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孤獨高二作文
推薦文章
孤獨是考驗人們意志的試金石。意志薄弱者經(jīng)不住考驗,而意志頑強者卻能使意志力在孤獨中更頑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邂逅孤獨高二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邂逅孤獨高二作文1
一粒種子,忍受了獨自萌芽的孤獨,最終成就了清香淡雅的愛情圣地“百合谷”;
一股溪流,忍受了獨自奔波的孤獨,最終融入了秀美神奇的自然勝景“大?!?
一片彩云,忍受了獨自漂泊的孤獨,最終演繹了妙不可言的自然奇觀“海市蜃樓”。
大自然的種種,以其特有的方式邂逅孤獨,其后,攜手孤獨走向成功。
然而,反觀自己?是怕黑夜,怕孤獨,還是?每當夜深人靜,亦或一個人時,心里的孤獨抹之不去,它似乎感染著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吞噬著那顆忐忑的心……害怕一個人生活,害怕獨自學習,然后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那顆追夢的心。
踏著歷史的涓涓浪花,尋覓著古人的壯舉,找回那個堅強的自己。
汩羅江畔,青衫飄飄,屈原呆立著,兩行熱淚肆意地流淌,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又有誰能懂“只是未到傷心處”啊?于是,高呼“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v身一躍,隨江水消失殆盡,仕途的失意,人生的迷惘,造就了經(jīng)典的孤獨,賦予了孤獨高尚的靈魂,縱使孤獨也罷,成就了自己愛國的心,升華了自己。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月光碎成搖曳的翡翠,失意的才子在月光下低吟,杯里的酒盛滿了無數(shù)哀怨和失意,有人唱他“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李白,粗獷一世,孤獨了他的仕途,孤獨了他的清尚。他笑,一個人,他狂,一個人,他醉,還是一個人,高高在上的帝王又怎能明白一個失意才子的心,攜手孤獨,舉杯消愁,留下千古名篇與一世“清閑”在歷史中熠熠生輝。
是誰?將如畫江山染成雪白,舉目四望,整個世界銀裝素裹,美得不真實。蓑衣老翁獨自垂釣于江畔?!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獨染清白,攜手孤獨等待,無絲竹相伴,卻能收獲一千零一夜的自在。
沒有孤獨,就沒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哀嘆,亦沒有“昭君出塞”的贊譽;沒有孤獨,就沒有“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的風姿,沒有“傲立枝頭”的堅定;沒有孤獨,也便沒有“深院鎖清秋,陣陣芭蕉雨”的絕唱,“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愁思。
踏著歷史的足跡,我的心漸漸明了了“孤獨總相伴”,在成功的路上,邂逅孤獨,何嘗不是一種美,它留給我們的是成長,是堅持不懈,是不輕言放棄……
邂逅孤獨高二作文2
習慣孤獨是因為厭倦了喧鬧,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安坐于無人的角落——愿意聆聽或者欣賞,從來不愿意去張揚自己,通常孤獨的人是這樣的。習慣了孤獨就像有的人習慣了熱鬧,身邊沒有人作陪會覺得惶恐不安。而習慣了孤獨就等于喜歡上了安靜,安靜的聽、看、寫或者沉思。
孤獨與喧鬧同樣都是風景。孤獨有可悲的,也有可愛的。孤獨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得不孤獨——有人品質(zhì)極差、壞事做盡、眾叛親離,沒有人喜歡和他交往做任何事。因此,這種孤獨是可悲的,簡單明了,不說也罷。
另一種孤獨是不屑一顧。帶著著點清高與自傲。在人群中似乎很是瀟灑,坦蕩真誠,微笑面對生活。以至于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快樂的。其實,微笑背后的淡淡愁緒是別人所看不到,不了解也無法猜測體會,這就是另一種孤獨。這種孤獨儼然更加深刻。
