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10篇)
推薦文章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來到了第三課,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10篇),以供參考,歡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喲!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1
今天,我觀看了一個名叫“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的直播課。這個視頻主要講述了“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的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我覺得最神奇的情節(jié)是水球。第一處就是王亞平老師做了一個水球。它非常漂亮,只見王亞平老師將水滴放進水膜中,然后水膜會一點點變厚,繼續(xù)向水膜里添加水滴,最后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水球。王亞平老師還說在陸地上是做不了水球的,只有在微重力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老師們的太空之旅真是又神奇又有趣,真想像他們一樣勇敢地完成祖國神圣的太空任務。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2
今天我們全班一起觀看了航天直播課,幾位宇航員叔叔和阿姨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的科學課。宇航員在太空的生活細節(jié)大公開,太空行走、特別的航天服、失重環(huán)境下的細胞觀察……樁樁件件都讓我感到大開眼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下的各種表現:失去了重力的約束,水在太空中會變成一個個小水珠。
更神奇的是,沒有重力的情況下,浮力也就消失了!如同魔術般,水在宇航員叔叔的'手中,乖乖地變成了水膜,厚水膜,甚至一個水晶球,真是讓人嘖嘖稱奇!觀看了這堂直播課,我感受到太空的魔力,科技的魅力,更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投身祖國的建設!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3
在今天下午的跑操時間,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天空課堂,感觸頗深。
不到六十分鐘的直播,卻由三位宇航員帶領我們認識了全新的太空生活,打開了我們的眼界,感受到了來自全新世界的奇妙和無與倫比。
一個在失重環(huán)境中培育細胞的工作,只需要盯著顯示器,記錄信息的工作,卻在我們眼中變得神奇而充滿夢幻色彩。培育的心肌細胞,雖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個體,卻在哪一伸一縮的跳動中展現出生命的頑強和生命的夢幻色彩,在廣闊的太空中,這也是一抹活力的體現。
一個由水膜進化成水球的奇妙實驗,在太空中綻放的紙片花,一管空氣便能在水球里看到兩個相反的人像。這一切都只能在太空中看到的奇妙原理,增長了我們的知識,也給我們看到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這個實驗涵蓋的知識很廣,物理學中的表面張力都涵蓋的很清楚。我也是從中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明白了一些道理?,F在的我們,生活條件優(yōu)越,且夢想眾多。在一抹抹夢想之中,能實現的或許只有那么幾個,但只要堅持,懷揣著對遠大夢想的信心,一定能有所發(fā)展,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4
12月9日,我觀看了“天宮課堂”,在60分鐘的課程中,神舟十三號的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在中國的空間站中為全國各地的人講解關于太空的知識。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授課活動,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壯舉,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領域的技術高超,更標志著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關于太空的前所未有的知識。
在空間站的宇航員們?yōu)槲覀兘榻B了他們平時生活的地方、太空細胞學研究、太空轉身、乒乓球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實驗等等,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
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背后,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航天精神” 。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征前所說,只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fā)射時刻,飛向屬于我們自己的浩瀚星空!我身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更要珍惜當下,把握機遇,努力學習,從現在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為祖國未來的發(fā)展添光加彩!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5
今天下午,我們在學校觀看了《天宮課堂》。如果說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我深刻認識艱苦的條件錘煉了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業(yè)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zhàn)鑄就了航天人特別能戰(zhàn)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fā)了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fā)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就必須大力發(fā)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yè)。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于勝利。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huán)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huán)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6
我和爸爸一起,收看了“天宮課堂”。
航天員工作生活場景展示
第一個是生活場景展示。
航天員老師帶我們來到了他們住的太空小屋,那里有老師們睡覺的地方,還有許多相冊,還有許多老師們喜歡的東西掛在上面。一直往前走,還會到達他們的衛(wèi)生間。可惜,我們不能看到衛(wèi)生間內部長什么樣。除此以外,這里面還有航天員們喝水的地方——一個飲水機。還能看到老師們吃東西的地方,那里有加熱箱、微波爐,甚至還有一個冰箱。
太空小屋真是太好了。
太空細胞的認識
老師們給我們認識了太空細胞。
第一幅是一個綠色的細胞,它一直在跳動;第二幅是藍細胞,也一直在跳動??磥恚覀內祟惖募毎恢痹谔鴦影?!
水球光學實驗
老師拿出了一個裝滿水的袋子,用注射器將它注射到了一個鏡子上,鏡子上立即出現了一個水光球。接著,老師又用注射器吸了些水泡,又將它注入了原來那個大水泡里。然后,老師將臉放上去,大水泡里看著是倒著的,小水泡里看著卻是正著的,真是太有趣了!
