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詞鑒賞5篇精簡
李清照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其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睦钋逭盏脑~鑒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李清照——《釣臺》1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釣臺》
【內(nèi)容】:
巨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
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989年版)
【注釋】:
釣臺:相傳為漢·嚴子陵垂釣之地,在桐廬(今屬浙江)縣東南。西漢末年,嚴光(字子陵)與劉秀是朋友,劉秀稱帝(漢光武帝)后請嚴江做官,光拒絕,隱居在浙江富春江。其垂釣之所后人為釣,亦名嚴灘。
巨艦:大船。
扁舟:小船。
先生德:先生,指嚴光。宋·范仲淹守桐廬時,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并為之作記,其中云:“先生之德,山高水長?!?/p>
通宵過釣臺:嚴光不為名利所動,隱居不出,后人每每自愧不如,故過釣臺者,常于夜間往來。
【賞析】:
此詩另題作“夜發(fā)嚴灘”。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李清照由臨安去金華避亂,途經(jīng)嚴子陵釣臺,作此詩。詩中對漢隱士嚴子陵表示崇敬之情,對為名韁利索所羈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畫。詩人承認自己掙脫不開名韁利索,同時也是不愿為名韁利索所羈。
李清照——《題八詠樓》2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題八詠樓》
【內(nèi)容】: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989年版)
【注釋】:
八詠樓:在宋婺州(今浙江金華),原名元暢樓,宋太宗至道年間更名八詠樓,與雙溪樓、極目亭同為婺州臨觀勝地。
南國:泛指中國南方。
十四州:宋兩浙路計轄二府十二州(平江、鎮(zhèn)江府,杭、越、湖、婺、明、常、溫、臺、處、衢、嚴、秀州),統(tǒng)稱十四州。
【賞析】:
該詩作于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或五年,李清昭避亂流寓金華時,詩人感嘆祖國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現(xiàn)了強烈的憂國之情。
李清照——《偶成》3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偶成》
【內(nèi)容】: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989年版)
【注釋】:
渾相似:完全相似。
安安:怎得。
【賞析】:
此詩當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去世后,具體時間待考。詩人因眼前景致觸發(fā)了情思,不禁追憶起當年與丈夫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并由此發(fā)出了感慨。詩中撫今憶昔,表現(xiàn)詩人對亡夫的思戀哀悼之情。
李清照——《貴妃閣春貼子》4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貴妃閣春貼子》
【內(nèi)容】:
金環(huán)半后禮,鉤弋比昭陽。
春生百子帳,喜入萬年觴。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金環(huán):宮中妃妾所用的一種子飾物,以用作產(chǎn)期或經(jīng)期的標志。
半后禮:后,皇后。半后禮,享受皇后一半的待遇。
鉤弋:漢代宮名,武帝時趙倢伃所居之處。趙號稱拳夫人,漢昭帝之母。
昭陽:漢代宮名。成帝寵妃趙飛燕所居之處。甚豪華。
百子帳:古人舉行婚禮時所用的一種綿秀篷帳,上繡百小兒嬉戲圖,以祝多子多福。
萬年觴:觴,酒器。萬年觴,指向皇帝奉獻的壽酒。
【賞析】:
此詩作于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年)立春之前,是獻給后宮吳貴妃應(yīng)酬之作(同年四月,吳貴妃冊封皇后),大意為為祝賀貴妃為皇帝所寵幸,多子多福。
李清照——《皇帝閣春貼子》5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皇帝閣春貼子》
【內(nèi)容】:
莫進黃金簟,新除玉局床。
春風送庭燎,不復(fù)用沈香。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辭海》1989年版)
【注釋】:
春貼子:宋時每逢立春、端午,均命翰林作貼子詞進獻宮中,剪貼于禁中門帳,供皇帝及內(nèi)宮欣賞,靖康之難后,一度中止,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恢復(fù)。春貼子,即立春時進獻的貼子詞。一說此為李清照代人所作,待考。
黃金?。呼?,竹席。黃金簟,指用金箔編成的鋪床席。
玉局床:局,同“曲”。局床,即局腳床。
不復(fù)用沉香:隋煬帝奢侈,每逢除夕,在宮廷中焚沉香。
【賞析】:
此詩作于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年),李清照在臨安(杭州)時。為立春前進獻宮中的應(yīng)酬之作,大意為歌頌皇帝生活節(jié)儉。
李清照的詞鑒賞5篇精簡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