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彭永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顯現出足夠強大的自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p>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一、情境引入

    1.我們以前學過元、角、分的知識,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我們的數學課本的單價,并把它寫下來嗎?

    2.板書:6.11

    仔細觀察這個數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這是一種什么數呢

    3.這種數叫做小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小數。

    4.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二、探究新知

    1.小數的認識

    觀察情境圖 板書:買文具

    讓學生看買文具情境圖,在小組里自由的說出每件文具的價格

    在班內匯報交流,讓學生讀出小數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你能說說小數的特征嗎?

    A.認識小數點

    引導學生說小數特點,是補充:這個數中的點叫小數點。

    板書:小數點

    師介紹:我們原來學習的數字如:3、5、15、25等數都叫整數,像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些數0.50、1.06等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B.認識小數的三個部分

    我們可以把小數分成三個部分: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以小數點為界限,小數點左邊的是整數部分,右邊的是小數部分。

    板書:1 . 06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2.小數的讀法

    讓學生再賭一賭“文具店”各商品的價格,師板書:0.50讀作零點五零

    3.小數可以表示什么? 在本課中,小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A。我們知道了數學課本的價錢是6.11元,它到底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呢?

    B。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C。班內交流:6.11元表示6元1角1分。

    生說想法,師小結:整數部分是幾就是幾元,小數點后第一位是幾就是幾角,小數點后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

    D。讓學生說出每件商品的標價所表示的意義。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生獨立思考后在書本上填出答案,然后在班內反饋。

    4.小數的寫法

    A.師拿出10元2角5分,讓學生說說一共是多少錢,讓學生試著用小數表示出來。

    B。班內反饋:10元2角5分用小數表示是:10.25元。

    師小結:把10元寫在小數點的左邊,2角寫在小數點右邊第一位,5分寫在小數點右邊第二位。

    C。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二頁的“試一試“。生完成后在班內反饋。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練一練”1,2題。

    板書設計

    買文具

    ---------小數的認識

    1 . 06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0.50讀作:零點五零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課本23-24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折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fā)好奇心。

    花園里有只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說:“我們是一家人?!毙◎唑丫推婀至?,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說,在大自然里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么?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志、數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匯報

    剛才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fā)現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fā)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生1:我發(fā)現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fā)現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么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導入

    師:是啊,剛才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現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chuàng)作。(先把紙對折后再剪)

    教師選幾張學生剪得好的軸對稱圖形貼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剪的。

    師:請大家觀察,比較這些圖形,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他們的形狀不同。

    生2:他們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們的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生4:這些圖形上都有一條折痕。

    現在你們把你自己剪的圖形重新對折一下,你們會發(fā)現他們怎么樣?(兩邊完全重合)是的,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才是軸對稱圖形呢?

    學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軸對稱圖形。(對折后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那么這條折痕應該給它取個什么樣的名字呢?(對稱軸)

    老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燈籠、衣服等)

    三、實踐操作,深化認識。

    1、組織活動——折一折

    (1)每個學生剪下附頁中的圖1,先對折,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再打開,看折痕的位置。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折一折。組織學生將自己小組折出的對稱圖形進行展示并匯報各自的折法。

    (3)學生認識對稱軸,中間這條折痕我們就把它叫做對稱軸,用虛線表示。

    請學生用鉛筆畫出你們剪出的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小結:通過折、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那么現在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樣的圖形。

    得出結論: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折痕所在得直線叫做對稱軸。

    四、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看下面那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數字、漢字、字母是軸對稱圖形,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3、用對折的方法找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

    五、回歸生活,體會美感。

    1、談一談: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對稱的圖形、物體,你能說一說嗎?

    2、欣賞生活、藝術、自然、建筑、剪紙等領域的對稱之美。

    六、總結全課,升華主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板書設計、

    軸對稱

    對折:兩邊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

    折痕——對稱軸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設計教學;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教具準備;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比大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分數的大小,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比較分母相同的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和初步對比、總結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分母相同或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1、投影儀及相應的投影片

    2、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若干張,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在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幾的分數,同學們能夠通過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一些你喜歡的分數嗎?

