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詩詞大全

    5U文學(xué)網(wǎng) > 詩詞 > 詩詞大全 >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

    | 曉晴

    春天,嫩綠的柳樹枝葉輕輕地飄在空中。微風(fēng)吹拂,柳樹翩翩起舞,上下左右,很好看。它優(yōu)美的姿勢可以和舞者相比。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1

    淮上與友人別

    [唐]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fēng)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作品賞析

    【注釋】:

    晚唐絕句自杜牧、李商隱以后,單純議論之風(fēng)漸熾,抒情性、形象性和音樂性都大為減弱。而鄭谷的七絕則仍然保持了長于抒情、富于風(fēng)韻的特點。

    這首詩是詩人在揚州(即題中所稱“淮上”)和友人分手時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別:友人渡江南往瀟湘(今湖南一帶),自己則北向長安。

    一、二兩句即景抒情,點醒別離,寫得瀟灑不著力,讀來別具一種天然的風(fēng)韻。畫面很疏朗:揚子江頭的渡口,楊柳青青,晚風(fēng)中,柳絲輕拂,楊花飄蕩。岸邊停泊著待發(fā)的小船,友人即將渡江南去。淡淡幾筆,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畫。景中寓情,富于含蘊。依依裊裊的柳絲,牽曳著彼此依依惜別的深情,喚起一種“柳絲長,玉驄難系”的傷離意緒;蒙蒙飄蕩的楊花,惹動著雙方繚亂不寧的離緒,勾起天涯羈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頭柳色,宜人春光,在這里恰恰成了離情別緒的觸媒,所以說“愁殺渡江人”。詩人用淡墨點染景色,用重筆抒寫愁緒,初看似不甚協(xié)調(diào),細(xì)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諧統(tǒng)一。兩句中“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復(fù),構(gòu)成了一種既輕爽流利,又回環(huán)往復(fù),富于情韻美的風(fēng)調(diào),使人讀來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顯得過于沉重與傷感。次句雖單提“渡江人”,但彼此羈旅漂泊,南北乖離,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數(shù)聲風(fēng)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三、四兩句,從江頭景色收轉(zhuǎn)到離亭別宴,正面抒寫握別時情景。驛亭宴別,酒酣情濃,席間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許正是象征著別離的《折楊柳》吧。這笛聲正傾訴出彼此的離衷,使兩位即將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馳,默默相對,思緒縈繞,隨風(fēng)遠(yuǎn)揚。離笛聲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覺地暗了下來,握別的時間到了。兩位朋友在沉沉暮靄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瀟湘我向秦。詩到這里,戛然而止。

    這首詩的成功,和有這樣一個別開生面的富于情韻的結(jié)尾有密切關(guān)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敘述語,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寫,也無一唱三嘆的抒情,實際上詩的深長韻味恰恰就蘊含在這貌似樸直的不結(jié)之結(jié)當(dāng)中。由于前面已通過江頭春色、楊花柳絲、離亭宴餞、風(fēng)笛暮靄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對離情進行反復(fù)渲染,結(jié)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抔土之障黃流,在反激與對照中愈益顯出其內(nèi)涵的豐富。臨歧握別的黯然傷魂,各向天涯的無限愁緒,南北異途的深長思念,乃至漫長旅程中的無邊寂寞,都在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達(dá)?!熬薄拔摇睂εe,“向”字重迭,更使得這句詩增添了詠嘆的情味。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2

    新柳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曙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亂發(fā)青條,春風(fēng)來幾日。

    翻譯/譯文

    好像是欺侮百花開放得晚,

    嫉恨傲雪綻放的臘梅。

    張狂雜亂地萌發(fā)枝條,

    他這才得益于和煦春風(fēng)的潤育幾天啊?!

    賞析/鑒賞

    司空曙的《新柳》,一“欺”一“妒”一“撩亂”,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新貴們一副小人得勢的嘴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蹦┮痪?,點明他確乎是位平步青云的暴發(fā)戶。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3

    臨江仙·柳絮

    曹雪芹 〔清代〕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譯文

    白玉華堂前面,柳花被春風(fēng)吹散,像在翩翩起舞。舞姿柔美,緩急有度。一群群蜂兒蝶兒,團團翻飛,追隨著柳絮。何曾落于水中,隨波流去?怎會落于泥土中?

