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5篇
推薦文章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觀看《美術里的中國》,了解更多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挠^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5篇,以供大家參考!
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一)
3月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啟播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
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聚焦中國近現(xiàn)代經(jīng)典美術作品,深入提煉作品中的文化標識、審美價值、時代意義,以最前沿的數(shù)字技術助力藝術表達,向世界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美、藝術之美,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壯闊征程中的時代之變、中國之進。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吳為山在致辭中表示,藝術是民族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程。收藏于中國美術館的經(jīng)典之作和當代中國美術家新的創(chuàng)造,在紀錄片《美術里的中國》中講述著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節(jié)目利用最新視聽技術手段,使靜態(tài)的圖像活起來,使美術作品在科技、數(shù)字化時代獲得了新的生命,展現(xiàn)了歷史文化之美、紅色文化之美、社會主義建設之美、改革創(chuàng)新之美、民族偉大復興逐夢之美。
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二)
誰說美術不是藝術,我愛美術,我不愿意放棄它,我愛美術,我不愿意離開它,我愛美術,愛不能用千言萬語來表達,等我難過時,它給了我力量與希望。
在一個鳥語花香的日子里,我與同伴們去看畫展,我跟走進美術館,看到一條石子路,走廊官在一排排蠟燭,
走到了美術館,我看見畫者辛苦勞動的作品,畫的如詩如醉,我陶醉在這畫的時間里。突然,另一幅吸引了我的眼球,畫里有著小溪,魚兒在清澈的小溪自由自在的游玩,還有那濃密的叢林,藍天的白云,這都是畫者用自己是勞動智慧所得。
到了第二個美術室,據(jù)說這個美術室的畫,畫景迷人,充滿了春天勃勃的生機和鄉(xiāng)土氣息,真是讓人喜愛。我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幅畫,美極了,望著它我仿佛聞到了陣陣花香。我仿佛看到一株山茶花。紅的如火,粉的如霞,紅的是那么鮮艷,美的是那么的美麗動人,陽光照,仿佛千萬顆星在我眼前灼灼閃耀,微風一吹,它就像一位婷婷玉女,又像一位羞澀的少女,它伸展著柔軟的枝條,隨風飄蕩,那羞澀,飄逸的情態(tài)似一群窈窕的妙齡少女揮動著玉臂,翩翩起舞,婀娜多姿。
美術是我的生命,我以后會學好美術,畫一副動人的畫,讓我們保留這份藝術魁寶,讓這份文化經(jīng)典永恒。
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三)
藝術自有生命,如何將其本真呈現(xiàn)給大眾同時又能融入大眾,理應成為我們思考的問題?!斑€原”與“創(chuàng)新”本就不是矛盾的,但若無還原,又何來創(chuàng)新一談呢?還原之于創(chuàng)新本就是基石,必不可少。如若直接略過還原這一步驟,我們又怎能把握創(chuàng)新的方向呢?是以還原在前,創(chuàng)新在后;故而還原重于創(chuàng)新。
藝術,不是被創(chuàng)新或者是還原鎖定了的,它就是藝術,無論哪種表現(xiàn)方式,明白藝術的人,一眼看去,就會明白,那就藝術,好似時間,他承載著無盡歲月,卻不回旋,也不洶涌,仍淡然地繼續(xù)向前,藝術也仿佛那般,有無限的視角,但,它仍還是藝術,不被我們的眼睛或心靈左右。
把一份事情做到極致,就是藝術。藝術這個詞形容美好而又閑情雅致的事物,但現(xiàn)在仿佛被局限,被看的遙不可及,可其實就在眼前,你精心擺盤細心烹飪的一道菜,針線在手間游走縫紉出的衣服,每日被陽光沐浴的盆栽,都是藝術。只要極致,便是優(yōu)雅。
藝術像一個幽靈,它在黑暗中徘徊不定,他需要一個人去感受,這個人則是最辛運的人,然而他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去面對,他若戰(zhàn)勝了自己,則會贏得藝術的信賴,從而走上人生的巔峰!這個幽靈總是在你身后躲藏,你只需要留心轉身,仔細點,就能看到!
