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災的故事 抗洪救災小故事
推薦文章
每年到了下雨天多地就會發(fā)生洪澇災害,這時候就會涌現一批《抗洪救災小故事》,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些小故事。
篇一
1998年夏那場令人難忘的抗洪搶險中,英雄戰(zhàn)士李向群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于不顧,以其20年的短暫生命和22個月的短暫軍齡,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贊歌,被譽為“新時期的英雄戰(zhàn)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軍區(qū)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戰(zhàn)士。他家雖有百萬家產,但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選擇參軍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長為合格戰(zhàn)士、優(yōu)秀士兵和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戰(zhàn)斗中,李向群主動報名參加部隊的搶險突擊隊,他帶病頑強拼搏,先后4次暈倒在大堤上,被送進醫(yī)院搶救醒來后,又拔掉輸液的針管上堤戰(zhàn)斗,終因勞累過度壯烈犧牲。 為了表達對烈士的深出國留學網切懷念,災區(qū)3萬群眾自發(fā)地趕來參加烈士的追悼會,并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樹碑立傳。中央軍委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zhàn)士”光榮稱號。
補充:簰洲灣,1998年8月1日晚,廣空高炮某團225營官兵在這一夜與滔滔洪水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高建成、楊德勝、馬斐、惠偉為、岳福勇等17名官兵英勇犧牲。他們用年輕的生命在浪尖上鑄成了17座永久的豐碑。
篇二
在1998年抗洪時期中,發(fā)生過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其中,發(fā)生在李向群身上的故事讓我最感動。
李向群是個熱心的人。戰(zhàn)友的家庭和個人情況,他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戰(zhàn)友生日,他不是搞個足球賽,就是來個燭光晚會,讓戰(zhàn)友樂呵樂呵;戰(zhàn)友病了,他背著上衛(wèi)生隊,送飯送水。他長期背幾個孩子過河上學,風雨不間斷,并且?guī)褪W孩子墊付學費。李向群對家人也是細心周到,他當兵20個月,只回過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記自己,用子彈殼擺成“天天想爸媽”5個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愛寫詩,偷偷地把自己對家的思念寫在詩里。
1998年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現,李向群見部隊緊急出動,躲過值班衛(wèi)生員,偷乘兄弟連隊的卡車趕到現場運沙包,并再次昏倒。隨后,他睜開眼睛,掙扎著爬起來,又加入了筑堤壩的行列,最后口吐鮮血,栽倒在地。他的這種愛爸媽、愛戰(zhàn)友、愛祖國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98年抗洪的感人故事還有許許多多,這些人民子弟兵永遠讓我敬佩,永遠值得我學習。
篇三
“到了抗洪搶險這種關鍵時刻,我們女同志要能頂‘半邊天’!”記者眼前的劉翠云,滿頭是汗,肩上搭著一條白毛巾。如果不是她自我介紹,沒人能認出這位是撫遠縣房產局副局長。不遠處的同撫大堤被不斷翻漲的江水沖刷,各壩段隨時有發(fā)生險情的可能。此刻,撫遠縣許多機關僅留極少數人值班,大部分人到抗洪一線戰(zhàn)斗。劉翠云帶領全局女同志來到抗洪一線裝沙袋。中午時分,她終于得空兒在吃盒飯的時候休整一下。“從早上7:30到下午4:30,就只有這半個小時休息時間。”
“前幾天讓太陽曬得有些難以承受,近幾日陰天還好一些。我敢說每個單位幾乎是全員參加,因為到了這當口,誰也藏不到哪兒去!”劉翠云說。劉翠云等機關干部所在的這片區(qū)域是大力加湖邊角的沙地,轟鳴的裝卸運輸車輛不斷通過,讓大家講話必須“喊”。
對于裝沙袋,大家逐漸摸索出“竅門”:一次必須裝到袋子半截處再高一點,不能太滿也不能太散,這樣容易踩實,很考驗“手力”。這幾天,劉翠云通過湖邊近處一座快被淹沒的板房丈量水的漲勢。“剛來的時候還沒有到窗臺,現在快到房頂了,你說這水漲得快不快?”劉翠云說:“眼下,每一個撫遠人都在為抗洪救災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四
