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賒是什么意思,賒的古文意思
|
admin
推薦文章
李白的詩句:“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怎么解釋?
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詩人要向洞庭湖“賒”月色,一“賒”字煉得極妙,是他的原創(chuàng),前人沒有這樣用過。
詩人自己對“賒月色”這三字也很得意,他在兩年前寫的《送韓侍御之廣德》詩里就已用過一次:“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然而“月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大自然之“無盡藏”,固不妨“賒”;“酒”則是消耗品,飲一斗少一斗,須得掏銀子的——故言“將船買酒白云邊”?!皩⒋?,即駕船?!鞍自七叀?,即是天上了?!袄畎锥肪圃姲倨?,詩人嗜酒如命,到了天上也是要買老酒喝的。
《滕王閣序》中“北海雖賒”的“賒”是什么意思?
1.北海雖賒,扶搖可接:《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
而上者九萬里?!蔽恼陆璐吮磉_(dá)作者不甘沉淪的思想。
2.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雖然遙遠(yuǎn),乘著大風(fēng)仍可以到達(dá);晨光雖已經(jīng)逝去,未來奮發(fā)也不算太晚。
東隅:指日出之處,表示早年。 桑榆:指日落之處,表示晚年。
3.賒shē
【形】
遙遠(yuǎn)〖far〗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醪峨蹰w序》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啤と株拧豆鹬菖D夜》
菜根譚中‘會(huì)景不在遠(yuǎn),蓬窗竹屋下,風(fēng)月自賒’的‘賒’什么意思
可以翻成兩種意思吧?
一種是奢侈的奢 一個(gè)是賒的賒
文言文里奢同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