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
推薦文章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發(fā)的時間,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篇1
今天,我又參加了小藍帽志愿活動啦!
早上8點媽媽帶著我和哥哥準時在青少年宮報道,首先是連老師安排我們學習關于3D打印的知識。3D打印機能打印你想要的所有東西:食物、飾品、玩具……據說,打印一套大別墅只要3個小時半,打印一座小房子只要1小時45分鐘。它還 可以用來做食物: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牛肉要一千萬美元。它還 可以用來做手臂,帶上去也方便多了……隨后便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玩著玩著,時間從快樂中溜走了。
9點鐘,我們跟著小藍帽的隊伍去章鎮(zhèn)看望并送去溫暖。這戶人家有3個小孩,她們的母親是個智障,一家人貧窮艱苦,我們送去了:衣服、文具、玩具……在3個小女孩的臉上,我并沒有看到她們的失望,也沒有看到她們的不快樂,非常活潑可愛。為了捐錢,我們答應小女孩的爸爸去葡萄園里摘葡萄,并買下這箱葡萄。在葡萄園里發(fā)生了一場非常有趣的事情,連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游戲,叫做“找紙條”。找到紙條并作答題,就能有一個小禮品。我一進葡萄園里,就發(fā)現(xiàn)太矮了!我只能彎著腰,緩緩地行走,“我找到了!”“我也找到了!”看著他們一聲聲的歡呼,我心里越來越急,往葡萄架上,往草叢里,可都沒有,正當我快泄氣時,忽然聽見媽媽在喊我們,這神神秘秘的笑容,莫非……?我開心的跑過去,看見媽媽手中拿著紅色的紙條,打開一看就是老師的紙條,沒想到幸運女神降臨到我的身上!可題目卻難住了我,天上四只腳,地上兩只腳,水里三只腳,對,是人,是人!我興奮的叫著,滿懷開心的去領獎品,獎品是小鯨魚,藍色的身體,太可愛了!我對它愛不釋手!
每次參加這個活動,我都好開心,活動帶給我知識,帶給我快樂,同時把愛心傳遞給有需要的人!
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篇2
我們踏著冬季的第一場雪,來到納蘭養(yǎng)老院。我們要用一上午的時間,陪陪為這里的爺爺奶奶們。
我們看到很多年已古稀的老人,他們或由工作人員攙扶著,或由工作人員用輪椅推著,來到了養(yǎng)老院的大廳里。我們有的同學幫忙攙扶著爺爺奶奶就坐,有的同學幫忙爺爺奶奶脫去外衣,有的同學布置臨時舞臺和觀眾席。當一切就緒后,我們開始為爺爺奶奶表演我們精心排練了一周的節(jié)目。我們先用納蘭性德的詞作為開場,集體背誦。然后就是各種才藝表演,有魔術、唱歌、樂器演奏。同學們認真地表演,爺爺奶奶們時不時地發(fā)出笑聲,和熱烈的掌聲。最后我們以一首《我愛你,中國》的合唱結束了表演。之后我們還給爺爺奶奶們送上我們每個人的手工作品,有的女同學還編制了圍巾。有一位101歲的爺爺,笑得格外開心,我握著爺爺的手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的手不但溫暖而且還很有力量,我覺得他長得跟我的太姥爺很像,都是長壽樂觀的老人。班主任趙老師還代表我們班給養(yǎng)老院的所有老人送上了適合老人吃的健康食品。我從工作人員的口中聽到,因為我們的到來,爺爺奶奶們會高興好些日子呢。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我們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老人們。我覺得這個上午格外溫暖,因為我們在這樣的初雪冬日,給老人們帶來了歡樂,為敬老院帶來了熱鬧,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回家多陪陪我們的爺爺奶奶。
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篇3
今天上午,我們兩個小組的同學們參加了志愿活動,我們在戚城公園集合,經過了一些時間的等待,拍完照片之后,便是進入公園之中來清潔地面上的垃圾的活動了。