“當一幫大爺大娘拎著行李、拄著拐杖走進教室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洪水真的來了,而內心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痛’!”在撫遠縣第二小學災民臨時安置點,王春霞帶著“班上”的受災村民打飯。王春霞是這所學校的班主任,剛率領畢業(yè)班出色完成“小升初”任務。原本她想給自己放個假,可現在她必須繼續(xù)“上崗”,成為班上17位受災老人的“保姆”。“我的主要任務是確保老人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穿衣、吃飯、住宿樣樣不能少,一閑下來就陪他們嘮嘮嗑,為的是讓他們消除顧慮。”
忙碌了一整天的王春霞疲態(tài)盡現。在撫遠縣第二小學臨時安置點,3層樓的教室已全部被臨近村鎮(zhèn)的轉移村民住滿。原本安靜的校園略顯雜亂,王春霞需要不斷提醒老人注意用餐、飲水衛(wèi)生等生活細節(jié)。誰的生活用具不夠用了、誰的被子單薄了,往往一件小事,就讓王春霞來回來去跑上跑下。“這還不算什么,有的同事直接從家里手提行李箱趕過來,把家里的被褥分給老人使用,連我都感動了……”王春霞在家里并非“無事一身輕”,丈夫正在外地出差,家中還有兒子需要照顧。“我現在每天‘早7點晚7點’,也顧不上照顧兒子了,只能從外面買好飯給兒子送回家,然后再返回學校。”
從給“小孩”上課到給“老小孩”當“保姆”,王春霞說:“這個時候,最能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堅持,天災不可避免,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篇五
6月19日,今年以來最強降雨襲擊高安,市防汛指揮部提前啟動了防洪三級應急預案。副市長、公安局長某 某立即組織召開緊急會議,成立抗洪搶險指揮部。作為指揮部的一員,徐思清同志在了解任務后,立即陪同某 某同志前往前線查看洪水情況。他們首先來到看守所和看守所,部署看守所在汛期的安全工作。隨后,他們趕赴龍灘、石瑙、襄阜等晉江沿岸城鎮(zhèn),全面部署和監(jiān)督防洪工作,認真調查和掌握險情后涉及的人口和耕地面積。在市公安局所在的龍?zhí)舵?zhèn),他與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制定了龍?zhí)度f安堤的防洪應急預案和人口疏散應急預案。他在龍?zhí)舵?zhèn)呆了幾天,在派出所吃住,密切關注洪澇形勢和水位波動,組織對萬安地惠布大橋施工段險情進行緊急搶修。6月20日下午4時20分,高安市委書記皮德炎同志來到萬安大堤視察災情。當他得知徐某 某和中國科學院和其他公安警察戰(zhàn)斗在抗洪前線和緊急救援,他對每個人都親切地說,“如果有公安警察在堤的危險截面,市委將松了一口氣!”
救援的情況。他是最有效率的突擊隊員
6月24日,新一輪的強降雨又來了,城市的洪水情況又急轉直下。許在6月25日凌晨3點,中國曾駐扎在龍?zhí)?接到北京市公安局緊急訂單,楊佳染整的堤部分村莊,zaogang村委會,Bajing鎮(zhèn)Xiaojiang河,Quangang、蓄滯洪區(qū)在危險,超過10米的堤部分破裂,外堤部分倒塌,市防汛指揮部要求緊急部署武警和消防隊員。危險是命令。徐四清作為市公安局局長,聯系了武警和消防工作,接到指示后,立即從龍?zhí)毒瘋鋮^(qū)趕回市公安局
我們組織了25名武警和消防隊員趕赴現場幫助早崗。我們聯合提前到達現場的某 某同志和市公安局30多名特警組成救援突擊隊,迅速加入救援戰(zhàn)斗。此時,大壩裂縫不斷增多,外圍繼續(xù)崩塌,險情仍在加劇,形勢極為危急。一些在現場參與救援的人驚慌失措。徐四清同志對這種危險并不感到意外。在協(xié)助某 某同志手持麥克風喊話和組織有序救援的同時,他帶領突擊隊員攜帶卵石和沙袋來阻止坍塌。由于塌方嚴重,砂石處于緊急狀態(tài)。指揮部發(fā)出命令,立即調集大米保護附近的大堤。
我們將盡一切努力防止故障,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一袋米重100斤,一袋米可達數百米。這樣,徐中國武裝警察部隊的成員超過40歲,來回十倍以上一口氣青年突擊隊和救援的人,最后在河邊修建了大量墻來緩解危險。與此同時,指揮部命令一輛中型農用車裝滿沙子和石頭,并直接推入坍塌的洞口,以穩(wěn)定堤壩的腳。由于壩區(qū)道路狹窄、彎彎曲曲,加之雨后路面較滑,車輛行駛困難。徐四清在指揮部協(xié)助同志們,帶領救援人員用手推。他把十幾噸重的農用車推到六百多米遠的地方,把它們推到坍塌的洞口。然后,他把沙子和石頭運到垃圾填埋場,有效地穩(wěn)定了堤壩,修建了地基,防止了堤壩的進一步坍塌。大約下午18點。在距潰口20米處的堤段出現了另一危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