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必考知識點2020,中考語文必考知識點2023
推薦文章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整理2020
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下面給大家?guī)硪恍╆P于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整理202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1
1.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骸豆防滋亍贰独顮柾酢贰秺W賽羅》《麥克佩斯》
2.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體不勤中的四體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5.管仲把禮義廉恥四道德看作治國的四個綱。
6.四六文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義禮智信
11.五常(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12.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宮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宮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稱:天子-崩諸候-薨大夫-卒士-不祿平民-死
16.唐代五大書法家:柳公權顏真卿歐陽洵褚遂良張旭
17.五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本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18.五谷:稻麥黍菽麻
19.五彩:青黃紅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21.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與時鐘的對應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國五位語言大師: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趙樹理
26.五葷:(佛語)大蒜韭菜薤蔥興渠
27.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臟:心肝脾肺腎
31.五陵:高祖長陵惠祖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35.通五經貫六藝中的六藝指:禮樂書數射御
36.造字六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37.詩經六義措:風雅頌賦比興
38.六部;戶部吏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親;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清期親迎
41.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建康,史稱六朝。
42.六畜:馬牛羊狗豬雞
43.蘇門六君子: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來陳師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婦女懷孕
45.六塵佛教名詞)聲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
46.六合:天地(上下)東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詞)眼耳鼻舌身意
48.科舉考試中的五魁: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2
1.經典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語文
3.戰(zhàn)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趙孟頫\\\
10.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11.文房四寶:湖筆微墨宣紙端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棋書畫
14. 國畫 四君子:梅蘭竹菊
15.書四庫:經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賣花女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辣花-玩雜耍的土?;?某些挑夫
19.八門:巾-算命占卦的皮-賣草藥的彩-變戲法的掛-江湖賣藝的平-說書評彈的團-街頭賣唱的洞-搭蓬扎紙的聊-高臺唱戲的
20.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千阮瑀應瑒劉楨
22.七政(七緯):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戰(zhàn)國七雄:趙魏韓齊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
26.神話八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27.唐宋 散文 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魏宋晉齊梁陳隋
29.四時八節(jié)中的八節(jié)指: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揚州八怪指;汪士慎李鱔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
33.九州指: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孫曾孫玄孫
35.九章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36.九歌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說家
38.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蘇惠謝道韞鮑令暉(鮑照之妹)薛濤李清照朱淑貞秋瑾
39.中國十大古典悲?。骸陡]娥冤》《趙氏孤兒》《精忠旗》《清忠譜》《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40.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墻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41.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2.中國十部著名歌?。骸栋酌贰锻踬F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wèi)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4.十二生肖:鼠?;⑼谬埳唏R羊猴雞犬豬
45.十二時: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脯時日入黃昏人定
46.十二律: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
47.十三經:《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3
1.八種復句類型:①并列復句②轉折復句③條件復句④遞進復句⑤選擇復句⑥因果復句⑦假設復句⑧承接復句
2.八種常用修辭 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3.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整理2020相關 文章 :
★ 2020初中語文知識點最新總結歸納
★ 怎樣學習文言文
★ 2020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 2020初中語文必備語法知識清單
★ 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初中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點大全
★ 2020中考語文核心知識點匯總精選
★ 2020中考語文注意事項及知識點匯總
★ 初中語文的基礎知識點匯總
★ 2020初中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2022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1
目錄
20xx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中考語文必考文學名著知識點:西游記
如何提升中考語文成績
20xx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
十六、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中考語文必考文學名著知識點:西游記
1、名著背景
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明朝小說家?!段饔斡洝穼懹诿鞒F在仍然是我國四部古典名著之一。
2、中心思想
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3、寫作特點
①這部小說善于說故事,可讀性強。
②善于塑造任務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
