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與王士禛同時馳名詩壇,當時有“南朱北王”之稱,趙執(zhí)信也尊奉他們?yōu)閮纱蠹?見《談龍錄》)。朱彝尊論詩,早期宗唐黜宋,對于陸游批評尤為尖銳,謂其詩“句法稠疊”,“令人生憎”(《書劍南集后》),晚年則由唐入宋。但總體上說,他的詩有學者氣,重才藻,求典雅,缺乏初盛唐詩歌激蕩奔放的氣概。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朱彝尊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鴛鴦湖棹歌·之二十二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谷水由來出小湖,渚城辟塞總春蕪。戰(zhàn)場吳楚看猶在,折戟沙中定有無。鴛鴦湖棹歌·之三十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天寧佛閣早春開,鳥語
朱彝尊是清代詞壇領袖,其詞在清詞中影響巨大。他和陳維崧并稱“朱陳”,執(zhí)掌詞壇牛耳,開創(chuàng)清詞新格局。他認為明詞因?qū)W《花間集》、《草堂詩余》,有氣格卑弱、語言浮薄之弊,乃標舉“清空”、“醇雅”(其說源于張炎)以矯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朱彝尊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鴛鴦湖棹歌·之十一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桃花新水涌吳艚,十五漁娃櫓自操。網(wǎng)得錢塘一雙鯉,不知魚腹有瓜刀。鴛鴦湖棹歌·之十四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堤外湖光堤內(nèi)池,露荷珠綴夜涼時。阿誰月底修蕭譜,更按《東堂》舊日詞。鴛鴦湖棹歌·之十六朝代:
朱彝尊是清代詞壇領袖,其詞在清詞中影響巨大。他和陳維崧并稱“朱陳”,執(zhí)掌詞壇牛耳,開創(chuàng)清詞新格局。他認為明詞因?qū)W《花間集》、《草堂詩余》,有氣格卑弱、語言浮薄之弊,乃標舉“清空”、“醇雅”(其說源于張炎)以矯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朱彝尊詩詞名句,來欣賞一下吧。一葉落·淚眼注詞牌名:一葉落|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淚眼注,臨當去,此時欲住已難住。下樓復上樓,樓頭風吹雨。風吹雨,草草離人語。賣花聲·雨花臺詞牌名:賣花聲|朝代:清朝|作者:朱彝尊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
梅堯臣,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qū))人。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梅堯臣全部詩詞大全,來欣賞一下吧。和歲除日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一年三萬六千刻,玉漏唯余十二時。去日苦多誰會惜,殘陰全少頗能知。已驚顏貌徐徐改,不奈烏蟾冉冉馳。萬國明朝賀新歲,東風依舊入春旗。薛簡肅夫人挽詞四首·冠劍將朝去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冠劍將朝
梅堯臣在京任職,足跡“不登權(quán)門”,即使對于當時官拜京兆尹的好友歐陽修,他也不愿前往其家。此時歐陽修、江休復、吳中復等常來訪晤。嘉祐二年(1057年),因郊祀加恩,梅堯臣晉升為尚書都官員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稱。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梅堯臣詩詞,來欣賞一下吧。師厚生日因以詩贈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龍驥產(chǎn)龍駒,良金出良冶。良冶無頑礦,龍駒豈凡馬。致遠在御徒,作礪由工者。君子生慶門,詩書未嘗舍。進道期日隆,無愧金馬下。送臨江胥令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初從桃源還,卻向竟陵去。今作中州官,山水不曾飫。且
梅堯臣,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qū))人。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梅堯臣的詩,來欣賞一下吧。胡公疏示祖擇之盧氏石詩和之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遠州太守蓬山客,來過盧家尋怪石。盧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難移留舊跡。埋沒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太守惻然呼健兒,荷鋤秉鍤爭來役。健兒掘土不為堅,旋旋剜沙見圭隙。漸奇漸異人忘勞,更索
梅堯臣出身農(nóng)家,幼時家貧,但他酷愛讀書。十六歲時,梅堯臣參與鄉(xiāng)試,但未被錄取。之后,由于家庭無力繼續(xù)供其再次攻讀,梅堯臣便跟隨叔父梅詢到河南洛陽,以恩蔭補任太廟齋郎,后歷任桐城、河南、河陽三縣的主簿。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梅堯臣全部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送鹽官劉少府古賢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我祖南昌尉,時危棄去仙。劉郎從宦日,天子治平年。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煙。吳民不為盜,唯此撓君權(quán)。送趙子淵知潁州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舊谷不棲畝,新春原鹿饑。野荒多寇奪,詔發(fā)撫疲羸。驛騎東風急,菑田小雨遲。塵同
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梅堯臣最出名的詩,來欣賞一下吧。夢后寄歐陽永叔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適往言猶在,浮生理可齊。山王今已貴,肯聽竹禽啼。和永叔六篇其二代鳩婦言朝代:宋朝|作者:梅堯臣不如作繭依蠶蔟,以絲自裹還自足。與爾為婦過一生
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詩尊杜甫,也推崇蘇軾、黃庭堅和陳師道,號為“詩俊”,與“詞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后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存詞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賞識,因而升遷。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全部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愚溪 朝代:宋朝|作者:
陳與義自幼聰明好學,能詩文,為同輩所敬重?!端问贰繁緜髡f他“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教授,累遷太學博士,進升為符寶郎,掌皇帝八寶及國之符節(jié),不久被貶為陳留郡(今河南杞縣境)酒稅監(jiān)。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詩詞大全,來欣賞一下吧。端門聽赦詠雪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云葉垂雞竿,雪花眩鸞旗。一天豐年意,飄入萬壽卮。茫茫玉妃班,影亂千官儀。也知樓頭喜,舞態(tài)方自持。教坊可憐女,面赤婆娑時。天公一笑罷,未覺
