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范文700字左右
推薦文章
讀書報告就是讀完書之后的心得報告,是閱讀者系統(tǒng)的收集、統(tǒng)整、研讀與創(chuàng)作主題相關(guān)的各種材料,經(jīng)分析、歸納、提煉等思維活動,提出個人見解和觀點的文字作品。寫讀書報告的目的在于增加新知、提升研究和表達能力。小編精選了一些關(guān)于讀書報告的優(yōu)秀范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報告范文(一):
《向孩子學習》讀書報告
讀孫曉云的《向孩子學習》漸漸明白讀書就是一種“等價代換”,追求高尚就意味著唾棄低俗,向往經(jīng)典就務必抵制平庸。要想讀懂就得像作者一樣的去思考,跟他們有一樣的關(guān)注,體會他們那顆秀麗的心靈,真切的去感受他們的困惑、痛苦和焦慮。只有人才能影響人,也只有人才能教育人,我將多一些從容,多一些關(guān)心,用平和感悟的心,用大師的作品,開始自己幸福的閱讀生活,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嘆,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敘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zhèn)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fā)現(xiàn)兩個女兒已經(jīng)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異口同聲地宣布:“我們也要去。”到了鎮(zhèn)上,父親下了車,并告訴女兒,待在車里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jīng)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凈凈,父親打開包裝著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著,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zhì)問;“爸爸,你怎樣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后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說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么味的”……當那位父親拿著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jīng)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親竟然奇跡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
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么后果,但正是這份純真讓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好處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么天真,也曾這么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涂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復雜了,沒有那么單純,沒有那么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后,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思考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jié),我們會設想問題產(chǎn)生的后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么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愿違的結(jié)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讀書報告范文(二):
三國演義讀書報告
三國演義是一部出名的歷史小說,屬于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該書的背景是東漢末年,從宦官亂政、黃巾起義開始,描述在亂世中曹操、劉備、孫堅父子怎樣運用人才爭奪天下的故事。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三國演義讓一個個英雄人物形象的在我心中出現(xiàn)。勇武過人的呂布、霸氣十足的孫策、忠心護主的曹洪、老當益壯的黃忠。想象典韋拼死守寨門的悲壯、趙云血戰(zhàn)長板橋的慘烈、周瑜縱火燒赤壁的快意、孔明病死五丈原的無奈。三國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我對以下幾個重要人物說點感想:
曹操。自小就崇拜曹操,也許是他太有軍事才能,也許他太有人格魅力,(也許在游戲中他總是超級全能主角太好用。)曹操為統(tǒng)一亂世做出巨大的貢獻,更透過屯田制度解決了大部分老百姓的溫飽問題。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后白手起家,討董卓、攻陶謙、伐呂布、征張繡、擊劉備、戰(zhàn)袁術(shù)、抗袁紹,更把漢獻帝從西涼鐵軍中解救出來,統(tǒng)一了大半個中國。曹操有不少缺點,他因為好女色害死了猛將典韋和長子愛侄,他因為報父仇屠殺了許多無辜的徐州百姓。但是曹操畢竟是那么悲天憫人,“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是亂世的寫照,他有著結(jié)束亂世的決心,有著天下太平的憧憬,這就足夠了。曹操善用權(quán)謀,深得人心,挾持天子以號天下,他的氣質(zhì)成就了他的霸業(yè)。
劉備。演義中的劉備仁慈的太過了,十足一個偽君子。我一想到劉備,就想到關(guān)于他的兩句名言,“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是我厭惡的主角之一,但不得不佩服他的韌勁。他能有關(guān)張這樣的兄弟,他能有屢敗屢戰(zhàn)的勇氣,多次寄人籬下,卻從未放棄過爭霸天下的決心。他的眼淚威力不可謂不大,“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劉備雖然波折叢叢,但還是在取得西川,成功建立自己的政權(quán)。不得不說,劉備是一個讓男人也敬愛的男人,以仁義之名行權(quán)術(shù)之實,多少賢人才士為他死心踏地,助其成就霸業(yè),不由人不為之贊嘆。
