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嘤變航處熜略路萁逃S筆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1
今天是我們玩區(qū)域的日子了。早早地上完了課,請孩子們安靜地坐在我旁的邊,分配起了區(qū)域。區(qū)域是輪流的,所以每個孩子都可以玩到不同的。男孩子特別喜歡玩建筑區(qū),但是也是因為他們特別調皮,再玩的時候總會發(fā)生一些爭執(zhí)。于是在玩之前,我們做了勾勾手指頭的保證的,誰一犯錯,就會被取消資格,黃牌罰下場。他們的再三要求和保證,我心軟了。話音剛落,他們幾個高興地朝著建筑區(qū)走去,玩了起來。我坐在美工區(qū)的一角,觀察著他們這幾個孩子。他們是我們班里很活躍的孩子,有時活躍的只要一看見人就容易興奮起來。果然,不出所料沒過一會兒,他們就為了一塊積木爭吵起來了終于,嘟嘟他開口了:“阮老師說過《孔融讓梨》記得嗎?告訴我們要謙讓,并且剛開始在玩之前,我們都答應老師的要好好玩,可是……說著說著,他們不再為一塊積木爭吵了又恢復到了平靜。
玩區(qū)域其實是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讓他們身入其中去。進入這個環(huán)境中,需要接觸伙伴,這就是合作游戲??墒侨绾巫屗麄儗W會玩,快樂地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一個小小的建筑區(qū)中,難免會出現(xiàn)爭搶積木的現(xiàn)象,并且它很普遍。即使在開始分配之前,你千叮嚀萬囑咐不可以爭吵什么的,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起來什么都忘了,這就是孩子的天性—愛玩。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幫著孩子去解決問題,可是不曾想過這樣的方式對嗎?也許孩子也會有自己處理的辦法,雖然不怎么周到,但在合作游戲中,讓同伴折服的就是好辦法。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2
我班的教室在3樓,每次小朋友排隊下樓梯時,都會手扶著幼兒扶手。由于扶手是沿著樓梯的走向加設的,扶手會由上而下越來越貼近樓梯臺階。所以孩子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走一段樓梯的最后幾階時如果手不離開扶手的話,身體就必須彎下來或蹲下來,看上去就像人變矮了;而轉到下一段樓梯后,站直身體就能扶到扶手了,看上去就像人又長高了。孩子們對這個游戲樂此不疲,覺得自己仿佛是個魔術師。為了提高幼兒對高矮的興趣,將這一現(xiàn)象從生活中的偶發(fā)情況轉化提煉為數(shù)學知識,我先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有關比高矮的瓶娃娃材料,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高矮。幼兒在探索感知一段時間后,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不會正確使用比較高矮的方法,對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較還不甚理解,對兩個物體高矮差別不顯著的比較易出錯等等,有部分幼兒使用“高”、“矮”的詞不當,把“矮”講成“低”等等。于是,我設計安排了數(shù)學活動《比高矮》。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學著比較高矮和一樣高;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語詞,并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對關系;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顒与y點是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將高矮差別不顯著的物體進行正確排序。
在活動開始時,我選擇兩位高矮有明顯差異的孩子從小鈴下走過,通過一位幼兒走過小鈴沒有碰到,而另一位幼兒碰到了小鈴發(fā)出聲響這一直觀現(xiàn)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高矮;然后通過兩兩比較高矮得出比較的正確方法,即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直立比較;最后,通過圖片比較印證上一步得出的結論。
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比較好的是在幼兒分組操作時,第一組:兩兩比較,分出高矮。第二組:在一組物體中找出和最矮的物體。第三組:按高矮排序。第四組:目測物體高矮。這樣操作的目的性比較明確,層次清晰,由易到難的讓幼兒能根據(jù)自身情況多層次的選擇操作。最后,我通過游戲《找朋友比高矮》讓幼兒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當性。
活動結束后,我認為幼兒都能正確分辨物體的高矮;能找出一組物體中和最矮的物體;能將物體按高矮排序;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詞語。但我在活動設計上沒有突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雖然也有要求幼兒兩兩比較、感知高矮??捎捎谝笥變赫驹诘厣媳容^,沒有為他們提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的機會,僅僅通過教師小結性的語言將概念灌輸給幼兒,反而使幼兒對于物體比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直立進行的概念理解不深。雖然在設計時希望通過下一步圖片比較來印證概念,可由于上一步的薄弱,使得圖片比較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上課、反思,我覺得應該調整課的流程,增設材料。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做到不人為割裂課的層次,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3
