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班會設計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班會設計 >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

    | 發(fā)昌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拇蟀嚅_學第一課上課教案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1

    活動內容:小鳥和大樹的游戲

    活動目標:

    樂意隨著音樂模仿小鳥飛,喜歡做小鳥和大樹的游戲。

    體驗小鳥和大樹的相親相愛。

    教學重點:聽音樂做小鳥和大樹的游戲

    教學難點:模仿小鳥飛

    活動準備:

    1、動畫:大樹和小鳥

    2、大樹手飾、小鳥掛飾

    3、音樂:小鳥飛

    活動過程:

    小鳥飛飛——模仿小鳥飛的動作

    聽音樂:猜猜誰來了?

    屏幕上出現(xiàn)飛翔的小鳥

    小鳥是怎么飛的?

    一起模仿小鳥飛

    觀察要點:

    1)誰的翅膀最柔軟?張得大大的?

    2)哪只小鳥飛得高又高?(小腳踮起來)

    【幼兒已有的動作經驗是腳步不動,翅膀飛起來時上下動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鳥飛時,可用策略:找找誰是我的小鳥孩子來提升幼兒的原有動作經驗、用鳥媽媽和小鳥一起飛的方式來梳理幼兒的動作經驗,引起幼兒的模仿】

    想象:小鳥在天上飛啊飛,還會干什么呢?

    請個別幼兒來演示動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鳥飛。

    二、小鳥和大樹做游戲

    1、屏幕上出現(xiàn)大樹:大樹在干什么呀?

    2、一起聽著音樂模仿大樹輕輕地搖動手臂

    3、欣賞動畫:小鳥和大樹的游戲

    小鳥和大樹是怎么做游戲的?

    追問:小鳥什么時候會停下來呢?找到朋友會干什么呢?

    4、再次欣賞動畫。

    森林里住著可愛的小鳥,它圍著大樹飛來飛去可高興了,音樂停了,它們就和大樹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游戲:小鳥和大樹

    1)游戲規(guī)則:

    誰愿意演小鳥、誰愿意演大樹?(分別戴上手飾和掛飾)

    什么時候小鳥和大樹擁抱要聽好哦!一只小鳥找到一棵大樹朋友。

    2)幼兒結伴游戲

    觀察要點:

    小鳥是否能在音樂停止時找到大樹朋友

    小鳥和大樹朋友是否擁抱在一起。

    【如大樹朋友沒有小鳥,則可以通過策略:大樹很孤單,需要鳥朋友來吸引小鳥和大樹做朋友;在游戲過程中需要關注大樹,是否能聽著音樂輕輕地搖動手臂,教師可以和大樹一起做動作】

    3)交換角色、再次游戲

    可以換一個大樹朋友一起游戲

    三、拓展:小鳥為什么要做大樹的朋友呢?

    欣賞小鳥和大樹相親相愛的照片:做鳥窩、在大樹上休息等。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2

    活動目的:

    1、利用長凳游戲發(fā)展幼兒的平衡、鉆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xié)調性。

    2、培養(yǎng)幼兒勇敢、果斷、互相幫助、臨危不懼的良好品質和自我選擇、主動參與鍛煉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木制長凳8條、海棉墊2塊、塑料弧形積木8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進場,四散站立;在音樂伴奏聲中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2、教師把活動器材一長凳介紹給幼兒:"長凳是用來坐的,可今天我們要用長凳做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3、鼓勵幼兒自由探索長凳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4、帶領幼兒進行各種鉆爬游戲。

    ①爬過"地道"——長凳橫向間隔2米左右擺成一排,從長凳下爬過。

    ②鉆過各層"地道"——將長凳兩個兩個疊起來,從凳子間隙中爬過。

    ③爬過"暗道"——將長凳并攏,從長凳下爬過后站到凳子上。

    ④開"火下"——將長凳橫向間隔0、5米左右擺成一排,請幼兒肩搭肩從睦凳上迂回走過。

    5、過"橋"游戲讓幼兒自我選擇從縱向放置的一個長凳、兩個并排的長凳、兩個并排但左右分開的長凳上用各種方法走過"橋"。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同來。

    6、將兩個長凳替在一起,讓幼兒走過橋,從橋上跳下。然后從塑料弧形積小拼成的"彎曲橋"上走回來。

    7、教師將幼兒集中起來,示范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身體下蹲。然后幼兒繼續(xù)練習。

