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學設計范文
推薦文章
《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有明暗兩條線索: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明線,作者的愛國主義思想是暗線。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課文《藤野先生》教學設計,僅供參考。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積累“緋紅、標致、詰責、油光可鑒、深惡痛疾”等詞語。
2.回顧復習作者魯迅及相關知識。
3.研讀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學習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文章精選材料,多方面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手法,學習本文抓住人物語言行動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領會文章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難點: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時委托增田涉先生代為尋找。第二年,《魯迅選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樣書,魯迅再次問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說沒有打聽到。魯迅先生嘆息說:“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過渡: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此值得懷念?今天我們就來學學(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復習作者,回憶我們學過的有關魯迅先生的文章
三、了解藤野先生
1、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給他畫一個像,用文字表述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抓住黑瘦、八字須……)
魯迅先生是如何描寫的呢?請閱讀第6-10自然段,思考:這些描寫說明了什么?
老師覺得作者寫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嗎?
他,既有高倉健一樣的體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樣的相貌。臉色白而透紅,眼睛大而明亮,頭發(fā)整齊而又有一點波浪。他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潔白的襯衣上打著一條漂亮的領帶,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講臺,就用洪鐘一樣的聲音說:“我,就是藤野嚴九郎?!?/p>
明確:說明藤野先生的生活儉樸,不拘小節(jié)、治學嚴謹。反映他工作認真、全身心投入治學。
2、這樣的一位藤野先生,魯迅是如何來評價的呢?請同學們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學生回答:偉大
學生齊讀第37小節(jié),體會魯迅對藤野先生的這種情感。
3、為什么在魯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偉大的?請同學們閱讀11-35小節(jié),思考:文中寫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幾件事?這些事又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什么樣的品格?
學生討論、交流
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1(第11-19自然段)寫藤野先生檢查并訂正“我”所抄的講義,糾正解剖圖,表現(xiàn)藤野先生對教學工作極其認真負責,教學的嚴謹,對學生的嚴格和對作者的關心。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1)概括這兩個事例,寫成小標題:──(1)添改講義;(2)糾正解剖圖。
(2)文中的“講義”有哪兩個意思?──前者指講課內容,后者指課堂筆記。
(3)“我”為什么“很吃了一驚”?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因為看到藤野先生親自給“我”這個外國學生改講義。
(4)“我”為什么“不安和感激”?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不安”是因為講義中有那么多的脫漏和錯誤讓先生費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熱情關心。
(5)把“都用紅筆添改過了”的“添改”改為“修改”可以嗎?──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費神。
(6)藤野先生給魯迅添改講義是否偶一為之?請從文段中找出根據(jù)。──不是。有兩處可證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給他看一回;2.這樣一直繼續(xù)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
(7)填空:藤野先生給作者改講義改得十分認真,其中
最能表現(xiàn)改得全面的詞語是──“從頭到末”;
說明改得細致的詞語是──“不但……連……一一”;
說明改得及時的詞語是──“第二三天便還我”。
○2(第21-22自然段)寫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學習解剖尸體而很高興,表現(xiàn)他對作者的熱情誠懇和關心。
○3(第23自然段)寫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國女人裹腳使足骨變形的詳細情形,表現(xiàn)藤野先生注重調查,治學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4(第24-28自然段)寫“考試事件”,一方面諷刺了日本的所謂“愛國青年”,同時也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學生是主持公道的。
○5(第32-34自然段)寫藤野先生聽“我”說不學醫(yī)了,要改學生物學時的表情,表現(xiàn)藤野先生尊重學生的品質和待人憨厚的性格。
○6(第35自然段)寫藤野先生臨別前夕送相片題詞“惜別”,表現(xiàn)藤野先生對作者的真摯情誼。
藤野先生為什么“悲哀”?為什么想說卻沒有說?魯迅為什么要說謊?
要求學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序號事例思想品質
淺層的深層的
1添改講義工作認真負責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好與尊重。無民族偏見。
2糾正解剖圖對學生嚴格要求
3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
4了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5惜別友好與尊重
讀材料(2)
四、深入理解人物
1、同樣是日本人,別的日本人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這種態(tài)度,最集中地體現(xiàn)在哪兩件事件上?找出文中的相關段落。
○1、“匿名信事件”
譏刺“我”得了教員漏出來的題目,才考試合格的。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p>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愛國青年”的荒謬邏輯,表達對此的憤恨和抨擊;后半句寫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感情。
○2、“看電影事件”
做偵探的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槍斃,別的中國人在圍觀,日本觀眾在歡呼。
“嗚呼,無法可想?!?/p>
--反映出作者難以抑制的激憤!
