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讀后感

    5U文學(xué)網(wǎng) > 作文 > 讀后感 >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

    | 雷昕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一個會議,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為你們精心整理好的呼蘭河傳第一章,希望能給你們帶來實(shí)質(zhì)性的幫助。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1

    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我被震驚了,感觸頗多。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蕭紅小時候在呼蘭河的童年趣聞,可以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十分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快樂,向我們展示出了上個世紀(jì)初呼蘭河的景色、人物,了解了作者的童年背景。

    參考?xì)v史背景,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蕭紅的這本《呼蘭河傳》創(chuàng)作于1940年12月,她飽受著日本侵略者刀口炮火和疾病的困擾兩者之間相互攻擊,這比她童年時期的生活差了許多倍,她寫此書就是表達(dá)自己向往自由、和平的時代。

    《呼蘭河傳》給我們看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天天生活在種著小黃瓜和大倭瓜的小院里,年年呆在有蝴蝶、螞蚱、蜻蜓的后花園,慈祥的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侶。呼蘭河這小城是寂寞、刻板單調(diào)沒有色彩的地方,人們天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死板生活。呼蘭河也是一個善良的地方,吵架了也會和平解決,沒有一絲惡意。蕭紅生活在這樣一個寂寞的環(huán)境中,給她心靈上的烙印加深到了很重的程度。

    這本書雖然內(nèi)容零零碎碎,不像是一本小說,但它記錄著蕭紅她童年往事的真實(shí)寫照,只是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她受到了日本人的限制,她是多么想回到童年??!這樣的一本真實(shí)的書籍,怎能不讓人為之動容呢?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2

    在清明放假的期間,媽媽帶我去書店看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

    這本書是蕭紅的名著,里面大部分都是寫呼蘭城里發(fā)生的事情。

    那里很冷,把大地都凍裂了,大家在家里用掃帚掃著冰溜。呼蘭城不怎么繁華,只有兩條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是十字街。街上有很多大泥坑,每年會有好多人,一不留神就掉進(jìn)泥坑里,許多動物也是這樣。還有兩個學(xué)堂,一個在南頭,一個在北頭都是小學(xué)。除了這些在道街上,還有幾個小胡同,不過胡同里面,又冷清,又寂寞。要是有一個賣燒餅的,從胡同的東頭喊,到西頭,也沒有幾個人買,只是把頭探出來問問價錢,然后去摸一摸是不是熱的。等問過,摸過,然后就放下,反正也不買。

    這本書寫的最好的是她和祖父的故事。他寫祖父的院子里有蝴蝶大紅色的,帶一點(diǎn)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里面還寫到她最不喜歡祖母,因?yàn)樽婺赣袧嶑?,總是罵她。她們家的窗子都是四邊紙糊的,她喜歡用小手指在窗子上多捅幾個洞,祖母就用針刺她的手。

    這本書還寫了許多故事,把童年寫的是多么的美好呀!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3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chuàng)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在這部小說中作者以一個孩子單純天真的視角,描繪了一個東北邊陲小鎮(zhèn)呼蘭河的世態(tài)人情以及自己童年生活。隨著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記憶,我仿佛身臨呼蘭河之中,共同感受著作者對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xiàn)實(shí)的否定以及對“孤寂與苦悶”情懷的反思。

    那時的呼蘭河是歡樂的,“我”的眼里處處新奇,摘一個黃瓜,拔一棵白菜,用顏料往指甲上染,用觀音粉往門上劃,就算是“火燒云”出來也可以盯上它一兩小時。但“我”那童年的樂趣掰盡手指也只有這么多了。只有那一個慈祥而有童心的祖父為“我”的童年增光添彩。

    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并非是呆呆傻傻的憨笑,也并非是興高采烈的大笑,他笑得像個孩子?!拔摇笨偸歉娓?,似乎有他的地方就有無盡的歡樂,祖父還沒起床,“我”的耳旁總會響起“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誦讀聲。到了傍晚睡覺時,祖父也總會給“我”講故事,但那點(diǎn)小小的樂趣,怎能耐得住寂寞?