孫權(quán)。孫堅孫策為他打下了江山,他受兄長遺命保家業(yè),壓力不可謂不大。孫權(quán)的外交手段實在高明,在當時已經(jīng)能熟練運用實力均衡的戰(zhàn)爭法則。在曹操百萬雄師南下、劉表投降的時候聯(lián)劉抗曹,結(jié)果周瑜火燒赤壁讓曹操遭受了最大的挫折;在曹操敗走漢中、關(guān)羽連場勝利直逼許昌的時候毅然聯(lián)曹抗劉,呂蒙白衣渡江順利襲殺關(guān)羽奪回荊州重創(chuàng)劉備實力。“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孫權(quán)軍事實力不可恭維,但是政治手段的確高明。孫權(quán)最終順利穩(wěn)固政權(quán),黃袍加身,這也是對他的最大肯定吧。“三國英雄,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諸葛亮。演義中的孔明整一個妖道,未卜先知、呼風喚雨、裝身弄鬼、鑲星續(xù)命,太多的妖化反而讓我對他反感。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更是封建道德的典范。但是他在劉備托孤之后,集軍政法大權(quán)于一身,實在不智,還給此刻人以架空皇帝的借口。事無大小必親自處理,這是領(lǐng)導的做法么一方面大大限制了下屬潛力的發(fā)展,導致之后“屬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六十多歲的老頭打先鋒反映了蜀漢后期人才缺乏;一方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整一個此刻的共產(chǎn)黨員,但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任誰也不是鐵打的,結(jié)果把自己活活累死在五丈原,讓人感嘆讓人反思。
最后總結(jié)下,三國的年代但是是一場爭權(quán)奪利的斗爭,曹劉孫都是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的兇手,都是封建地主豪強的代表,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沒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以前我看到曹操失敗就悲哀,看到劉備受挫就歡呼,此刻看來也是演義中毒吧。學習三國演義,我們就就應學習古代人的長處,借鑒他們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個對現(xiàn)代社會有用的人。
讀書報告范文(三):
《自由在高處》讀書報告
去年讀熊培云的《重新發(fā)現(xiàn)社會》,讓我覺得很大氣。于是,今年買了他的新書《自由在高處》,讀完后感到溫暖和力量。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xù)著熊培云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為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并非毫無選取,個體要想收獲自由,就務必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并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地位、為所欲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
自由的前提的必須是選取,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沒辦法、體制就是如此”、“大家都這樣”等此類的話語。一般人也都會選取隨大流,一邊隨一邊抱怨。其實,選取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場或者說信仰,并能夠根據(jù)自己的信仰對生活做出解釋,從而做出貼合自己的選取。在選取的基礎上,根據(jù)實際狀況對自己的觀點和行動進行調(diào)整。注意,是“調(diào)整”不是放棄自己的觀點隨大流。
自由必須是和主體性聯(lián)系在一齊的。要想獲得自由,就務必有自己的選取,同時也尊重別人的選取,在適當?shù)臅r候心甘情愿的放棄自己的權(quán)利。
近來,讀了西方的一些理論書籍,發(fā)現(xiàn)自由、平等是所有學科都繞但是主題,也是與每個人密切相關(guān)的話語。自由與平等哪個更重要我覺得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還是能夠?qū)崿F(xiàn)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面臨著選取,也都面臨著自己自由與否的問題。
但是,我們總是生活在必須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斷這些框架的過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還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時候當我吃完飯就到網(wǎng)絡上閑逛時,其實就是不自由的。
一個自由的人必須是一個有個性的人、也是一個精神上很強大的人。頭腦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動的自由要以頭腦的自由為前提。
做老師也有些年頭了,深感此刻大學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變化,但學生的自由選取潛力還有待提高。因為,有時候自由是要爭取的,別人施與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們生活中,自由總是被誤讀、也總是不忽視。不但有無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這本書寫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復述。我只是讀完后,發(fā)表自己的一點感慨。
讀書報告范文(四):
讀書報告范文
讀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后,對"學習型組織"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解:
一、建立學習型組織務必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這一點十分重要。只有我們自己切實有這種迫切的需求,才會有效果。如果是上級的指令,是上級的要求,這是一種被動的,應對式的工作觀;同時務必不是趕時髦,不是追風,否則只會是形式主義。因此主動與迫切,這兩點事關(guān)建立的成敗。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出于對事業(yè)的愛,才會有成效。建立學習型組織,就是在為事業(yè)打造未來。
二、建立學習型組織沒有模版,沒有模式,沒有地圖。