○3、這兩件事各有什么側重?
匿名信事件--弱國國民受人歧視。
看電影事件--中國老百姓的愚昧、不覺悟。
2、通過這兩件事情,你對藤野先生的“偉大”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能夠做到?jīng)]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給予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尤其顯得難能可貴。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五、探究分析
1、如此偉大的老師當然值得魯迅先生懷念,請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最后三段
2、藤野先生對魯迅的人生又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為什么魯迅會時時想起他,為什么把他的照片掛在書桌對面的墻上?)
學生自由討論
○1有高深的學問,嚴謹認真。
○2關心異國青年
○3藤野先生平等意識、尊重他人的觀點給魯迅巨大的影響,使得魯迅一直能夠保持著對中國底層百姓和大眾疾苦的關注和同情。
○4看到照片便能時時想起在日本的經(jīng)歷,想起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從而不斷地鞭策著自己筆耕不輟。
○5藤野的出現(xiàn)恰恰在魯迅思想的重要轉型期間。
六、歸納本課所學
七、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夜深人靜之時,面對掛在東墻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與恩師已闊別20年了,魯迅一定有許多話想對先生說。把握課文主旨,展開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給藤野先生寫一封信,表露作者當時的心跡。(注意聯(lián)系寫作背景)
板書設計:
添改講義----認真負責
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
無民族偏見--偉大關心解剖實習,熱情誠懇
了解女人裹腳--求實精神
惜別------友好尊重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選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和風格特點。
[教學重點]
1、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
2、理解本文依據(jù)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件的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來記敘。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轉變過程。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藤野先生是魯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師;回憶性敘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魯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彼哪康氖墙璐舜蚵犔僖跋壬南侣洌瑫r委托增田涉先生代為尋找。第二年,《魯迅選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樣書,魯迅再次問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說沒有打聽到。魯迅先生嘆息說:“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字里行間,情真意切。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魯迅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任教。《藤野先生》這篇散文就是魯迅離別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廈門大學寫的,回憶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片段。這篇回憶性散文帶有較多的文學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繪,著重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我們學習時要特別注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嚴,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縣一個醫(yī)生家庭,在名古屋愛知縣立醫(yī)學專門學校畢業(yè)。1904年在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教學。1915年,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改為東北醫(yī)科大學,藤野先生到東京學耳鼻科,以后回到家鄉(xiāng)──福井縣木村開業(yè)。1945年8月11日逝世,終年72歲。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疑難字詞,讀準字音,弄懂詞義:
緋紅(fēi)油光可鑒(ji#224;n)標致不遜(x#249;n)匿(n#236;)名
詰(ji#233;)責托辭喝(h#232;)采適值抑揚頓挫深惡(w#249;)痛絕
物以希為貴
3、請你找出文中敘述時間推移和地點轉換的詞語,理清內容,列出結構簡表。
根據(jù)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將全文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在東京,見藤野先生前。
第二部分(第4-35段)在仙臺,與藤野先生相處相識。
第三部分(第36-38段)離開仙臺,深切懷念藤野先生。
三、理解人物
學生采用跳讀方式,閱讀有關寫藤野先生的內容。
用“從__________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_______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學生交流)
1、外貌描寫(白描)
“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講課是“緩慢而很有頓挫”,衣著“模胡”,“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
--活透出先生的生活儉樸、不拘小節(jié)、治學嚴謹。
比較、體會:
老師覺得作者寫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嗎?
他,既有高倉健一樣的體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樣的相貌。臉色白而透紅,眼睛大而明亮,頭發(fā)整齊而又有一點波浪。他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潔白的襯衣上打著一條漂亮的領帶,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講臺,就用洪鐘一樣的聲音說:“我,就是藤野嚴九郎?!?/p>
不好,失去了特點,像電影明星,不像學者藤野先生。
2、通過四件具體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
A、主動關心“我”的學習,認真為“我”改講義。
自始至終認真負責的精神。
B、為“我”改正解剖圖。
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循循善誘。
C、關心“我”的解剖實習。
熱情誠懇,關心入微。
D、向“我”了解中國女人裹腳。
對骨學的興趣和求實精神。
四、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人物外貌的白描,以及四件事情的具體敘述,寫出了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中的經(jīng)歷,既可信,又耐人尋味,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熱情贊揚了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
2、課外搜集有關藤野先生的資料,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默寫詞語、拼音
2、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抓住藤野先生的什么特征來進行描寫?
(2)作者寫了藤野先生的哪四個典型事例?分別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思想品質?