    盡管柳絮隨風(fēng),忽聚忽分,柳樹依舊長條飄拂。休笑我,春絮兒無根無柢無依附。愿借東風(fēng)的力量,把我送上碧藍(lán)的云天!

    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huán)”。格律俱為平韻格,雙調(diào)小令,字?jǐn)?shù)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白玉堂: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這里說柳絮所處高貴之地。

    春解舞:春能跳舞。這是說柳花被春風(fēng)吹散,像在翩翩起舞。

    均勻:指舞姿柔美,緩急有度。

    “蜂圍”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紛紛追隨柳絮?;蛞苑涞妬y比飛絮,亦通。

    隨逝水:落于水中,隨波流去。

    委芳塵:落于泥土中。

    委:棄。

    “萬縷”二句:意謂盡管柳絮隨風(fēng),忽聚忽分,柳樹依舊長條飄拂。

    “韶華”句:意即休笑我,春光中的柳絮本是無根的。

    憑借力:指不斷地借助于風(fēng)力。

    青云:高天,也用以說名位高。

    賞析

    這是薛寶釵所作的一首柳絮詞,該詞被眾人推選為獨占鰲頭的作品。薛寶釵在敘述其創(chuàng)作意圖時說過:“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才不落套”。由此可見,該詞之所以能做到“不落俗套”,匠心獨運,其根本原因,正在于道出了“人人筆下所無”的東西。

    這首詞上片狀物,著力描寫風(fēng)飏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狀。下片言志,抒寫了柳絮的情志:有離即有合,有散必有聚。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寶釵青云平步的志向。全詞句句詠物,處處有“我”,物性我情,水乳交融。

    詞的開頭就已非同凡響:“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fēng)卷得均勻”。柳絮飄飛的地點,已不是黛玉筆下那觸目愁腸的“百花洲”和“燕子樓”,而是換成了充滿著富貴氣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貴族家庭的住宅里;柳絮飄飛的姿態(tài),雖然也仍是“一團團逐對成毯”,卻已沒有黛玉詞中那種“空繾倦,說風(fēng)流”的幽恨,一變而為歡快輕盈、均勻優(yōu)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種歡愉融洽的欣喜之情。

    詞的第三句,接以“蜂團蝶陣亂紛紛”的描寫,來進一步烘染這春意喧鬧的大好時光,從而唱出了詞人對春光的一曲贊歌。如若拿寶玉《南柯子》詞中之“鶯愁蝶倦”、湘云《如夢令》 詞中之“鵑啼燕妒” 這些意象與之相較,則可見在所表達(dá)的感情基調(diào)上,與寶釵這首詞是迥然不同的。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表面上借用了宋人蘇軾詠楊花詞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一句意,卻又在活用的基礎(chǔ)上翻出一層,另辟新意,用一“何曾”、一“豈必”的反問句式,便頓使蘇詞中所表達(dá)的情感作一逆轉(zhuǎn),化消極的情調(diào)為積極的精神。同時,就詞的結(jié)構(gòu)而論,則此處寫柳絮的不愿意隨波逐流、飄墜塵埃,正好為詞的下片抒寫柳絮直上青云的心愿,巧妙地埋下了伏線。

    下片詞人更側(cè)重于抒寫柳絮的情志:“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非常細(xì)膩地體現(xiàn)了柳絮盡管四處飄飛,也仍不改初衷,無牽無系,隨緣自適的曠達(dá)襟懷。由于有了這層情志的鋪墊,因而在詞的最后三句,詞人便直接地抒寫了柳絮憑借東風(fēng)扶搖直上的遠(yuǎn)大志向,這樣便使整首詞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完成了對柳絮感慨整個心理流程的揭示。

    顯而易見,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實際上則是薛寶釵這位“人情練達(dá)世事明”的封建“淑女”自我個性的寫照。她那種“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的處世態(tài)度,體現(xiàn)在柳絮“隨聚隨分”的形象描述中。她那種一心希望博取主子歡心,爭取登上“寶二奶奶”的寶座,擠進封建統(tǒng)治階層行列的人生追求,通過對柳絮直上青云的吟詠,毫不隱瞞地表現(xiàn)出來。因而,這首詞實際上就是對薛寶釵整個人生觀的最深刻的揭示。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4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 晏幾道