    8.將二個長凳疊起來并鋪好海棉墊,讓幼兒自己爬上凳子走過"橋"并從"橋"上跳到墊子上。然后從一旁的塑料弧形積木拼成的"起伏橋"走同來。

    9、視幼兒情況逐漸增加"橋"的高度,鼓勵幼兒嘗試從橋上走過并跳下。

    注意事項:

    ①保持場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橋",讓幼兒自己選擇。

    ②教師加強保護,尤其要注意過最高的"橋"幼兒的安全。(可讓配班教師協(xié)助保護。)③引導幼兒幫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④對能力特別強的幼兒,教師可在其過"橋"時把手伸在橋當中設置障礙,讓他跨過。

    10、對幼兒的表現(xiàn)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11、幼兒四散一站立,在音樂伴奏下跟老師做放松操。

    12、幼兒離場。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3

    設計思路

    本階段,我班開展了“從頭到腳”的主題活動,在“我的身體”這一版塊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一個階段的資料收集,師生共同分享交流經驗、探討問題,孩子們對自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不僅對身體各部的名稱及功能、用途,以及對身體怎樣進行自身的保護有了具體的認識。而且對畫人特感興趣,尤其是畫各種姿態(tài)的人、各種多變的臉,非常開心。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用開化裝舞會的形式來表現(xiàn)出來。我又結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了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讓幼兒在看看找找貼貼的過程中,認讀動物的名稱,進行配對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發(fā)揮想象,使得語言方面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在橢圓形紙上畫自己喜歡的人物、動物等,從而做成面具。

    2、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聲音響亮。

    3、繼續(xù)學習著色、接色等技能,探索各種構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要求顏色鮮艷、畫面對稱。

    活動準備:橢圓形紙、繪畫工具、老虎、獅、熊的面具以及耳朵,磁帶等。一老師扮演小老虎。

    活動過程:放音樂

    一、放生日歌:

    師:問幼兒這是什么歌曲?(生日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慶祝小朋友的生日,吹蠟燭時許了一個什么愿……??纯唇裉斓男坌鞘钦l(請一老師扮演成小老虎),“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舉行一個舞會,請小朋友參加,好嗎”??赡銈冎绬?今天真正的壽星是誰,(老師脫下面具)原來是高老師,我們給高老師說一句祝福的話。老師謝謝小朋友,想請大家參加她的舞會,有一個條件,一定要化裝……。

    二、講解示范

    師:(一)出示獅子面具(正確的)

    1、探索各種構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畫面對稱。

    2、繼續(xù)學習著色、接色等技能,強調顏色鮮艷。探索各種構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

    (二)出示小熊面具(不正確的)

    讓幼兒指出不對的地方,講出怎樣畫才對。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yǎng)學生上網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調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意識,協(xié)作精神;

    6、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活動重難點:、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活動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是中國民俗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是春節(jié)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jié)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jié)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二、活動過程

    1、討論你對元宵節(jié)還知道那些內容?

    (吃元宵、猜燈謎、逛廟會等)

    2、你還想知道有關元宵節(jié)的那些內容?

    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課題方案

    3、交流課題研究方案

    (1)元宵節(jié)的來歷

    (2)元宵節(jié)的歷史發(fā)展

    (3)各地元宵節(jié)的習俗

    (4)有關元宵節(jié)的詩詞對聯(lián)

    4、小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結

    第二三課時

    一、導入

    通過你們的調查研究,你們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獲,我們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來分享你們的收獲。

    二、活動過程

    1,交流元宵節(jié)的來歷

    一說,元宵節(jié)是漢文帝為紀念平呂而設,因為平息呂氏之亂是正月十五; 二說,元宵節(jié)是人們?yōu)閼c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圓之夜而設,又稱上元節(jié);

    三說,元宵節(jié)起源于火把節(jié),漢代民眾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2,交流元宵節(jié)的歷史發(fā)展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該節(jié)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qū)到全國各地的發(fā)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3、交流元宵節(jié)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小正月、元夕節(jié)。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于元宵節(jié)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1)元宵節(jié)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jié)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jié)“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jié)耍龍燈

    (4)元宵節(jié)舞獅子

    (5)元宵節(jié)猜燈謎

    (6)元宵節(jié)踩高蹺

    (7)元宵節(jié)祭門、祭戶

    (8)元宵節(jié)走百病

    (9)迎紫姑

    (10)逐鼠

    4、交流元宵節(jié)的詩詞

    詩詞兩首關于元宵的:

    詞之首:《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詩之首:《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三、完成課本p3表格

    第四課時

    一、活動內容展示與評價

    1、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2、你在這次活動中的表現(xiàn)

    二、完成p4表格

    三、總結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圓和連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2、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

    3、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兒人手一份)2、用雪碧瓶等材料圍合制作的"泥人娃娃樂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猜一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教師出示泥人,引起幼兒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喜歡它嗎?

