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說起主題班會,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那么,關于網絡安全的主題班會,應該準備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木W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篇1
活動目標:
通過討論形式讓學生對網絡利與弊有較為全面的認識;通過一個個迷失在網絡學生的案例,引起學生對不健康上網帶來后果的深思;運用知識競答,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網絡知識;以倡議活動,深化學生對網絡的認識,以行動營造“綠色上網、文明上網”環(huán)境。
活動流程:
一、開場白
主持人(合):老師、同學們,大家好?。ň瞎?/p>
主持人1: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身處高科技信息時代,網絡的身影無處不在!
主持人2:我們隨時點擊網頁就等于觸動世界的脈搏。網絡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
主持人1:看網頁,獲取知識,結朋友,娛樂沖浪——毫不費力,好不愜意!
主持人2:這樣,社會容易籠統(tǒng)地接受網絡,懵懂的小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
主持人(合):為此,舉辦“文明上網,從我做起”主題班會!
1、大家喜歡上網嗎?喜歡
2、那么我們上網都做什么呢?(查資料、玩游戲等)
下面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上網查資料的同學請舉手上網經常玩游戲的舉手)
主持人:“網絡世界有利也有弊下面聽一聽同學們的心聲,上網是利大還是弊大呢?
二、同學們各抒己見,自由發(fā)言
(1)利大:
A、通過上網聊天,可以可以鍛煉打字速度;
B、上網可以看書,各類有益圖書,都能找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C、上網可以最新知道各種新聞,可以多次查看。
D、上網可以獲取更多信息;拓展受教育的空間。
E、增加與外界交流機會;發(fā)展自己個性。
F、網上購物真方便,只要和商家談好價格,錢匯給他,最多不超過3天就可以收到。
(2)弊大:
A、網絡聊天浪費時間,
B、網絡游戲成癮;
C、不健康網站,垃圾文化危害,荒廢學業(yè),影響身體。
主持人:百家爭鳴,網絡利弊論,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我們還是聽聽班主任關于網絡的總結吧。
主持人:老師說得好,現代人離不開網絡,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要從網絡上吸取一些進步的、健康的東西,要做網絡的主人!
三、案例學習(觀看視頻學習)
主持人:(有誰收集到關于上網的案例沒有?)
A、一位清秀文靜的孩子,因為家里不讓上網,曾經砍傷過父親,自殺過6次。更有位沉迷于網絡游戲的13歲少年,面帶微笑、雙手平伸、雙腳交_地以網絡游戲中的飛天姿勢從24樓一躍而下自殺身亡
B、某大學三年級學生進學校時曾拿了新生入學一等獎學金,但是后來沉迷于電腦游戲,曠課成了習慣,已經有10多門功課不及格,面臨退學的危險。
C、一位年過半百的母親滿面愁容地進了網吧,走到他兒子跟前。兒子正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上刺激的網絡游戲畫面,嘴里不停地喊著“打死他!打死他!”對于母親的到來毫無察覺。母親見狀,“撲通”一聲跪倒在兒子面前:“兒子,媽媽求你了,咱們上課去吧,媽媽都找你一個星期了……”說完嚎啕大哭,那哭聲撕心裂肺,令人痛心疾首。
E、對于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qū)居民蘭宏一家來說,2006年春節(jié)是“有生以來最黑暗的節(jié)日”,比起上一個春節(jié),蘭宏一家今年的“團圓”少了祖孫兩個人——奶奶和孫子,那一刻,蘭宏的獨生子小蘭正以殺人嫌疑犯的身份呆在看守所,被殺死的人,正是小蘭的奶奶?!斑@一切,全都是網吧游戲惹的禍!”顯然,從不上網的蘭宏把“網絡游戲”當成了“網吧游戲”,在他的眼里,誘導兒子滑向重罪深淵的,就是網吧電腦中那些“花花綠綠、一閃一跳的游戲”。
F、2005年12月18日中午1點,蘭宏的妻子劉某訪親戚后回家,發(fā)現家里一片狼藉,84歲的婆婆死在床上,兩臺電視機也不見了蹤影。以為遭劫的劉某馬上報案。警方偵查的結果讓劉某全家大驚失色——作案人竟然就是自己15歲的兒子小蘭。她(奶奶)自己不拿錢給我(上網),那她活起也沒啥意思!”在審訊室內,小蘭輕描淡寫地對警察說。
原來,因為沉溺上網玩游戲,小蘭小學沒上完就輟學在家。當天,“手癢”的他想上網吧打游戲,便找奶奶要錢。奶奶的拒絕惹火了小蘭。見掀桌子、砸米缸等威脅行為不見效,性起的小蘭用枕頭將奶奶捂死,然后順手將家中兩臺電視機搬出去,以48元賣給了收破爛的人,殺人后的小蘭滿不在乎地用賣電視機所得款繼續(xù)打游戲去了。
有一個著名的教授(陶宏開)曾經說:“中國千萬個青少年的墮落,千萬個家長的不幸都是從不健康的`網絡游戲開始……”
