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蝴蝶的家》教案
《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辭優(yōu)美的散文,以問題為線索,思考蝴蝶的家有哪里,以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貫穿全文,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怂哪昙墶逗募摇方贪?,希望大家喜歡!
《蝴蝶的家》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語。
2.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試著把問題分類,選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并解決。
3.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多種形式理解重點詞語。
2.讀與品詞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在讀中加深對詞句和課文內容的理解,在讀中升華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對蝴蝶的憐惜,激發(fā)學生關愛弱小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學習中嘗試著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語。
2.讀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再試著把問題分類,選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并解決。
3.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落實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那你能說說家是什么嗎?學生自由發(fā)言。(家是溫馨的港灣,讓我們的心暖和,家是遮風擋雨的港灣,讓我們休息??俊?
教師引入:(出示課件)同學們看,花叢中、陽光下,小動物們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電閃雷鳴下起了大雨,青鳥、麻雀都回家躲避起來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探尋蝴蝶的家。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生字詞勾畫出來多讀幾遍。
2.剛才同學們讀課文都很認真,我們先來檢查一下生詞。
出示第一組詞語: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壓壓、水淋淋。
指名讀。齊讀。
這些詞中你有不理解的嗎?
3.出示第二組詞語:輕盈、素潔、沾污、柔弱。
誰想讀讀這幾個詞?
這幾個詞語都是描寫誰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詞嗎?
讀了這幾個描寫蝴蝶的詞語,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學們還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學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轉不定、家雀兒)
5.指名讀課文。
三、再讀文章,提出問題
1.交流所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下節(jié)課學習。
3.整理問題,每小組保留三個問題。
四、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1.理解了詞語,我們對課文的理解會有所提高,下面讓我們帶著自己的問題,來讀一讀1、2自然段。
2.請同學們談談你剛才提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有強烈的對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卻很弱。這讓作者為蝴蝶捏了一把汗,產生了著急的情緒。就讓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書設計:
蝴蝶的家
我的問題: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為什么特別在意這個問題?
它們的家為什么是美麗香甜的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品讀課文,依據(jù)問題,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歸納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弱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難點
落實提出問題,并帶著問題思考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蝴蝶的家》。緊扣上節(jié)我們提出的問題讀中解決問題。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1.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嗎?是什么心情?(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你們呢?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心體會,用筆畫出有關的語句,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匯報。
(1)天氣是怎么難為蝴蝶的?誰來讀一讀。找學生讀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時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誰能讀出作者的這種心情。
是啊!此時,天低、云黑、電閃、雷鳴、風狂、雨驟,讓人聽著心驚,看著害怕。這真是難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然后再齊讀。
(2)還從哪兒可以看出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預設:
①想到這里,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著急。
從“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看出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②教師引導學生:為什么從這看出為蝴蝶著急、擔心?作者當時在想什么?
③作者剛才想到了什么?(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由作者想到的你想到了什么?讓我們讀出蝴蝶的美麗與柔弱。
是啊!這樣輕盈、素潔、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愛?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
④如果再想下去,作者會想到什么?這樣美麗柔弱的蝴蝶要經受這樣的打擊,想到這里,這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
此時作者是什么樣的心情?誰能通過你的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此時的心情。
(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為蝴蝶著急了”。這句話在文中兩次出現(xiàn),“我”因為什么為蝴蝶著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沒有找到蝴蝶,所以更著急了。)
①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為蝴蝶找家時的著急心情,勾一勾、讀一讀。
②通過對讀的方式來理解課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為蝴蝶著急了。
③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
(4)還從哪可以看出作者為蝴蝶著急、擔心?
(5)讓我們來讀一讀小女孩的話。
(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小女孩是怎樣看待蝴蝶有沒有家這個問題的?(三個“一定”)
②小女孩連續(xù)說了三個“一定”,你們想一想,小女孩在說這些話時心里在想什么?
③在這篇文章里,這僅僅是小女孩的心聲嗎?你能從小女孩的話中體會出作者哪種美好的愿望?
