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章
“百善孝為先”,孝之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詩經(jīng)》中便有很多相關(guān)詩句,看完詩經(jīng),是時候?qū)懸黄娊?jīng)讀后感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六年級詩經(jīng)讀后感3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155315六年級詩經(jīng)讀后感300字1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豌豆我采了又采,即使采完了,又長出來的,要不是因為獫猶的緣故,我不會長期鎮(zhèn)守在邊境地區(qū),而是回到故鄉(xiāng)。這是《采薇》第一章大概的解釋。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歷史永久,搜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詩歌?!对娊?jīng)》大概有300多首,都是由孔子和君吉甫從民間和皇室上收集并編制而成的。之所以稱為《詩經(jīng)》是因為漢武帝把詩、書、禮、易、春秋化為五經(jīng)的緣故,就是大家所說的四書五經(jīng)中的五經(jīng)。
《詩經(jīng)》的內(nèi)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風,風在詩經(jīng)里面包括了15個地方,也就是15國風。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兼葭》,就是秦風類型;第二部分是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小雅比較容易懂,而《采薇》就是《小雅 鹿鳴之什》里面的,那么大雅呢?晦澀難懂,需要有很高的文言基礎(chǔ)的人才能領(lǐng)悟;第三部分是頌,頌主要用來贊美國家的或是舉行祭祀儀式上用的。
《采薇》是一首鎮(zhèn)守邊疆的士兵返鄉(xiāng)的詩。講述的是一個士兵以采豌豆為開頭來抒發(fā)相思之情。這首詩經(jīng)專家考證創(chuàng)作于西周時期,不過,可惜作者不詳,因為先秦時期的作家一般都是不留名的。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是六年級語文書中《采薇》的節(jié)選,被譽為詩經(jīng)中寫的最有名的詩句之一。寫出了出征和回鄉(xiāng)中的景物和情懷。被很多古人引用,是一段以樂景寫哀情,又以哀景寫樂情的典范。對比了出征前的楊柳依依和現(xiàn)在的大雪紛飛,來說明自己離家之久,思念之深。
經(jīng)常讀詩帶給我很多不同的感受,大概思念家鄉(xiāng)和懷念親人是我們中國人永不褪色的記憶吧!
#155314六年級詩經(jīng)讀后感300字2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zhì),隨著手中的頁數(shù)緩緩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陽光,輕拂的柳葉,還有聽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詩經(jīng),沒有波瀾壯闊;也沒有萬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風兒的輕撫,雖有槍林彈雨中的煙火,卻少了那一份尖銳,雖有小橋流水般的思緒,卻淡去了那一份嬌弱。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詩音,短短幾句,卻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對少女的傾慕。河水細流,荇菜參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緒,道出了翻來覆去的掛牽?!暗藘慎郑瑢嵕S我儀,之死矢靡它?!鞭D(zhuǎn)眼,又是那堅貞的女子在捍衛(wèi)愛情。誰道紅顏嬌弱不已,耳邊,是她那誓死的決心。
硝煙漫天,烽火連連,又有誰知叱咤風云的背后,卻是深深的無奈,深深的思念?!皥?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誰在刀槍鎧甲之下,腦海中浮現(xiàn)出妻與子的笑顏。只愿棄甲歸田,與你漫步庭間。
輕輕翻著這一張張的頁碼,轉(zhuǎn)眼間,眼前,不再僅僅是那濃濃的親情,愛情,字詞深處,卻是那對時事的評價,對人的贊美,以及那處于統(tǒng)治者壓榨下的哀嘆——
“勿剪勿拜,召伯所說?!笔侨嗣駩畚菁盀?,對有德政的召伯的遺跡的珍重,愛惜,是對那些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官吏無盡的贊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風伐檀》卻又用著那聲聲的哀怨喚出了他們的不滿,在那腐敗的社會,在那只會搜刮民脂民膏的社會,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慘遭剝削,卻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換來的只是這深深地呢喃,嘆息,指責,無奈!
詩經(jīng),一本不滅的書,她似動聽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贊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無奈。她,擁有著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麗,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麗的小河,在人們心中緩緩的,流淌!
#155307六年級詩經(jīng)讀后感300字3
與時下的國學熱無關(guān),我小時侯是最頭疼上古文課的。
我討厭老師枯燥的,討厭那些聽不懂的文言文,討厭岳陽樓記,心理很強,老師越是我我就干脆不背,讓老師轟出教室。
我喜歡詩,但是我不喜歡的是。
人到中年,反倒開始閱讀自己從前很厭煩甚至的作品了,我清楚的記得自己當年是怎樣的因為厭煩而學習這些古典作品。
我是怎樣喜歡詩經(jīng)的呢?