二、深入理解人物
1、同樣是日本人,別的日本人是怎樣看待中國人的?這種態(tài)度,最集中地體現(xiàn)在哪兩件事件上?
A、“匿名信事件”
譏刺“我”得了教員漏出來的題目,才考試合格的。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前半句揭露了日本“愛國青年”的荒謬邏輯,表達對此的憤恨和抨擊;后半句寫出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感情。
B、“看電影事件”
做偵探的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槍斃,別的中國人在圍觀,日本觀眾在歡呼。
“嗚呼,無法可想。”
--反映出作者難以抑制的激憤!
C、這兩件事各有什么側重?
匿名信事件--弱國國民受人歧視。
看電影事件--中國老百姓的愚昧、不覺悟。
2、與藤野先生相比,你覺得他“偉大”在何處?
藤野先生在日本舉國上下都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下,能夠做到?jīng)]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給予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尤其顯得難能可貴。所以,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
3、文中還寫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國人?
清國留學生、“我”。
4、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辭手法來描寫“清國留學生”的丑態(tài)?
抓住他們盤辮子的特征。
運用比喻、夸張、反語,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嘲諷。
5、文中哪些方面體現(xiàn)出“我”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A、對清國留學生的失望、厭惡;
B、記得“日暮里”,暗含家國愁思;
C、記得“水戶”,對愛國志士朱舜水的崇敬;
D、對藤野先生的敬仰;
E、把懷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為實際的戰(zhàn)斗行動。
三、課堂小結
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愛憎分明地刻劃了兩類人物,并形成鮮明對比。一類是日本人:像藤野先生一樣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日本人,也有像所謂的“愛國青年”一樣,對中國充滿鄙視、尋釁滋事的日本人;既有渾渾噩噩、麻木愚昧的中國人(清國留學生、圍觀殺人的百姓),也有懷著強烈愛國主義感情的“我”。這一切,都給我們的頭腦形成強烈的沖擊,不由感慨:要自尊自強,振興中華。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研討與練習”二;
2、課外查找魯迅“棄醫(yī)從文”的有關資料。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1、朗讀課文有關章節(jié)。
2、談談你對當今日本人的看法。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理解主題
1、作者為什么要到日本仙臺留學,學習醫(yī)學?
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
教師補充。
資料一:
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記載:“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yè)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zhàn)爭時候便去當軍醫(y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彼潜е鴮で缶葒缆返男脑傅饺毡緦W醫(yī)的,準備畢業(yè)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zhàn)爭時候便去當軍醫(y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實現(xiàn)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
2、但最終魯迅走了一條什么樣的人生道路?
成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
3、是什么原因,使魯迅“棄醫(yī)從文”的?
(學生概括陳述前兩課時所學,加以總結、提升)
“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是其“棄醫(yī)從文”的兩個原因。
資料二:
這兩件事,深深刺激了魯迅,令他深切地體會到弱國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認識到國人的麻木,進而認識到“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薄八晕覀兊牡谝灰?,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提倡文藝運動了”。
資料三:
《自題小像》: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4、讓學生再從文中找出例句體會。
“但在那時,我的意見卻變化了?!?/p>
5、從魯迅的人生選擇中,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三、探究拓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A、離開仙臺后,“不知怎地,……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B、珍藏藤野先生修改過的講義;
C、在寓居里高掛藤野先生的照相;
D、把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化為繼續(xù)斗爭的勇氣和行動。
2、藤野先生對我的人生產(chǎn)生什么影響?
“使我忽又良心發(fā)現(xiàn),而且增加勇氣了”
在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下,作者決心以筆作刀槍,和反動勢力斗爭到底,為光明的中國繼續(xù)奮斗。這種把與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誼和自身愛國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對往事的回憶與現(xiàn)實的斗爭融合在一起的結尾,深化了主題,增強了文章的戰(zhàn)斗性。
3、夜深人靜之時,面對東墻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師已闊別二十多年,魯迅一定有很多話要說。把握文章主旨,展開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給藤野先生寫一封信,表露作者當時的心跡。
A、學生寫作;教師指導;
B、學生交流。
四、課堂小結
文章贊揚了日本學者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抒發(fā)了對他真摯、深沉的懷念之情,追述了自己當年為國為民而“棄醫(yī)從文”的思想變化,表達了要同反動派斗爭到底的決心。全文洋溢著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確實讓我們深深反思: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我們應該怎么做?
五、布置作業(yè)
1、以“研討與練習”一為憑借,綜合所有的理解感悟。
2、完成《語文同步訓練》
3、閱讀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