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詩詞怎么讀,中秋詩帶拼音
推薦文章
十五夜望月古詩怎么讀
十五夜望月古詩的拼音版:
中【Zhōng】庭【tíng】地【dì】白【bái】樹【shù】棲【qī】鴉【yā】,
冷【lěng】露【lù】無【wú】聲【shēng】濕【shī】桂【guì】花【huā】。
今【jīn】夜【yè】月【yuè】明【míng】人【rén】盡【jìn】望【wàng】,
不【bù】知【zhī】秋【qiū】思【sī】落【luò】誰【shuí】家【jiā】。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yuǎn)的七言絕句。在民俗中,中秋節(jié)的形成歷史悠久。詩人望月興嘆,但寫法與其他中秋詠月詩完全不同,很有創(chuàng)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此詩是詩人在中秋佳節(jié)和朋友相聚時所作,全詩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抒發(fā)了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詩譯文: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點點無聲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當(dāng)空世間人人都仰望,不知道這秋日情思可落到誰家?
作者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時入仕,曾任昭應(yīng)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后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其詩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于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huán)境加以藝術(shù)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xiàn)實,揭露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jié)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
中秋唐李樸古詩帶拼音
1、全文如下:
《中秋 》
作者:李樸
hào pò dānɡ kōnɡ bǎo jìnɡ shēnɡ ,
皓 魄 當(dāng) 空 寶 鏡 升 ,
yún jiān xiān lài jì wú shēnɡ ;
云 間 仙 籟 寂 無 聲 ;
pínɡ fēn qiū sè yì lún mǎn ,
平 分 秋 色 一 輪 滿 ,
chánɡ bàn yún qú qiān lǐ mínɡ ;
長 伴 云 衢 千 里 明 ;?
jiǎo tù kōnɡ cónɡ xián wài luò ,
狡 兔 空 從 弦 外 落 ,
yāo má xiū xiànɡ yǎn qián shēnɡ ;
妖 蟆 休 向 眼 前 生 ;
línɡ chá nǐ yuē tónɡ xié shǒu ,
靈 槎 擬 約 同 攜 手 ,
ɡènɡ dài yín hé chè dǐ qīnɡ 。
更 待 銀 河 徹 底 清 。
2、從立意的角度看,李樸這首詩借月光的皎潔來寫自己內(nèi)心的純潔高尚,立意新穎,構(gòu)思奇巧,頗具有獨創(chuàng)性。
3、李樸(1063-1127),字先之,虔州興國逕口(今江西省興國縣埠頭鄉(xiāng)鳳岡村)人,登紹圣元年進(jìn)士及第,官至宋代高宗秘書監(jiān),著有《章貢集》20卷,其生平載《宋史·李樸傳》。
4、譯文:
一輪皓月從天邊緩緩升起,萬籟俱寂,唯有清風(fēng)徐徐;這一輪滿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懸云層之中照亮了千家萬戶;引用關(guān)于月亮的傳說,即月中有兔與蟾蜍,我想要約同明月一起乘靈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待銀河徹底澄清以后,遨游太空。
擴展資料:
李樸,北宋理學(xué)家、學(xué)者,字先之,時人稱“章貢先生”。虔州興國人。宋哲宗紹圣元年進(jìn)士及第。初任臨江軍司法參軍,后轉(zhuǎn)任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虔州教授。后遷國子祭酒。為官剛直不阿,不畏權(quán)暴,直言敢諫,有才名。
參考資料:中秋(宋代李樸詩作)-百度百科
古詩中秋夜帶拼音
zhōng qiū yè
中秋夜
táng lǐ qiáo
唐 李嶠
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ān zhī qiān lǐ wài ,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fēng)。
中秋唐李樸 帶拼音字母
táng·lǐ pǔ?《zhōng qiū》
唐·李樸《中秋》
hào pò dāng kōng bǎo jìng shēng ,yún jiān xiān lài jì wú shēng ;
皓魄當(dāng)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píng fèn qiū sè yī lún mǎn ,zhǎng bàn yún qú qiān lǐ míng ;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jiǎo tù kōng cóng xián wài luò ,yāo má xiū xiàng yǎn qián shēng ;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líng chá nǐ yuē tóng xié shǒu ,gèng dài yín hé chè dǐ qīng 。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譯文:浩瀚廣闊的夜空中,月亮象寶鏡般升起,萬籟無聲,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遙望太空,這一輪滿月,足以平分秋色, 在那薄云的四通八達(dá)的大路上映照得千里光明。
這圓月之夜,我仿佛看到玉兔在從桂枝邊靈巧般跳躍,想落到人間。妖蟆呀你休要用你的陰影擋住我專注的眼神。玉兔啊,你別落下,今夜我打算在銀河更加清澈的時分,坐上仙人的木筏,與你相約仙境,攜手共渡這美好時光。
擴展資料
題為《中秋》,實是歌吟中秋月夜,著重描寫的又是那一輪秋月。詩中寫了明月的形如寶鏡,寫了月夜的靜謐氣氛,寫了它的平分秋色,寫了它的云衢照明。末二句,詩人進(jìn)一步馳騁想象,打算約伴同游銀河,更使詩中清輝漫空的月色顯現(xiàn)出新的境界。
詩歌描寫的是中秋時的月亮,開篇點明主題,突出了月之明亮。之后將讀者帶入了廣袤無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臨其境,欣賞皓月當(dāng)空,光照萬里的壯美景色。結(jié)尾處引用民間傳說故事增加了全詩的趣味性,幻想與月亮一起乘船遨游銀河,給人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秋
蘇軾中秋月全詩詞拼音
《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zhōng
qiū
yuè
mù
yún
shōu
jìn
yì
qīng
hán
yín
hàn
wú
shēng
zhuǎn
yù
pán
cǐ
shēng
cǐ
yè
bù
cháng
hǎo
míng
yuè
míng
nián
hé
chù
kàn
這首小詞,題為“中秋月”,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diào)寄《陽關(guān)曲》,則又涉及別情。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fā)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從月光下筆,而從“暮云”說起,用筆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盡”,轉(zhuǎn)覺清光更多。句中并無“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