小結:讓我們再讀小女孩的話,通過小女孩的話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達出來。
三、課外拓展
同學們,你們認為蝴蝶有家嗎?這個美麗而香甜的家會在哪里呢?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說一說。
《蝴蝶的家》知識點
《蝴蝶的家》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言辭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以問題與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著急的情感貫穿,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
一、教學效果
本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激趣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出示美麗的蝴蝶的圖片,讓學生們認識蝴蝶,并說一說看到蝴蝶圖片后的反應,緊接著向學生提出問題,“這么漂亮的蝴蝶,它的家會在哪兒呢”引導學生思考,并發(fā)揮想象,說一說,引起學生閱讀下去的興趣。
2.引導學生品讀讀課文,提煉重點。
老師配樂泛讀課文,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感受一下作者所描寫的情景,后出示問題“你是從文中哪里體會到作者為蝴蝶著急的,讀的過程中,你又產生了怎樣的感受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細讀課文尋找答案,讀的時候勾勾、畫畫、寫寫,小組分享并完善問題的答案。
3.引導學生深化理解課文,體悟文中蘊涵的感情。
我在教學中,運用大屏幕出示重點的語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歸納、理解。例如第一自然段對于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更加突出蝴蝶的家的重要性,蝴蝶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必須要有家,不然會使蝴蝶的生存受到威脅,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讓我們的心提起來開始為蝴蝶擔憂,為下一步的描寫做了鋪墊。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xiàn)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以學生的多樣的朗讀為主,以老師配樂泛讀為輔。
在教授本課時,我泛讀一遍之后,讓學生們充分的理解詞語,例如“喧嚷”“震撼”等詞語,我再讓學生通過集體讀、個人讀、男生女生分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蘊涵的情感。
2.品讀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掌握文章中各種修辭及寫作手法。
本文的寫作中,作者運用了擬人、反問、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語言清新,優(yōu)美,讓學生們畫出有關句子,并當堂進行仿寫,效果和突出,學生們收獲很大。
3.我在教學中適當?shù)刂笇Ю首x的語氣,從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我一想起來就為蝴蝶著急:這樣的天氣它們都躲在哪里呢?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載不動一個水點;它們身上的彩粉是那樣素潔,一點兒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們是那樣的柔弱,比一片樹葉還無力,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想到這里,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著急?!边@段話在讀的時候語氣要急促,讀出心急如焚的語氣,從中體會作者對幼小的蝴蝶的關愛之情。
三、不足之處
本課的不足之處是課上講解的有點兒多,對于一篇自讀課文來說,自讀自悟是學習方法,但我卻有些越俎代庖,大包大攬,沒有給學生活動的主動性。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重新安排課堂內容,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自主自悟,自己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解決,想來效果會更好。
《蝴蝶的家》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篇言辭優(yōu)美的散文,以問題與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著急的情感貫穿。真切的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以一個中心問題“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為蝴蝶擔心的急切心情?”引發(fā)學生讀文思考。在交流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談自己從哪體會到作者著急的心情。因為雨大就想到了弱小的蝴蝶,從而引發(fā)為蝴蝶找家。
以讀為主,將讀與品詞相結合,讀與想象相結合。如學生談到“吼叫”、“震撼”、“喧嚷”時,讓學生聯(lián)系平時見到的雷、電、雨、風,想象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是怎樣的,再借助讀體會意境,借助讀升華情感,從而感悟作者的著急。
關于修辭方法。文中多次運用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方法。這些修辭方法彰顯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藝術,同時也使作者的感情表達更為強烈。在教學中,我只是通過讀讓學生體會這些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可以適當講解一些這些修辭方法的運用技巧,不僅能較好地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對學生的作文也是大有裨益的,這樣就將語文的工具性與思想性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了。
總之,縱觀本節(jié)課,我以文為依據(jù),以品為途徑,以情為線索,通過“熟讀、想象、感悟”使孩子們在品讀感悟中、在師生的互動反饋中、在對蝴蝶無限的關切中、讓真情在每一個幼小的心靈中飛揚,在充分的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時,盡情的享受探索知識的快樂。
四年級《蝴蝶的家》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