    寫到這兒,“我”的筆鋒陡然一轉(zhuǎn),寫家中的荒涼之景,“刮風(fēng)和下雨,這院子是很荒涼的”“多大的太陽照在上空,這院子也是荒涼的”,原本的青草綠樹,花朵昆蟲,都被破舊殘物取而代之,沒有什么樂趣。鄰居們的生活幾十年如一日,刻板單調(diào),而那路過的黃鸝留下的歌聲,也許是那冬天里的一絲溫暖,黑暗中的一抹陽光。

    那時的呼蘭河是無知的。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下雨天,都會遭受深陷其中的危險,淹雞淹鴨,悶豬悶狗,遭遇許多次的危害,卻無一人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這一泥坑子也誤導(dǎo)了人們許多事,人們吃豬肉,卻被商家哄騙說豬肉不是瘟豬肉而是淹死豬。這些事可笑而又令人深思。

    兩位主人公的故事最令人唏噓。

    小團(tuán)圓媳婦深受封建思想迫害?!昂芸?,小團(tuán)圓媳婦被抬進(jìn)大缸中,滿是熱水,滾燙的熱水?!薄八诟字?,叫著,喊著,跳著,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薄八槤驳耐t,她不能在掙扎了”,小團(tuán)圓媳婦的死迎來的不是哀傷和嘆息,而是一片掌聲雷動和哈哈大笑?!拔摇庇帽瘧嵉墓P調(diào)狠狠地鞭撻了這一踐踏生命的行為,這種封建思想,迫使著后代一步步走入死亡的邊沿。

    馮嘴歪子和鄰家王大姐不聲不響的來了個“隱婚”,生了小孩,但后來王大姐承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死去了,馮嘴歪子毅然拉磨,買年糕,承擔(dān)下了撫養(yǎng)兒子的義務(wù),并堅強(qiáng)的活下去,即使生活似一個人遍體鱗傷,到后來那每處傷口都會成為身上最強(qiáng)壯的地方。

    《呼蘭河傳》的動人故事,淚中帶笑,笑中有淚,可是仍有美,即使有些病態(tài),卻不能不使人炫惑。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4

    之前,讀書漂流發(fā)了《呼蘭河傳》這本書,一聽書名,我的興趣頓時全無,可仔細(xì)一看,呀!是蕭紅的作品,我那興趣又"跑"了回來。因?yàn)槲矣X得蕭紅的作品都很生動。

    書中,有很多人物形象,比如:胡家媳婦:聰明能干、溫順;有二伯:忠實(shí)勤懇;馮歪嘴子:勤懇忠厚;小團(tuán)圓媳婦:孤獨(dú)無助……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五章——團(tuán)圓媳婦。這一章里講:團(tuán)圓媳婦才12歲就嫁到了別人家,她的婆婆為了給她一個下馬威,就天天打她,用皮鞭子抽、用燒過的烙鐵烙團(tuán)圓媳婦的腳心,最后把她打出病來,天天跳大神,真是一種迷信?。『伪啬??不僅如此,最讓人憤怒的是她婆婆要給團(tuán)圓媳婦用滾燙的開水洗澡,而且還是當(dāng)眾!有幾個人舀起熱水就往她頭上澆,不一會兒,她便昏了過去。大神一看,又是往團(tuán)圓媳婦臉上噴水,又是給她扎手指頭尖,所以她醒了。就這樣,燙昏弄醒了三回。這樣折騰團(tuán)圓媳婦,她能不死嗎?

    這些人真是迷信,好好的一個大活人,硬是被折騰死了,還花了不少的錢,真是"一舉兩得"呀!不僅當(dāng)時迷信,就是現(xiàn)在還有不少人迷信。

    有一次,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元錢上印著字,便問了鄰居姐姐,她說那是"",都是些騙人的迷信。為此,鄰居姐姐還給我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學(xué)習(xí)特別特別好的姐姐,以很高的高考分?jǐn)?shù)被一所著名大學(xué)錄取,但她媽媽卻信封"",一直堅信人死后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去,那里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沒有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一個世界。于是,她拉著他的女兒在天安門廣場前自焚了,女兒被燒死了,而她卻燒成了重傷!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大家千萬不要迷信,否則是害人又害己呀!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5

    《呼蘭河傳》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后期的重要作品,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里,她以清新自然的文風(fēng)和獨(dú)特的藝術(shù)個性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zhèn)呼蘭河的風(fēng)土人情,為世界文苑開出了一朵美而不艷的奇葩。

    這本書中最經(jīng)典的情節(jié)也許就是“我”和祖父的園子吧!在這片園子里,有著金色的蜻蜓,綠的螞蚱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這是作者兒時的樂園,“我”和祖父在這園子里度過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光。其實(shí)“我”在園子里根本沒幫上祖父什么忙,相反幫了倒忙?!拔摇闭J(rèn)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dāng)作野草無情地割掉,卻把狗尾草當(dāng)成谷穗像寶貝一樣留著,待到祖父問“我”時,“我”才知道哪個是麥,哪個是草??吹近S瓜時,“我”摘了就吃,根本不管它熟與不熟。與蜻蜓相伴,和螞蚱一起玩耍這便是“我”最愛做的事情了,當(dāng)祖父開始澆水時,“我”便也裝模作樣地拿著水瓢盛上水,向天空中灑去,嘴里叫喊著:“下雨嘍!下雨嘍!”玩累了,就會找個陰涼的地方,把草帽往臉上一扣,倒頭便睡。

    這片園子,就是“我”個人的天堂,這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都是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在這里,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閉著雙眼,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恩賜,也可以像風(fēng)一樣灑脫自在、訴說胸臆,就像蜻蜓、螞蚱、蝴蝶一樣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拔摇痹趯儆谖业淖杂赏鯂锱c動物嬉戲著,祖父在這片園子里辛勤勞作著,估計這就是人們向往中的幸福生活吧!