藝術在??偸鞘指哐哦豢杉暗?,其實它可以是一首歌、一次展覽、一段經(jīng)歷有藝術的生活就有歡樂,就有美。最高貴的藝術,未必出自巨額投入、官方重視、媒體操作,相反,往往是對惡劣環(huán)境的直接回答。藝術的最佳背景,不是金色,而是黑色。藝術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亂世中溫暖人心。
藝術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亂世中溫暖人心。用靈魂的筆尖于心湖渲染,清澈透亮,不染塵世;露躍尖尖,觸動心弦。掃去心扉塵埃,點上無暇青瓷;拂開蒙蒙霧花,斂露點點柔絲。你與我不曾相識,卻與紙上交融,心靈的觸碰,絲線的纏繞,輕輕浮動,縷縷纏綿,光陰的色彩,水紋的流線。不曾相識,在這紛亂世間,溫柔相扣。
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四)
繪畫是一門藝術,也是我最喜歡的興趣愛好。每當我無聊的時候,繪畫可以給我?guī)順啡?當我有壓力時,繪畫可以為我找來輕松。我便一直覺得,繪畫使我變得幸福,也讓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次回家做完了作業(yè),我感覺非常的乏味,于是我拿出一張白紙,開始創(chuàng)作圖畫。筆尖隨之在紙張上滑動,我心中的壓力和無聊隨著時間灰飛煙滅了。頓時感覺整個人心曠神怡,眼前一亮。有時候創(chuàng)作出漂亮的畫作,連我自己都佩服自己。
平時在家里拿鉛筆隨便畫已經(jīng)無法滿足我了,后來,我主動申請去上美術輔導班。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水彩變顏料,剪刀變刻刀,白紙變畫板。我的畫畫技術慢慢變強,畫的畫慢慢變難,得的獎越來越多,不禁讓我感到驕傲。
不知哪一天起,我好像懂得了怎么去欣賞大師的畫作了,就好像那一瞬間出現(xiàn)了第二種審美觀。觀看別人的畫作,我仿佛進入了他的思維空間,能夠體會他的想法了。
繪畫誤打誤撞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再也不是無趣、壓力時才會干的小事。我畫畫時比以前更認真了:一會兒走近描繪,一會兒退后觀察,兩只碩大的眼睛死死盯住畫板,思維漸漸深入其中。想把畫畫到精致,畫畫的時候,就必須一直顧及、觀察整體……起身后退一步,回到座位,又是一次起身觀察,回來繼續(xù);物體慢慢成型,畫作漸漸完善——差不多過了一個小時,畫完收工,我看著自己弄出來的杰作,心里算是平復了。
看見好看的風景,拍一張,畫出來;遇到有趣的事情,寫一篇,畫下來。用畫畫,把生活中的“美時美刻”封印在畫板里,再等好久后重新拿出來,也會記憶猶新。
我學會了很多種繪畫方式,繪畫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繪畫不僅讓我變得歡樂,也使我的觀察力增強、使我的思維變得靈活;不僅讓我的繪畫技術更強更好,還獲得了獎項、讓我的動作更迅速。
繪畫,讓生活更美好。
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五)
美術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一門特殊學科,它不僅能傳授藝術知識,培養(yǎng)藝術技能,而且更是能讓學生發(fā)展智力、提高審美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重要學科。在美術教育中,我們培養(yǎng)的是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思想,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世界之美,通過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育,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以后社會的復合型人才培育奠定基礎。其具體提現(xiàn)在:
1.美術教育是培育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的搖籃
孩子從小就喜歡涂鴉、亂畫,上了幼兒園老師開始教畫畫,這并不是為了以后把學生都培養(yǎng)成畫家,而是因為這是一種普及教育。孩子從小時候開始畫畫是其天性的表現(xiàn),也很容易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對他們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高尚人格的教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形態(tài)也是多種多樣。在全球化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使得很多年輕一代對本國的文化嗤之以鼻,傳統(tǒng)民族文化有著失傳的危機。因此,對于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教育要從學生抓起,而中學正是培育學生民族文化意識的一個最好的搖籃。通過美術教育課程的開設,讓學生多欣賞中國傳統(tǒng)藝術作品,感受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喜歡它,有意識地保護、繼承它,從傳統(tǒng)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再創(chuàng)造。這樣通過重視對我國民族藝術的教育,加強這方面的修養(yǎng),在提高審美的同時,也提高了民族文化的意識。
2.美術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媒介
美術藝術是千變萬化的,是沒有固定框架和固定思維的,對于美術教育來說,教授的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精神。中學生是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千萬不能摧殘和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中學美術教育中對于啟迪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民族理念都具有重要作用,這一點也正對應著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而在課程改革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要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增強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從中可以看到中學美術教育是不能被別的教育替代的。
3.美術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世界上的萬物都有其美好的一面,而發(fā)現(xiàn)這些美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服飾、配飾、住房環(huán)境等設計要求越來越挑剔,對藝術的鑒賞和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種審美能力則是一個人藝術氣質和文化內涵的體現(xiàn)。
4.美術教育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美術教育還是培養(yǎng)和開發(fā)學生智力的一個重要渠道??梢酝ㄟ^藝術的方式讓學生認識世界,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世界觀。通過藝術的感知來認識客觀世界,來感受客觀世界。在中學教育中,通過美術教育不斷給予學生美的熏陶、藝術訓練和藝術意識的培育,不斷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得到智力上的開發(fā)。
觀看《美術里的中國》心得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