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
《頭腦特工隊》是一部邏輯縝密的具有教育意義的好的電影作品,對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的情緒管理應(yīng)頗有助益。那么你知道《頭腦特工隊》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guān)于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希望你喜歡。
#744101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1
《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這聽起來似乎是個說爛了的話題,然而這回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nèi)绾伪磺榫w挾持,我們?yōu)楹螘z忘,甚至包括為什么聽了一首滑板鞋你就會一直在腦子里摩擦摩擦。
這個成長的過程不再限于Riley克服了種種不適面對新生活,也不限于父母們看過后釋懷了孩子終將變成有獨立意志的個體離自己而去的現(xiàn)實。
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后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
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贊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并不是每個人的人設(shè)都是Joy坐鎮(zhèn)中央,帶著“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為我們劃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眾失去自我??鞓返拇_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于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亙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開始的設(shè)計中,制作團隊是讓Joy和Fear一起飛出了總部結(jié)伴冒險,然而后來卻發(fā)現(xiàn)故事順不下去——他們想讓Joy在這段經(jīng)歷中有所頓悟,去做一些從前不會去做的事,但Fear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來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只有Sadness能夠給Joy上這么一課。
也許我們一開始也都像單純的Joy一樣,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義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傷的能力,并沒有讓人生變得完美。人的成長中會有很多的艱難時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電影也無法度過,而這個時候找個安靜的角落大哭一場,卻能幫你滿血復活重新再戰(zhàn)。于是最后我們終將走過Joy的路,明白悲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是Sadness將你引向光明。
每種情緒都塑造著我們。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著失去。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xiāng)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于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余的家伙你爭我搶,于是變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jīng)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并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于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于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制作的一場內(nèi)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制作團隊大多數(shù)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秘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制片人Jonas Rivera說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并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于是有了結(jié)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著,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zhì),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背負過沉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松。