陳與義自幼聰明好學,能詩文,為同輩所敬重?!端问贰繁緜髡f他“天資卓偉,為兒時已能作文,致名譽,流輩斂衽,莫敢與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教授,累遷太學博士,進升為符寶郎,掌皇帝八寶及國之符節(jié),不久被貶為陳留郡(今河南杞縣境)酒稅監(jiān)。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詩詞精選,來欣賞一下吧。至陳留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煙際亭亭塔,招人可得回。等閑為夢了,聞健出關來。日落河冰壯,天長鴻雁哀。平生遠游意,隨處一徘徊。同左通老用陶潛還舊居韻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還有不少寓憂國憂民于寫景詠物之中的詩。這些詩往往語言雋永秀麗,形象鮮明,多為體物寫志,愛國懷鄉(xiāng)之作。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詩詞,來欣賞一下吧。友人惠石兩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兩峰寒之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舊喜看書今不看,且留雙眼向孱顏。從來作夢大槐國,此去藏身小玉山。暮靄朝曦一生子,高天厚地兩峰閑。九華詩句喧寰宇,細比真形伯仲間。余識景純家弟出其詩見示喜其同臭味也輒用大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阿奴喜氣照人黃,傳得新詩細作行。可愛懸知似楊柳,忘憂復不待檳榔。魏收已獲崔昂譽,摩詰仍推相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陜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十三日再賦二首其一以贊使君是日對花賦此韻·武林曾識最高枝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武林曾識最高枝,百感
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詩尊杜甫,也推崇蘇軾、黃庭堅和陳師道,號為“詩俊”,與“詞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后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存詞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賞識,因而升遷。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關于陳與義的詩大全,來欣賞一下吧。題董宗禹園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陜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的詩詞作品,來欣賞一下吧。與夏致宏孫信道張巨山同集澗邊以散發(fā)巖岫為·張子臥石榻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張子臥石榻,夏子理泉
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詩尊杜甫,也推崇蘇軾、黃庭堅和陳師道,號為“詩俊”,與“詞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同列洛中八俊。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年1月1日)。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陳與義的詩,來欣賞一下吧。襄邑道中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早行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登岳陽樓二首朝代:宋朝|作者:陳與義洞庭之
劉楨(186―217),字公干,東漢末年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泗店鎮(zhèn)古城村)人,東漢名士。其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劉楨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贈從弟·亭亭山上松朝代:晉朝|作者: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贈從弟·泛泛東流水朝代:晉朝|作者:劉楨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采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詩·散禮風雨起朝代:晉朝|作者:
鮑令暉,南朝女文學家,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人,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家。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鮑令暉詩詞,來欣賞一下吧。古意贈今人朝代:南北朝|作者:鮑令暉寒鄉(xiāng)無異服,氈褐代文練。日月望君歸,年年不解綖。荊揚春早和,幽冀猶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見。誰為道辛苦?寄情雙飛燕。形迫杼煎絲,顏落風催電。容華一朝盡,惟馀心不變。近代吳歌·春歌朝代:南北朝|作者:鮑令暉朝日照北林。初花錦繡色。誰能春不思。獨在機中織。自君之出矣朝代:南北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祖籍南陽新野(今屬河南)。南北朝時期大文學家,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人稱“庾開府”,中國文學史上多產(chǎn)的作家之一。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庾信詩歌對唐朝影響,來欣賞一下吧。正旦蒙趙王賚酒詩·正旦辟惡酒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流星向椀落。浮蟻對春開。成都已救火。蜀使何時回。詠畫屏風詩·十五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河流值淺岸。斂轡暫經(jīng)過。弓衣濕濺水。馬足亂橫波。半城斜出樹。長林直枕河。今朝游俠客。不畏風塵多。閨怨詩朝代:南北
庾信出身于一個“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1],為東晉時期文學家庾闡的后人。他的祖父庾易,在南齊時不應朝廷征聘;父親庾肩吾,曾任南梁散騎常侍、中書令,為當時著名文學家。庾信自幼聰敏,博覽群書,特別通曉《春秋左氏傳》。他身高八尺,腰長達十圍,形貌舉動疏慢而不拘禮法,有不同常人之處。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庾信詩歌,來欣賞一下吧。周五聲調(diào)曲·羽調(diào)曲·一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樹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靜亂。首惡既其南巢。元兇于是北竄。居休氣而四塞。在光華而兩旦。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風行惟渙。周之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