    (1)學生用紙折分數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做的,表示出了那些分數。

    (3)全班交流匯報展示的過程,有針對性的張貼并板書四組分數:(3/4,1/4)、 (1/4,1/2)、(3/8,1/8)、(1/8,1/6)。

    2、觀察分數,組織分類。

    剛才老師把同學們展示的分數張貼了四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分數,你能給它分一下類嗎?

    (1)學生獨立觀察每組分數的特點

    (2)小組討論交流如何分類

    (3)全班交流:小組選代表陳述分類的思維過程。

    (4)教師小結:我們把分數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像3/4和1/4、3/8和1/8,一類是分子都是1,而分母不同,像1/4和1/2、1/8和1/6

    3、引導質疑,引入課題

    對于剛才我們分出的這兩類分數,大家想研究它們哪方面的問題?

    (1)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1:我想知道兩個分數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生2:我想知道兩個分數的和是多少

    生3:…

    (2)有選擇的解決問題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多,下面我們就來解決比較一下兩個分數,哪個大哪個小這一問題,好嗎?(板書課題:比大小)

    (二)探究新知:

    1、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3/4和1/4誰大?你是怎么想的,四人一組拿出手中另一張正方形紙分一分,涂一涂,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看能不能得到答案”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 ,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比的思維過程

    (3)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也就是三個1/4,而另一張紙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一個1/4,3個1/4比一個1/4大,所以3/4>1/4。

    (4)用同樣的方法比較3/8和1/8的大小。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左邊圖)。

    ② 學生爭當“小老師”自行講解比的過程。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1)質疑:

    “1/4和1/2誰大呢?大家是怎么想的,用剛才比較的方法,四人一組想一想”。

    (2)四人一組合作學習,分一分、涂一涂、比一比、說一說。

    (3)交流匯報。

    ① 出示圖(見課本61頁右上圖)。

    ② 小組選代表說出自己小組比較的思維過程。(師適當引導并小評)

    (4)教師小結:

    把兩張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就是1/2。4份中的一份,比2份中的一分少,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4<1/2。

    (5)用同樣的方法比較1/8和1/6的大小。

    ①出示圖(見課本61頁中間右圖)。

    ②學生自告奮勇講解比較的過程。(師適當引導并鼓勵)

    ③根據分類總結比較大小的策略。

    (1 ) 學生獨立思考比較大小的方法。

    (2 ) 小組交流如何用簡潔的語言描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3 ) 全班交流,歸納總結: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分子是1的分數比大小,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4 ) 拓展延伸

    為什么?說明:分母相同,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那么每一份的大小就相同,分子大的表示取得份數,分數就大;分子小的表示取得份數少,分數就小。

    分子是1的分數表示都取其中的一份,分母小的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少,其中的1份反而大;而分母大的表示平均分得的份數多,其中的一份反而小。

    (三)鞏固、實踐、應用。

    1、給分數先涂上顏色再比較大小(見課本61頁下圖)。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2、按份數涂顏色,并比較分數的大小。(投影出示)

    (1)、學生獨立看一看、涂一涂、比一比。

    (2)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交流

    3、電腦出示題意:怎樣才能平均分呢?

    (1)學生獨立審題。

    (2)小組交流,把自己分的思維過程講給同伴聽。

    (3)全班交流。

    (4)教師小評:

    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解決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更新的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會了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比較分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也就是分母相同還有分子是1的時候。分母相同時,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數越大,當分子是1時,分母越大,分數反而越小。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教師事先在黑板上畫兩個長方形,一個長4dm,寬3dm;另一個長10dm,寬1dm。

    談話:這是兩塊菜地,獅子大王要把這兩塊菜地分給山羊和狐貍,忠厚的山羊讓狐貍先挑選,狐貍急急忙忙挑了這一塊(后一塊長方形),狐貍這次占到便宜了沒有呢?(學生發(fā)表意見)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⑴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圖,問: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觀察黑板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觀察課桌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③指出:通過觀察發(fā)現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呢的面積。

    ⑵說一說,表述面的大小。

    ①談話:現在誰來說一說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課本的封面呢?

