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七夕的經(jīng)典詩句10句有譯文
七夕節(jié)民間有拜月祈福、拜織女、吃巧果、乞求姻緣等習(xí)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钠呦υ娋洌M軒椭酱蠹?
1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馬嵬·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fù)雞人報曉籌。(傳 一作:鳴)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譯文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yù)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聽到禁衛(wèi)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jīng)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dāng)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牛郎。
如何歷經(jīng)四紀(jì),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2
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出自元代張埜的《奪錦標(biāo)·七夕》
涼月橫舟,銀河浸練,萬里秋容如拭。冉冉鸞驂鶴馭,橋倚高寒,鵲飛空碧。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恨人間、會少離多,萬古千秋今夕。
誰念文園病客?夜色沉沉,獨抱一天岑寂。忍記穿針亭榭,金鴨香寒,玉徽塵積。憑新涼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聽窗前、淚雨浪浪,夢里檐前猶滴。
3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fù)畏秋風(fēng)生曉路。
出自唐代王建的《七夕曲》
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xù)。
拋梭振鑷動明珰,為有秋期眠不足。
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huán)佩無聲燈寂寂。
兩情纏綿忽如故。復(fù)畏秋風(fēng)生曉路。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車。
4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出自清代德容的《七夕二首·其二》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
最傷今夜離愁曲,遙對天涯愈斷腸。
注釋
鵲橋:傳說,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群鵲銜接為橋以渡銀河。唐李洞《贈龐煉師》詩句“若能攜手隨仙令,皎皎銀河渡鵲橋”,則借用此意。
天涯:天的邊際,指極遠的地方。明指天空,銀河,結(jié)合牛女相會事。暗指作者故鄉(xiāng),尚在萬里之遙的江南,實如海角天涯。
5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yīng)被群仙相妒。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鵲橋仙·七夕》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yīng)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fēng)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譯文
今夜是牛郎織女會面的好時光,這對相會的夫妻懶得再為耕織忙。寂寞的群仙要生妒嫉了:嬌美的月亮姊姊蹙緊了娥眉,風(fēng)阿姨興風(fēng)吹雨天地反常。
相見匆匆忙忙,短暫的聚首真不如不見,重新攪起離別的憂傷。見面的歡樂總不抵久別的愁苦多,反倒又增添了新愁帶回品嘗。
6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出自唐代徐凝的《七夕》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jīng)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譯文
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配環(huán)叮咚,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
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fù)一年。
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的不那么明顯。
7
玉露金風(fēng)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出自清代德容的《七夕二首·其一》
玉露金風(fēng)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鑒賞
《七夕》是由兩首七言絕句組成的組詩,此詩為第一首。七夕為農(nóng)歷七月初七之夜。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相會。后附入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壽等活動。此俗甚古,漢、晉、南北朝書中均有記載。在此純粹的婦女風(fēng)俗節(jié)日來臨之際,德容作此七言絕句,記述自己的感想,抒發(fā)自己的情懷。任何風(fēng)俗風(fēng)景,其觀感體驗皆因人而異。舊俗此時,婦女尤其是未婚少女,盡皆歡天喜地,滿懷憧憬地聚集歡會,祈祥禱福。德容無此心境,她疑惑牽??椗疄槭裁匆讼ο鄷?。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團聚,而是團聚之后的斷腸離別。這自然與她的家破國亡,流落異鄉(xiāng)的特殊遭遇有關(guān)。
8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他鄉(xiāng)七夕》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緒風(fēng)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譯文
身在他鄉(xiāng)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
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懷念家鄉(xiāng)。
微風(fēng)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dāng)空,初秋已快來臨。
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9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
出自宋代陳師道的《菩薩蠻·七夕》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jīng)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譯文
七夕佳節(jié)烏鵲、飛燕紛紛前來架橋,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一年才能再相見。急雨沖刷著織女所乘之車,天旋銀河斜。
千載悠悠,離愁綿綿,雖然相隔遙遠仍能遙遙相望。不似人世間,回頭望去只有巍巍群山。
10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出自唐代李賀的《七夕》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譯文
天河隱隱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
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
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鉤。
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