四、我們就如何看待上網問題,采訪了幾位同學的家長,聽一聽他們的心聲!家長是怎么看待上網的?(視頻)
五、(根據專家的提醒)安全上網必備知識
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對一些來歷不明的郵件及附件不要打開,不要上一些陌生的網站、不要執(zhí)行從網上下載后未經殺毒軟件處理的.文件。同時,網上下載的程序或者文件在運行或打開前要對其進行病毒掃描。
2、上網時,我們不能將自己或家庭成員的信息輕易的告訴他人。(包括:姓名、年齡、照片、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學校、班級名稱、E—Mail地址)
3、要定期到微軟網站下載最新的安全補丁,切實做好防范工作。
4、不要隨意瀏覽黑客網站(包括正規(guī)的黑客網站)。不要輕易聽信他人通過電子郵件或者P2P軟件發(fā)來的消息。
5、盡量不要所有的地方都使用同一個密碼,這樣一旦被黑客猜測出來,一切個人資料都將被泄漏。
6、不慎感染上病毒時,應該立即將殺毒軟件升級到最新版本,然后對整個硬盤進行掃描操作。清除一切可以查殺的病毒。如果病毒無法清除,或者殺毒軟件不能做到對病毒體進行清晰的辨認,那么應該將病毒提交給殺毒軟件公司,殺毒軟件公司一般會在短期內給予用戶滿意的答復。而面對網絡攻擊之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拔掉網絡連接端口,或按下殺毒軟件上的斷開網絡連接鈕。
7、上網結束后,關閉瀏覽器和聊天工具,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各種密碼。
主持人:網絡有利也有弊,我們要利用網絡,不能癡迷于網絡。為了能讓大家以表決心不癡迷網絡游戲我們我們發(fā)出倡議:
“遠離網吧,文明上網,自覺抵制不良文化”。
一、不進入網吧,還要勸阻同齡人遠離網吧。不進入非法、低俗的經營場所,不參與不良文化活動。要進入博物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各級各類公益性文化場所,參與健康向上的課余文化活動。
二、不上傳、不下載、不傳播網絡低俗內容,不參與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網絡暴力行為,不通過網絡窺探他人隱私,維護網絡安全,不在網上謾罵、攻擊他人,自覺抵制網上低俗之風蔓延。
三、不進入青少年不該進入的網站,瀏覽與身心特點不相符的內容,不向網上傳遞自己和同學照片,不沉溺虛擬空間,上網游戲時間要節(jié)制,不進行賭博,自覺遠離不良誘惑。
四、自覺抵制熒屏聲頻中暴力、色情、兇殺、恐怖等內容。
五、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在學校,做尊敬師長,知禮儀,重禮節(jié)的好學生;在社會,積極參與“健康有意”活動,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觀賽,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結束語:
主持人(合):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抵制社會文化低俗之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做起,踐行道德規(guī)范,增強道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習慣,讓我們遠離網絡中的一切假惡丑。
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六、學生簽承諾書。
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篇2
一、班會背景
電腦網絡是由世界各地的電腦聯為一體形成的網絡,每一臺電腦都可以聯接到其他任何一臺電腦上,也能為其他一臺或幾臺電腦提供服務,在這個網絡里有不斷增加的各方面豐富的信息資源供大家分享。
那么電腦網絡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它的主要功能是瀏覽,即我們可以在眾多精美的多媒體信息中查找需要的東西,查詢我們感興趣的內容?,F在,電腦網絡已經成為了同現實世界一樣的另一個繽紛的世界。在電腦網絡上我們還可以相互交流,比如聊天、留言、寫信。電腦網絡的迅速快捷和方便已經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它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接受,使用。將來,終有一天它會像用電一樣普及。
可是我們的同學呢,卻把電腦網絡的功能單一化了、神奇化了,每天沉浸在電子網絡游戲中或者是網戀中不能自拔。不吃飯不睡覺不學習,成了十足的網蟲。針對這種情況,很有必要指引學生正確地認識電腦網絡。
二、班會目的
1、正確地認識電腦網絡。
2、了解網絡。
3、利用網絡。
4、學會自控,學會生活。
三、班會準備
1、分組排練好歌舞小品等文娛節(jié)目。
2、每個同學寫好兩篇作文,一篇是《我眼中的網絡》,另一篇是《明天的網絡》。
四、班會過程
A程序
1、識網絡“軟件可以做什么?”和“網絡可以做什么?”