    我與作者有的一拼。記得我小時候,每當(dāng)外公大步流星地走向田邊時,我就會跟在后面一邊跑一邊喊:“等等我外公,我也要去。”我坐在田埂上,看著外公淹沒在一片麥浪里,他的頭忽隱忽現(xiàn),仿佛就是大海里的一葉小舟,在自由的航行。每當(dāng)看見外公的臉頰上有豆粒大的汗珠時,我便撅著小屁股,拿起毛巾為他擦一擦,再遞上我為他準(zhǔn)備的茶水,外公爽朗的笑聲頓時在田野上空回蕩。

    隨著外婆那格外熟悉的叫喊:回家吃飯嘍!外公一手拿著鋤子,一手牽著我,我們的影子越拉越長,耳畔回響起:“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6

    著名作家矛盾曾稱這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當(dāng)我讀到“嚴(yán)冬一封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便領(lǐng)略了呼蘭河的自然、社會、人情風(fēng)。之后,我又順著作者的筆觸進(jìn)入呼蘭河人們的精神世界。那全身無處不哆嗦的大神,跳到半夜時分,那鼓打得分外地響;擁擁擠擠變得荒涼孤寂的河燈還在黑色的河水中流下去;野臺子的戲牽動著小鎮(zhèn)所有的人們,釀造許多或許歡樂或許不幸的故事;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沒有兒子的婦女們正在給送子娘娘戴一副眼鏡;人們圍擁著爭著看倒翁的表演……后來,我又看到了童年的作者在其祖父的庇護(hù)、嬌慣、溺愛中那種悠然意的任性的成長。

    作者又以這種自然而灑脫,毫不嬌柔,毫不矯飾的手法,讓我感到齋要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和中心的人物。當(dāng)我看到后面的漏粉的一群的生活,貧苦卻還苦中作樂,直感到一種凄涼和悲哀。及至小團(tuán)圓媳婦被折磨死,周圍鄰居的評頭品足,又使我既為他們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為他們被毒害不覺悟而痛心。直至最后作者寫到王大姑娘同磨官馮歪嘴子的愛情,他們居然沖破封建樊籬,在窮苦、中傷中生活得恩愛、興旺,才透出一口氣。我不禁為他們的勇敢,為他們頑強(qiáng)的生命力而贊嘆。

    作者蕭紅不僅以獨(dú)特的結(jié)構(gòu)布丑《呼蘭河傳》的篇章,以從容平實(shí)的筆觸敘述呼蘭河畔人們的鄉(xiāng)土生活,風(fēng)情習(xí)慣,同時又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詩一般的意境,童話般的情調(diào)。

    作者童年的回憶是一個童話的王國,雖然語言仍不失其質(zhì)樸,卻著了重濃的色彩,色調(diào)斑斕,生機(jī)躍動,彩蝶飛舞,金光閃耀。而你也正漫步其間,接受靈魂的陶冶。正是這美麗的花園,組成了作者童年的快樂,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的熱情奔放,而又堅強(qiáng)剛毅的性格。

    讓我們一起贊揚(yáng)她吧!

    呼蘭河傳第一章讀后感篇7

    曾有人說過,想起張愛玲,那是一個泛著華美微光的蒼涼手勢。而讀蕭紅的文字,則感受一種回蕩在荒野上的寂寞低吟。蕭紅的呼蘭河是她童年的家園?!皣?yán)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尺長的,一丈長的,還有好幾丈長的,它們毫無方向地,便隨時隨地,只要嚴(yán)冬一到,大地就裂開口了?!边@樣一個東北小城,風(fēng)土人情,來往婚嫁,平常起居,蕭紅淡淡的敘述,精心地刻畫。她寫賣饅頭的老頭、東二道街上的扎彩鋪、一個提籃子賣燒餅的,又一個賣涼粉的,“賣涼粉的一過去了,一天也就快黑了。打著撥浪鼓的貨郎,一到太陽偏西,就再不進(jìn)到小巷子里來,就連僻靜的街他也不去了,他擔(dān)著擔(dān)子從大街口走回家去。賣瓦盆的,也早都收市了。揀繩頭的,換破爛的也都回家去了。只有賣豆腐的則又出來了?!辟即蟮囊粋€城,來來往往的人,能干的就那么幾件事,能過得就那么一種生活。這兒的人最熱衷于干的事就是看熱鬧,甚至只是一個女人追趕孩子的鬧劇,就可以讓周圍的人看的興趣盎然,全然忘記了自己。甚至由此還會發(fā)出今天過得真有趣的感慨。