    2、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泥人?

    教師邊提問邊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泥人的頭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

    2、泥人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身體上有什么?

    3、想一想,怎樣將泥人的頭和身體連在一起?

    4、步驟:

    (1)將黃色橡皮泥先分成三份,各色橡皮泥各準備一點,取黃色橡皮泥中的一份團圓,作為人的頭;

    (2)用另一半黃色橡皮泥中的一點,作為人的兩只耳朵,連在人的頭上;用黑色橡皮泥搓兩個小圓壓扁,作為眼睛放在臉上,再用黃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3)再用紅色橡皮泥壓扁,作為人的鼻子;

    (4)用粉紅色橡皮泥搓成橢圓形,作為人的身體;將黃色分成四份,搓長連在身體上,作為人的四肢;

    (5)最后再用火柴棒將頭部與身體連起來。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觀察并進行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指導和幫助。

    教師:泥人娃娃,一個人感到很孤獨,沒有朋友玩,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泥人娃娃吧,用橡皮泥做許多泥人娃娃好嗎?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的作品,建立娃娃樂園。

    教師:我們把小泥人都送到娃娃樂園吧!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娃娃樂園,請幼兒像同伴介紹自己制作的泥人娃娃,教師對幼兒的制作活動表示贊賞。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6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擠花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種很特別的作畫工具

    二、幼兒探索使用作畫工具的方法

    1、提問:你在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小結

    三、引導幼兒欣賞范例

    1、以故事引出:“有趣的臉”

    2、提問:什么地方很有趣?

    3、如果你是畫師,你想畫一張怎樣的臉?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講評

    1、你畫了一張怎么樣的臉?

    2、你還喜歡哪張臉?為什么?

    4大班語言小松鼠拜年

    目標:

    1、讓幼兒交流了解過新年的感受,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2、通過故事和游戲培養(yǎng)幼兒講禮貌的好習慣。

    過程:

    一、國外與國內歸春節(jié)風俗的對比:

    1、介紹國外過年的習俗。如英國人年前打掃廚房、大掃除;意大利人砸盆瓶等;啊根廷人要洗新年浴,引起幼兒了解本國過年風俗的欲望。

    2、與幼兒一起回憶中國的春節(jié)的風俗: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年夜飯、小孩拿壓歲錢等

    二、故事“小松鼠拜年”

    1、小朋友你們過年說了哪些話,別人給你們壓歲錢應該說什么?

    2、聽故事“小松鼠拜年”

    3、小松鼠學了什么新本領?

    它看見老松鼠爺爺后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老松鼠爺爺怎樣夸獎小松鼠?為什么要獎勵他呢?

    4、再聽一遍故事,利用桌面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內容。

    三、游戲:拜年

    教師交代玩法,請一些幼兒扮演大人,手持各種玩具,另一些幼兒要玩玩具必須給大人拜年,對他們說新年的祝福,得到禮物后一起唱歌。

    大班開學第一課上課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能對同類物體進行不同屬性的劃分,并依據不同屬性來分別比較物體的數量。

    2、學習10以內的帶量運算。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畫冊,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游戲:碰球(7、8)二、出示圖片幫幼兒理解圖意,并比一比。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圖上有什么?一共有幾個蘋果?指著讓幼兒點數。

    2、你們再仔細看看會發(fā)現(xiàn)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顏色不一樣,有的在樹上,有的在樹下。)

    三、按不同屬性分類并比較數量。

    1、師:剛才小朋友都看出來蘋果的顏色不一樣,那么紅蘋果有幾個?綠蘋果有幾個》請幼兒說以說,老師記錄。

    2、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樹上有幾個蘋果?樹下有幾個蘋果?(方法同上)3、老師幫你們記錄下數字,誰來幫老師算一算。紅蘋果比綠蘋果多多少?6比4多幾個?并列一道算式,算出結果。老師幫助記錄:6-4=2,樹上有多少蘋果?樹下有多少蘋果?7比3多多少?列式7-3=4。

    四、幼兒操作

    1、幼兒畫冊3P19比一比在算一算多多少,并在記錄紙上列出減法算式。

    2、教師指導幼兒邊看畫冊邊記錄。

    3、讓幼兒說以說結果。

    18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