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
名著絕不引經(jīng)據(jù)典,艱深難懂,而是通俗易讀。它們不是專家為專業(yè)人員撰寫的專業(yè)書籍。讀后感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474364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1
還記得許多年之前,我也在老師的指引下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次重拾這本書,感覺既親切又陌生。再次品讀之后,所思所想已大不同于當時那個懵懂的年紀。當年我看的那本《愛的教育》一直保留至今,時隔十余年,看著已經(jīng)泛黃的書,心想:“就算全當回憶兒時,也是相當不錯的?!狈_書籍,回憶歷歷在目,酷暑,蟬鳴,衣著清涼的那個夏天,我用小手翻開了第一頁,身旁的媽媽在為我扇扇子來趕走炎熱,為了讓我靜下心來好好看書。也許我會看不懂,也許我看沒兩頁就會跑到一邊去玩兒,太多的也許也許。誰知道,當年還年幼的我在一個暑假的時間里還是讀完了整本書,并把書中的人物當做學習的榜樣。
時光飛逝,這么多年過去,書里得內(nèi)容我?guī)缀醵家淹?,不怕丑地說,我連主人公的名字都淡忘了。有善必有惡,所以有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開朗活潑的代洛西就會有欺負弱小的調(diào)皮鬼費蘭諦,同樣會有勵志人心的潑萊克西以及可憐的略有殘疾的克洛西。但是這本書并不是要訴說邪不勝正的故事,而是圍繞一個字:愛。愛是什么?這個問題很簡單卻又很難回答。每個人心中都有愛,只是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潑萊克西,他是一個鐵匠的兒子,他身材瘦小,臉色蒼白,目光和善,卻又帶點憂傷。因為他父親是個酒鬼,經(jīng)常喝醉酒后無緣無故打罵他,他身上總有傷痕,但是他從來不會在外人面前說他父親的壞話,多么善良的孩子啊。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但是潑萊克西并沒有像他爸爸那樣墮落。相反的,他非常懂事,十分刻苦努力地學習。
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因為他的刻苦,學校發(fā)給他一個獎章,他父親也被感動,重新做起鐵匠的工作,也不再喝酒。正是因為潑萊克西刻苦努力才改變他的父親,美好的結局,這也是一種愛,對父親不放棄的愛,對知識不斷追求的愛。愛是沒有界定的,在人生的旅途上,只有不斷發(fā)現(xiàn)愛,尋求愛,付出愛,才會發(fā)現(xiàn)愛是幸福的根源。我想等洲妍長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會給她的孩子看看這本《愛的教育》吧。
#474363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2
暑假里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看了這本《夏洛的網(wǎng)》,看完后我就被牢牢地粘在夏洛用生命編織的網(wǎng)中。
故事的大意:小姑娘芬家的母豬又下了一窩豬崽。其中一只很弱。芬的爸爸拿斧子要殺死這頭小豬。芬拼命把小豬救了下來,給他取名威伯。威伯住進了谷倉里,和牛馬羊鵝做了鄰居。它孤單極了,傷心地哭了起來。它是多么渴望關愛啊!
芬每天給小威伯喂牛奶并跟他一起玩。后來小威伯漸漸長大了,結識了不少新伙伴,有小鵝、小羊、小鴨。有一天晚上,突然有誰用細弱的聲音喊他:“威伯,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就這樣,威伯認識了和它說話的朋友——灰蜘蛛夏洛。夏洛正在谷倉的門框角上織網(wǎng)呢。日子平靜地過去,夏洛成了威伯的好朋友。它既聰明又能干,任何蒼蠅蚊子都逃不過他織的網(wǎng)。
威伯長得越來越胖了。一天,老羊帶來了壞消息:主人要在圣誕節(jié)前把威伯殺掉,做成美味的腌肉和火腿。威伯嚇壞了,恐懼地尖叫著大哭起來:“我不想死!”夏洛安慰它:“你不會死的。我來想辦法救你!”于是夏洛開始在房上織起一張大網(wǎng)。清晨,主人驚奇地發(fā)現(xiàn)門框的蜘蛛網(wǎng)上,竟然織著這樣兩個字:“好豬”,牧師說是神在暗示,這是一頭出類拔萃、非同尋常的豬。消息很快傳開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這個奇跡,以為威伯是了不起的動物,對威伯贊賞不已。
可是,夏洛漸漸老了,它費力地把老鼠帶回來的“謙虛”這個詞織好,感到非常疲倦。因為它快產(chǎn)卵了,生命也即將耗盡了。夏洛抱著一個卵囊,用最后的力氣對威伯說:“他們不會再傷害你了。因為幫助你,讓我短暫的生命更有意義和價值?!薄跋穆澹也蛔屇闼?”威伯難過地哭起來,它怎能舍得離開親愛的朋友啊!夏洛下了卵后不久便死去。一只小小的蜘蛛在我的抽泣聲中死了,但是我知道永遠記住夏洛的不僅僅是威爾伯,只要人人心中裝滿愛,愛就會在全世界流淌。蛛絲有跡,大愛無痕,就讓我們用愛心編織一張大網(wǎng),掛遍世界各個角落吧。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承諾的份量是無比重的,只要給了別人一個承諾,就必須盡力完成它。和夏洛與威爾伯的友誼比較,生活中的我們差太遠了,我們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好朋友鬧翻了天,這樣的友誼是禁不住很大的考驗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眼前的友誼,與好朋友和睦相處。