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大膽奇特的夸張。
4、人物性格
唐僧: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孫悟空:桀驁不馴、敢作敢當、勇敢機智、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敢于反抗壓迫。
豬八戒: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話、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zhàn)斗勇猛、知錯能改、淳樸憨厚。
沙僧: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
5、閱讀感受
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和心血。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
返回目錄
如何提升中考語文成績
著重復習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可能是有些人比較困擾的板塊,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選拔性沒有那么大,出卷老師不會特意出一些怪僻的.題目為難考生,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一定是在課本中出現過的,考察的意義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一些選擇題你只要把選項一個個帶入,再看語句和邏輯的通順性就不難了。因此,平常復習要著重課本中的文言文的復習,做題時也一定要聯(lián)系課本做判斷。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傳記類的文章,這類文章故事性強,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上下文來推測詞語的意義和用法。2多閱讀有益的書籍
初中生要想提高語文成績,一定要大量的閱讀書籍。博覽群書,多閱讀有益的好書,閱讀一定要強化,持之以恒,培養(yǎng)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態(tài)度要端正,課堂專心聽課,課后溫故知新。3成語積累要深入
成語是初中語文考試中的重要一環(huán),不只是語文基礎部分,還涉及到古詩文賞析、閱讀理解以及文章的寫作。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成語有三萬多條,每一條的背后都是一個歷史典故,孩子在積累成語同時更要注意對其背后的內涵進行深入挖掘。4提高閱讀理解的方法
閱讀訓練要整體感知,明確考點,抓住要點,講究表達,重視創(chuàng)新。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材料要加強整體閱讀,了解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要這樣寫,在整體理解的前提下完成局部性分析。要能根據閱讀材料的文體特點辨析其中的考點,并通過自己的理解體驗,聯(lián)系具體語境作分析?;卮饐栴}要針對提問按點回答,不可遺漏要點。對自己的體驗和理解要用簡潔、準確、完整、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
2022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2
1.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2.情郁于中:感情聚積因心里不得發(fā)泄。
3.人跡罕至:少有人來。罕,希少。
4.人聲鼎沸:人聲喧鬧的意思。
5.花枝招展: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
6.死不瞑目:形容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7.稍縱即逝: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9.枕戈待旦:形容時刻警惕敵人,準備作戰(zhàn)。
10.無足掛齒:不值得一提。
11.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互相救助。
12.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揀輕松的,害怕繁重的。
13.精益求精:好了還要求更好。益,更。
8.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業(yè)心不強。
9.銷聲匿跡:消失聲音,藏起形跡。
10.俯首貼耳:形容非常馴服恭順。
11.目不識丁:形容人不識字。
12.飽學之士:指學識豐富的人。
13.不勝枚舉:例子很多,無法一一列出。勝,能夠承擔或承受。
14.雅俗共賞: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賞。
15.無稽之談:毫無根據的說法?;?,查考。
16.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應手,怎樣進行都很順利。
2022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3
中考語文的考綱內容中有稍微的調整各改動,比如,在“考試內容”的“積累運用”第6 條,增加了“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在七至九年級課程內容中的要求,是對學生語文知識積淀的考量,難度僅限于“了解”。因此在備考中了解一些初中語文必考文學常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初中語文必考作者簡介多了解點總是沒壞處的。
1.魯迅(1881-1936)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階級現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狂人日記》,著名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雜文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等?!冻ㄏκ啊肥囚斞笇懹?926年2月間的散文集,共十篇?!豆枢l(xiāng)》選自小說集《吶喊》,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雪》選自《野草》,(《魯迅全集》第2卷),《阿Q正傳》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杰作。
2.胡適(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是中國現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適文存》,《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胡適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開貞,沫若為筆名。四川樂山人?,F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主要文學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短焐系慕质小贰秲粢埂愤x自《郭沫若選集》。
4.巴金
1904年生,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滅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還有短,中,長篇小說?!抖涛膬善愤x自《龍.虎.狗》。
5.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后遷長安(今陜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洲。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柳宗元一生留下8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詩。其《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
6.蘇軾
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州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古文學家。世稱“三蘇”。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與辛棄疾并稱“蘇辛”?!督亲?密州出獵》的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富盛名的文學家,書畫家 。
7.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奧地利著名作家,評論家,作品擅長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的遭遇和心靈的熱情描摹。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秘訣》,《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三作家》等?!读蟹蛲袪査固愤x自《三作家》。
8.《詩經》
一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下來的305篇詩歌,大約生產于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紀(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間。它們原先全是樂歌,按照樂曲的不同來編排,分為風,雅,頌三類。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攤牌永嘆的特點,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