從單純走向復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jié)尾隱隱一現(xiàn)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744097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2
心靈是一方廣褒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
心靈,永遠是人們孜孜不倦的話題。
《頭腦特工隊》講述的是小女孩萊莉與她頭腦里的五種情緒:樂樂、憂憂、厭厭、怕怕、怒怒之間的奇妙故事:萊莉和她的父母原本在明尼蘇達州生活至十一歲,后來一家人搬至舊金山,由于新環(huán)境的種種不適,萊莉感到十分郁悶,大腦里的意外也讓她失去了樂樂和憂憂(從此她便再也不會感覺到快樂和悲傷了),其余三種情緒試圖代替,但沒成功,反而讓情況變得更糟了。而此時,樂樂和憂憂正絞盡腦汁,竭盡所能回到大腦總部。萬般無奈之下,沖動的怒怒決定回明尼蘇達州創(chuàng)造美好的核心記憶。一路上,他們失去了萊莉的幻想朋友冰棒,以及萊莉所有的性格。萬幸的是,后來,樂樂和憂憂回到總部,拔出鑰匙,結(jié)束了錯誤,也有了核心記憶,恢復了萊莉的性格,并且控制區(qū)域也升級了。
人的心靈有時十分美好,有時卻也十分黑暗、可怕。萊莉就是因為缺少了主導情緒,丟了心靈的“閘門”,所以情節(jié)才會一度變得一團糟,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控,才能不傷到別人的心尖上。同時,這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本領(lǐng)。
我們要時時刻刻加固心里的“釘子”。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就是不注意小節(jié)的后果。有一個人,在下坡時,從自行車上栽下來,毀了?!熬鸵驗樽孕熊嚿仙倭艘粋€釘子,我沒發(fā)現(xiàn)!”她流著眼淚說。這也教育我們,凡事都要從小抓起,不能“一步錯,步步錯”。萊莉大腦里一切本很繁榮,可就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連環(huán)影響,曾經(jīng)一無所有。這片子還讓我知道,做人要有發(fā)散性思維,要靈活,就是憑著這些智慧,及時應(yīng)變,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樂樂和憂憂才得以回到總部。而且,“塞翁失馬焉知非?!?,做人要積極,那是成大事的根本——積極的樂樂影響了消極的憂憂,使她變得開朗,兩人不僅恢復了一切,還讓指揮部升級,五種情緒各得其所,讓大腦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507434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3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影片卻給人帶來無盡的歡笑與心酸,然而,這種喜劇卻與周星馳的有很大不同,周氏喜劇主要是靠無厘頭語言來取得喜劇效果,而卓別林的卻完全憑靠滑稽性的動作和情節(jié)取勝(也許這與當時電影還處于默片時代有關(guān)系)。喜歡卓別林扮演的小人物角色,在那一個個小人物身上,閃現(xiàn)著的卻是人性的光輝和普世的價值與情感。面對生存的困境,他會竭盡辦法堅強地與命運抗爭;面對心愛女人的賞臉,他寧愿出去幫人掃雪掙錢以備除夕夜的晚餐,甚至在滿心期待的時刻會幻想美好的宴會,(這種心情我相信只要戀愛過的人都曾經(jīng)有過類似的幻想。)
影片雖不長,僅有一小時十分鐘,但影片卻給人留下了眾多經(jīng)典搞笑的場景,諸如兩個人爭槍卻把槍口始終對著另一個人的場面,又如帶著狗跳舞、用叉子和面包作跳舞狀的那幾段,以及最后在小木屋里驚險的場面等等,看著看著,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但影片不像一般的純粹搞笑片,它在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歡樂的同時,也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之余,產(chǎn)生一種對底層小人物命運的關(guān)注與同情。例如,在饑餓困擾的時候,吉姆由于神志不清所產(chǎn)生的幻覺,把卓別林當作雞,想殺了他來填補饑餓。當看到這一場景時,不禁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悲哀,也許那種幻覺根本就不是由于神志不清,而是從根本上反映了人性潛意識中的一種求生的本能。我又不禁想起了上世紀60年代三年貧困時期曾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幕幕人吃人的慘景。我們并不能去責備誰,當人的生存都成問題時,道德又有何用?也許這就是人的求生本能所致。正如今年發(fā)生的汶川大地震時,范美忠老師在那種非常時刻做出了有違社會公認的所謂“道德”的舉動,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國內(nèi)一片罵聲如潮,也有不少人為其辯護。對此我只能用一句話,也許這也是他作為一個人所擁有的求生本能的緣固吧,在那種非常時刻,我們無權(quán)要求他做出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
#507433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4
首先我自初中起就已經(jīng)是卓別林的忠實影迷了,那五部電影中最喜歡的還是《淘金記》,雖然另外四部也都是很優(yōu)秀的電影,但是我對卓別林最有激情,所以還是決定寫《淘金記》。首先我最早看到《淘金記》是在我讀初二的時候,也就是我成為卓別林影迷的那段時間。當時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就是CCTV音樂頻道的”經(jīng)典”欄目,當時這個欄目有一個專題叫做“卓別林電影音樂之旅”,是這個欄目讓我真正開始了解了卓別林的電影。然后一天晚上這個欄目終于放到《淘金記》了,由于節(jié)目時間有限,它只放了一些片段,比如著名的吃皮鞋和面包舞等片段。我那天晚上看到面包舞完全被震驚了,覺得實在是太有想象力,太有創(chuàng)意了,而且卓別林的表演也是那么的自如。我當晚就十分開心,以至于第二天早上我還專門看了重播再看一遍卓別林是怎么表演面包舞的。以上就是我對《淘金記》最早的接觸。
