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永久939w78w78w乳液,色5月婷婷 亚洲,2021精品国产自在观看

  • <small id="wqkfw"></small>

    <address id="wqkfw"></address>
  • 教案模板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

    | 發(fā)昌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挠變簣@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1

    生成背景:

    為了使幼兒度過快樂的晚間生活,我們想通過開展豐富的活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于是,我們對幼兒晚間需要進行了調查,有的幼兒提出想去看月亮。在一次“看月亮”的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天空有很大的興趣,他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月亮上有什么”、“月亮上的陰影是什么”……于是,我們決定沿著幼兒的興趣點開展“月亮”的主題活動。

    活動總目標:

    1.萌發(fā)幼兒對月亮的好奇心,通過豐富的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一些有關月亮的知識。

    2.通過參加感興趣的活動,穩(wěn)定幼兒情緒,使幼兒度過快樂的晚間生活。

    3.在質疑、探求答案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活動一:觀察月亮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月亮,激發(fā)幼兒的認知興趣。

    2.通過自己探索答案,培養(yǎng)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觀察活動教師帶幼兒到樓頂看月亮,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形狀、顏色等,幼兒進行討論。聰聰:月亮上的黑影是什么?海日:我聽媽媽講過,月亮上住的`是嫦娥、兔子。昊昊:我覺得是仙女。媛媛:我看像一棵樹,這棵樹很大、很高,從地球上都能看到。博宇:太陽表面有太陽黑子,月亮上的一定是月亮黑子。躍驊:是什么東西的影子。教師請小朋友回家和家長一起找答案。

    2.交流分享觀察月亮以后,“月亮上的黑影是什么?”

    這個問題成了小朋友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他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通過很多方式找到了答案,有幾個幼兒還帶來了書、光盤。幼兒通過看書、看光盤、同伴和教師的講解,初步了解了月球的表面?;顒臃此荚谟變河^察月亮的活動中,孩子提出了問題,怎樣讓幼兒獲得相關經驗呢?是傳授,還是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我想,應該讓幼兒掌握學習的方法,遇到問題應該自己找答案,這對他們是一種鍛煉,獲取知識的過程對幼兒來說比知識更重要。同時,家長參與到活動中后,知道自己的孩子晚上有很多活動,也能緩解家長的焦慮。

    活動二:月亮的真面目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簡單了解月球表面的情況。

    2.通過小實驗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活動準備手電簡、骨牌、報紙球、自行車的反射板。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月球表面的暗影。

    (1)在桌上立6~8個骨牌。

    (2)把燈關掉。用手電簡從骨牌斜上方大約30厘米的地方照射骨牌。骨牌的影子會落到桌面上。

    (3)用手電簡照報紙球,會發(fā)現(xiàn)報紙的縫隙里是黑的。教師講解:當手電筒的光照向骨牌時,骨牌的影子會落到桌面上。同樣,太陽光照向月球時,在月球表面高的地方,高地的影子會落在月球的表面上,高地會反射光,所以看起來很亮。高地的影子看起來灰暗,在月球表面還有很多隕石坑,這些坑里也是黑暗的。

    2.小實驗:月亮會不會發(fā)光。

    (1)天黑時,用手電筒照在自行車的反射板上,引導幼兒說說看到了什么?

    (2)將手電筒關上,請小朋友看看。教師講解:只有手電簡照射在反射板上時,反射板才會發(fā)光。反射板本身不會發(fā)光,但它會把射到它身上的光反射出去。同理,月球本身也是不會發(fā)光的,它是反射太陽的光才會亮的?;顒臃此缄P于月球的一些問題是很深奧的科學,不是孩子能獨立解決的,這需要成人給予幫助,但指導方法必須形象具體、簡潔生動,以免孩子們覺得深奧、枯燥而失去探索的熱情。因此,必須找到幫助孩子們解惑的有效途徑。通過小實驗,幼兒親自操作加深了幼兒的理解。

    活動三:月亮的變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月亮的變化與地球和太陽的關系。

    2.引導幼兒通過自己記錄、對比的方法,了解月亮的變化規(guī)律。

    活動過程:

