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但如果被動那會很吃虧,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你們精心整理好的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希望能給你們帶來實質(zhì)性的幫助。
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篇1
林海英寫過一本書名叫《城南舊事》,這本書記載了林海英那段戀戀不舍的回憶。
第一章“駱駝隊”:一場鵝毛大雪過去了,太陽已經(jīng)在天空中值班了。林海英趴在窗前遙望哪駱駝隊的經(jīng)過,慢慢的那些不可漫滅的回憶出現(xiàn)在眼前……
在“惠安館”中英子交了兩位好朋友,誰知有人幫可憐的妞兒找到了她盼望已久的媽媽。英子與她的兩位朋友告別,漸漸地,下起了蒙蒙細雨,這成為了林海英一生中難以忘懷舍的記憶。下一章中英子搬進了新家。在媽媽和奶媽的談話中隱約聽到媽媽細聲細語地說;“哎!聽街坊領居說斜對面兒鬧鬼……”因好奇心英子壯膽走進了那傳聞中鬧鬼的房子,卻結(jié)交了一位朋友。他曾和英子許諾:等你長大,我們一起看海!“長大”?這個詞對英子還很遙遠呢!
不知不覺英子小學畢業(yè)了,可是她的爸爸生病不能陪她參加畢業(yè)典禮,爸爸告訴她;“爸爸種的花兒落了,你也長大了,照顧好媽媽……”爸爸說完便病死了。后來,林海英成人,結(jié)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
其實“長大”這個詞在林海英童真的腦海里永遠長不大,但是,她卻要承受這個詞。小時候多盼望長大;林海音等著那個人看海,爸爸等著他長大。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要學會承受許多你承受不了的事,因為沒有人能替你完成!
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篇2
沒有打開書,就被書的封面深深吸引:黑色的仿古封面上,隱約透著作者的手稿。下方是文作者林海音和圖作者關維興,中間是書名《城南舊事》,最上方則是一幅畫,灰暗的天空,朦朧的古樓,長長的駝隊,使人陷入無邊的遐想……
翻開第一章《冬陽童年駱駝隊》,我就立刻被小主人公英子的單純、可愛、無邪深深吸引:“這是在冬陽下,背上背著煤袋的駝隊經(jīng)過英子家門口。英子的爸爸與人談價錢,英子就蹲下來,仰著小臉,觀察駱駝吃草,自我的牙齒也動起來,她想;‘駱駝帶鈴鐺,必須是為了消磨寂寞的時間,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呢!‘”好天真、可愛的想法!讀到這兒,我仿佛被一股魔力吸引進了故事:站在冬陽下,看駱駝吃草……
忽然,我仿佛明白;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可是童年卻一去不復返,在冬陽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也一去不還……我仿佛看見,作者默默地想,慢慢地寫,使心靈童年永存;我仿佛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悅耳悠揚的鈴聲……
我自我的那些“傻事”也浮現(xiàn)眼前:
3歲半那年,我還不懂事,不明白小雞如何出世,就偷偷拿了一只生雞蛋,放在衣服里,趴在床上一上午。爸爸媽媽不明白原委,就要抱我去醫(yī)院,這時,雞蛋被我不細心擠碎了,蛋清流了一床。
的確,幼兒時的傻事,此刻的我是再也不會做了,可這一切,卻都歷歷在目,我也要把這些事,記錄下來……
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篇3
合上《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感慨萬千。它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guī)Щ亓硕兰o二十年代的北京,帶回到林海音的童年時光。
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見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jié)下的深厚友誼,三天兩頭往惠安館里鉆;她和“小偷”寫下的承諾,認真地聽“小偷”的故事;她巧妙地利用德先叔和蘭姨娘的愛情,緩解了家庭危機;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盤著腿,坐在驢上離去,傷心難過卻又無可奈何……
我從這本書里看見了只屬于林海音的快樂童年。英子小時候愛聽故事,總要刨根問底“后來呢?”。她不明白大人們?yōu)槭裁磿嗷ビ憛拰Ψ?,因為明明都是好人。英子和伙伴們一起玩時,總是不亦樂乎,甚至可以自己養(yǎng)小油雞。
這些趣事,我們這些現(xiàn)在的孩子是體驗不到的,而且再也沒有機會去體驗了。雖然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很富足,但是當英子交了很多好朋友的時候,我們只能以家里的玩偶為伴;當她蹦蹦跳跳在野地里奔跑撒歡兒時,我們只能在現(xiàn)代化的小區(qū)里走走蕩蕩;盡管去農(nóng)家樂能見到雞鴨,可卻體會不到英子那個年代的孩子們的快樂。
每次看《城南舊事》,我心里總會涌起一絲絲對往日童年的向往。雖說它是那么普通,但是對我而言,它卻像一箱無盡的寶藏,帶給我快樂和幸福,還有一絲絲的溫暖,讓我回味無窮。
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篇4