進到公園,首先是拿著班旗來唱歌,我舉著班旗站在后排,我們在唱歌時,由于太過于要面子,唱出來的歌聲完全沒有氣勢,不過,等到這一切折磨終于結束了之后,我們終于要開始這次活動的主體——清潔垃圾了。
我和郭敦允、王子堯、吳建興我們這四個人一組,向著北面首先進發(fā)了。雖然沒有手套,也沒有撿垃圾用的鉗子,更沒有掃把,但我們這四個人就一路說話,一路就用手直接撿著垃圾,也感到十分有趣味。向北面前進!我們一人拿著一個垃圾袋,在草坪上撿起了垃圾。
在撿垃圾的過程中,還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向北走了一段距離之后,我們便走到了娛樂場那里,穿過那條全是娛樂項目的道路時,我們的垃圾袋已經滿了一半。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當我們走到了道路的盡頭之后。遠遠的就看到了那個大型的娛樂園。郭敦允就表現(xiàn)出了他愛玩的天性。他先是笑嘻嘻地、以一種不干好事的語調說:兄弟們!看我給你們表演什么叫做真正的“社交牛逼癥”!說著,他便緩緩的向那里的看門人走去,很明顯是想借著進去撿垃圾的借口來玩上一通。我們三個都決定不要跟著,讓他自己去作死好了。過了一會,他狼狽地被人家趕了出來。這便是作死的后果??!
我們順著河邊往東走,很快到了湖的邊上,沿著湖,我們又見到了不少的垃圾,讓我們的垃圾袋撐得要裝不下了。繞過山崗,又再一次的向北走去。再又一次的經過了曾經走過的道路之后,我們終于回到了原來出發(fā)的地點。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息之后,這次活動就算是圓滿結束了。
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篇4
在校團委的組織下,我與幾名同學很榮幸地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參加年初一春節(jié)游園活動,在這短短的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感觸頗深。
年初一的早上,氣溫較低且夾著雨,風凜冽地吹著,迎面吹來不禁打了個哆嗦。但是在這樣寒冷的天,我們在石龍人民廣場開設的春節(jié)游園活動卻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參與。由于是下著雨,地較滑,所以游園攤位設到表演臺上,但無損市民們參與的心情。我們攤位主要是抽獎,套圈和投籃。活動現(xiàn)場熱鬧非凡,越來越多市民參與,在每個游戲項目前有秩序地排起長隊,不時響起笑聲和掌聲,洋溢著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市民們有時會替拿到獎品的人高興,有時會替正在參與的人玩游戲而緊張。有些人帶著一家大小地參加各個項目,有些人帶著家里年邁的老人來湊湊熱鬧,讓他們感受春節(jié)喜慶熱鬧的氣氛。小孩子們懷中抱著一大堆贏來的糖果餅干,臉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純真、燦爛。大人們也不甘示弱,贏得一大袋包含著我們的祝福的獎品。老人家們,就算只贏獎品不多的市民,還是難掩心中的歡喜。伴隨著愉悅的歡呼聲,來參加活動的無論是大人和小孩都有了一份收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整個活動場面暖意融融、笑語盈盈……
我們作為組織活動的志愿者,看到市民在我們組織的活動中歡欣雀躍,而且拿到獎品的喜悅笑臉,就覺得很滿足。是呀,人其實很容易快樂,即使得到小小的禮物,也會很歡喜,快樂就是那么簡單。在這次活動中,我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得到提升,社會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提高,也讓我體驗到為市民無私奉獻的快樂,盡管只為他們奉獻一點點,也就得到了快樂。我志愿,我快樂。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短暫的寒假一晃就過啦。為了使寒假生活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我們主動參加了鎮(zhèn)里舉辦的初中生寒假實踐活動——在圖書館當義工管理員。這是我們寒假實踐活動的第一項志愿活動。
