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模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1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的編寫意圖是進一步把學生學習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強調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活動與美術學習相關聯(lián)。注重人文教育的內涵。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橋梁建筑知識,是學生在觀察和表現(xiàn)家鄉(xiāng)橋梁的時候,能夠聯(lián)系家鄉(xiāng)風貌較完整地說出和表現(xiàn)橋的造型特征及時代特點。
人類有悠久的造橋歷史,世界上許多的橋梁,充分體現(xiàn)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今天我們能看到許多造型奇特新穎的橋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級學生對橋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審美意識。本課圖例,展示了人類從古到今利用各種材料建造的橋梁,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解讀,說說這些橋與地域風貌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 望。
(二)教學目標
①情感領域:通過欣賞家鄉(xiāng)的橋,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認知領域:認識和觀察橋的幾種基本結構造型,了解各種橋的設計和環(huán)境的關系。
③操作領域: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和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xiàn)橋的豐姿,提高表現(xiàn)能力。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錄像帶、照片等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有關古今中外橋梁的圖片資料。
學具:學生喜歡用的繪畫工具。
課時:1課時。
(二)設計
●教學導入:
(1)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按老師要求先走訪調查了家鄉(xiāng)的橋,并是否已寫好字左右的調查記錄,和以線描的形式畫出的橋。
(2)展示學生的記憶畫作品。并請這些同學讀一下自己的調查記錄(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內容)。請學生發(fā)表意見。
●教學新授:
(1)教師介紹橋梁知識。橋梁欣賞。
(2)展示有關橋梁的美術作品,請學生欣賞。
●布置作業(yè):
(1)請學生對線描作業(yè)進行補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歡表現(xiàn)的手法進行涂色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展示:
(1)請學生把調查記錄和作業(yè)連起來裝裱展示。
(2)評出“小記者獎”,授予走訪調查和作業(yè)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
●教學延伸:
(1)播放錄像片,介紹家鄉(xiāng)風貌(有關橋梁介紹)。
(2)結束教學。
三、學習建議:
●是否積極認真地做好調查記錄。
●是否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橋梁風貌。
●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展示自己的調查成果。
●通過學習,繪畫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師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2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色彩美認識同一種顏色的特點。
2、用深淺不同的顏色作一幅畫。
二、教學重點。
認識色彩明度變化。
三、教學難點。
作畫時明度對比的利用。
四、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顏料、毛筆、鉛筆。
五、教學課時。
此課教授2課時:第一課專門練習色彩的調制;第二課專門練習色彩的裝飾應用。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畫單色畫
(二)新授。
1、復習學生的色彩知識。
(1)讓學生辨別不同顏色。再出示新課內容。
(2)出示較普通的藍色、示較淡的藍色、較深的藍色請學生辨別。
2、指導:得出結論是不同深淺的同種顏色。
3、問學生如何使同種顏色變深或變淺。
(2)加白加黑還可以加水我們管這種現(xiàn)象叫做色彩的明度變化。(解釋色彩明度概念)
(2)問學生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改變色彩的明度。得出結論,變淡可以涂上本來就淡的顏色。
4、教學生調色,提出要求。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大膽練習,先用原色、間色來進行調配,再嘗試用復色等進行練習。
(四)講評學生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挑花的形式和特征,培養(yǎng)關心生活、關心民間藝術的意識。
2、掌握有關設計的基本知識和簡要方法,培養(yǎng)設計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3、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設計方法的掌握和運用。
認真細致的對待作業(yè)。
教學難點:
1、設計的紋樣新穎、生動、飽滿。
2、色彩不畫、不亂、變化統(tǒng)一。
教學準備:
教具:有關實物或圖片、燈片
學具:鉛筆、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習“挑花紋樣”,有沒有同學在家里找到有關服裝、桌布等實物?你調查到有關知識嗎?
2、請學生發(fā)言,展示找到的有關實物。
3、
教師:看來挑花紋樣應用很廣,能用來裝飾很多生活用品。挑花紋樣是一種民間藝術,在我國有少數(shù)民族和國外一些傳統(tǒng)民間藝術品中不可缺少的裝飾方法。
(二)傳授新知。
1、學習挑花紋樣的特征。
2、示范畫法,突破難點。
(1)版畫圖形,怎樣設計成挑花紋樣呢?
(2)在底稿上把曲線轉化成階梯狀。
3、學生試畫。
(三)指導作業(yè)。
1、欣賞教材學生作業(yè)。
2、提問:1、表現(xiàn)了什么?2、用了幾種顏色?
3、教師:挑花紋樣可以表現(xiàn)所有你感興趣的內容。在色彩上可選擇單色或多色。
4、提問:你想表現(xiàn)什么內容?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五)展評。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4
教材分析:
1、本課內容以身邊的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線,抓住“身邊”兩字,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受、發(fā)現(xiàn)身邊生活中的設計,并進行簡單評述。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通過對身邊最常見的生活學習用品的思考、討論,相互啟發(fā)擴大經(jīng)驗范圍,了解這些用品的實用性、功能性。在欣賞、對話、交流中,讓學生由最初對設計的表象描述,自主進入到與設計內在表現(xiàn)語言的對話,在探究中懂得設計藝術需要創(chuàng)意,而創(chuàng)意的形成需要想象。
2、 本課教學設定為“欣賞·評述”領域的課程。在這種內化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出發(fā),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自我情感體驗,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設計藝術,生活離不開設計藝術的內涵。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情感性的體驗,不僅有利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教學的創(chuàng)造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且更有利于《美術課程標準》“情感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到身邊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設計的世界,認識設計的基本知識,即造型、色彩、材質、功能等。
過程與方法:能夠對作品從以上幾個知識點綜合運用過去學習的美術知識(冷暖色、對比、協(xié)調等)進行描述,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美妙的多彩世界來自人們精心的設計,優(yōu)秀的設計會使世界變得更美麗、更精彩,只有懷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才能體會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樂趣,才會有好的設計。每個人都應該有意識的去設計身邊的物品,只有善于觀察、思考、想象才會有好的設計。
教學重點:
1、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身邊充滿了設計”。
2、學生能夠從物品的造型、色彩、材質、功能上描述并以個人的觀點描述。3、能將本課所學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能將實用功能與造型色彩有意識的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21世紀什么最金貴?——人才
那人才中又是什么人才最搶手?——設計人才
你想知道怎樣才能成為出色的設計人才嗎?