    ②你們會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積和課本封面的面積的大小嗎?(在小組里先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⑶摸一摸,比較面的大小。

    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大,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摸一摸練習本的封面,學具盒蓋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認為哪個面的面積,哪個面的面積最小。

    ⑷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體你能比較它們表面的面積大小嗎?

    ⑸講述:通過觀察和摸物體的面等活動,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2、教學例2

    ⑴出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問:這是兩個什么圖形?請你們拿出兩張這樣的紙片,有什么辦法能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

    ⑵分小組討論。

    ⑶集體交流。

    ⑷講述:你們用重疊和測量的方法比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這是兩種很好的比較方法。從比較結果我們看出,在這兩個圖形中,長方形的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這也說明了平面圖形的面積也有大有小。

    3、教學“試一試”

    ⑴出示兩個平面圖形。

    問:你們能想辦法比出書中這兩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嗎?

    ⑵分組討論,集體交流。

    ⑶談話:請每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比一比這兩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1、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指名讀題。

    問:你能看出哪個省的面積比較大,哪個省的面積比較小嗎?

    談話:如果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課后可以從中國地圖上再找出一些省份來比一比。

    2、想想做做3

    出示書中的圖,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問:你用什么辦法比較四個圖形的面積?

    學生嘗試在書上數方格,并比較出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

    指名說出比較結果,問:你是怎樣知道圖4有8個方格的?

    3、想想做做4

    默讀題目,明確要求。

    學生在書中描一描、涂一涂。

    問:你們描出的藍線的長度是這個圖形的什么?用紅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這個圖形的什么?

    4、想想做做5

    出示題中的學校平面圖。

    談話:這是美麗的校園的平面圖,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較平面圖中各個區(qū)域的面積的大小嗎?

    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5、解決課始提出的問題。

    談話:剛開始上課時,大家討論了狐貍搶先挑選菜地占沒占到便宜的問題,當時大家的看法不一致,現在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提供1平方分米的紙片2張,讓兩個學生分別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結果。

    四、全課總結

    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還有哪些收獲和疑問?

    五、作業(yè):布置學生課后做思考題。

    2021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52-53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引導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初步了解24時計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的應用;會有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時間與時刻的區(qū)別。

    【教學準備】多媒體,計時卡片。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國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電話:康夫一家買了第二天8時的飛機票,約小婧一家在飛機場等??墒堑诙煲辉缧℃阂患以跈C場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沒到,你們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買的是晚上8時的飛機票)

    2、一天中還有不同的8時嗎?生活中怎么來區(qū)分兩個不同8時而不造成誤會呢?

    3、我們平時用的12時計時法,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二、自主學習(10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2頁

    2、組內交流: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幾時?

    3、嘗試訓練:(教科書53頁做一做)

    連一連:

    晚上睡覺  吃午飯  放學啦

    15:30  12:00  21:00

    4、學生匯報。

    5、教師強調總結:在一日(天)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6、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3頁例3

    我們是下午2時40分從北京出發(fā)的,列車17時45分正點到達石家莊站。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

    7、小組交流:可以有幾種計算方法?

    8、學生匯報。

    9、嘗試訓練:春蕾畫展每天的開放時間是8:00——-17:00。這個畫展每天展出多長時間?

    10、教師總結強調: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當然把問題里面的時間都換成24時表示法之后,還可以用計算的方法比較簡單。

    三、自主練習(8分)

    1、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掌握24時計時法的有關知識,下面,我們進行自主練習。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7:00

    15:40

    夜間12時

    23:00

    下午2時10分

    8:20

    中午12時30分

    上午8時

    21:10

    上午11時35分

    15:00

    晚上10時

    四、當堂檢測(13分)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完成好的同學還是有紅旗獎勵哦!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tǒng)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6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