    1.討論:月亮為什么會變化。

    六六:月亮吃飽的時候就變圓了,餓的時候就彎了。

    筱萌:月亮像魔術師,有時彎,有時圓。

    聰聰:時間變了,月亮就變了。海日:被天狗吃了。

    博宇:月亮被地球的影子遮住的時候,就變彎了。

    2.小實驗:月球、地球和太陽的關系。請一個小朋友代表太陽、一個小朋友代表地球、一個小朋友代表月球,簡單演示三個天體的關系。

    3.小實驗:月球的盈虧。

    (1)把臺燈放在房間的門外一側。

    (2)將房間內的燈關掉,站在向著房門的位置。

    (3)手拿著球,球的位置在頭前方,比頭稍微高一點。

    (4)身體慢慢轉動,球要一直保持在身體的前方。

    (5)轉動身體并觀察球。

    實驗結果:身體向著門時,球是暗的。隨著身體的轉動,球的一部分開始亮了起來。當身體轉了180度時,球向臺燈的那個側面會全部照亮。

    教師講解:臺燈只會照亮球的一部分,也就是向著臺燈的那部分才會被照亮。當小朋友舉著球轉動身體的時候,能看到球上更多被照亮的部分。月球就如同這個球一樣,只有一部分會被太陽光照到。當月球繞著地球轉時,在我們能看到的月球的一面,月球亮面會出現(xiàn)變化,這就是月球的盈虧。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襪子的特征配對。

    2、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會給襪子配對。

    活動難點:能根據(jù)襪子的顏色或圖案大小等特征配對。

    二、活動準備:

    1、顏色、圖案、大小……不同的襪子若干雙,放在摸箱里。

    2、每人三雙顏色、大小打亂的襪子放在小淺里。

    三、活動形式:分組

    四、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游戲“摸箱”,請小朋友猜猜里面是什么寶貝?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是什么感覺?(軟軟的、滑滑的……)

    2、我們看看到底是什么?(襪子)

    3、你們穿襪子了嗎?我們比比誰的襪子好看?哪里好看?(有花邊、有圖案……)

    (二)通過觀察,了解配對

    1、老師給娃娃穿漂亮的襪子給你們看看好不好?(只穿一只襪子)漂亮嗎?為什么(配對)

    原來襪子要兩只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只。(取一只小襪子套在腳上)

    原來大小也要一樣啊,那再換一只吧(再取一只大小合適,但圖形不同的襪子,讓幼兒分辨。幫助幼兒自然地理解了什么是一雙襪子,在直觀體驗中領會襪子大小匹配、成雙的含義)

    2、這樣漂亮嗎?為什么?

    (三)、幼兒操作,進行配對

    1、小熊幫媽媽整理襪子,可是他把襪子都弄亂了,她想請小朋友幫忙整理襪子。

    2、小熊請小朋友們告訴他,你是怎樣整理的?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光的反射現(xiàn)象,會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朝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fā)現(xiàn),體驗探索的樂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反射光。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玩過踩影子的游戲。

    2.物質準備:

    (1)每人一面平面鏡(大小形狀各異)。

    (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銹鋼拉鏈、調羹、茶杯、臉盆、光盤、手表等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書、粗糙的石頭、衣服等。

    (3)用即時貼剪出飛機、花、小鳥等鏤空圖案,并貼到部分鏡面上;水彩筆等。

    3.時間安排:陽光燦爛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請配班老師持鏡子從戶外反射陽光到室內—鼓勵幼兒尋找亮光,引出活動主題根據(jù)需要可進行以下提問:亮光是從哪里來的?它是怎么進來的?小結:亮光是從外面來的,是鏡子反射的太陽的光。

    二、引導幼兒探索鏡子反光的現(xiàn)象

    1.請幼兒手持鏡子到戶外,自由探索如何將光反射進活動室。

    2.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你是怎樣將太陽光反射到活動室的,并做一做。請沒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小結:只有鏡面對著陽光才會反光,沒有陽光照在鏡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請幼兒交流:在反射光的過程中,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如反射進活動室的光是怎樣的?它會不會移動?是怎樣移動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小結:反射的光大小、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鏡子的角度,光就會來回移動,它的方向也變了。

    4.請幼兒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經驗。

    三、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射光

    1.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像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能反射光。

    2.請幼兒任選老師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東西也能反射光。

    3.鼓勵幼兒探索這些材料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4

    活動名稱

    認知活動《幼兒園的哥哥、姐姐》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的周圍環(huán)境。

    2、通過活動讓幼兒熱愛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活動。

    活動過程

    一、參觀幼兒園

    帶幼兒先參觀幼兒園周圍的環(huán)境,再到幼兒園的各個班級去參觀,讓幼兒看看大哥哥、大姐姐們是怎么樣上課的。

    二、與大三班的哥哥、姐姐作游戲。

    先讓兩個班的小朋友相互認識。

    讓大班的小朋友一個人帶一個小班的小朋友做游戲

    結束活動:

    師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

    活動觀察和反思

    通過此活動,讓小班的小朋友知道中班的哥哥、姐姐在幼兒園是怎么快樂的生活,怎樣玩區(qū)角的,加強了我們班小朋友一些常規(guī)知識,讓他們體會到哥哥姐姐在幼兒園是不會哭得,是很快樂的!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5

    一、晨間活動(7:00—7:30)

    活動名稱:散步中的收集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活動,使幼兒關心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

    2、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活動收集材料。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習慣,萌發(fā)幼兒的求知探索精神。

    活動材料:每名幼兒一個小筐、合適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在散步、收集活動前提出要求:散步時收集十種東西。

    2、散步、幼兒邊觀察邊收集:樹葉、螞蟻、瓶蓋、石頭等十種物品放在自己的小筐內。

    二、集體教育活動一(8:10—8:50)

    活動名稱: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區(qū)分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物體。

    2、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3、初步萌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愛護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關心自己的生活空間。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與收集的許多物品。

    2、托盤、小筐同幼兒人數(shù)。托盤上貼有綠色的和紫色的紙。

    3、掌握生命、無生命的概念。

    活動過程:

    1、分享早上收集的物品,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寶貝,并說出在哪里收集到的。

    2、出示教師收集的物品,說說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沒有生命的?為什么?引發(fā)幼兒進行分類的興趣,并介紹分類的方法。

    3、教師同幼兒一起將教師采集的物品進行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

    4、將幼收集的物品進行分類活動?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分類情況適當加以指導。

    5、送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客人回家。

    6、教師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出示環(huán)保圖片,教育幼兒要愛護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早操及戶外活動(9:00—9:50)

    早操要求:精神飽滿,動作整齊。

    體育游戲:布袋游戲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通過聽覺判斷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發(fā)展平衡能力和靈敏性。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積極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調節(jié)、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和能力。

    活動準備:

    1、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的過程。

    2、布袋人手一只,打擊樂器4件,桑葉若干。

    活動過程:

    1、玩布袋(布袋分散在四周)

    師: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并注意觀察幼兒玩袋的情況。)

    2、“蠶寶寶”游戲

    (1)、師:小朋友玩的真不賴,現(xiàn)在讓我們鉆進布袋,把

    自己變成一只蠶寶寶吧

    來,變--變--變!

    師: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么走路的嗎?(幼兒集體在地上做蠶寶寶走路)

    師:看,這只蠶寶寶爬的真好,我們來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2)、模仿“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

    A師:蠶寶寶們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那邊有桑葉,我們爬過去吃吧!

    (教師作為喂桑葉的人,不斷地變動自己的位置,蠶兒也隨之改變爬行的方向。)

    B師:讓我來摸一摸,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啊!咦?我好象聽到有蠶寶寶在吐絲了。

    C師:蠶寶寶吐了這么多的絲,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師:蠶寶寶在繭里面睡著了,慢慢地變成了蛹,它在繭里滾來滾去,飛蛾終于咬破繭,飛了出來,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飛出來了。

    (模仿飛蛾的動作四散跑)

    (3)、師:剛才小朋友都從蠶寶寶變成了飛蛾,學的可真像!接下來我們玩?zhèn)€游戲,好嗎?

    3、“盲人聽音走路”游戲

    (1)、師:平時我們都是把布袋套在腳上玩的,今天我們要換種玩法,把布袋套在頭上玩。大家體會一下盲人走路時的感覺。

    (2)、幼兒將布袋套在頭上,四處走動。教師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師:聽,有聲音傳來了,我們試著朝聲音發(fā)出的方向走去吧!

    (請四名老師在場地的四個角落,看教師的手勢敲打樂器)

    (4)、游戲結束,師:請小朋友把布袋拿下來吧,現(xiàn)在你們可以體會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們平時遇到盲人應該怎么做?(幼兒各抒己見)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說到做到!