泥土滋養(yǎng)人類,也孕育了人類文化,孩子愛玩泥巴似乎是人類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卻遠離了鄉(xiāng)土氣息,在家長和教師的“呵護”下,孩子很少沾上一點土珠,就連幼兒園開展的泥工活動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厭煩。
這次泥工活動,我破例為大班孩子們準備了粘土,當我課前在準備和泥時,不知不覺的孩子們圍在了我身邊。一個、兩個、三個……泥團擺在了地上。甜甜發(fā)話了:“教師,您要干什么?”我說:“你們猜猜看?!贝蠖鄶?shù)孩子說不明白,行行小朋友說:“是為我們準備的嗎?”我夸獎:“你真聰明,愿意玩嗎?”孩子們在一旁拍著手說:“愿意——!”當把一個個泥團分給孩子們,他們入獲得寶拿著心愛的泥團,學著教師的樣貌揉啊、團啊……,不用做任何的講解。我做起了小時候——東道上,西道上,都來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個之后一個響起來,“耶——”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這時你給我補,我給你補……。之后,啟發(fā)孩子做一件自我喜歡的物品,一會兒功夫,飛機、汽車、房子、各種動物、餐具等等展顯在面前。帶領孩子們進行了泥塑展示,當讓孩子們把作品擺在泥工區(qū)時,浩浩小朋友說:“教師,什么時候再玩?”婷婷懇求說:“教師,再玩會兒吧?”……。我無奈的告訴他們:“以后泥工活動,我們繼續(xù)玩泥巴,好嗎?”看到孩子們那歡呼雀躍勁,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經過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資源和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不但能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并且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4
今日戶外活動,我和小班的孩子練習雙手交替拍球。活動之前,和孩子們一齊進行了熱身——自由拍球活動。然后,告訴孩子們,此刻我們來練習雙手交替拍球,要求是——左右手交替進行,邊拍邊數(shù)數(shù),按二八拍進行,活動剛開始沒拍幾個,浩亮小朋友喊了聲:“教師我沒……”。在孩子們啪啪地拍球聲中我沒有聽清楚,走進他問:“你的球沒氣了?”他很認真地說:“不是,我沒勁了”,看上去紅彤彤的小臉蛋不像是生病。我靈機一動鼓勵他說:“勁是練出來的,你看教師和別的小朋友都有很多勁,”這時浩亮小朋友也之后一、二、三、四……的拍起來,我問:“有勁了嗎?”他神氣的張開五個手指說:“我有這些勁了!”,“奧,那么多勁了,勁是不是越練越多啊?”他高興地說:“是”。接下來的時間他一可也沒停,雙手拍得那么歡。
這件事使我感觸到,每項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和進取性都來自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鼓勵,只要調動起孩子的興趣和進取性,就有使不完得勁。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5
曹維倫是我們班里一個很頑皮的孩子,他頑皮的一刻也坐不住,這兒爬爬,那兒摸摸,滿教室里來回跑。上課時,他忙著做小動作。我想了好多辦法讓他做在位子上不亂跑,可都不見效。無論是講道理還是受批評,對他也只是"耳旁風"。今天孩子們都去上小便,準備洗手吃午飯了,可他還在臥室里到處亂跑。我實在是沒轍了,給他找點事情做吧,也許能讓他安靜一會?!安芫S倫”,我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好不好?"小調皮睜大眼睛好奇的盯著我,"你在這兒監(jiān)督小朋友洗手……" "我會提醒他們要洗干凈!"我還沒說完,他就興奮的告訴我。我說:"好的!太棒了!""你就在這里提醒小朋友們,浩浩真象個男子漢?""嗯!"他使勁兒的點點頭。
就這樣,從第一個到最后一個洗手的孩子,曹維倫都在嚴格的督促他們,一刻也沒有離開。吃完飯,我又讓他去幫小朋友們擦桌子,課上幫老師分教具。這天,曹維倫像變了個孩子似的,不再到處亂跑,而是認真的做事,樂于助人。得到了小朋友和老師的贊揚,還有一朵小紅花,曹維倫開心的笑了起來! 是啊,像曹維倫這樣的孩子有很多,差不多哪個班里都有一兩個!他們并不是不聽話,只是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就連擦桌子、擺拖鞋,他都會認為是件好玩的事情。因此,做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教工作者要深刻的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對于個別性格獨特、鮮明的孩子更要重視!有時也許多給孩子找點事情做,他會變得伶俐、聰明又能干。為了能激發(fā)孩子能在各方面都有進步,我特別制作了一個小紅星評比欄。小朋友早上能按時入園、尊敬老師、團結小朋友,上課認真聽講。老師就在他的名字后面貼上一顆漂亮的小紅星。小朋友們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寶寶乖,得的紅星最多。孩子們都瞪大眼睛注意的聽著,有的還不時地點點頭。看來他們都想得小紅花呢?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6
一天,我班舉行創(chuàng)編故事比賽,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個個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教師,我來講,我來講……”
我班的陳天祥首先搶著站到前面講了起來:“一天,烏龜和兔子去拔蘿卜……”剛講到那里,小朋友們就大叫起來:“不對,不對!是烏龜和兔子賽跑,不是拔蘿卜,小兔子才拔蘿卜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把講故事的陳天祥說得面紅耳赤,十分尷尬。我正著急,唐嘉成急中生智之后說:“上次,是龜兔賽跑,烏龜勝了,小兔輸了。烏龜雖然勝了,但它還愿意和小兔結好朋友。所以烏龜就去幫小兔拔蘿卜。”其他小朋友還是不服氣,又嚷嚷道:“烏龜又不吃蘿卜,他們拔蘿卜干什么這樣編不行!”