2、演小品《“網蟲”張三》
3、認清網絡的真面目:讓我歡喜的網絡,讓我憂愁的網絡。
4、暢想網絡的明天。
5、全班合唱《中國娃》,班會結束。
B活動記實
(一)認識網絡“軟件可以做什么?”和“網絡可以做什么?”
主持人談話:作為走在時代前沿的中學生,我們對電腦網絡并不陌生。但是,電腦網絡究竟有何神奇,它可以為我們帶來哪些好處,我們該如何利用今天的網絡,這堂班會課我們將帶領著大家走進網絡,我們一起來揭開電腦網絡神秘的面紗。
首先,我們談論兩部分,一是“軟件可以做什么?”,一是“網絡可以做什么?”
1、軟件已經能夠做什么了?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軟件已經非常能干了。在教育軟件方面,只要有投資,什么都能做。而這個投資,宏觀來看,回報是很高的,完全劃的來。
2、網絡已經可以做什么了?
隨著我國多種寬帶網的建立與普及,網絡教育的實時交互性、學生自主性、海量信息的優(yōu)勢已經呈現無余。在線交流答疑,影音并茂,簡直就是全國性的大講座。
網絡在線教育的第一個優(yōu)勢,就是海量信息?;ヂ摼W上,具有學科內容的網站會越來越多,內容會越來越豐富。最新的知識與信息在網絡上傳播,知識的更新是無時不刻地在進行。今天的時髦成果,明天或許已經落后。今天的理論高樓,明天可能被實踐的結果轟炸成垃圾廢墟。
網絡在線教育的第二個優(yōu)勢,就是學生自主性。具有學習主動性的大中學生,要他們按部就班跟著老師學習,是一種難言的痛苦。而按照教學需要,讓他們到信息的海洋去搜尋,則是莫大的快樂。正正反反的信息,通過比較討論,梳理成系統(tǒng),是一個熵減過程,非常愉快。
網絡在線教育的第三個優(yōu)勢,就是實時交互性。利用單機光盤學習,缺乏與老師的直接溝通,學生比較沒有把握,特殊的問題也沒法及時解惑。寬帶網的建立,就創(chuàng)造了這種實時交流的可能。比如學醫(yī)的在職學生,可以在為病人動手術時,及時得到老師的指點。
五、班會總結
網絡的話題在教室里響了很久,這已經不是一個嶄新的事物了。關于網絡的文字隨處可見,但大都是科學性理論性的研究或論述。通過這次班會,我們把無形無聲的網絡搬了出來,好好地識了一次廬山真面目。我們學會用辨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既要認識到網絡帶給我們的好處,又要看到網絡信息的復雜多變與虛假的一面。既要利用網絡幫助我們學習,又不能一味地沉浸在網絡中。短短的班會不足以展示中學生與網絡的形形色色,但至少在不同程度上挽救了象張三一類的“網蟲”。這次班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網絡的認識,更多的是學會思考,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學會自己把握好自己。
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什么是網絡信息安全,讓學生了解維護信息系統(tǒng)安全的一般措施。
2、掌握網絡存在哪些信息安全威脅,會帶來怎么樣的后果,應如何有效保護自己的信息。
3、培養(yǎng)學生安全地使用網絡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
解威脅信息的常見因素。
學會病毒防護和信息安全防護的基本措施。
教學難點:
1、學會病毒防護和信息安全防護的基本措施。
2、日常生活中信息技術的安全使用。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初識計算機病毒、電腦黑客造成的嚴重后果。
播放計算機病毒、黑客進行破壞、犯罪的相關新聞視頻資料。
使得學生認識道病毒的破壞作用,意識到信息技術安全問題的嚴峻性。
2、引出課題《信息安全》。
師生共同討論并解釋課題:(信息安全:指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等得以保證);
3、提出問題,學生回答,教師指點:
通過剛才的演示,大家想想下面幾個問題:
當你打開電腦,忽然發(fā)現,存儲的文件丟失了,或系統(tǒng)突然崩潰了,你知道計算機中發(fā)生了什么嗎?
當你看到垃圾郵件充塞了電子信箱或在你打開某一封郵件時,防病毒軟件提示計算機已感染病毒,這時應做什么?