9.《戰(zhàn)國策》
是一部先秦歷史文獻,雜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燕,宋,衛(wèi),中山諸國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約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書還有《國事》《國策》《事語》《短語》《長書》《修書》等名稱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經漢代劉向整理,命名為《戰(zhàn)國策》沿用至今?!多u忌諷齊五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這里的“諷”是諷刺的意思,“納諫”則用暗示的方法規(guī)勸是接受的意思?!短砌虏蝗枋姑愤x自《戰(zhàn)國策》。
10.《曹劌論戰(zhàn)》
選自《左傳》,相傳是春秋時期左秋明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編年體史書。
11.阿爾豐斯·都德
法國小說家?!蹲詈笠徽n》(短篇小說)
12.《愚公移山》
從文學體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選自《列子.湯問》文中有一個與愚公相比的人物,叫智叟,這個名字具有諷刺意味?!读凶印芬粫鄠魇菓?zhàn)國時期列御寇所著。
2022語文中考必考知識點 4
一、考查內容:
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讀錯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規(guī)則?!饕洽冖垌?。
二、容易讀錯的字:
1.因習慣而錯讀
如,“符(fú)合”常被錯讀(fǔ),“檔(dàng)案”常被錯讀(dǎng),“粗獷(guǎng)”常被錯讀(kuàng)。怎樣避免這種錯讀呢?①換詞識別。像“符號”只有(fú)這個音,就能確定在“符合”也讀(fú)。②諧音記憶。像“裝載”這個詞,讀的時候在頭腦中想象為“裝在”(zài)。③根據聲旁來確定。如“粗獷”的“獷”其聲旁“廣”的讀音與“獷”的讀音相同......
《語文課程標準》對于語法知識要求: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同時強調,不進行系統(tǒng)、集中的語法知識的教學。
從中考試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語法知識的內容。具體有以下幾種考察形式。
一、排序
1.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江西)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張牛皮紙厚,捧在手上輕若鴻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熱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這種膜的耐壓性非常強,正常狀態(tài)下,一輛小汽車開過去膜都不會被壓破。
④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完全由膜結構來進行全封閉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會斷裂......
1.排序題要求在注意語言表達的整體性、連貫性原則以外,還要多角度地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口。句子排序問題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揣摩語段的整體意義,理清選項內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達內容的主旨。
②分析選段內容與整體語段的語境聯(lián)系。
③進行對比分析,排除干擾選項。
④通讀語段,看看整個語段銜接是否緊湊合理......
文言文考查重點:
1.理解文言詞語的能力
2.考查文言文翻譯
例如:《周忌諷齊王納諫》“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3.準確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例如:《讀孟嘗君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2020中考語文記敘文知識點
一輪復習在中考的全程復習中處于基礎性階段,也是先導性階段,主要任務是全面復習,夯實基礎。我整理了2020中考語文記敘文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2020中考語文記敘文知識點
一、常見敘事線索
1.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
2.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殊意義的物品。
3.感情線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
4.事件線索:中心事件。
5.時間線索
6.地點變換線索
找線索: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
作用:使文章內容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展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享情的來龍去脈。
二、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后))。
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2.倒敘:把后發(fā)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后再按順序進行敘述。
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于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jié)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jié)或事件,然后再繼續(xù)原來的敘述。(比如:回憶往事)
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jié),深化了主題。
三、人物描寫方法
1. 外貌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tài)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tài)、思想性格等。
2.語言描寫
3.動作貓寫: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4.心理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四、環(huán)境描寫方法
1.自然環(huán)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jié)、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2.社會環(huán)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
五、記敘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辨析
1.結合特定語境(即具體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義。
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
3.注意語氣或語調。
4.著眼于詞句之間的搭配。
5.著眼于詞義范圍的大小、輕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體或者事物的象征意義,用平實的語言表達)。
六、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
2.總領全文。
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5.為下文埋下伏筆。
七、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3.為下文埋下伏筆。
4.為下文情節(jié)作鋪墊。
5.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八、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點題。
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3.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
4.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九、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標題、首尾的抒情議論性句子。
2.綜合概括主要段落大意(特別是抒情散文中)。
3.分析時代背景。
4.從作者對人物或事物的態(tài)度判斷。
十、概括段意
1.摘句法: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進行適當的刪改)。
2.概括法:例如1記敘:人+時地十做法+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么)
例如2描寫:景物+特征。
例如:議論:運用什么論證方法(或論據)十從什么角度(方面)十論證了什么觀點。
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容,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的短語組合成句。
中考最后一個月該如何度過?