你也許會往往感覺生活在一群雖善良樸實卻又無法了解的人群中間,他們?yōu)榱吮舜说睦媾c你相互往來,沒有太長的情誼,也不會去觸及你內(nèi)心最深處的需要。只是你的微笑與和善,贏得了別人印象中的好口碑。而在別一面,你可能恥于涉及一切交換與利益的事情,一直篤定的認為世界上除了利益這個東西,還有著書中所要描繪出的“真、善、美”,所以在別人以金錢來衡量你喜好的價值時,你便會覺得生活在一群烏合之眾中,跟他們談不上話,交上不心,因此孤獨。這種孤獨是可悲的,可悲的你不得不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來安慰自己,是以告慰自己不屑于那些俗人俗物的極好理由。
你倔強著獨行于自己的理想之中。直到,有一天理想靠近,你發(fā)現(xiàn)利益無處不在,包括你心目中曾經(jīng)神圣的理想也在利益之中滾來滾去,于是你明白了——自己也是不得不屈服于現(xiàn)實中的又一個俗物!原來,有時候神圣在打開包裝之后也不過是個庸俗的東西。只是曾經(jīng)自己的俗念誤以為神圣便是不可侵犯與褻瀆,你的愚昧認知才令其光芒萬丈。到頭來,與利益沾邊,那個曾蒙著美麗面紗的“神圣”,再無法令你容忍。甚至你一度認為這些所謂的“神圣”褻瀆了你心目中的純美?!υ?神圣便是神圣!是為利益服務的神圣便不是真正的神圣。只可惜神圣被那些利欲熏心的人破壞了。至此,你大概又真真正正的孤獨了一把。
你大概不會沒有品味的憤怒咆哮,而是優(yōu)雅的落寞起來——也許,沉思默想是你唯一治療傷痛的良藥。你不再奢望你的理想,也無法確定什么才是真理。你可能感覺生活開始渺茫,世界整個變了模樣,所有的神圣以及與美好有關的東西,因為有利益的博弈,都使你顛覆了整個人生觀與世界觀的信仰,大地一片混淆,難辨黑白。
很多的時候,理想成活的概率微乎其微,能丟掉你的清高自傲一直用俗人的眼光俗人的做法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種堅強和倔強。因此,再不去想像這世界上的哪一方土地可稱之為凈土,哪一樁事情不存在利益與交換?這樣的孤獨是無奈的,也是可愛的。無奈是因為自我的力量渺小到不如一只螻蟻;可愛之處則是近似糊涂的以為終于搞清楚活著的理由只需一個——生下來,便活下去。與眾生同悲,與眾生共樂。
或許,糊涂是一種包容。而孤獨則是一種境界。身孤獨了不可怕,索性形單影只活的愜意些。心孤獨了也不要緊,常存善良與博愛,包容所不能容忍之事,那孤獨便也是讓人崇敬的。倘若能有機會沉思默想,那就坦然的體會孤獨,品味孤獨并享受孤獨,于孤獨之中看淡世事,隨遇而安。
邂逅孤獨高二作文3
倘若自由女神處在一片雕塑群中,而不是只身傲立于紐約海岸,那她一定不能讓人一見難忘。因為孤獨,所以她美,美得讓人難忘。
“萬綠叢中一點紅”。記得從前看過一幅攝影作品。初映眼簾,只覺滿眼都是碧綠的荷葉。雖然在視覺上感覺很舒服,但看著看著,免不了會感到單調(diào)。當仔細地看,原來荷葉上還捧著一朵小小的蓮花,使碧綠的色調(diào)中忽然來了些色彩上的轉折,使觀賞者的情感忽然發(fā)生一種不可名狀的變化。這便是作者對色調(diào)的斟酌和構圖精巧的體現(xiàn)了。何謂孤獨的美?這便上是了。
夜晚,明凈的天空掛一輪明月,那樣的晚上該是一個充滿情調(diào)而又幽邃的晚上。順著那瀉下的月光,人的思緒可以觸及遼遠的境界。但如果夜空中多掛一輪明月呢?那夜的氣氛一定會被打破,人們會并不稀罕的月色,思緒當然也得不到自然的放松,人就變得無法靜下心來觀賞月色了。這樣,那孤獨的美豈不破碎了?
“物以稀為貴”,這也許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通病。若“物”不再孤獨,那它的珍貴大概也隨之而去吧。但這孤獨不僅是局限與形體上,有時也體現(xiàn)于實質(zhì)上。
那中國古建筑來說吧。中國建筑主要講究的是對稱,與西方的突出局部的風格相比,這種對稱形式就顯得太過于千篇一律了。但在林立的世界建筑風格中,這種對稱的格局是獨特的,也見證了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審美標準。這種美又是建立在不孤獨的孤獨上的。
對于這個世界來講,我們每個人本是孤獨的。我們各自有著自己的性格,有著自己人生的準則。但當不同人聚到一起,這種孤獨在很大程度上就被破壞了。人在不孤獨的時候,往往不敢將自己孤獨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甚至想將這分孤獨淹沒。這種人猶如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失去了自我,最終只會讓一直所追求著的所謂的“不孤獨”淹沒自己,人性的美,也就此被扼殺。
人本來就是孤獨而來,孤獨而去;活著,并不為了什么,只為入自由女神般傲立地守住那份孤獨的美。
邂逅孤獨高二作文4