后來到了高中,家里辦網(wǎng)了,有條件了,當時最開始辦網(wǎng)的一個月就狂下載以前看過的好電影,其中當然少不了卓別林的作品,于是當然也下了《淘金記》,才終于完整地看了這部電影,才總算是真正地能說自己看過了。完整看過以后,我印象最深最喜歡的有三個段落:第一個當然是永垂不朽的面包舞,第二個是面包舞過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新年夜被人拋棄了那段,第三個則是房子在雪山邊緣的緊張段落。大多數(shù)人談到《淘金記》可能都會談到吃皮鞋那段,但是我個人對吃皮鞋這段并沒有多大感覺,我并不覺得在冰天雪地里兩個人餓的不行只好吃皮鞋有多好笑,不過卓別林的表演還是的確精湛到位的。然后我想著重說一下在雪山邊緣的緊張段落,很奇怪的'是,人們談到《淘金記》時,似乎不怎么經(jīng)常談到這一段落。我在許多好萊塢現(xiàn)代動作片中都仍然能看出《淘金記》里這段的影子。我們看看卓別林是如何鋪陳緊張感和懸念的。首先希區(qū)柯克有一種理論是,讓觀眾知道電影中角色所不知道的事情,從而讓觀眾就有了緊張感。在《淘金記》這段中,卓別林用的其實就是手法,當時才只是1925年,那時的希區(qū)柯克還遠沒有像后來那樣是那么出名的大師,所以我個人感覺卓別林當年能拍這場戲是挺超前的。他讓觀眾知道房子已經(jīng)位于懸崖的邊緣了,但是電影中的人不知道,觀眾就已經(jīng)為電影中的人而擔心緊張了。然后更戲劇性的是,當主角想要打開門往外面看的時候,門竟然卡住了開不了,然后主角只好去撞門,而觀眾知道門外面就是懸空的,所以就愈發(fā)緊張了,這種營造緊張感的手法即便是在今天看,我個人認為都是極其有效的,而且現(xiàn)在的很多電影讓觀眾緊張的橋段本質(zhì)上也是換湯不換藥的。然后后面房子越來越傾斜,主角用頭頂著壯漢希望他能爬出去,這樣的畫面很具有視覺沖擊力,現(xiàn)在的動作片想要營造的效果,其實在本質(zhì)上和《淘金記》這段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然后再簡要說說面包舞過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新年夜被人拋棄了那段。其實要問我個人看法的話,《淘金記》顯然不是卓別林最經(jīng)典的作品。我最欣賞卓別林的地方就在于,他作為導演能夠平衡悲喜劇的巨大天賦。相比于卓別林其他的成熟作品,《淘金記》悲劇的成分要少很多,而且最后也是個幸福圓滿的完美結(jié)局。盡管如此,淘金記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些經(jīng)典的惆悵瞬間。面包舞過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新年夜被人拋棄了那段就是很好的例子,當別人都在歡天喜地迎接新年的時候,只留下他一人在小木屋中獨自惆悵。我認為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瞬間,卓別林的喜劇才遠遠地勝過了同時代的其他電影人的喜劇。
最后再說說卓別林這個人的看法。卓別林給我的感覺是越了解這個越會發(fā)現(xiàn)他對電影所作的貢獻真是巨大。他是個天才,一部電影他能夠同時勝任導演、編劇、制片人、演員、配樂等職位。他是個完美主義者,為了電影一絲不茍。毫無疑問卓別林是個值得敬佩的偉大電影人。最后再提一下,卓別林是偉大的導演、偉大的演員,同時在配樂方面,他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電影配樂家,因為我本人本身就是非常關(guān)注電影配樂的一個影迷,最早了解卓別林也是通過
CCTV音樂頻道的節(jié)目,所以我深知卓別林在音樂領(lǐng)域的造詣有多高。《淘金記》的配上了旁白版的新配樂也是卓別林自己創(chuàng)作的,為我們留下來了歷久彌新的電影配樂。無論是面包舞音樂的調(diào)皮輕快,還是愛情主題的優(yōu)美與恢宏兼?zhèn)洌汲蔀榱穗娪芭錁肥飞系慕?jīng)典之作。
#507419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5
電影的主人公萊莉是一個11歲的女孩。她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在她的大腦中有樂、憂、厭、怒、怕這五種情緒,分別代表著五個小人。這五個小人各司其職,但唯獨憂憂“無用”,沒有人知道她能干什么,憂憂自已也想讓萊莉開心,但她自已很難保持正面情緒。
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接納自已的負面情緒。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充滿陽光,都能用笑容來解決問題。我們希望歡樂,抵觸悲傷。對那些消極情緒嗤之以鼻,但很多時候是“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試問,有誰的成功不歷經(jīng)坎坷?誰在人生之路上沒有哭過、怕過、怒過、厭過?哭過,我們深刻銘記教訓,同一道坎兒,不會再跌第二次;怕過,人心都有恐懼,它使我們未雨綢繆;怒過,那是一種發(fā)泄,同時也警告他人我是有底線的;厭過,世間百態(tài),我們不可能都去欣然接受,人是有個性的。
我們不可能一種情緒打天下。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懼、愛、惡;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缺一不可。為什么萊莉的核心記憶球最后是彩色的而不是單純的快樂呢?因為她笑過,哭過,得到過,失去過。這情緒五味雜陳,這才是人生真正該有的樣子。失去過,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貴,悲傷過才能了解快樂的真諦!
