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
推薦文章
春節(jié),是農(nóng)歷的歲首,春節(jié)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熱鬧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jié)日,春節(jié)象征著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fā)達等。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770566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1
每到農(nóng)歷臘月,我就開始期待春節(jié)的到來,因為春節(jié)可以放鞭炮、拿紅包,還能吃到許多美食,一家人團圓在一起的感覺很溫馨。
從農(nóng)歷除夕的早上開始,我們就開始忙碌準備東西。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在廚房為大家準備佳肴,忙得滿頭是汗。而我最樂意干的事情就是和爸爸貼對聯(lián)。我當爸爸的助手,爸爸貼我負責(zé)遞。瞧,爸爸把福字貼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
我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諧音。
晚上,我們?nèi)胰藝诓妥狼埃贿叧灾牢兜娘溩?,一邊欣賞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窗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忍不住拉著爸爸到樓下放鞭炮,有小蜜蜂、沖天炮,還有五顏六色的煙火,雖然天氣很冷,但我們玩得很開心。
今年過年,我覺得非常有趣,希望新的一年又長大一歲的我更懂事。
#770563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2
春節(jié),我和媽媽爸爸回老家過年。
剛一到,那老家的山山水水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高興的又蹦又跳,我多年沒回過老家,大家都不認識我了,包括家鄉(xiāng)的小黃狗。我剛下山回家,那里所狗都向我沖來,我趕忙后退,還好碰上了強哥,把狗趕了回去。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爺爺接,而奶奶因身體不好只能坐在沙發(fā)上,遠遠地招呼著我。
看著陽光明媚的好天氣,我和強哥相約到河里去摸魚。于是以放牛為借口,來到?jīng)鏊暮舆叄敃r我心砰砰地跳,生怕摸不著魚。剛想到這兒,強哥就抓到了2只大魚,高興得又是蹦又跳。趕緊回家拿些柴火,胡亂地放些調(diào)料,就在河邊升火燒魚吃。
燒著燒著牛不見了,于是不丟下快要到嘴的美味,趕緊四處找牛?;貋頃r魚燒焦了,渾身黑乎乎的,還冒著青煙。遲疑地望了一下對方,好象很失望的樣子,可幾乎又各自搶到了滿意的那一條,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這件事讓今年的春節(jié)多了份難忘的記憶。
#9466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3
新的一年來到了,新的春天來了,新的春節(jié)來了。
除夕晚上我在電視機旁邊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守到新的一年的到來;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又大了一歲,變的更加懂事了;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又走過了童年的一大部分;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各地離家的人們又回到自己的家團團圓圓;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那些回不來的華僑華人又在海外想念家鄉(xiāng)了……
新的一年來了,萬物復(fù)蘇各種動物都從樹洞,地下,墻縫里……在鄉(xiāng)間小道上長出了嫩嫩的小草,這是見證春天的證件,在新的一年中我們都會快樂的成長。我很高興,很多人給我壓歲錢,還有很多地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
新年來了,家家忙著過大年,家家吃團圓飯,家家接客,家家放煙花炮種,家家慶新年。過年以后我天天有肉吃,媽媽過年后天天炒肉我吃,今天吃羊肉,明天吃牛肉,后天吃魚肉就這樣吃下去。我感受到了父母對我的一份人間真愛,我感到無比的快樂,我就用表現(xiàn)來回報父母,讓父母開心。
記得上次我去婆婆家玩,在婆婆家玩的第二天,我剛一起來婆婆就給我了100元的壓歲錢。這時媽媽看見了就說:“不能要,這是老人的錢?!蔽揖秃推牌畔嗷ネ妻o了起來,一會你推我,一會我推你的,推了半天最后媽媽終于同意了,我很高興又有了100元,從那以后我就源源不斷的收到壓歲錢,現(xiàn)暫時已有400元了,過年就是快樂。
過年快樂的事太多了,寫也寫不完。過年一直很快樂。
祝我明年學(xué)習(xí)更上一層樓!
#655376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4
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餃子的飄香垂涎三尺,商店的商品琳瑯滿目,行人的笑臉如沐春風(fēng)。
這天是中國的節(jié)日——春節(jié),這是一個喜慶的節(jié)日,每家每戶都洋溢著滿足喜悅的笑容,親人們從百忙之中抽身團聚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揣著熱騰騰的心。一大早起來就興奮的不得了,穿上喜慶的新衣,父母帶著我挨家挨戶的串門,給長輩們拜年,最讓我們小孩子興奮的,應(yīng)該是收到壓歲錢了吧,即使有大部分的紅票子被家長拿去“保管”,但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可是,在人們喜迎春節(jié)時,有一戶人家不太一樣。
離我們家有兩棟樓遠的一戶人家,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顯得格外冷清。從他們家里傳不出飯菜的飄香,傳不出老人小孩嬉笑的聲音。他們家門口沒有來來往往串門的親戚鄰居,也沒有回家團聚的親人。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議論中才得知,那戶人家,哦,現(xiàn)在應(yīng)該說是那位老人了。他是位空巢老人,老伴很早就離開他了,膝下的子女早就不回來看望他了。剛開始鄰居還很同情他,隔三差五到他家送米送油陪他說話,可是老人好像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面部肌肉好像早已癱瘓,揚不起一絲笑容。慢慢的,老人就從人們的記憶中消散了。今天本是圓滿的日子,可這位老人好像對節(jié)日沒有什么概念。我們應(yīng)該看不到他看著老伴兒的遺像揩眼淚的樣子,也應(yīng)該看不到他數(shù)著時間等子女到來的樣子。老人應(yīng)該只能遠遠的望著遠處家庭幸福和諧的樣子了吧。
本來很開心的我,莫名開始感到傷感,這個春節(jié)的紅色也好像暗了一點。最后,我鼓起勇氣,拿起一個大大的“?!弊?,跑到老人家門口,把“福”字倒過來貼在上面。剛回頭,就看到了從外面回來的那位老人,是啊,他那么瘦弱,歲月無情的在他臉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跡。我慌張地跑開了,卻清楚的看到老人的眼角那顆晶瑩的淚珠和他上揚的嘴角。從此,無論什么時候,從老人家門經(jīng)過,看到的都是一個沒有沾一點灰塵的“?!弊?。
這個春節(jié),這位老人,這件事,還有這個“?!弊?。
#655374春節(jié)放煙花的作文5
據(jù)說貼春聯(lián)的習(xí)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xí)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lǐng)。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zé)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xí)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jié)習(xí)作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