合理安排時間
不知道大家第一輪復習的怎么樣了,是否完成了上學期的學習計劃,接下來的學習計劃安排好了嗎?建議在剩下的時間里最好能將計劃更細致些,具體到早、午、晚做什么、學什么、復習什么。只有做好詳細的計劃,才能夠達到事半功的效果。
保持平衡,打牢基礎
一輪復習在中考的全程復習中處于基礎性階段,也是先導性階段,主要任務是全面復習,夯實基礎。一輪復習的基本要求是控制難度,抓綱務本,夯實雙基,全面復習,單元過關。
根據往年中考試卷的難度8:1:1的分布,可以間接說明一輪復習中基礎知識復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輪復習的功能主要復習舊知,鞏固和深化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與基本思想,為后續(xù)復習掃清了基礎性知識的障礙,將為二輪復習以及思維能力提升進一步奠定基礎。
因此,應該在盡量照顧弱勢科目的前提下,全面兼顧各科,并且努力提高優(yōu)勢科目,以期在優(yōu)勢科目的考試中與別人拉開差距,彌補弱勢科目的不足。
生活規(guī)律,保證學習
從某種意義來說,中考不僅是智力的競爭,也是體力的競爭。很多同學為了爭取時間“開夜車”或不午睡,犧牲休息時間去突擊學習,這樣不僅成效不高,還會搞垮身體。之前,有新聞報道,有個高考班為了給考生補充能量,集體打吊瓶,在網絡上火了陣子。結果呢,竟然沒有一個人考上重點。
所以,應該保持正常的生活,生活越有規(guī)律,學習成效就越大,成績上升就越快。
加強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初三語文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初三語文重要的知識點有哪些》本文整理了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初三語文必考知識點
①表達方式: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記敘、抒情、說明以及議論。
②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比較多,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引用、對偶、設問、反問、反復、對比以及反語。
③記敘文六要素:記敘文六要素分別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結果以及事件的經過。
④描述景物的角度:描寫景物或者物體的角度分別有視覺、聽覺、味覺和觸覺。
⑤描寫角度:描寫事物的角度主要有正面描寫以及側面描寫,主要是動靜結合以及概括和具體結合,也有由遠到近的描寫。
九年級中考語文知識點
《沁園春雪》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沁qìn園分fèn外妖嬈ráo成吉思汗hán數shǔ風流人物
點撥:“分”“汗”“數”是多音字,要注意課文中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惟余莽莽惟:只。(2)須晴日須:等到。(3)略輸文采輸:差、失。(4)俱往矣俱:都。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2)點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望”字統(tǒng)領的句子是: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4)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5)寫出采用比喻、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把靜物寫動的句子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2、解釋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統(tǒng)統(tǒng)都過去了,要說真正的英雄人物,還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沁園春雪》下闋詞的內容。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020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知識點
在學校里,語文學習主要表現為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語文教材的學習。我整理了2020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您。
2020中考語文散文閱讀知識點
(一)散文閱讀的相關知識
一、各類散文的特點
1. 敘事散文:所記之事一般比較平凡,講究以小見大;敘事散文很少有單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常以若干零碎、瑣屑之事來反映一個主題.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在敘事中的體現;敘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虛構,因而更加重視行文的技巧,其構思之精妙.結構之嚴謹.感情之細微,尤其耐人尋味。
2.寫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與彼事物的區(qū)別,既有形狀、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氣質、神韻等內在的方面》繪形狀物,大都以空間的轉換為順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詠物散文:最鮮明的特點是托物言志,借某個事物來表明某種意愿,抒發(fā)某種感情。詠物類散文蘊義含蓄,因而對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認真揣摩體會,盡可能理解其深層含義。
4.哲理散文:帶有人生感悟性質.這類作品從某一點人手,人題較小.對生活的積累和感悟尤為重要,表現上點到為止,不過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間.水到渠成地引發(fā)出對人生對生活的慨嘆。
5.寫人散文:寫人散文以記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為主.通過記敘與人物有關的事跡來表現人物,表達作者對所記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它可以記一個人的一生,一段生命歷程,一個側面,一個細節(jié),一個生活場景;也可以記一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達技巧
1. 表達方式.