    留人不住,

    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

    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

    枝枝葉葉離情。

    此后錦書休寄,

    畫樓云雨無憑。

    作品賞析

    此詞寫離別,然而所寫景物卻是碧濤春水、青青楊柳、曉鶯啼鳴。此乃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寫離別,并把枝枝葉葉都賦予離情。

    起筆“留人不住”四字 ,扼要地寫出送者 、行者雙方不同的情態(tài) ,一個曾誠意挽留 ,一個卻去意已定?!傲簟倍安蛔 ?,故啟末二句之怨思。次句寫分手前的餞行酒宴。席間那個不忍別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不下去;而即將登舟上路的男子,卻喝了個“醉”。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二句緊承“醉上蘭舟去 ”,寫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經(jīng)的風(fēng)光。江中是碧綠的春水,江上有宛囀的鶯歌,是那樣的宜人。這景象似乎正是輕別的行者輕松愉快的心境的象征。而“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則遙應(yīng)“留人不住”句,是蘭舟既發(fā)后渡頭空余的景物 ,也是女子主觀感覺中的景物 ,所以那垂柳“枝枝葉葉”俱含“離情 ”。以上四句寫景,渾然一體,卻包含兩種不同情感的象征。

    結(jié)句寫情,卻突然轉(zhuǎn)折,說出決絕的話,寄語對方“此后錦書休寄 ”,因為“畫樓云雨無憑”,猶言:我們青樓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來信了,從此割斷情感聯(lián)系吧。其實這是負(fù)氣之言,其中暗含難言之隱。妓女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愛的權(quán)利,即使有了傾心的男子 ,也沒有長聚不散之理。彼此結(jié)歡之夕,縱使千般恩愛,時過境遷,便“留人不住”了。有感于此,所以干脆叫對方“此后錦書休寄”了。話雖如此,倘不想得到“錦書”,何以特別提到?

    總之,結(jié)尾兩句以怨寫愛,抒寫出因多情而生絕望、絕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矛盾情懷。周濟《宋四家詞選》評曰:“結(jié)語殊怨,然不忍割?!贝四松钔钢Z。

    這一次分手,離去的是男子,送行的是女子,她的身份當(dāng)是娼妓。女的不讓男的走,男的執(zhí)意要走,有了分歧,產(chǎn)生了矛盾,難免有點不愉快。女方“留人不住”,這才餞別已罷,來到渡頭送別。這場離別,不只是依戀難舍,更夾雜著抑郁、哀怨以及負(fù)氣、委屈等等復(fù)雜的情緒。此詞是從女方的角度落筆,是代她立言,故而她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刻畫,心情、語氣都描摹得活靈活現(xiàn)。作者抓住了一個“怨”字,這個字貫串全篇,成為了敘事、抒情、寫景.最終歸總到刻畫人物的一個基調(diào)。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開頭兩句交代了此番送別的緣由和雙方的心態(tài)。留不住,是結(jié)果,此前經(jīng)過、細(xì)節(jié)當(dāng)有種種多多,恐怕是表述不完,也表述不清的,故而也就毋須表述了。顯然是女方迫不得已作了讓步,才允許男子離去的,但她仍然不能心平氣和,分手之際,心里怕是涌上了種種滋味。“醉”字點出了沉悶的餞別酒筵,行者送者各懷心事,佳肴美酒還有什么味道。盡管悶酒醉人,男子亦不推延行期,可見其去意之堅決與急切。這一點,自然也增加了女子的怨意。所以,“醉解蘭舟”里面也是有文章的。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边@兩句與柳永《雨霖鈴》詞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比較起來,表面上雖有近似之處,實際上卻是很不相同的語氣和心情。二句緊承“醉解蘭舟去”,寫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經(jīng)的風(fēng)光。江中是碧綠的春水,江上有婉轉(zhuǎn)的鶯歌,是那樣的宜人。當(dāng)然,景色的美好只是女子的想象,或許更是她的期望,即使他決然地離開了她,她也仍舊希望自己的情人在路上有美景相伴,可見癡情至深?!斑^盡”兩個字,暗示女子與戀人天各一方的事實,含蓄透露出她的憂傷。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鼻槿艘呀?jīng)走了很久,不見蹤影,但女子依舊站在那里。堤邊楊柳青青,枝葉茂盛繁多,千絲萬縷,依依有情,它們與女子一起佇立于渡口,安靜凝望遠(yuǎn)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別的習(xí)俗,所以“枝枝葉葉”含有離情的意思,此處即借楊柳的枝葉來暗示女子黯然的離情。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边@兩句所表達(dá)的感情非常激烈。女子負(fù)氣道:“我們青樓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來信了,從此割斷情感聯(lián)系吧?!? “畫樓云雨”四個字道出了女子與男子曾經(jīng)的美好過往,只可惜男子決然絕情。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后,她只有懷著無限的怨恨選擇放棄,從特意提及“錦書”可知,女子內(nèi)心并不想如此決絕,只是無可奈何罷了。她實際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充分說明了她不愧是一個多情的女子,但是,話必須這么說,詞必須這么寫,才能把她的性格展現(xiàn)出來。

