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出身于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龔,在漢順帝時任太尉;祖父王暢,在漢靈帝時任司空,是當(dāng)時的名士,都位列三公。王粲的父親王謙,曾任大將軍何進的長史。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王粲詩詞,來欣賞一下吧。從軍詩·從軍有苦樂朝代:三國|作者:王粲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guān)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丘山。酒肉踰川坻。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余資。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晝?nèi)仗幋蟪H漳罕⊙詺w。外參時
約義熙十二年(416年),鮑照出生于一個低級士族家庭,因家庭貧困而年少時曾從事農(nóng)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鮑照創(chuàng)作《擬行路難十八首》組詩中的部分詩作。深秋,鮑照西游荊州,往依臨川王劉義慶。途中,鮑照經(jīng)過大雷(今安徽省望江縣境內(nèi)),作《登大雷岸與妹書》寄予妹妹鮑令暉。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鮑照詩歌氣勢豪邁,來欣賞一下吧。望水詩朝代:南北朝|作者:鮑照刷鬢垂秋日。登高觀水長。千澗無別源。萬壑共一廣。流駛巨石轉(zhuǎn)。湍回急沫上。苕苕嶺岸高。照照寒洲爽。東歸難忖惻。日逝誰與賞。臨川憶古事。目孱千載想。河伯自
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yuǎn),東海郡人(今屬山東臨沂市蘭陵縣長城鎮(zhèn)),中國南朝宋杰出的文學(xué)家、詩人。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鮑照詩歌,來欣賞一下吧。中興歌·襄陽是小地朝代:南北朝|作者:鮑照襄陽是小地。壽陽非帝城。今日中興樂。遙冶在上京。從登香爐峯詩朝代:南北朝|作者:鮑照辭宗盛荊夢。登歌美鳧繹。徒收杞梓饒。曾非羽人宅。羅景藹云扃。沾光扈龍策。御風(fēng)親列涂。乘山窮禹跡。含嘯對霧岑。延蘿倚峯壁。青冥搖煙樹。穹跨負(fù)天石。霜崖滅土膏。金澗測泉脈。旋淵抱星漢。乳竇通海碧。谷館駕鴻人。巖棲咀丹客。殊物藏珍
光啟元年(885年),韋莊為赴寶雞“迎駕”在衢州居住。次年,出發(fā)前往寶雞,聽聞唐僖宗已到興元府(今陜西漢中),亦尾隨而至。此后沿渭、黃河而返,在孟津上岸。原計劃由許昌東南方向經(jīng)安徽直達(dá)潤州,不料七月間秦宗權(quán)攻占許州(今河南許昌),殺節(jié)度使鹿晏弘。于是韋莊改變了計劃沿黃河?xùn)|去開封,打算從開封南下返回潤州(今河南開封)。不幸此時潤州周寶后院起火,手下大將張郁醉酒后叛亂。在這種情形下,不宜返回浙西,只好又回到孟津。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韋莊詩詞精選,來欣賞一下吧。 清平樂·春愁南陌 詞牌名:清平
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韋莊出生于長安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為唐睿宗時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yīng)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中衰。韋莊的父母早亡,其家境因而寒微。他自少孤貧力學(xué),才敏過人。他為人疏曠通達(dá),不拘小節(jié)。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韋莊最出名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酒泉子·月落星沈詞牌名:酒泉子|朝代:唐朝|作者:韋莊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綠云傾,金枕膩,畫屏深。子規(guī)啼破相思夢,曙色東方才動。柳煙輕,花露重,思難任。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詞牌名:木蘭花|朝代:唐朝|作者:韋莊獨上小樓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為文化貢獻(xiàn)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松、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五代韋莊詩詞,來欣賞一下吧。上行杯·白馬玉鞭金轡詞牌名:上行杯|朝代:唐朝|作者:韋莊芳草灞陵春岸,柳煙深,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今日送君千萬,紅縷玉盤金鏤盞。須勸!珍重意,莫辭滿。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離別容易。迢遞去程千萬里。惆悵異鄉(xiāng)云水,滿酌一杯勸和淚。須愧!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羅隱、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偓、羅隱并稱為“華岳三峰”(《五代詩話·例言》)。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韋莊的詩,來欣賞一下吧。出關(guān)朝代:唐朝|作者:韋莊|馬嘶煙岸柳陰斜,東去關(guān)山路轉(zhuǎn)賒。到處因循緣嗜酒,一生惆悵為判花。危時只合身無著,白日那堪事有涯。正是灞陵春酬綠,仲宣何事獨辭家?江上別李秀才朝代:唐朝|作者:韋莊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莫向尊前惜沈醉,與君俱是異鄉(xiāng)人。含香朝代:唐朝|作者:韋莊含香
韋莊與溫庭筠又是花間派中成就較高的詞人,與溫庭筠并稱溫韋。溫、韋詞在內(nèi)容上并無多大差別,不外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流連光景。但溫詞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詞,創(chuàng)作個性不鮮明;而韋詞卻注重于作者情感的抒發(fā),如《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5首。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韋莊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不寐朝代:唐朝|作者:韋莊不寐天將曉,心勞轉(zhuǎn)似灰。蚊吟頻到耳,鼠斗競緣臺。戶闇知蟾落,林喧覺雨來。馬嘶朝客過,知是禁門開。云散朝代:唐朝|作者:韋莊云散天邊落照和,關(guān)關(guān)春樹鳥聲多。劉伶避世唯沈醉,甯戚傷時亦浩歌。已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長安杜陵(今中國陜西省西安市附近)人,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yīng)物四世孫。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并稱“溫韋”。宋代張?zhí)朴⒃叨仍u價其:“不恃權(quán),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韋莊全部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鷓鴣朝代:唐朝|作者:韋莊南禽無侶似相依,錦翅雙雙傍馬飛。孤竹廟前啼暮雨,汨羅祠畔吊殘暉。秦人只解歌為曲,越女空能畫作衣。懊惱澤家非有恨,年年長憶鳳城歸
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韋莊出生于長安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為唐睿宗時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yīng)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中衰。韋莊的父母早亡,其家境因而寒微。他自少孤貧力學(xué),才敏過人。他為人疏曠通達(dá),不拘小節(jié)。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韋莊詩詞,來欣賞一下吧。語松竹朝代:唐朝|作者:韋莊庭前芳草綠于袍,堂上詩人欲二毛。多病不禁秋寂寞,雨松風(fēng)竹莫騷騷。過樊川舊居朝代:唐朝|作者:韋莊卻到樊川訪舊游,夕陽衰草杜陵秋。應(yīng)劉去后苔生閣,稽阮歸來雪滿頭。能說亂離惟有燕,解偷閑暇不如鷗。千桑萬海無人