無論快樂與否,都不要拋棄。愿我們的人生能如彩虹一樣多姿多彩!人生的本味是什么?我想從你飽含真情的文字里我讀到了很多。很高興你能用如此冷靜成熟的心態(tài)去認識自我,很高興你能抱著慈愛悲憫之心看待人生,真心為你加油!
#507431頭腦特工隊觀后感8006
“天真的淘金人群將希望和夢想寄托在北國的阿拉斯加,數(shù)以千計的淘金人從世界各地冒著寒冷,饑餓,風雪的危險,踏進了陌生不可知的土地,齊魯克德嶺——最艱險的地方,很多人在這座峻嶺中沒命了,或是疲累而脫隊了,只有勇敢的人在前頭繼續(xù)前進”這是《淘金記》影片開篇的一幕字幕,交代了影片的故事背景:社會上掀起一股尋找金礦的熱潮,每個人都認為找到金礦,就找到了致富的出路,紛紛登上漫山大雪的雪峰,踏上淘金之路。而影片特別講述的是其中的一個名叫查理的流浪漢發(fā)財致富的偶然經(jīng)歷,但其中的坎坷實在叫人辛酸。
影片的灰色幽默蘊含在每個故事情節(jié)中,查理的出場就極為幽默,他也是淘金人群中的一員,可是他卻獨自行動,顯得特立獨行。他在懸崖上輕松地拄著拐杖往前走,而隨著他走進畫面的還有一頭大黑熊,而查理對此卻渾然不知。扭曲、夸張的開篇在給觀眾帶來強烈幽默感的同時也暗示了尋找金礦之途的艱險。
雖是默片,但絲毫不影響觀者的觀賞行為,黑與白構(gòu)建的畫面有一種沉重的時代滄桑感,同時黑白的交錯為這部劇的喜劇色彩加分,強烈增強了喜劇的灰色幽默成分,黑白的藝術(shù)效果也沖擊了人的視覺沖擊力。
在有聲電視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我們更傾向于觀看聲畫結(jié)合的影片,影片的聲音因素成為我們理解影片不可或缺的觀賞因素之一,試想一下如今的電視若全部都只是靠行為藝術(shù)去表達,還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呢?而反過來思考,在那個默片時代,影片藝術(shù)完全是借助演員的演藝去發(fā)揮與表達,這是相當精湛的一門藝術(shù)和一項難度相當大的挑戰(zhàn)。但是卓別林做到了,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種表情,都恰到好處地完成了藝術(shù)的詮釋。
比如影片中卓別林飾演的查理吃皮鞋的鏡頭:在暴風雪持續(xù)不斷的環(huán)境下,查理、拉遜、吉姆三人一直處在饑餓當中,查理甚至饑餓到了吃蠟燭以填飽肚子的程度,他偷偷拿掉油燈上的蠟燭,仿佛那是一道可口的美味,可見人體的饑餓感已經(jīng)到了極限的程度。而隨后查理慢條斯理地在燒著熱水的鍋里搗鼓著什么東西,但仔細一看,你會發(fā)現(xiàn)那是他腳上的`皮鞋,饑餓感強烈地折磨著他和吉姆,被逼無奈只能做出如此抉擇。隔著黑白的屏幕似乎都能聞到皮鞋的臭味,讓觀者無法忍受,而對他們來說,這卻是一道充饑的午餐,這樣夸張的情節(jié)一方面沖擊著人們的視覺,另一方面又讓觀者對他們產(chǎn)生無比同情。當查理夾起那散發(fā)著熱氣的皮鞋,觀者正常的世界觀開始崩塌,而查理在咬下第一口皮鞋時,眼睛亮了一下以表示對皮鞋味道的稱贊,原本還有所排斥有所嫌棄的吉姆最后面對難以忍受的饑餓感時也只能去嘗試皮鞋的味道。畫面中的兩個人卻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皮鞋來,查理甚至把鞋帶想象成面條,而從他們的表情中,沒有絲毫的痛苦與難以忍受,反而更多的是對皮鞋味道的滿足,大概是饑餓感已經(jīng)麻木了這兩個饑餓的人的心,這個情節(jié)把人在絕境中強大的內(nèi)心以及求生的欲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在幽默的情節(jié)背后,暗藏著對黑暗社會現(xiàn)實嘲諷的主題。