(1)敘述的方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
(2)描寫種類: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環(huán)境描寫等。
(3)描寫技法:以動襯靜、化靜為動、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繪形繪聲、繪聲繪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離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以樂寫哀、以哀寫樂等。
2.表現手法常用術語
(1)象征: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種類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
(2)襯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襯,烘托出主體事物什么特點或者烘托出所要表達的某種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襯叫“正襯”,用相反的作陪襯叫“反襯”。
(3)對比:用一事物與另一事物進行比較,從而鮮明形象地表現事物(道理)的什么特點,突出作者對這一事物或道理的某種感情。
(4)渲染:用各種手段對環(huán)境、場面、人物、時間等多方面的濃墨重彩的描寫,以突出什么氣氛、刻畫人物的什么特點、表現文章的什么主題。
(5)想象:人們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動。
(6)聯(lián)想: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由某個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關事物或事理的活動。
3.篇章結構技巧常用術語
(1)開門見山:文章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
(2)卒章顯志:在文章末尾點明主旨。
(3)畫龍點睛:用一兩句精彩的話點明主旨。
(4)過渡照應:承上啟下。
(5)以小見大
(6)托物言志
(7)借景抒情
(8)欲揚先抑
(9)虛實結合
(10)伏筆
(11)照應
(12)懸念
4.語言特點常用術語
(1)濃墨重彩:描寫詳盡、細膩。
(2)惟妙惟肖:描寫逼真,多指人或動物。
(3)體物人微:描寫細致人微、刻畫細致生動。
(4)行云流水:語言自然流暢。
(5)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
(6)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容豐富。
(7)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盡而意無窮。
(8)含蓄蘊藉:語意含而不露,耐人尋味。
(9)整散結合:既勻稱整齊,又錯綜變化。
此外,還有清新、平淡、淡雅、華麗、明快、含蓄、蘊藉、委婉、含而不露、簡筆勾勒、詩情畫意、富有哲理、情韻悠長、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5.常見修辭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①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②使深奧的、抽象的事理變得淺顯易懂;③化平淡為生動、形象;④重要的審美作用,使人產生美感。
(2)排比:①能增加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②排比句結構整齊勻稱,音律鏗鏘,使語言具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③在議論、說明文中,可以使觀點闡發(fā)得更嚴密、更透徹.使條理更清楚;④可以抒發(fā)強烈的感情,增強文章的氣勢或感染力。
(3)借代:①突出特征,強調重點,使語言形象生動;②詞語錯綜變化,不重復死板,使語言新鮮活潑;③使語言含蓄有味;④充分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愛憎分明,從而感染讀者。
(4)對偶:①形式整齊,音韻和諧,朗朗上口;②借用特殊的形式把相對的兩部分內容更凝練、更集中地表現出來,以突出事物的矛盾和有機聯(lián)系;③在具體作品中,對偶句往往以整齊的句式與其他句式結合,使語言參差錯落,生動活潑。
(5)夸張:①突出事物的某個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質,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②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用以諷刺,或歌頌,以達到感染讀者的目的;③可引起讀者的聯(lián)想、深思和共鳴。
(6)比擬(生動形象):①運用比擬,能托物言志;②寓情于物,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③增強諷刺幽默.增強文章的現力;④把無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寫得有聲有色,可見可聞;⑤使敘述生動形象;⑥制造氣氛,借以傳情達意。
(7)設問(吸引讀者):①引人注意,發(fā)人深思.,強調觀點,加深印象;②承上啟下,過渡銜接;③波瀾起伏,避免呆滯;④提掣全篇,帶動全文;⑤用于篇末,余音不絕。
(8)反問:①加強語氣以利論辯;②加強語氣抒發(fā)強烈的感情;③引起思考以求共鳴。
6.句段作用
(1)開頭段的一般作用:①總領全文;②呼應前文;③引出下文;④承上啟下。
(2)結尾段的一般作用:①感情升華;②主題深化;③言有盡而意無窮。
7.人稱運用的作用
(1)第一人稱:顯得親切、自然、真實.適合心理描寫。
(2)第二人稱:親切自然,便于情感交流、進行抒情.還可以用于把事物擬人化。
(3)第三人稱: 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議論。
8.景物描寫的作用
(1)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2)誼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
(4)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讀懂散文方法歸類
一、理清文章思路
1.找出文章的線索
(1)明確線索的類型:①以核心人物為線索;②以核心事物為線索;③以核心事件為線索;④以時間為線索;⑤以地點為線索;⑥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
(2)尋找線索的方法:①看本質,即掌握線索的概念,辨析出確實符合“線索”本質的特點者;②看標題,很多文童的題目就是文章的線索,有的標題則包含線索的因素;③看反復,文章中反復出現的人、事、物以及表現人物情感和時空的重點詞或重點句;④看抒情議論句,記敘文中的抒情議論句多為畫龍點睛的重要語句,往往隱含著線索;⑤看段落間的內部聯(lián)系。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記敘文不止一條線索,而是靈活地、巧妙地運用多條線索。如明線和暗線相互交織,主線和副線相互交織。
2.劃分段落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方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fā)展過程
二、把握文章大意
(1)段意合并法:把每一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
(2)要景串聯(lián)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把這些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聯(lián)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3)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讀完一篇文章,我們可以考慮:作者要回答的是哪兒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4)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