鄭板橋(原名鄭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朝學(xué)者、書畫家、“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清朝詩人鄭板橋的好詩詞,來欣賞一下吧。詠芭蕉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fēng)雨怨秋聲。沁園春·恨詞牌名:沁園春|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花亦無知,月亦無聊,酒亦無靈。把夭桃斫斷,煞他風(fēng)景;鸚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硯燒書,椎琴裂畫,毀盡文章抹盡名。滎陽鄭,有慕歌家世,乞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生活拮據(jù)。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作文聯(lián)對。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清朝詩人鄭板橋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道情·老書生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老書生,白屋中;說黃虞,道古風(fēng)。許多后輩高科中,門前仆從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漁家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賣得鮮魚二百錢,糴糧炊飯放歸船。拔來濕葦燒難著,曬在垂楊古岸邊。紹興朝代
鄭板橋,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至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鄭板橋集》等。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鄭板橋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 由興化迂曲至高郵七絕句 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 煙蓑雨笠水云居,鞋樣船兒帽樣廬?! ≠u取青錢沽酒得,亂攤荷葉擺鮮魚?! M江紅·思家 詞牌名:滿
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其畫,多以蘭草竹石為主,蘭竹幾成其心靈的鄭板橋的書法藝術(shù),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清鄭板橋詩詞,來欣賞一下吧。竹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一節(jié)復(fù)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得南闈捷音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忽漫泥金入破籬,舉家歡喜又增悲。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載征途發(fā)達(dá)遲。何處寧親唯哭墓,無人對鏡懶窺帷。他年縱有毛公檄,捧入華堂卻慰誰?道情·老漁翁朝代:清朝|作者:鄭板橋老漁翁,一釣竿??可窖?,傍水灣。
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吳興郡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祖籍亳州(今屬安徽),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紳浪費糧食的詩,來欣賞一下吧。憫農(nóng)二首朝代:唐朝|作者:李紳憫農(nóng)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憫農(nóng)其二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悲善才朝代:唐朝|作者:李紳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鑾殿開高秉燭。東頭弟子曹善才,琵琶請進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詩詞,來欣賞一下吧。續(xù)薛令之題壁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啄木觜距長,鳳凰羽毛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xué)士探得風(fēng)字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乾道運無窮,恒將人代
李隆基不僅對內(nèi)政進行有效的治理,對于邊疆也進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將原來丟失的領(lǐng)地重新奪了回來。這主要是對于兵制進行了改革。原來的府兵制由于均田制的破壞,致使農(nóng)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到了李隆基在位時,士兵逃跑現(xiàn)象極為嚴(yán)重,軍隊?wèi)?zhàn)斗力也很低,無法和強悍的突厥軍隊抗衡。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赤帝收三杰,黃軒舉二臣。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子房推道要,仲子訝風(fēng)神。復(fù)輟臺衡老,將為調(diào)
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陽,高宗與武則天之孫,睿宗第三子(故稱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詩詞作品,來欣賞一下吧。過大哥山池題石壁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澄潭皎鏡石崔巍,萬壑千巖暗綠苔。林亭自有幽貞趣,況復(fù)秋深爽氣來。過大哥宅探得歌字韻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魯衛(wèi)情先重,親賢愛轉(zhuǎn)多。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jīng)過。戚里申高宴,平臺奏雅歌。復(fù)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答司馬承禎上劍鏡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寶照含天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李隆基詩詞名句,來欣賞一下吧。送玄同真人李抱樸謁灊山仙祠朝代:唐朝|作者:李隆基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采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送道士薛季昌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nóng),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王冕性格孤傲,鄙視權(quán)貴,詩作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zé)豪門權(quán)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元朝:王冕的詩詞,來欣賞一下吧。題巨然畫朝代:元朝|作者:王冕溪山對雨起呼酒,一笑還披萬里圖。疏樹遠(yuǎn)山秋淡薄,飄風(fēng)流水盡模糊。寄太素高士·我昔扁舟上邪溪朝代:元朝|作者:王冕我昔扁舟上邪溪,尋君直過丹田西。長松月冷啼子規(guī),春風(fēng)滿地芳草齊。樓殿玲瓏金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