    這首詞在技巧上運用了很多對比方法:一個苦苦挽留,一個“醉解蘭舟”;一個“一棹碧濤”、曉鶯輕啼,一個獨立津渡、滿懷離情;一個意淺,一個情深,讓人一目了然。在結(jié)構(gòu)上,亦是先含情脈脈,后決絕斷念。結(jié)尾二句雖似負(fù)氣怨恨,但正因為愛得執(zhí)著,才會有如此煩惱,所以更能反襯出詞人的一片癡情??傊?,此詞刻畫細(xì)膩,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一個女子癡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封建社會里,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窮人家的女孩子,命運尤其悲慘。她們有的因生活沒有著落,或被父母賣掉,或被他人拐騙,有的淪落到秦樓楚館,便成了被人玩弄的對象。她們有的雖然追求理想,響往真摯幸福的愛情生活,但這些往往成為泡影。這首詞將目光投向了這些可憐的女子,在客觀上有一定的認(rèn)識意義。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5

    洞仙歌·江南臘盡

    [宋] 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xì)腰肢自有入格風(fēng)永豐坊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金絲誰見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fēng)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作品賞析

    這首詞通篇詠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飽含感情的筆調(diào),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時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對姿麗命蹇、才高數(shù)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與贊美。

    上片寫柳的體態(tài)標(biāo)格和風(fēng)韻之美。起拍說臘盡梅凋,既點明節(jié)令,且借賓喚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緊承“臘盡”,寫臘月已盡,新春來臨,早梅開過,楊柳萌發(fā)。柳絲弄碧,是春意繁鬧的表征,故說“分付新春與垂柳”?!胺指丁?,交付之意,著“分付”一詞,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嬈,均凝集于垂柳一身,從而突出了柳的形象。以贊美柳的體態(tài)柳枝婀娜,別有一種風(fēng)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細(xì)腰。杜甫《絕句漫興》早有“隔戶楊柳弱裊裊,恰如十五女兒腰”之句。東坡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稱頌她有合格入流的獨特風(fēng)韻,并進而用“清英秀雅”四字來品評其骨相。這就寫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雋、雅潔、秀麗,見出她與濃艷富麗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質(zhì)特色,從她的體態(tài)美,進而刻畫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轉(zhuǎn)入對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嘆。換頭三句,寫垂柳境況清寂、麗姿無主。長安永豐坊多柳,生永豐園一角的垂柳,盡管明媚春光中修飾姿容,分外妖嬈,怎奈無人一顧?!睌嗄c“四句,緊承上文,寫垂柳的凄苦身世,說:一到晚春,綠葉雖繁,柳絮飄零,她更將百無聊賴,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減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東風(fēng)的吹拂,足可消愁釋怨,使蛾眉般的彎彎柳葉,得以應(yīng)時舒展。

    全章用象征法寫柳,詞人筆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麗命蹇的佳人。詞中句句寫垂柳,卻句句是寫佳人。讀罷全詞,一位品格清淑而命運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讀者面前。


    唯美抒情的詩詞寫柳絮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抒情類的古詩詞10篇

    詩歌大全抒情詩詞10篇

    詠物古詩詞名句

    古詩詞借景抒情的有關(guān)詩10篇

    納蘭容若的詩詞賞析5篇

    自創(chuàng)歌頌冰雪現(xiàn)代詩歌5篇

    戚繼光抒情的詩詞10篇

    有關(guān)詠雪的詩句

    白居易借景抒情的古詩詞10篇白居易詩

    白居易借景抒情的古詩詞10篇

    3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