(5)內容借助法:借助文章的句或段來總結主要內容。
三、理解標題的
(1)從標點與主題的關系人手:有的標題直接揭示主題,標題即主題;有的標題引導讀者對主題進行深思。
(2)善于抓點題句:用點題句去印證標題含義,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分析標題的修辭:從理解標題的修辭方法入手.聯(lián)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隱含的情感來理解標題的含義或作用。
(4)分析標題字詞:從理解標題的關健詞的含義、字面義入手,聯(lián)系文章內容,得出標題的深層含義或作用。
四、把握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1)外貌描寫,指把人的容貌(臉型、五官)、神情、身體形態(tài)、衣飾、姿勢、風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某幾部分,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繪出來。
(2)語言描寫,主要表現為對話描寫,言為心聲,人物的話語最能靈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的性格,是刻畫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3)心理描寫,指對人物在一定環(huán)境下產生的想法、感觸、聯(lián)想等內心的思想情感活動的描寫,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
(4)行動描寫,即通過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姿勢來表現人物的性格,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5)神態(tài)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tài)的詞語。
(6)從人物描寫的五種方法(外貌、行動、語言、心理、神態(tài))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7)從細節(jié)描寫、側面描寫、環(huán)境描寫人手分析人物形象。一
(8)從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體察人物性格特點。
(9)從作者的評價人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把握散文中的事物形象
(1)抓住描寫事物的形態(tài)、聲音、色彩、氣味等方面的語句,明了事物的外在特征。
(2)分析描寫事物時所采用的技法,如象征、聯(lián)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辭方法,把握事物的內在深愈。
六、歸納文章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
(1)從關鍵性詞語(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心理描寫、品質特征的詞)入手。
(2)從文中的抒情句和議論句入手。
(3)從人物描寫等語句入手。
(4)從景物描寫入手。
(5)從關鍵的標點符號(省略號、引號、問號等)入手。
語文學習方法漫談
1、 語文學習方法五原則
⑴ 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注重基礎,切忌好高務遠,急于求成。每天,能認真地練幾十個字,每周能熟練地背幾首詩,仔細地讀幾篇文章;一個學期讀幾本名著,做幾本讀書筆記,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
⑵ 熟讀精思。就是要根據記憶和理解的辨證關系,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熟讀”,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質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⑶ 自求自得。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合。
⑷ 博研結合最有效的初中語文學習方法有哪些最有效的初中語文學習方法有哪些。堅持博研結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合。
⑸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都t樓夢》語云: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學習,如果只局限于課堂是學不好的。
2、 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
聯(lián)想和想象伴隨學習語文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例如,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就可以聯(lián)想起我們學習過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淺草才能沒馬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詩句,還可以通過想象在頭腦再現文章的內容和情景。
3、 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
在學校里,語文學習主要表現為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語文教材的學習。對教材中的文章,老師有老師的理解,老師的理解來自于教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師的話也好,教參的話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學們可以有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們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未成年人的理解,說不定你們自己的理解會更好最有效的.
課堂上同學們如果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老師一定很高興,因為他希望與我們進行思想交流,心靈的溝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既可以激活同學們的思維,還可以鍛煉你們的多種能力。所以,同學們應該多思考,多提問,多研討,使課堂活動豐富多樣,精彩紛呈。
4、 養(yǎng)成自控式學習習慣
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語文學習尤其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字要規(guī)規(guī)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要用心聽講、作業(yè)書寫規(guī)范、獨立完成作業(yè)、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
5、 掌握兩種學習技能
第一,學會快速閱讀。閱讀技能并不是指能簡單地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文章的不同的文體、內容、表現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但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多讀書,注意了解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和閱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并且有意識地加快閱讀速度,逐漸形成閱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