以前去過圖書館,看見管理員們走來走去忙碌的身影,心中早就萌發(fā)出一種向往,希望有機會體驗一下工作的味道。假期,我們終于有幸實踐這項工作了,我們摩拳擦掌,充滿期待。
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篇5
國慶節(jié)前的一個周末,藍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白云。我興奮的一大早就醒來,去參加社區(qū)組織的一個公益綠色環(huán)保組織的社區(qū)義賣志愿活動。
我現(xiàn)在上四年級了,有不少挺新的玩具、看過的圖書、還有不適合我的學習用品等,對于我來說已經沒用了,把他們扔了怪可惜也是浪費,如果去跳蚤市場分享、交換或賣掉,可以被人再利用起來,收入捐給組織單位,就既節(jié)約了資源又踐行了這次公益活動的目的。
市場里很熱鬧,很多是家長陪小朋友一起來的。在那里有的賣衣服、賣食品、有的賣玩具、賣書本……,買東西的人群熙熙攘攘,轉來轉去。我為了把東西賣給真正需要的人,我賣的價都很低,小東西一塊錢,大個的玩具幾塊錢就賣,原價幾十元還很新的書兩三塊錢就賣給別人了。有一個阿姨帶著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來挑我的書,看中好幾本,又不想多花錢,但想給孩子多看點書,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出她的意思來了,又看小朋友,他一直在很喜歡的看,頭抬都不抬,覺得書里非常有意思似的,我就說:“買一本,再加1塊錢就送你三本吧!”這樣六塊錢,雙方高高興興的就成交了,這樣我就放心他不會隨手扔掉了。從早上到中午,陸陸續(xù)續(xù)地人多起來,把我的攤兒包圍了,這個買我的書,那個買我的玩具,都說我價格合適,想買的我都給他們滿意的價格買去了。辛苦了一上午,我也小有收獲,收入了37塊錢。我和媽媽的商量后,把錢都捐給了組織人員,我得謝謝他們,感謝他們?yōu)槲覀兘M織了社區(qū)綠色環(huán)保義賣活動。
經過這次志愿活動,鍛煉了我的交往能力,也體會到了勞動和收獲的艱辛,還奉獻了愛心,更重要的是還把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傳播出去,我非常高興,喜歡以后還能參加更多綠色志愿者活動。
志愿者日常服務日記篇6
沙排志愿的7天,似乎很短,卻也很長。歡笑與淚水,堅持與放棄,團結與友愛,讓我感觸很多,收獲很多。
我們組分配在主場,全程錄像下,球童的形象尤為重要。比賽場次多的三天,替補的人手不夠,連站兩場是家常便飯。
烈日焦烤著沙灘,我站在連雞蛋都能煎熟的沙子上,昏昏欲睡,腳也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我好想什么都不關不顧靠在廣告欄上。只是,眼前比賽場上的運動員依舊是激情澎湃,努力地去接每一個球,盡全力地扣每一個球。他們的堅持每時每刻提醒著我,運動員們比我辛苦幾百倍,他們都沒放棄我有什么資格放棄!我定定神,站直身,挺起胸膛,再一次以最好的形象展現(xiàn)給外國友人和觀眾們。
也許在運動員眼中,球童是再普通不過的了,給他們傳球也是應該的。但是,他們仍舊堅持微笑向給他們傳球的志愿者說“謝謝”或“thank you”。簡單的一句,對我們來說,卻說莫大的鼓勵和溫暖。
是不是只有同甘共苦過才會真的團結?我們組的組員們從最初的互相不熟悉不說話到最后打成一片大概就是這樣吧。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有比賽在繼續(xù)。留在休息室的迅速扒完飯,趕去替場上還沒吃飯的。這次的志愿經歷,讓我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我們”。
隨隊的老師也是很辛苦的,老師們要關注那么多場地的比賽情況,提醒同學們不要亂跑、按時到場。老師每天也早出晚歸,還要關心學校里的事。沒有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沙排志愿不會成功。所以,我們也要向老師們學習,辛勤付出,沒有一絲抱怨。
這些天的收獲我永遠不會忘記,它們會成為我人生路上寶貴的經驗,助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