    沒有一個外來的人打破這死寂的生活。這樣的小城,一點(diǎn)點(diǎn)把你拉進(jìn)時間靜止的暗域,掙扎不得。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茅盾說:“讀蕭紅的作品,開始有輕松之感,然而越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diǎn)一點(diǎn)沉重起來?!?/p>

    蕭紅以犀利的筆鋒剖析了人們靈魂中哪種可怕的惰性。比如那個泥坑子,“老頭走在泥坑子沿上,兩條腿打顫,小孩子在泥坑子的沿上嚇得狼哭鬼叫。”然而“一年之中抬車抬馬,在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沒有一個人說把泥坑子用土填起來不就好了嗎?沒有一個!”呼蘭河的歷史,小人物的悲歡,都在冷靜的筆調(diào)下娓娓道來。既有畫卷般的鄉(xiāng)土風(fēng)情,也有壓抑的蒙昧人性。她愛這座小城,卻決不茍同。一直逃離命運(yùn)的把握,卻又一直想回到那個溫暖的掌心。矛盾、沖突、現(xiàn)實(shí)與童心,交織著呼蘭河城的氣息,像有些發(fā)霉的棉絮暴露在陽光下,氣味陰濕,但你絕無法拋棄它的舊日溫暖。

    呼蘭河的寂寞,蕭紅明白,蕭紅的寂寞,又有誰明白?蕭紅父親殘暴,母親早逝,幼年生活里僅存的溫暖是祖父的疼愛。后來她受逼婚離家,只身到北平。再后來為逃避敵人追捕,流亡關(guān)內(nèi),及至晚年因肺結(jié)核死亡,年僅31歲。

    在蕭紅的作品中,她從不回避殘酷現(xiàn)實(shí)中的苦難和不幸,她描寫貧困、饑餓、疾病、災(zāi)難,展現(xiàn)出一幅幅驚心動魄的人生。但在《呼蘭河傳》里,她依然傾注了愛意與童心,不乏詩意與抒情的筆調(diào)。那是因?yàn)橛凶娓?,有他的后花園。書中也寫過:“祖父不怎樣會理財,一切家務(wù)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閑著;我想,幸好我長大了,我三歲了,不然祖父該多寂寞。”

    這樣的一個花園,“這花園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極小,不太好看。……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薄罢f也奇怪,我家里的東西都是成對的,成雙的。沒有單個的。磚頭曬太陽,就有泥土來陪著。有破壇子,就有破大缸。有豬槽子就有鐵犁頭。像是它們都配了對,結(jié)了婚?!毙≈魅斯退吞@的祖父,使得這死灰般的生活底布上顯現(xiàn)了一抹亮麗的色彩。與祖父在一起的日子讓人看得興致勃勃,無端地艷羨,“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里一揚(yáng),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p>

    看到這兒,不由得會心一笑,可親可愛的祖父,童真童趣的“我”,即使有“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和祖母的用針刺我手指的這些事,都覺得算不了什么。”他們過著桃源般的生活,無憂無慮。這兒,是存在蕭紅心中的唯一想念,恐慌境遇中的祥和之地。就是在夢中,看到漫天無際飛舞的蝴蝶、蜻蜓,也會同樣開心地笑出來,好像回到了童年的花園。

    她一遍遍地重復(fù),絮絮地講述曾經(jīng)的歲月,生活過的地方,放花燈的、唱臺戲的、跳大神的,人們湊熱鬧,談天說地,睡覺,吃飯,探親……一切的細(xì)節(jié),都是對祖父一起生活的深刻想念,對故園的渴求。但,逃也逃不開的,是漂泊、游離、終苦一生的命運(yùn)。

    “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xiàn)在完全荒涼了。

    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也許現(xiàn)在根本沒有了?!笔捈t的文字,一以貫之地清淡平靜、一以貫之地荒涼寂寞。她將命運(yùn)的起伏不定都向內(nèi)斂化,讓世事的荒涼和悲壯都隱忍在文字后,如同種子般,深埋地下而包含巨大力量,開出一朵寂寞之花。

    20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