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
推薦文章
端午節(jié)在傳承發(fā)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jié)俗內(nèi)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jié)的兩大禮俗,這兩大傳統(tǒng)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希望能幫到各位。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fā)幼兒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jié)”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jīng)??匆姶笕税兆?、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jié)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在端午節(jié),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特有的節(jié)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2
1、會說“端午節(jié)”的名稱,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jié)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jié)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jù)說屈原投江后,人們?yōu)椴蛔岕~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nèi)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jié)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合家幸福!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3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種口味。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劃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jié)日
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jié)。)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劃龍舟呢?教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初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jié)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為什么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yōu)槭裁匆兆印⒊园雍蛣濤堉勰?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lián)鷳n,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于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尸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里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尸體,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jié)的經(jīng)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們家里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jù)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活動結束!
二、端午節(jié)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jié)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fā)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nèi)。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nèi)放入祝?;蛟S愿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wǎng)。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五、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粽子、香包、鴨蛋網(wǎng)、五彩繩),并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六、活動結束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合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4
一、活動前:
1、活動前教師邀請家長準時參加幼兒園節(jié)慶親子活動。
組織建議:一定要強調(diào)并提醒幼兒家長具體時間。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于端午節(jié)的音樂,營造節(jié)日氣氛。
3、園所計劃:
(1)購買艾草進行環(huán)境裝飾。
(2)幼兒早點或午點為小粽子。
二、活動開始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么節(jié)日,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并初步感受節(jié)日氣氛。
2、端午節(jié)快樂
活動名稱: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
活動說明: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
(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于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xié)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于端午節(jié)的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
游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劃龍舟游戲玩法:
(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為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并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后面的"隊員"拉著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xié)調(diào)著向前"劃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xié)作,并感受"劃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
(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并張貼出規(guī)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布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為游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游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為單位找空地先嘗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三、活動結束
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5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jié)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jié)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jié)》、故事磁帶《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敖裉焓鞘裁垂?jié)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jié)的時間。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jié)是中國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fā)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jié)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jīng)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鞍兆拥捻樞蚴鞘裁窗兆訒r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策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