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教學設計案例
作為一名體育老師,為了讓學生愛上運動,可以為體育課程設計一場體育主題的教學班會。那么,應該如何策劃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捏w育課教學設計案例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體育課教學設計案例篇1
學習目標:
1、掌握中長跑的途中跑技術
2、提高中長跑能力、發(fā)展心肺功能
3、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
4、在發(fā)展耐力基礎上,感受成功的樂趣
學習內(nèi)容:中長跑的途中跑技術
游戲:打龍尾
場地:田徑場地一塊
1、中長跑的途中跑技術
2、800m-1000m由慢跑到中速跑
1、聽哨聲集合,認真聽老師布置本次課內(nèi)容及要求
2、學生自由組合成4-6學習小組,跑800m-1000m,體會跑的動作實際效果
3、以小組為單位,活動關節(jié)
4、各個小組討論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5、全班同學共同交流:每組選派代表,陳述在途中跑的感覺
1、鳴哨集合,宣布本次課內(nèi)容:中長跑的途中跑技術
2、分組,讓學生由慢跑到中速跑800m-1000m,體會中長跑的途中跑動作技術
3、活動關節(jié)
4、讓學生提出:采用什么動作方法跑,才能跑的輕松、自然、省力
5、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交流活動,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認為發(fā)展體力(略)身心放松相互評價(略)
分析:該計劃中雖然提出了“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的目標,但是在手段與目標的結合方面則存在一定的不足,案例研討比如,在計劃中雖然設計了讓學生采取“小組討論并且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方式,但是這些討論是以怎樣的問題情境為平臺展開,以及試圖解決或發(fā)現(xiàn)哪些具體問題卻沒有在教學設計中體現(xiàn)出來,而這一教學設計上的缺陷勢必導致“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在該教學過程中顯然難以得到保證。如果進一步對照下面這個單元教學計劃,就會通過對照英國的單元教學計劃我們可以注意到:在他們那里,探究學習是借助具體的目標(比如能感受到運動時的身體感覺)、相關的活動(比如讓兒童互相觀察他們的舞蹈動作并進行討論。
讓他們解釋出舞蹈為什么會給他們那樣的感覺。讓他們觀察和描述出運動的不同特性。描述出他們看到的身體動作.以及使用了身體的哪些部位。讓兒童討論如何在運動中更有表現(xiàn)力)以及預期的結果(比如運用簡單的舞蹈詞語來描述動作;談論舞蹈,把運動和情緒、思想和感覺聯(lián)系起來)這些構成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出來的。已發(fā)表
體育課教學設計案例篇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游泳時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認識游泳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及學會及時處理。
二、活動過程:
(一)游泳安全須知
1、游泳前必須進行身體檢查,體檢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區(qū)游泳,要在游泳館、池或標有無危險標記的游泳區(qū)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長、老師或可靠的人帶領,或結伴,不能單獨游泳。
4、游泳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全身各個器官、系統(tǒng)得到活動。
5、頭痛、發(fā)燒、傷風感冒或者病剛好,及餓肚子、飯后、身體過于疲勞、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時間,每次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使初學的人,在水中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二)問題及處理
1、游泳的時間或水溫不當時,容易引起抽筋。這時應立刻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緩后,要換個泳式游回岸邊,一定不要亂掙扎。
2、游泳時身體感到疲勞或寒冷時,要馬上游回岸邊。
3、游泳時遇到水中有水草纏身時,要趕快像脫手套或脫襪子那樣擺脫水草纏身,然后離開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時可能會出現(xiàn)頭痛。這時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對準頭部太陽、百會、列缺等穴位進行旋轉按摩,并用熱毛巾做頭部保溫。
三、活動小結:
游泳前、游泳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時發(fā)生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
體育課教學設計案例篇3
一.教學背景
本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方針,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寓德育于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為指導思想,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動作,在掌握動作中提高運動能力和發(fā)展身體素質。結合八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發(fā)展技能的同時,能夠在歡快的氣氛中愉悅身心、增強體質,從而使學生提高體育學習的興趣,個性得以發(fā)展,并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學課題
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本課練習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為主要目的,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性。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教材是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初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其它技戰(zhàn)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fā)揮和戰(zhàn)術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第二個復習籃球雙手頭上傳球,通過復習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掌握雙手頭上傳球技術要領。