#478497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3
《格列佛游記》可以說是我看過最多遍的小說,因為我從小學時就開始在看這本書了。說是一本小說,那倒也不像,因為它沒有讓我讀出一本小說的味道來,當然,我是怎么看的,那得看我在不同年齡段是怎么想的。
小學的時候,對小說沒有什么認知度,一般來說看的都是童話或寓言故事,也因此看到《格列佛游記》這本書,還以為是一本有趣的冒險童話故事,所以才買了下來。不過也正因如此,我看到了里面有趣的事情,像看其它故事一樣的看,看到繩上跳繩,還以為是什么特殊的游戲,看到里面講小人國通過這個來選定官位,頓時還感覺很有意思。當初看完格列佛的時候,還在學校里和同學們說格列佛的故事,向其他人推薦這本書去看,好多人都跑去買《格列佛游記》,連老師都覺得不可思議,后來老師明白了我和他們講的事情,也就沒說什么,只是笑了笑。
小學的時候,《格列佛游記》是必讀書目,也因此我暗自慶幸自己已經(jīng)看過了,但后來我通過老師給我們的介紹明白了我當初所沒有看到的東西——這是一篇諷刺小說。不過我也還是半懂半不懂,為什么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卻變成了一篇諷刺國家腐敗,諷刺人類社會的一本小說?盡管通過介紹還是明白了一些,但還是沒有辦法接受這種形式的象征。
后來到了初中,也逐漸想明白了《格列佛游記》的意義,也明白了許多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我再一次看一遍《格列佛游記》的時候,是帶著排斥的感情去看它的,因為我明白里面所寫的內(nèi)容,是對丑陋事物的形象,是對事物的諷刺,因此我不愿意去想它。但是我并沒有想到我曉得時候看這本書的時候,是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它的呢?為什么我現(xiàn)在不會用這種眼光去看待這本以前看夠的書呢?因為成長,成長或許給我們帶來成熟,帶來沉穩(wěn),但它同時也奪走了天真與無慮。這或許就是人性的轉(zhuǎn)變,人人都逃不過。
一本《格列佛游記》在不同時期給我的看法,或許就是在見證我一天天的成長和一天天的轉(zhuǎn)變。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都各有不同,但或許有時候我們得想一想,如果是再不同時期,我們還會用相同的眼光去看待嗎?
或許我們要從這本書里學會的不是諷刺,而是要明白世間的流逝。
#474365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4
這個寒假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名著。它的作者是14歲的安妮。弗蘭克,可惜她在15歲就死了。
安妮。弗蘭克,1929年生于德國法蘭克福的一猶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臺,開始瘋狂地迫害猶太人,弗蘭克一家移居荷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不久,德國法西斯占領了荷蘭,在這里避難的猶太人同樣遭到殘酷迫害。為了逃避納粹的逮捕、監(jiān)禁和屠殺,弗蘭克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父親的公司大樓里一處隱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4日,綠衣警察進了后屋,逮捕了所有隱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們送進德國的和荷蘭的集中營?!昂笪荨北簧w世太保搶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書籍、雜志和報紙中間發(fā)現(xiàn)了安妮的日記。
在“隱匿者”之中,只有父親得以生還??死蘸涂聘ニ菇?jīng)歷了苦難,在荷蘭集中營僥幸活了下來,又回到他們的家中。安妮于1954年3月——解放前的兩個月,在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去世。
在書中,安妮提到了與她一起隱藏的同伴們,她對范丹太太的虛偽、對她的父親獻殷勤的厭惡。她自尊心強、有獨立的見解,她認為她的母親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婦所做的瑣事,她要成為一個自立的女人;她認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經(jīng)常與他們產(chǎn)生沖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頭腦對戰(zhàn)爭與和平、人性善惡、男女兩性社會角色等重大問題的思考;同時她在日記中也真誠地袒露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識的覺醒和對彼得從友情到愛情的情感的渴望。
“范丹太太,那個宿命論者,嚇得快要哭了,很小聲地說:“噢,太可怕了,炮打得這么兇!”用另一句話說,不就是:“我真害怕!”我覺得白天不像黑夜那么可怕。我像發(fā)燒似的那么叫喊,請求爸爸點上蠟燭。可是他鐵面無情,仍然沒有點亮蠟燭。這時突然響起了噠噠的機關槍聲,這比炮聲更可怕。母親從床上跳起來,點上蠟燭,這使父親很生氣,認為違反了他的意思,媽媽堅定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樣是個老兵呀!”事情就此結束!”這段文字讓我看到了他們在苦難中痛苦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們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們所說的炮聲令我毛骨悚然。