某天,朋友在他的機器上看到你計算機中的一些文件夾,這說明了什么?
某天,朋友告訴你,他知道你的上網帳號和密碼,你信嗎?
你在網絡上收到信息,說只要你郵寄多少錢到某一賬戶,就可得到大獎,你如何看待?
某天,當你用QQ聊天時,某個陌生人給你發(fā)來一個網址,你會打開嗎?
因特網是一個信息的海洋,對于這里的所有信息,所有的“網中人”,你都會相信嗎?
網上的“泄密門”你知道有幾個?根據你掌握的知識,能說說這些秘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嗎?
結合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日常應用,討論后,學生對病毒、黑客、垃圾郵件、網絡共享、計算機犯罪有了初步認識。每一個學生都強化了一種意識,信息安全問題關系到的我們每個人。
4、掌握威脅信息安全的“最大元兇”計算機病毒(小組討論方式):
(1)定義: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2)特性:具有潛伏性、傳染性、隱蔽性和破壞性。
(3)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網絡和磁盤進行傳播。
5、做好信息安全的防護工作教師對于如何樹立正確的網絡行為進行歸納:
安裝正版的殺毒軟件和防火墻,不定期對其升級,對系統(tǒng)全面查殺病毒;
對計算機系統(tǒng)打補丁,對重要數據不定期的進行備份;
不登陸不健康的網站,不接收來路不明的網址,不要從網上隨意下載來歷不明的程序和數據資料;
不制造、使用和傳播計算機病毒和黑客攻擊軟件;
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做違法的事。
6、將學生分為7個小組,每組6人,對于以上的學習講講自己的心得體會,并談談對于自己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網絡文明行為。
7、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網絡存在的信息安全的威脅的幾種類型,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識,正確的使用網絡給我們提供的便利的同時,時刻注意信息安全的重要。
8、課后作業(yè):
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查詢安全上網的方法。
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計算機、網絡與中學生獲取信息的關系;
2、情感目標:正確對待網絡,不沉溺其中,自覺抵制網絡的不良影響;
3、行為目標:展示新時代中學生豐富多彩的網絡生活與實踐成果。
二、活動內容:
1、展示學生網絡成果:借助網絡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學生豐富多彩的網絡生活與實踐成果。
2、提出諸多負面事件,通過討論網絡的負面影響,充分認識網絡,為下一步正確認識、正確使用網絡的討論奠定基礎。
3、樹立正確網絡觀:在充分演示、討論的基礎之上,客觀公正地認識網絡。
4、討論網絡秩序的維護:確立“維護網絡秩序,人人有責”的觀念,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三、課前準備:
1、搜集、整理班級電子圖文信息,建立班級相冊、ppt演示文稿展示、電子學習助手等等。
2、搜集計算機、網絡負面影響的報道,并進行資料分類整理。
3、技術支持:多媒體演示教室一間,黑板一塊,觀眾座位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網絡并不遠,就在你我身邊——網聚魅力展示
1、記錄精彩每一刻——班級電子相冊展示
由通過掃描或數碼照相存入的相片集結成冊,內容包括:
( 1)每位同學最滿意的個人照片及一句話格言,每位教師的照片及寄語;
(2)重大集體活動,如軍訓、運動會、春游等具有紀念意義的相關照片。
2、一人有“難”(“難題”的“難”),八方支援——電子學習助手
從德智體各個方面概括介紹班級的情況。以 word文檔、ppt演示文稿的形式,總結各學科知識的重難點。
3、知識的海洋任我游——現場網絡資源搜索
由觀眾提出有待查詢的知識點,現場搜索。
(二)虛擬的世界中,我不辨南北西東——認清網絡的負面性
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是我不想走,實在是欲罷不能——對沉迷網絡游戲的討論。
2、還我明亮的眼睛,還我健康的體魄——對損害身體健康的討論。
3、虛擬世界中,我是誰,你又是誰?——對網戀,網上散布謠言,網絡購物騙買騙賣現象的討論,實質是對網絡道德、責任的討論。
在觀眾討論的同時,用多媒體將觀眾搜集的視聽信息播放在大屏幕上。所有討論內容由主持人進行分類整理,并將之概括在演示黑板。
(三)誰之過,網絡還是我?——網絡的利弊討論
主持人:網絡到底帶來了些什么?為什么有人憑借著它走向成功、走向輝煌,也有人因之而走向墮落、走向毀滅?由此引發(fā)對網絡本質的討論。由主持人對討論走向進行把握,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由一位計算機錄入速度較快的同學,將討論結果錄入機器,并用大屏幕展示出來。
討論結果集中為:
1、網絡本善良:網絡是一種媒介、一種手段、一種工具、是為我們架起的一座與外界溝通的橋梁,本身無所謂對錯。
2、虛擬的世界中,我們仍舊是現實的:網絡雖然是一個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虛擬世界,但仍離不開現實的道德與規(guī)范。
3、網絡面前,人人平等:網絡為每個人提供了相等的資源,從中獲益還是受害,全靠自己把握。