“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就是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它講述了英子童年時代幾件悲傷往事。作者以細膩的文筆和樸實的語言寫出了英子童年時代對事物的不同想法,她用自己的想法來理解世界。英子很天真,她信瘋子秀貞的話,她分不清海和天,也分不清好人和壞人;她也很善良,偷媽媽的金鐲子給秀貞做盤纏,為妞兒打抱不平。我還認識了蘭姨娘,宋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英子和爸爸臨終前談話的那一幕。爸爸很希望英子在畢業(yè)典禮上能以第一名的成績作為學生代表發(fā)言。英子果然實現(xiàn)了爸爸的愿望??砂职謪s因為叔叔被日本人害死而急得吐血住院了。畢業(yè)典禮的那一天,英子說:“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臺底下,我上臺說話就不發(fā)慌了?!卑职终f:“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庇⒆拥陌职忠卜浅O胍⒓佑⒆拥漠厴I(yè)典禮,但是卻不行了。英子領獎回來,發(fā)現(xiàn)爸爸的花兒都落了。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叫她快去醫(yī)院。英子猜到爸爸已經(jīng)死了,那一刻她長大了,她鎮(zhèn)定下來,她明白她只有長大才能撐起這個家。小英子默念著:“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我推薦你也讀一讀《城南舊事》,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感受。
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篇5
有些破碎的青屋瓦片,仿佛沒有底一般黑洞洞的北平胡同,大白紙糊的墻。成為英子在北平的童年美好的記憶。
出了家門,到騾馬市的佛照樓買東西,穿過熱熱鬧鬧的集市。在惠安館灑滿陽光的小院里捉吊死鬼,坐在樹下的小板凳上,拿著一根小樹枝,逗弄著正低頭啄米的小油雞。聽著樹上蟬聲“知了、知了”地叫著,和賣綠碗的叫價,跳話劇舞還要精心打扮一番…….,《城南舊事》里的英子童年如此多彩,如同孩童臉上兩個甜甜的小酒窩。
《城南舊事》里有多少愁,多少憂,多少歡笑,多少淚。這些事兒,可不都是小英子的童年嗎?
還小的時候,和英子一般大時,我常常和父母去海邊,迎著海風,迎著海水激起的層層雪白的浪花。爸爸總愛把我舉過肩頭,沿著沙灘飛跑,留下一串串腳丫印子。有時,他會把我舉起,前后搖晃,還假裝要把我扔出去。我便發(fā)出一聲聲稚嫩的叫聲,在那時看來,比玩過山車要刺激,要快樂千萬倍。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沿著沙灘一路拾貝殼。撿一個空礦泉水瓶,就夠我耍一整天了。我光著小腳丫子,飛快地往前跑,腳上的小腳鏈響著悅耳的鈴聲,不厭其煩地一個個撿著貝殼,媽媽總不忘問我:“這是一個什么顏色的貝殼呢?它像什么呢?”我總是回答得天馬行空,五花八門。每一個小小的貝殼,仿佛都沾上了神奇的魔力,使我常常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贊嘆:“這個貝殼太美啦!像尖尖的寶塔哩!每個小巧的貝殼,都有著不同的故事,編織著我的童年。
《城南舊事》,我每讀一遍,都會偷笑,都會有別樣的滋味。童年,那些《城南舊事》,讓人一遍一遍地品,一遍一遍地讀。
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讀后感篇6
走進《城南舊事》,你會遇見他們:善良、真誠的英子、薄相的妞兒、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在垛里面小偷、愛說愛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照顧“我們”的宋媽、嚴肅的爸爸、“我”善良的母親……
漫步《城南舊事》,在古老的北京城里,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個人物形象:門前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坐在長草地里的厚嘴唇男子;美麗愛笑的蘭姨娘;生世悲慘的宋媽……
繞過一條條曲折的胡同,心里不禁想起一件件事,老楊魁上的"吊鬼子",西廂房子里的小油雞,廢草叢里那塊空地,跟爸學唱的奇小歌,房前的夾竹桃以及石榴。
“長亭外,古道邊,方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短暫的,影子的童年既有歡樂,又有離別,我看到英子的童年玩伴一個一個離開了她,慈祥的父親也因歲月的洗禮和英子分開了。
我們的童年雖然還在繼續(xù),人人能在英子的敘述中找到共鳴。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童年,那里有清澈的小溪,有樹蔭下的涼爽,有花園里的舞蹈,有雪地里的歡笑,有許多要好的玩具......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在作者的筆下,記錄下了心靈的童年。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這美麗的故事。一只昆蟲,一個玩具,一次發(fā)現(xiàn),一場爭執(zhí)……看起來微不足道,卻飽含著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我們要有珍惜童年的每一分每一秒,讓我們珍惜童年,珍惜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