四.學情分析
本次課所授班級為初中一年級學生,每班有60人左右,體育基礎水平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級的學習氛圍濃厚。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語言啟發(fā)、模仿練習,小群體學習,游戲。學法:完整法、分解法,合作學習。
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的規(guī)范性
難點:傳接球時機與整體配合意識
七.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采用教師啟發(fā)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體育課教學設計案例篇4
一、教材:
1、蹲踞式跳遠;
2、籃球比賽;
3、籃球基本技術練習;
4、足球比賽;
5、足球基本技術練習。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跑得快、跳得遠的概念。
2、發(fā)展體能,掌握運動技術。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合作的精神與拼搏進取的精神。
三、課開始的做法:
1、上課響鈴體育委員會與體育教師集合隊伍與整理隊伍。
2、體育委員或教師通過隊列報數(shù)或點名了解學生出勤情況。
3、教師導入語。
4、體育委員帶領學生慢跑,教師場地上移動或隨隊跑,鼓勵提醒學生不掉隊。
5、學生模仿教師做幾節(jié)徒手操。
6、以上練習用時10分鐘。
四、學習教材的做法:
1、蹲踞式跳遠:
a.四路縱隊按順序輪流做蹲踞式跳遠,練習內(nèi)容有:
5米助跑、0.5米起跳點、蹲踞式跳遠;
10米助跑、1米起跳點、蹲踞式跳遠;
20米助跑、2米起跳點、蹲踞式跳遠。
b.練習次數(shù)為每項內(nèi)容各一至二次
c.練習用時10分鐘
2、足球與籃球:
(1)學生選項足球進行全場比賽或半場比賽或搶截游戲;
(2)學生選項籃球進行全場比賽或半場三對三、四對四、五對五比賽;
(3)學生選項足球進行基本技術踢接球練習;
(4)學生選項籃球進行基本技術練習有:投籃、運球、傳接球練習;
(5)學生選項分組以興趣、友伴、能力等幾種形式組合;
(6)教師引導學生分組練習,進行場地巡視,了解與解決學生分組練習所出現(xiàn)的問題或與學生一起練習。指導學生練習。
(7)此部分練習用時18分鐘至20分鐘。
五、距下課鈴響兩分鐘,教師集隊與講評,或督促與提醒學生離開場地。結束本課。
體育課教學設計案例篇5
教材內(nèi)容:
基本姿勢、起動、雙手胸前傳接球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加強組織紀律性。
2、初步學習籃球持球基本姿勢、起動、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基本動作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組織紀律性,促進身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課的部分教學內(nèi)容及手段組織
教法時間開始部分
1、體育委員整隊集合,報告人數(shù)。
2、檢查服裝。
3、宣布本課內(nèi)容任務。
4、安排見習生。組織:△要求:快、靜、齊。
準備部分
一、起跑練習。
二、簡易球操。
1、指尖撥球。
2、繞肩大8字。
3、體轉運動。
4、雙手持球腰繞環(huán)。
5、腹背放地上球然后從后面拿起來。
組織:一路縱隊繞籃球場跑。
要求:隊伍整齊,精神飽滿。
組織:△教法:教師前面領操,喊口令,學生跟著練習。
要求:動作到位。
基本部分
一、學習基本姿勢(準備姿勢)
1、用途:基本姿勢是攻守技術動作的基礎,也是各種技術動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保持正確的基本姿勢,能使身體各部位處于適宜的工作狀態(tài),便于各技術動作的開始。
2、動作方法:兩腳平行或斜側開立同肩寬,腳跟微微提起,兩腿微屈,上體稍前傾重心落于兩腳中間,兩臂微屈置于體側或腹前,眼平視。
3、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重心高。糾正方法:強調(diào)屈膝約135度,加強腿部力量,養(yǎng)成在球場上降重心的習慣。
組織:二列體操隊形。
教法:
1、示范技術動作。
2、講解該動作用途及動作方法。
3、學生練習。
A.模仿練習。
B.基本姿勢練習。
C.持球基本姿勢練習。
4、教師根據(jù)學生練習情況,糾正錯誤動作。
要求:認真觀察教師動作,重視基本姿勢練習。30`基本部分
(2)上體過于前傾,全腳著地。糾正方法:注意強調(diào)提踵,含胸但不過于彎腰,頭保持在膝和地面垂線內(nèi)。
二、學習起動
1、動作要領:
(1)上體向移動方向前傾,移動重心同時異側腳前腳掌用力蹬地。
(2)起動后的前3—4步要短促,蹬地要有力。
2、及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起動時兩腿直立,影響蹬地和邁步。糾正方法:練習時教師先喊“預備”檢查學生是否保持基本姿勢,強化學生兩腳開立、兩膝微屈的基本姿勢。
(2)起動時沒有移重心。
糾正方法:可做原地上體前傾后跨步練習。
三、雙手胸前傳接球。
1、傳球動作要領:手腕由內(nèi)向外翻轉。拇指下壓,食、中二指撥球。
2、接球動作要領:雙手迎出接球,手指尖觸球立即引于胸腹間,恢復基本姿勢。
3、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
(1)傳球時手腕翻轉不夠。
糾正方法:要求學生傳球時拇指下壓。
(2)傳球時食指、中指拔球不夠。
糾正方法:一人扶住球,一人做傳球動作,練拔球。
(3)傳球時兩肘外張。
糾正方法:可讓學生靠墻站立做傳球模仿練習,限制其肘外張。
組織:二列體操隊形。
教法:
1、教師示范,講解起動的用途,動作方法,動作要領。
2、學生練習。
(1)體會身體前傾及蹬地動作。
(2)起動跑的前兩三步練習。
(3)完整的起動練習。
3、糾正錯誤動作。要求:反應要快,蹬地迅速有力。組織:兩列橫隊。
教法:
1、找出一傳接球較好同學與教師對傳,邊傳邊講解技術動作要領。
2、學生練習。
(1)持球手法練習。學生每人右側前方放一球,練習時,根據(jù)信號跨右腿拾起球成正確持球姿勢,教師檢查持球手法是否正確。
(2)接球徒手模仿練習。練習時,根據(jù)教師的信號向來球方向伸臂迎球做出接球的手形及收臂緩沖動作。
(3)雙手接胸前高度的球。
(4)雙手胸前徒手模仿練習。
(5)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結束部分一、整隊集合。
二、小結講評。
三、放松——靜力拉伸。
四、收拾器材。
組織:四列橫隊。
教法:教師示范,學生跟著練習。
要求:放松充分,認真聽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