安妮在苦難中表現(xiàn)的如此堅強、勇敢。她鼓勵自己要度過這次劫難,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她開朗的個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這個世界看透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對未來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學校去和同伴們學習、玩耍。她在戰(zhàn)爭后希望能成為荷蘭人,她認為荷蘭人的勇敢品質(zhì)讓她欽佩。
#478498世界名著讀后感500字5
最近,老師推薦給我們一本書——《綠山墻的安妮》,聽老師說,這是一本感動上萬個善良心靈的經(jīng)典小說。于是,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讀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關于友情、責任和愛的感人故事。
書中的綠山墻農(nóng)舍兄妹馬修和瑪莉拉決定領養(yǎng)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了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發(fā)女孩——安妮。她獨特的個性使她頻頻闖禍又令人忍俊不禁,改變了兄妹倆,牽動著倆人的愛心。安妮聰明、勤奮,憑著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瑪莉拉,她又放棄了學業(yè)。
安妮是個孤兒,她的身世和遭遇都很不幸,但是她沒有被這不幸和痛苦打倒,她樂觀、積極向上,憑著自己的刻苦、勤奮考取了女王學校,還獲得了艾費里獎學金,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讓夢想一個個變成現(xiàn)實。想想我自己,每次遇到數(shù)學難題,我都想退縮,不愿意多思考,所以這些“攔路虎”也擋住了我前進的道路。安妮肯定不愿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所以,我以后要像安妮一樣,不怕困難,戰(zhàn)勝這些“攔路虎”,讓我的夢想早日成真。安妮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努力的方向,點亮了我的心靈!安妮,讓我們做好朋友吧!
女孩可以不漂亮,但是她們必須有顆純潔、善良的心。安妮就是一個這樣的女孩。她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的眼中都妙趣橫生;她渴望親情和友情,因為1歲時的安妮已經(jīng)失去了父母,11之前在孤兒院的她沒有任何朋友;她的相貌并不美貌,一頭紅色的頭發(fā),面頰上生滿了雀斑,可是上天對她是公平的,贈予了她那熱愛大自然的心。上天讓安妮先前失去了父母,卻泯滅不了安妮那顆充滿了童貞的心。不管再多的困難,安妮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即使是養(yǎng)孩子、失去父母,這樣的痛苦都挺過來了,這些原本并不是安妮這樣幼小的孩子所要承受,可是她卻承受過來了。即使再痛苦,可在她那顆小小的心中,只盼望有個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切,她仍然執(zhí)著地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個大自然是美好的。她天真、活潑、聰明、頑皮、善言又倔強。
她可以堅持不為自己的失言給冒犯自己的琳達夫人道歉,卻又可以為了朋友黛安娜匆匆跑去想約瑟芬姑婆解釋關于“跳床風波”的事。安妮就是一個這樣執(zhí)著又倔強的女孩呢。安妮漸漸長大了,雖然她天真浪漫的性格卻依舊沒有變,但是她開始懂事了,不會再干出像把葡萄酒當成草莓汁、為了和男孩子爭口氣而從房檐上掉下來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了。
安妮為了收養(yǎng)她的馬修和瑪利亞,也為了她自己開始奮力地讀書,即使她再討厭的幾何也要奮力去學。 安妮考上了皇后學院,爭取到了上雷多蒙大學的機會,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希望啊!可是…就在人生的另一扇大門向安妮打開時,安妮卻放棄了,只為了能在綠山墻農(nóng)莊照顧失去哥哥馬修的眼瞎的瑪利亞,而選擇放棄自己的夢想,教書來陪伴寂寞的瑪利亞。安妮只是為了感恩吧,為了感恩而選擇放棄理想,去報答改變她一生的人……每一個女孩都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那種執(zhí)著,那種純潔,擁有著一顆潔白無暇的心靈。在當今社會里,這…應該很難吧。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隔閡似乎越來越遠了,雖然有很多人竭力去幫助別人,用溫暖來融化這個世界。如果我們像安妮一樣,把友情和親情以及那些美好的東西看得如此重要,也許世間會少很多邪惡的事情吧。學會有一顆擁有大自然的心,學會像安妮一樣,和大自然交朋友。
世界名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