建立的實踐中,才認識到原先我的認識有誤區(qū)。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過去我們搞什么東西都習慣有什么"模式",強調(diào)一套方法和方式,拿過來就能用。此刻看,這本身就不貼合學習型組織理論。每個組織的具體狀況不一樣,建立的切入點也會不一樣,我們強調(diào)的是差異化,是個性。到達的標準是不斷變化的,這需要你自己不斷設定,惟有此,才會實現(xiàn)真正的自我超越。
三、建立學習型組織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
或許我們不明白學習型組織是什么,但我們必須要弄清學習型組織不是什么。學習型組織不是一項活動,我們務必明白建立學習型組織是可持續(xù)的,是永無止境的。這就貼合校園的"第二曲線理論"。這樣我們才會使組織內(nèi)部的變化超前于外部的變化,才會保證組織內(nèi)部有足夠的活力,持續(xù)著核心的競爭優(yōu)勢,到達永續(xù)經(jīng)營,基業(yè)長青。既然我們找到了建立學習型組織這條路,我們就不怕路遠。
四、擴展組織創(chuàng)造未來的能量,保證擁有組織需要的持續(xù)增長的學習力,這需要全體成員全身心的投入。既然我們對過去的理論基礎研究少,那么,此刻市場的要求,需要我們來補上這一課。以改造我們的學習,改造我們的管理,提升我們的業(yè)績。
在這本書中我還喜歡一個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會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溫水中,不去驚嚇它,它將呆著不動。此刻如果你慢慢加熱,當溫度從華氏70度上升到華氏80度,青蛙仍顯得若無其事。甚至自得其樂??杀氖钱敎囟嚷仙龝r,青蛙將變得愈來愈虛弱,最后無法動彈。雖然沒有什么限制它脫離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青蛙內(nèi)部感應生存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環(huán)境中激烈的變化,而不是針對緩慢漸進的變化。
大部分動態(tài)性復雜都是處于緩慢漸變的過程,極不易察覺。即使察覺了,已經(jīng)為時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質(zhì)是突然變壞的交通是突然擁塞的健康是突然變差的孩子是突然變壞的……
所以我們要學習看出緩慢漸進的過程,放慢自己認知變化的步調(diào),并個性注意那些細微以及不尋常的變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運。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當閱讀到第五章時,有個例子:在校園中,老師對學生的看法,會影響那位學生的行為。珍妮個性害羞,她在新校園第一學期的成績個性差(因為她的父母感情不睦)。珍妮的老師于是認為她懶散。下一個學期,老師給予珍妮的關(guān)切更少,她的成績于是更不好,因而個性更退縮。隨著時間的過去,珍妮陷入一個惡化退縮的旋渦之中,被老師冠上不認真學習的標簽后,她更加封閉。于是,被老師視為才能高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關(guān)切;而被視為才能低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卻因增強的反饋而更糟。最后演轉(zhuǎn)成“差者愈差、優(yōu)者愈優(yōu)”。我認為老師就應公平對待學生,不就應片面的去評價對待某個學生。
透過閱讀,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及組織中幾種潛藏著的巨大力量來源——它們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卻是最不明顯的。當掌握這些力量,個人的生命空間會變得很大,才能成為一個全神貫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并在這個團體中,一群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齊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并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成果。
讀書報告范文(五):
讀書報告
俗話說得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對于我們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趣味!上個寒假我們校園開展了一個“家庭讀書與經(jīng)典同行”的讀書活動,同學們個個都踴躍地參與這次的活動,讀書的狀況更是出人意料,在短短的一個多月里,同學們爭先恐后地閱讀書籍,竟閱讀了一百多冊書,你說,這難道還不令人傻了眼嗎那究竟我們班的讀書狀況怎樣樣了呢帶著這個令我好奇的問題,我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仔細的“盤問”??上部少R的是我們班的同學閱讀書籍的種類分布得比較平均。
1、你們對哪一類的書籍比較感興趣呢
有43.5%的同學對文學類的書籍感興趣,有35、5的同學對小說類的書籍感興趣,還有21%的同學對歷史類的書籍感興趣。
2、你們在什么時候閱讀書籍
有一半的同學說在晚上睡前半個小時閱讀書籍,有四分之一的同學說在早上吃完早餐以后才閱讀書籍,留下的四分之一說在午后吃完午飯后閱讀書籍??磥黹喿x書籍的時間還各不相同阿!
3、閱讀書籍的時候是不是有家長陪同
大多數(shù)的同學一聽到這個問題,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聽到這個回答我很失望,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萬一學壞了怎樣辦呢我期望家長能夠陪自己的兒女多點閱讀書籍。
一、調(diào)查狀況
透過數(shù)據(jù)顯示,我發(fā)現(xiàn)我班同學閱讀書籍的狀況有好有壞。好的是,同學們都十分喜歡閱讀,對書籍中的資料好奇得過目不忘。在所有同學的答案中,我覺得同學們對讀書的欲望太強烈了,因為有65、5%同學酷愛讀書,留下的35、5也對讀書很感興趣。同學們平均每周讀書一本。從家長的角度看,有許許多多的家長都愿意為自己的兒女購買書籍;而學生自己,一小部分都能從自己的零用錢里拿出來買書。
二、調(diào)查分析
一是高年級的學生沒有剩余的時間看多一些書。從同學們的答案中,在校園里時間安排得太過緊迫,回到家里又被過多的主科作業(yè)“壓”得喘但是氣來,還哪來的時間看書呢不僅僅如此,做完作業(yè)還要忙于語文、英語的課文背誦,唉!只能把看書放在一邊了。
三、四點思考
1、我推薦同學們多看一些關(guān)于文學類的書籍,因為國內(nèi)外的文學名著實在太好了:《悲慘世界》《三國演義》《水滸傳》《昆蟲記》……看國內(nèi)外的名著,既能夠提高寫作水平,又能夠豐富課外知識,一舉兩得,多好阿!
2、我推薦大家在閱讀書籍的同時,能夠做好讀書筆記,將來回憶時還能夠拿出來細細品味呀!
3、大家有空閑的時候,如果覺得無聊,就趕快拿出你喜歡的書籍來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