這時我請小朋友安靜下來:“大家想一想,烏龜和兔子賽跑這個故事中,烏龜勝利了,可是烏龜還想多學本領,愛勞動,出去拔蘿卜有什么不好并且很愿意幫忙別人,尊敬他人,請小朋友們一齊來編這個故事,看誰編得好?!?/p>
過了幾分鐘,我請小朋友自由發(fā)言,有的說:“烏龜很愛勞動,拔了蘿卜和伙伴一齊分享?!庇械恼f:“兔媽媽生病了,年紀大了,拔蘿卜給兔媽媽吃?!边€有的說:“小兔快過生日了,烏龜想拔蘿卜送給小兔做生日禮物?!?/p>
聽了小朋友們的發(fā)言,我也跟著孩子們的思路一齊編完了故事。
經過這次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使我感受到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本事,在教育活動中,我們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的氛圍,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愿望,讓幼兒在思考和討論中尋找答案,培養(yǎng)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本事。
小班幼兒教師新月份教育隨筆篇7
今天是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吃魚。用餐前,我提醒他們現(xiàn)在是中班小朋友,一定要學會自己吃魚這個本領,所以老師誰也不幫忙,小朋友自己想辦法把魚吃掉。末了我還問了他們一句“孩子們有信心嗎?”“有!” 我原以為會有很多請求幫助的聲音,可結果卻出乎我的預料。
在隨后的用餐中孩子們都是自己吃的魚,并且讓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吃魚方法,我歸納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種:第一種先吃中間肉多的地方,沒有魚刺的地方吃完了就把魚翻個個,一個手不行另外一個手也幫上忙了,等到沒有魚刺的肉吃完了,魚的美味好象還意猶未盡,于是他們把邊上有肉帶著刺的部位也吃到了嘴里,吃掉了肉再把魚刺吐出來。這種吃法是最成熟的一種,不過只是幾個幼兒。第二種是先把頭、尾及邊上的刺去掉,留下中間一塊魚肉,再用勺子挑著肉吃。這種吃法幼兒人數(shù)最多,雖然吃到的肉比第一種少些,但它的好處是不容易被魚刺卡到喉嚨。第三種吃法是用勺子東挑一塊肉西挑一塊肉,挑著挑著魚刺就混在了一起,找不到沒刺的肉,又不敢把魚和刺一起吃進嘴里,只好放棄去吃別的菜了。這種吃法吃到的肉是最少的。餐后我表揚了所有的幼兒,夸他們真的都很能干,沒有老師的幫忙也能自己吃魚了。離園時我聽到思羽對奶奶說;“今天中午是我自己吃的魚?!蔽衣牭竭@話不禁讓我有很多的感觸。 “今天是我自己吃的魚?!焙芷胀ǖ囊痪湓挘捳Z中流露出很多的自豪和自信,我突然覺得小班時我對有些孩子太呵護了。那時生怕他們被魚刺卡到喉嚨,又怕他們吃不到很多的魚肉,因此吃魚時,我和保育老師總是細心地幫他們把魚刺分離,再讓他們吃,殊不知孩子魚是吃到多了,本領卻沒有學到。新《綱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地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我們真的多讓孩子有鍛煉的機會。當然造成我們過度保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們對孩子的不放心。他們總覺得孩子太小,自己穿衣穿不整齊,自己吃飯吃不干凈,因此更多時候寧可包辦代替,這種心理也把壓力轉交給了我們。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在告訴我們嘗試后就會有經驗。今天用第三種方法吃魚的小朋友雖然吃到的少,但其實他們沒有意識到這點,相反他覺得是自己吃的,反而對自己很自信。相信下次、下下次一定會一次比一次吃到的多,不久的將來他們也能學會第一種吃魚的方法。吃魚如此,做其他事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時候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也許一開始他們會做得很糟糕,我們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要給予指導和鼓勵,因為不久他們就會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