百獸之間以麒為王,而在百鳥之間獨吾為尊,倘若真要問我是誰?那么,我也只知道我是孤獨的產(chǎn)物——鳳凰。
我無法言語,但我在自己的靈魂之上銘刻上了孤獨。鳳生于九天,卻注定“孤獨”。在疲勞時我被一個樵夫所捉,又被獻給了里長、縣長、禮部尚書,乃至王。
我生在深宮內(nèi),我是王,卻眼睜睜看著幾十個朝代的變遷,卻無可奈何。從阿房宮被帶到了各地,最后被軟禁在紫禁城,憂傷地散發(fā)著金光。
那個皇帝似乎特別忙,每日要收特別多的金銀綢緞,奇珍異寶,詭媚的竹笛信上吹出遙遠的《折柳》,用金銀鑲成的珠寶上竟雕刻了《清明上河圖》,血一般的絲綢布織出無邊盛世。我可以聽見自幾千里外傳來的鄉(xiāng)愁,望見幾萬里外西域的胡揚,可以感受到那自詡為王的人的孤獨,和我一樣。
尚記得黃帝死時,我落了淚,到溥儀死時,我無可奈何地笑笑。我早已習慣凡人大呼小叫,習慣他們爾虞我詐,爭寵獻媚,習慣了帝王在長夜漫漫之中咽下最后一口氣。
我不強求,不去動容,我知道我是鳳凰,是王,我注定享有孤獨,即使每每戰(zhàn)亂之后,我更像一只烏鴉,但我的兄弟本就是太陽。我涅磐,我脫胎換骨,但我抹不去我的驕傲,我不能低聲下氣地給人獻媚,也許正因這樣,我像極了孤獨,又或我本就是孤獨。
我眼巴巴看著我的子民嘩眾取寵,做出白態(tài)丑態(tài),為了求一棲之地而忘了骨子里的驕傲。
有一天,一個凡人將我認作為鴉雀之輩,推我道:“去”,我迫不及待,飛往九天穹蒼。我看到了沙土橫布的荒野,看到了無垠無際的碧海,看到了“綠遍山原白滿川”的草原,我渴望去尋找我的同類,但那些鳥兒見到我只是叩拜,只是獻媚,就像凡人對名為“王”的凡人那樣。
我看過了世間太多的虛偽與苦痛,看夠了一座摩天大廈代替了玉琢之宮,我厭倦了,我在九天之上,灰黑的穹蒼,我依然是我,鳳凰,只是我的兄弟,怎么如此狼狽與蒼涼?
終于有一天,我累了,我收翅落在了一具荒野的棺木上,上面雕刻著“古往今來孤獨者之大冢”,上面一塊黃銅,我耀眼的金光照耀在上面,竟然也出現(xiàn)了一只鳳凰!我興奮地鳴叫著,飛舞著……當發(fā)現(xiàn)不過倒影時,終累倒了。
我的臉頰上流下了一滴液體——是淚!我已幾千年沒流過淚了。
我渾身擅抖著,口里喃喃地講道:“孤獨……孤獨……”
終于,人世間第一只也是唯一一只鳳凰,宣布郁郁而死。舉天同哀,曰之:“孤獨至哉,無其可擬耳!”
邂逅孤獨高二作文5
十九世紀英國偉大科學家赫胥黎說過:“越偉大、越有獨特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睆臏\層次上來看“孤獨”與“偉大、獨特精神”似乎并未有何關聯(lián),但無論從社會層面,還是從個人角度,這都會是一個必然的結論。
那些所謂越偉大、越有獨特精神的人,他們往往擁有著比之他們所處時代的思想更加先進的思想。況周頤也曾說過:“吾聽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那些在將來突破性的甚至于會使世界走入一個新世界的思想,常常因有悖于當代思想而不容于世。所以,我認為,他們喜歡孤獨的一部分原因是無人理解而被迫喜歡孤獨的。畢竟孤獨的世界里,沒有人反對自己,而他們面對孤獨,也不會焦躁不安,而是順應他們的本心,在人群之中逆流而行,背負著孤獨的思想,絕不會背棄自心而順應大流。
因思想獨特而造就了與社會的隔閡,不得不孤獨,而順應孤獨是那些偉大的人們的偉大之處。而且,在個人的角度來說,他本身也需要孤獨去思考。
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與萬物不同,是因為人類擁有思考的能力。那么,在什么情境下能夠更好地進行思考呢?毋庸置疑,是孤身一人無人打擾之時。孤身一人靜心思考,思維才會得以沉淀,精粹才得以提取,才會產(chǎn)生那些有前瞻性的獨特精神。越偉大、越有獨特精神的人,之所以喜歡孤獨,是因為只有孤獨這個前置條件,他們自身的偉大和獨特精神才得以造就。在孤獨之中,他們由衷地感受到了自我的升華;在孤獨之中,他們更加肯定自我;在孤獨之中,他們堅定地邁向了與眾不同的先河之路。因為孤獨的狀態(tài),他們才存于世人的視線之中,而擁有了偉大的地位。
然而,他們也并不會去刻意尋找孤獨,因為人本是一種群居動物。僅僅喜歡孤獨是不夠的,他們的偉大在于敢于現(xiàn)身于俗世。所以,喜歡孤獨只是在某些時段的,且這個孤獨是思考時間,而非呆坐無言、無思無想的。他們除卻在孤獨之外,亦大聲說出自己的思考,使得歷史的巨輪向前滾動。
他們喜歡孤獨,因世人無法理解而偏安一隅;他們喜歡孤獨,因孤獨的環(huán)境能夠創(chuàng)造獨特的自己。他們喜歡孤獨,但絕不止步于孤獨,而是將孤獨之中所得推向諸生。
于孤獨之中窺得天光,于洶涌洶涌之際推進時代。
邂逅孤獨高二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