今天我們就來上一節(jié)培養(yǎng)設計師的課。——身邊的設計
二、新授
1.你知道什么是設計嗎?你知道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設計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簡單地說: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行為,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審美需要.
2.感受設計
設計蔓延在生活之中,同時給生活帶來了很美的視覺享受,當你還來不及去注意它的時候它已經(jīng)悄悄地在改變你的生活了,一個很出色的設計,將會推動生活的進步,引導著生活邁向簡便、合理化、科學化與藝術化。所以說好的設計始終是在引導和改變生活。
3.了解設計的目的
我們已經(jīng)知道: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行為,滿足人們的生活、生理需求以及審美需要.如果你是設計師那你認為設計的目的是什么?它又是怎樣滿足人們的需要的。(寫在問卷紙上)
將學生的答案貼在黑板上歸納:實用、造型新穎、外觀美觀……
實用是最基本的,但一個好的設計可以滿足人們的多個要求。
分析:燈、垃圾桶、書包、椅子(兩層圖片,第二層是對比,)
基礎設計能滿足人們實用的需要,優(yōu)秀的設計能滿足人們的多個不同的需要。
4.拿出自己帶來的沒有設計感的物品
介紹給同學,分析說出它的設計目的。
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簡便、合理、科學與藝術
5.再來看幾張圖片
發(fā)型設計、概念汽車
杰出的設計是能夠體現(xiàn)出設計師獨特的設計靈感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
6.山寨設計剽竊別人的設計,沒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
三、布置作業(yè)
今天課上在每一位同學的心里都已經(jīng)扎下了一顆設計的種子,回去后可以繼續(xù)培育澆灌它,讓它生根發(fā)芽。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5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能力:運用補色對比的特性來配置圖案完成一幅馬勺臉譜。
3、情感:感受對比色強烈跳躍的情感特征。體驗運用補色對比的手法表達自己內心的強烈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xiàn)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創(chuàng)作之中。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英國畫家用補色對比配置的作品《尼克爾斯峽谷》。請說說你對這幅畫的色彩感受。
師:同學們,這是英國的尼克爾斯大峽谷,誰能說說它是什么顏色的呀?那么在畫家筆下會怎樣去表現(xiàn)呢?看畫家運用的色彩給你什么感受?
2、多媒體演示導入色環(huán),師:色彩的選擇是非常豐富的,但是色彩怎樣搭配才相互襯托的效果,使畫面艷麗醒目呢?(運用對比色)
二、講授新課
1、色彩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
2、色彩對比:
A:同類色對比:
同一色相的顏色對比
如:大紅、深紅、朱紅、粉紅等
特點:色相相同,個性差異小,對比效果極弱。畫面比較柔和,不刺眼。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等
B:鄰近色對比:
在色環(huán)0———40度的顏色。
如:紅——橙 橙——黃 黃——綠 綠——藍
藍——紫 紫——紅
特點:統(tǒng)一,色彩富于變化、柔和、過渡自然。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對比色對比:
在色環(huán)上0——180度的顏色對比。
如:黃——紫 紅——綠 藍——橙
特點:對比效果極為強烈,給人強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紅綠燈,警示牌,舞臺服等等。
3、對比色對比如何取得協(xié)調、搭配?
(1)利用面積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裝飾邊(金、銀、白邊)
4、欣賞圖片,尋找生活中的對比色。
師:清潔工的衣服為什么是橘紅色的?學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別人撞他。師引導提醒:這種色與周圍環(huán)境。學生一起說:對比強(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比較的觀察)
師:動手術的醫(yī)生為什么穿綠色的?學生議論紛紛。師:色彩對比除了前面我們說得給人們影響,強烈的互補色還可以緩解人的疲勞,因為血是紅色的,與綠色的衣服是互補色,這樣穿醫(yī)生可以更好的做手術。
分析教材畫家作品中如何運用對比色,及民間藝術品中對比色的作用。
三、藝術實踐
1、作業(yè)布置:運通色彩的對比進行《掛虎》色彩填涂。(發(fā)給學生老師準備好的掛虎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運用對比色填涂。記得我們在四年級的時候就學過對稱方式,在這次掛虎填色的作業(yè)中,一定要將你的對比色填的對稱,這樣會讓它更具美感。
3、輔導學生完成作業(yè)。
四、展示評價
1、學生自我展示作業(yè)。(讓學生毛遂自薦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將自己認為運用對比色的地方說出來。)
2、小組間互相評價。(老師講教師后方的黑板劃分為4個區(qū)域,讓每組挑出6副秀的作品進行展示粘貼,小組間走動瀏覽,每組派代表進行談論感受)
3、教師點評總結。
五、課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間作品,引導學生回家進一步實踐,可以設計一些民間物件的形象進行填色或用對比色畫一幅畫。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