(四)將網絡規(guī)則進行到底——維護網絡秩序討論
網絡秩序,從我做起;網絡秩序,人人有責。面對網絡,應該做到:
1、提高自身素質,抵制網絡誘惑;
2、發(fā)現不良信息,通知朋友共同抵制,并報告有關部門。
五、班主任講話。
通過同學們的交流反映,看來網絡值得關注問題還真不少網絡已深入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它到底會成為汩汩長流的智慧泉源,抑或是上天“賜予”人類的“潘多拉盒子”,卻是因人而異的。因此同學們要正確認識網絡,自覺抵御誘惑。而且我們學校也規(guī)定在校生周一至周五嚴禁上網,請同學們自覺遵守。
六、活動結束。
網絡安全主題班會教案優(yōu)質課件篇5
教材版本:河北教育出版社 初中《信息技術1》 第一單元 第4課《計算機互聯網絡》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容:計算機互聯網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了解因特網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自主閱讀,嘗試畫出校園網結構圖;區(qū)分ip地址和域名地址。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樹立良好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了解網絡的組成、功能和分類;
2.了解因特網,嘗試畫出校園網結構圖。
教學難點:網絡分類、tcp/ip協(xié)議、ip地址。
教學方法:觀察法、講解法、演示法、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驅動法。
媒體選擇:計算機網絡教室、視頻投影、實物投影、幻燈片演示、下載和自制動畫演示。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大家好,你們想看動畫片嗎?有沒有聽說過國產的動畫片?誰來說說。
生:自由發(fā)言。
師:根據情況回答并提問,如果我現在就想看看這部動畫片怎么辦?
生:上網。
師:真聰明,好那我們就來看一看網絡上有沒有這部片子。
你們想看嗎?
生:想!
師:非常好,網絡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那我們今天就一起走進神奇的網絡世界來了解一下吧!
板書:計算機互聯網絡
師:什么是計算機網絡呢?(網站)
計算機網絡是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多臺計算機通過硬件設備相互連接,并遵循統(tǒng)一約定的通信協(xié)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tǒng)。
探究活動一:
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場所使用了計算機網絡?在這些場所,計算機網絡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活動過程:由小組長和組員一起討論,并認真填寫網站的表格:
使用計算機網絡的場所
網絡的作用
教師在各小組之間巡視,隨時提供幫助討論指導。
師:收集各小組填寫的表格,利用電子教室分別展示,請小組成員進行講解說明,教師對學生講解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師:好了,同學們,既然網絡有這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吧。(網站)
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是由計算機系統(tǒng)、數據通信系統(tǒng)和網絡操作系統(tǒng)組成的。(出示網絡組成示意圖)
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又可分為網絡硬件系統(tǒng)和網絡軟件系統(tǒng)。
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組成。
師:我們先了解一下網絡硬件系統(tǒng)吧。(出示常見硬件設備圖片和功能顯示)
探究活動二:請根據教師給出的相關資料,畫出學校的計算機網絡示意圖。(學生可參考35頁范圖)
生:以小組為單位,為學校的計算機網絡畫示意圖。
師:巡視并指導,收集小組的作品,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對個別地方進行指導。
生:觀看同學作品,對比查找自身的不足。
師:好了,同學們我們常說硬件是基礎,軟件是靈魂,因此軟件系統(tǒng)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們使用網絡的效率,那么計算機網絡都能為我們提供哪些功能呢?請同學們閱讀36-37頁文字。
生:自主閱讀,尋找網絡的功能。
師:請同學們閱讀網站并填表。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主要表現形式
qq、網絡會診、視頻會議
資源共享
分布式計算
網絡協(xié)作
展示學校校園網上的資源,讓學生判斷是屬于網絡功能的哪一種?
打開校園網、文件傳輸服務器、網絡光驅等。
生:觀察并進行相應的判斷,理解網絡功能。
師:網絡的功能如此重要,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網絡的分類吧。請同學們自主閱讀37-38頁文字材料。(網站出示網絡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