最后,我也想對航天員叔叔提問題——在太空中的時間,跟在地球上的時間是一樣的嗎?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7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天宮課堂》,看完之后,我對此深有感悟。
還記得以前嗎,地球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宇宙中安家,而在今天,我們實現了這個愿望。
在節(jié)目開始前,我的心中就一直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宇宙中,存不存在其他文明?他們的等級如何?于是,我?guī)е@些問題觀看了這場直播。
直播開始不一會兒,各地區(qū)的人開啟了提問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每個人都問出一個不同的問題,宇航員們一一為他們解答,我感嘆道:我們中國人的實力如此的強大,如果在以前,中國人可能不知道外太空究竟是怎樣的,但回到現在,我們的宇航員可以對答如流,可以看出,幾十年的時間,我們中國的科技發(fā)展速度飛快,已經超越了許多國家,我為我生在中國 感到驕傲!
最讓我感觸的還是宇航員在薄膜里注入水時的場景,當一切完成之后,她說了一句:你看,這不就是我們的地球嗎。我忽然心一震,想起,宇航員們去外太空是沒有絕對的安全保障的,他們也許是活著回來,也有可能殉職在外太空,我感嘆他們的勇氣,他們是為了國家,他們是偉大的人民!
最后,我的問題也沒有被解決,但是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總會有一名向他們這樣偉大的人,來揭露這些未知的真想!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8
談起中國夢,每每都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我在這個話題里卻是最沉默的一個……
于我而言,夢永遠是遙不可及。所以不會去接觸夢,更不會談論夢。但這次卻想揮筆灑墨,訴寫一個:屬于自己,關于祖國的夢。
從小以來,很少有事激起性子清淡的我的注意。卻當在看道中國歷史后,祖國的滿目瘡疤留給了我及其深厚的影響。當時那種怪怪的感覺到現在也說不明白,向一柄利刃,直直的插在心中,撕裂一般的痛。那時我作了,第一個白日夢;第一次那么強烈的希望中國站起來!
曾為祖國的錦繡山川所自豪,曾沉迷于中國的千年文化歷史,曾經驕傲的說:“我是中國人!”
其實一直都明白,這也是一個夢,一個抽象化的美夢。
現實的中國所作的還遠遠不夠,那一天,這個夢會記與歷史。我無從所知,只是一直在心底期盼著夢近了。盡最大的努力,去盼、去等、去作。
直到現在也不能完全寫下、解釋那沉于心底的中國夢,只能是在寫了無數次的夢中,填上屬于自己的一筆……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9
美麗家園—中國夢中國是個很美的地方,有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兵馬俑等世界奇跡,還有泰山、廬山、黃山,桂林、張家界等美麗的自然風光,
我所居住的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這里有雄偉壯麗的中山陵,碧波蕩漾的玄武湖,蜿蜒聳立的明城墻。春天,梅花山的梅花迎風怒放;秋天,棲霞寺的片片楓葉訴說著南京的美麗、寧靜??墒牵恢獜氖裁磿r候起,綠化減少了,一幢幢高樓矗立起來;空氣里沙土飛揚、柳絮飄舞,行人們戴起了口罩,匆匆行路;到處都在施工,一到下雨,道路泥濘不堪;汽車的喇叭聲、拆遷的躁雜聲、裝修的刺耳聲,整天伴在耳邊,讓人無法靜心。
我的夢想就是在每一片空余的土地上栽樹,栽上銀杏樹、梧桐樹、桑樹、棗樹、松樹等各種各樣的樹。讓我的家園變成充滿綠色的、美麗的家園。那里沒有污染,沒有噪音,人們沐浴在藍天、白云下,盡情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小河、自來水管里的水無需加熱,就可以暢飲。人人友愛、互相謙讓,互相幫助。人們過著寧靜、幸福的生活。美麗的家園需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第三課觀后感篇10
最近,大家議論最多的莫過于“中國夢”了,但是,大家議論最多的“中國夢”究竟是什么呢?說白了,中國夢的本質內涵非常簡單,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我相信,通過全國說有炎黃子孫的努力,中國夢的實現就在眼前。
爺爺用三句話概括了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已經到來,而我們可以改變的,唯有明天。我堅信,我們一定可以用十四億雙手來創(chuàng)造出祖國的美好未來。
當然,光有國家的一個夢也不行,只有十四億個人,十四億個夢匯合起來,才能變成一個偉大的中國夢!
而我的夢想是做一位像愛迪生一樣偉大的發(fā)明家,將來發(fā)明出許多有用的東西,讓大家的生活更加輕松。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從現在開始,我就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從小事做起,多觀察,多思考,鍛煉我的思維。我要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不依賴父母,有什么麻煩自己動手,有什么問題自己解決,要鍛煉自己的獨立性、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
夢想,往往就在眼前,可我們總是看著一條條實現它的道路被封鎖,只有拼命向前跑,才可以在天黑前追到它。為了夢想,沖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