地喊明明,并且用手指向?qū)W校的方向,明明聽到小文的喊聲,回過頭來答應。

    (3)指導朗讀第3段,要把小文喊的句子讀得聲音稍高,稍拖長點音,讀出喊的語氣。

    邊讀邊想象,這時明明會怎么想?這么好的蛐蛐,沒有捉住太可惜了,繼續(xù)捉吧,可我還要去上學,怎么辦呢?

    (4)指名讀第4段;邊聽邊想,看看明明怎么做?他毫不猶豫地,從草叢里走出來,和小文一同上學去,他真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4.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自己讀全段,思考:

    ①“剛……就……”說明什么?

    ②明明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你想象一下明明這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2)小組內(nèi)讀句子談自己的理解。

    (3)指名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認真觀察插圖,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①明明恐怕遲到,使勁地往學校跑去,累得滿頭大汗。說明明明遵守紀律。

    ②老師捧著書本和粉筆剛往講臺走去,同學(女生)剛往凳子上坐,還沒坐好,說明是剛上課。

    ③明明回頭沖小文笑笑。心想:還好,我們沒有遲到;虧了你喊我,要不我們就會遲到了,謝謝你。(這里的笑包含兩層意思,為沒有遲到而高興,用笑感謝小文的提醒。)

    (3)把全段讀一讀:“剛、就”“笑了”重讀。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讀全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看圖把故事講給別人聽,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三)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二、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三、教學難點

    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四、教學過程

    (一)小聲讀課文,想一想每段講的是什么?

    (二)邊讀課文,邊看插圖,然后看著四幅插圖講述《明明上學》的故事。講的時候,要加上明明的心理活動。

    這樣既鞏固了本課的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1.讓學生自己先讀課文,再看插圖練習講故事。

    2.小組內(nèi)每人講一遍,評出本組優(yōu)秀者。

    3.各組優(yōu)秀選手在全班學生面前講一講。老師要對每個學生講評,評好在哪兒,給學生以導向;同時指出不足,并告訴他應該怎樣改才好。

    (三)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學習明明不因為愛好而貪玩,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四)說話練習。

    1.讀題目明確說話練習的要求。

    (1)“喜歡的”“故事”,既然是故事,就應當有故事的情節(jié)。只有你喜歡的,才能講得有聲有色。

    (2)要講清:什么時間,誰,發(fā)生什么事,事的經(jīng)過,結果如何?

    2.自己動腦想一想,你想講哪個故事,自己試著講一講。

    3.小組內(nèi)講。

    4.指名把你準備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1)要注意同學們講的故事的真實性。

    (2)每講完一個,讓學生用一句話說出他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培養(yǎng)學生會聽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yōu)秀教案設計

    小學語文《鳥的天堂》的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沁園春長沙教案

    小學教學反思 小學教學反思范文多篇

    小學語文知識競賽活動策劃方案5篇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經(jīng)典教案5篇

    高中語文邊城教案教學設計

    低年級年級識字教學策劃方案5篇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古詩詞大全

    2020小學語文評課用語經(jīng)典

    4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