    4、幼兒自由玩布袋。

    5、放松游戲:布袋魔術

    師:好,我們用布袋再來變個魔術吧!我們先把它從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將布袋豎向對折),然后變成一個矮子(再將小布袋橫向對折),然后再變得矮一點,成一個小矮人(再將布袋橫向對折,此時,布袋已經被折疊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著布袋走出場外,活動結束)

    四、集體教育活動二(10:05—10:50)

    活動名稱:生物PARTY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并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生物PARTY的設計及準備工作,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表征。

    活動準備:

    1、將已認識的的各種生物的圖片、標本布置在活動室。

    2、師生共同搜集、準備各種材料和工具:橡皮泥、紙盒、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如何準備生物PARTY?

    給它們準備什么食物?會場怎么布置?

    2、幼兒商量分組,分為食物制作組,布置舞臺組。

    3、小組觀察、討論并選擇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4、幼兒分組按照興趣和需要選擇材料,用繪畫、剪貼、折紙、泥工等方式開展“工作”,教師以合作的方式對孩子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指導,幫助。

    5、將邀請來的生物和準備好的食物擺放在布置好的舞臺上,幼兒為客人老師介紹。

    6、模仿蟲子。

    7、播放動感較強的音樂,幼兒可扮演各種蟲子自由吃“食物”、跳舞,舉行開心PARTY。

    五、餐前準備及午餐(10:50—11:30)

    餐前準備:

    1、幼兒入廁、喝水、洗手。

    2、聽故事磁帶。

    午餐要求:

    1、值日生分工擦桌子,為小朋友盛飯、端飯。

    2、能安靜、愉快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偏食,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會自己添飯。

    3、飯后能自覺漱口。值日生收拾餐桌,并把餐具送到廚房。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6

    活動目的

    1、在初步了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fā)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jù)幼兒的回

    答繼續(xù)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么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

    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 :這首古詩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并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么呀?那

    你們知道什么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松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并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著,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并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么?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并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么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才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fā)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

    老師示范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后,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農民伯伯這么辛

    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園教師節(jié)活動策劃教案內容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發(fā)型,愿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發(fā)型的認識。

    2、學習用卷、粘貼等技能來制作卷發(fā)。

    3、體驗自制發(fā)套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fā)型圖(短發(fā)、長直發(fā)、短卷發(fā)、長卷發(fā))課件,音樂(恰恰),浴帽人手一個,彩紙,膠棒

    活動過程:

    一、 游戲“找五官”,引出發(fā)型。

    師: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我說什么,你做什么?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頭發(fā)

    師:你的頭發(fā)是怎樣的?我的頭發(fā)呢?

    小結:對呀,每個人的頭發(fā)都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人扎辮子。老師這兒還有幾種發(fā)型圖,看看,這些頭發(fā)是怎樣的?

    二、 欣賞四種發(fā)型(課件媽媽的發(fā)型)。

    1、短發(fā)

    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發(fā)是怎樣的?——短短的,短發(fā)。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短發(fā)?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短發(fā)。

    2、長直發(fā)

    師:這是誰的媽媽?她的頭發(fā)是怎樣的?——長長的、直直的、順順的,長長的直發(fā)。

    還有誰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發(fā)?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直發(fā)。

    3、短卷發(fā)、長卷發(fā)

    師:這兩位媽媽的發(fā)型有什么不一樣?——一個頭發(fā)長,一個頭發(fā)短

    它們的頭發(fā)都是怎樣的?——卷起來的、彎彎曲曲的、卷發(fā)

    請幼兒說說:我的媽媽也是長長的卷發(fā)或短短的卷發(fā)。

    4、你最喜歡哪個媽媽的發(fā)型,為什么?

    三、 學習制作卷發(fā)。

    1、出示自制卷發(fā),漂亮嗎?教師戴在頭上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看這頂漂亮的卷發(f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浴帽和彩條

    3、教師示范制作的方法。

    彩帶如何變成彎彎的卷發(fā)?學習卷的技能

    怎樣做成短卷發(fā)和長卷發(fā)?彩條全部卷起來成短卷發(fā),彩條卷一半成長卷發(fā)。

    4、你想制作一頂漂亮的卷發(fā)送給媽媽嗎?

    5、幼兒制作媽媽的卷發(fā)。

    四、 展示評價體驗快樂。

    1、播放音樂幼兒頭戴自制的卷發(fā)展示。

    2、說一說:你最喜歡哪頂卷發(fā),為什么?

    3、把制作的漂亮的卷發(fā)回家送給媽媽,并對媽媽說句甜甜的話。

    17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