在影片中,外出尋找食物的拉生發(fā)現(xiàn)了金礦卻遲遲未歸,無視同伴的困境,而依舊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兩個人已經(jīng)餓到了極限,這時,查理繼續(xù)指了指他的另一只鞋子,尋礦人吉姆連忙擺手,抓著腦袋想擠出一些主意,而慢慢地,吉姆餓得出現(xiàn)了幻覺,開始神志不清,他竟然連續(xù)兩次將查理看成了一只龐大的公雞,他兩眼發(fā)光,而等他開始醒悟時他便覺得十分內(nèi)疚,而到后來,饑餓的折磨已經(jīng)讓他顧不得羞愧了,他甚至想把查理宰來吃,這折射了人丑惡的內(nèi)心想法,同時也暗諷了社會上“人吃人”的生存競爭的丑惡現(xiàn)象。
再后來,吉姆和拉生相遇,他們?yōu)榱私鸬V開始互相打斗,最后拉生將吉姆敲暈,自己拉著金礦逃離,這里也藏著對人性的拷問,人們?yōu)榱私疱X可以互相殘殺,這也是社會的一大現(xiàn)實。而天意弄人,拉生后來卻遇到了生命的浩劫,他遇上雪崩,連同金礦一同摔下懸崖。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89,但查理慘淡的人生歷程中依舊有一道美麗的風景。在蒙特卡羅舞廳之夜,查理遇到了一位美麗的女郎喬琪亞,她的出現(xiàn)為查理慘淡的人生增添了一絲亮麗色彩。但他窘迫,貧窮,一身破爛的裝扮,而女郎有著驚人的美貌,窈窕的身材,在外人看來,他和她之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擦出愛情的火花。然而查理十分自信,依舊對生活充滿了向往,似乎一切悲慘的遭遇都不能抹殺他那自信的笑容。也許是他的積極態(tài)度產(chǎn)生了效用,后來女郎竟然主動邀請他與他共舞,他心里樂開了花,但表情依舊平淡如水。而這時又出現(xiàn)了戲劇般的情節(jié),他的褲帶松了,跳舞時他不得不經(jīng)常用手去扯褲子,或用手杖將褲子勾住,而最后見到桌面上的一條繩子便拿它用作腰帶,不料繩子的另一頭卻是綁著一條大狗,男女查理跳舞的時候總有大狗相伴,這又增強了畫面的趣味性,但幽默的背后卻藏著一個人生活背后的辛酸。
后來在一次偶然的重逢中,喬琪亞曾答應(yīng)在除夕夜與查理共進晚餐,但是她卻沒能信守承諾,而那一頓晚餐是查理自己去給別人家鏟雪賺點生活費換來的,他精心地布置,小心翼翼地準備好餐具,但卻遲遲未能等到喬琪亞的到來,他甚至在等待的過程中做了一個夢,夢到了與喬琪亞還有她的女伴一起共進晚餐的歡樂場景,然而現(xiàn)實卻是喬琪亞和別人在宴會里盡興,“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是查理真實的心里寫照。
直到后來和吉姆一起尋找金礦,查理的命運才出現(xiàn)一絲轉(zhuǎn)機。然而事情總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在找到小木屋以后,他們又遇到一場大的暴風雪,一夜之間,他們的小木屋被暴風刮到了懸崖邊,然而木屋中的兩人都絲毫未察覺,這又是命運對他們的挑戰(zhàn),而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查理卻犧牲小我,他躺在地板上,讓吉姆踩在自己的肩上不斷往上爬,離出口越來越近,最后兩人終于在艱險的環(huán)境中逃離,他們也成功找到了金礦。
在影片最后,查理也和喬琪亞相遇,因為記者采訪的原因,查理換裝成一身落魄的打扮,而喬琪亞并沒有因為查理的窮迫而嫌棄他,反而為他掩護,讓查理感動的同時也讓我感慨,在如此冷漠,人人為了黃金而戰(zhàn)的年代,依然還是有最純真的情感的存在,它不摻雜任何名利,成為了一種奢侈品,查理從開始的落魄到最后贏得名利與愛情雙豐收,讓我緊揪著的心終于有了一絲寬慰,而并非每個淘金者都像他如此幸運,能躲過生命中的浩劫,在他背后依舊有千千萬萬的淘金者在淘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