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么是詠物詩
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xiàn)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詩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歡詠物,據(jù)統(tǒng)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詠物詩最多的在晚唐時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裁词窃佄镌?,希望能幫助到大?
子規(guī)
朝代:唐朝|作者: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凄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詠長城
朝代:唐朝|作者:汪遵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詠萍
朝代:南北朝|作者:劉繪
可憐池內萍,葐蒀紫復青。
巧隨浪開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無所綴,細葉詎須莖?
飄泊終難測,留連如有情。
曲池荷
朝代:唐朝|作者: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初起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隱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鐘后更回腸。
三年苦霧巴江水,不為離人照屋梁。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朝代:唐朝|作者:李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shù)寸泥。
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脈生。
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歸臥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雨嘯,鳥重一枝入酒尊。
野人送朱櫻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數(shù)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
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
一剪梅·詠柳
詞牌名:一剪梅|朝代:明朝|作者:夏完淳
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
往事思量一晌空,飛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
詠北海
朝代:唐朝|作者:汪遵
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鶴發(fā)半垂龍節(jié)在,不聞青史說封侯。
惜牡丹花二首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翰林院北廳花下作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新昌竇給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