原因很古怪,不是因為百家講壇,也不是跟風,更不是象我的大多數(shù)同學那樣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而是在我離開學校很多年以后,自己有幸來到了詩經(jīng)中那些作品產(chǎn)生的地方,真正的在那里住了一些時日,才真正的體會到了古典作品的可愛。
中原,我的故鄉(xiāng)。
在所有自己閱讀過的古典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一部。
原因是這本書里有后來的中國文學作品中失去的淳樸與自然,與鄉(xiāng)土和的聯(lián)系,也象很多年輕讀者喜歡的那樣,里面有愛情的美妙詩篇,這些風里的詩歌,比雅與頌更多的具有人性的美與真,詩經(jīng)與離騷的區(qū)別就是與士大夫階層的區(qū)別。
詩經(jīng)里也有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揭露,但那是淳樸的,真摯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悲傷,而不是離騷中高高在上的哀民生。
#155306六年級詩經(jīng)讀后感300字4
早都知道《詩經(jīng)》是浪漫主義的源頭,但面對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時,卻感覺好無韻味可言,索性就將它丟在一邊,結(jié)果讓我錯過了這么一本有價值的書。
《詩經(jīng)》是咖啡,那么《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則是咖啡伴侶,越嚼越有味,于是,我翻開它享受品咖啡的過程。
《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個細膩溫嫻的女子。她將《詩經(jīng)》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來。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宣其室家?!痹詾椤疤又藏病笔钦_,這里只不過是引用而已,經(jīng)過反復酌想得知,“桃之夭夭”才是最原始的表露。這句詩大概的意思是說,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紅色的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覺得《桃夭》該是一首歌:“桃花盛開朵朵艷,桃林內(nèi)外紅纏綿;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樂天天?!敝攸c在這“桃”上,“桃”可以引申為桃花林,桃花運等。
現(xiàn)代社會,有不少人都幻想著自己能有一次美麗的桃花運??蛇@畢竟是幻想,有幻想就會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有又一次桃花運,然后從此“飛黃騰達”。事實證明80%的女生錯過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保證你心儀的對象也看中你嗎?女生有了桃花運便會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運只是一次美麗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劇,男主人公是多么耀眼,我們更不是黃蓉和郭靖能在桃花島上看桃花。所以,現(xiàn)實點,學著《詩經(jīng)》中女主人公快樂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詩經(jīng)》中所描繪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是純真的,的確,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被金錢和地位所污染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最樸實,最真誠的。相反地,誰能想到過了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都在為生活所奔波,所勞累,忘記了我們最初的目標,迷失了自我。若我們都靜下心沉下心來,翻開《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你一定不會對《詩經(jīng)》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厭倦,找找自己的內(nèi)心,聆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詩經(jīng)》是一個月光寶盒,流注了無限愛意與溫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見最本質(zhì)的自我。
一行詩句,無限思量。
#155303六年級詩經(jīng)讀后感300字5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國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國的文明保留了下來,并得到了發(fā)展,在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積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文化,因此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這無邊的中華文化大海中,有一顆金子之重在閃閃發(fā)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經(jīng)總集。現(xiàn)存的《詩經(jīng)》共收錄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葉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廟樂章,傳統(tǒng)上分為風、雅、頌三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民風較為開放,人們一般都用詩歌直白的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因此從《詩經(jīng)》中可以窺得當時的民風民情。其中最為人們所喜歡的是他的愛情詩。
《關(guān)雎》是為人們所主旨的一首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為此青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結(jié)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輾轉(zhuǎn)反側(cè)”。這首是描述了一個男子為追求心愛美好的女子使勁渾身解數(shù),表達了男女之間最為純潔的愛情。類似表達純潔愛情的詩歌還有《靜女》、《木瓜》等,當然愛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這類的怨婦詩。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歸,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幾句詩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邊守關(guān),邊關(guān)的軍旅生活是艱苦的,性命沒有保障、生活條件差這些都是其次,更為難過的是無邊無際的孤獨,在邊關(guān)沒人慰問、沒人關(guān)心、沒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終于可以回家時,一切已經(jīng)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輕,心情是沉重的,開頭的幾句試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這首詩寫出了廣大將士戍邊的辛酸。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幾句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們都出自《鹿鳴》。《鹿鳴》是一首燕饗詩,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賓或君主表達自己的熱情和謝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誠。因此詩也是一種政治工具。
《詩經(jīng)》中還有其他主題,在此就比一一舉例列舉。《詩經(jīng)》無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還是歷史、社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是中華文化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孔子曾經(jīng)說過,“不學詩,無以言”,因此教育部門應該把,《詩經(jīng)》中更多的詩歌以各種形式編入教材,讓學生們從小學習,讓他們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深度。
詩經(jīng)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