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
看完昆蟲記,寫好一篇昆蟲記讀后感有很大的幫助。法布爾的《昆蟲記》,使我,再也不怕昆蟲了,甚至還喜歡上了它們。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582573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1
今年暑假我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詳細地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書中講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讓我看到了法布爾對昆蟲的愛心、細心和仔細,看到了他對科學的嚴謹和求實的作風。
法布爾是怎么細心觀察的呢?只見螳螂張開鞘翅,向兩邊斜著過去;翅膀全部展開,高高豎起,就像平行的兩片船帆;它的腹部末端呈卷曲狀,先抬高,再放下,劇烈地抖動著,與此同時還伴隨著“撲、撲”的喘息聲,讀到這里,我仿佛身臨其境,真的看見一只螳螂在捕獵一樣!
還有圓網(wǎng)蜘蛛織的網(wǎng),有的有二十一根輻,有的有三十二根輻,還有的有四十二根輻,編制起螺旋形的圈子。我想應該比任何人用尺子畫出來都要好吧?這是多么神奇啊!法布爾觀察的這些,也許經(jīng)常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可有誰像他一樣看得那么仔細呢?
每天我都靜靜地坐在心愛的小書桌前,津津有味地閱讀,讀著讀著,我深深地沉浸在這美麗的昆蟲世界里,也讓我對某一些昆蟲的看法有了些改變:比如圓網(wǎng)蜘蛛,本來我很不喜歡它的網(wǎng),因為它的網(wǎng)總是會繞在我的臉上,粘噠噠的,但是我閱讀了“圓網(wǎng)蜘蛛織網(wǎng)記”后,發(fā)現(xiàn)它們的網(wǎng)毫不遜色于人類的捕鳥網(wǎng),是那么完美,比人類織的網(wǎng)還要先進很多。僅僅為了捕捉幾只昆蟲,竟然需要練就如此卓越巧妙的紡織技術(shù)!還比如,我以前不喜歡螳螂,因為我去捉它的時候總會被它的兩把“大刀”給劃傷,一道深一道淺的,像被玫瑰的刺扎了一樣,但是現(xiàn)在我明白了,原來它的“大刀”可以讓它的捕獵速度快的令人吃驚!再比如,螢火蟲原來我是很喜歡的,因為它艷麗動人,而且小尾巴上的一盞燈所發(fā)出的微微細光總是那么漂亮,但是閱讀了“發(fā)光的蟲子”,我才知道原來螢火蟲是個地地道道的食肉動物,捕食方法很獨特,甚至還有點惡毒……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也要向法布爾學習,多多留心身邊的事物,用心觀察,說不定你也會向法布爾一樣有新的發(fā)現(xiàn)呢!如蟹蛛雖然不會織網(wǎng),但它會潛伏在花叢中,鎖定目標,咬住獵物的淋巴結(jié),很快,那獵物就一命嗚呼了;秋天的葉子會變成金黃色,飄落下來,成為小蟲子們的地毯;變色龍遇敵會身體會變換不同的顏色等等……讓我們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一起去尋找大自然的奧秘吧!
#621229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2
《昆蟲記》的作者是同時獲得法國科學界、文學界諾貝爾獎提名的法布爾。
當我看到這書名的時候,覺得這可能是一部枯燥的科學作品,講的無非是那些科學道理和亂七八糟的數(shù)據(jù)。但是當我讀它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這不但是一部科學著作,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法布爾通通用上了。
在這本書中,我和法布爾一起走進了那片他所熱愛的土地——昆蟲的樂園。
哦,原來昆蟲界有這么多的奧秘啊!
在這里,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動物。如:貪吃的屎殼郎,居然把糞球搓得拳頭那么大,還要把它啃個天昏地暗;炎炎夏日叫個不停的蟬竟然是個聾子,只要避開它的五只眼睛,就是槍響了它都不會逃。
在這里,有鮮為人知、離奇古怪的昆蟲。如:做窩十分精致的水泥匠蜂;懼怕寒冷的舍腰蜂;把卵產(chǎn)在人家巢里的青蜂;排隊整整齊齊的松毛蟲……
淺顯的文字,深奧的道理;幽默的敘述,令人捧腹……可愛的昆蟲們在法布爾的筆下翩然登場,多么奇特、有趣的故事啊! 那些平時在這喧囂的城市里幾乎看不到的昆蟲們似乎一下子就都聚到了我身邊,鳴叫著、嬉戲著……是法布爾帶我走進了昆蟲的世界?;蛟S有許多昆蟲我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親眼目睹,但是,我能想象出法布爾筆下那栩栩如生的昆蟲的畫面,機靈、狡猾、兇狠、愚蠢……
這本名著讀來令人回味無窮,更讓我改變了對昆蟲的看法。以后我看見昆蟲,不會一腳踩死,而會細細地觀察。因為昆蟲不管是善良的還是兇狠的,在我的心里都變得可愛了。
感謝法布爾先生,他把愛給了昆蟲,也把愛傳給了我。
#519085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3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zhì)”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F(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xiàn)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后,我深刻體會到的。
#518828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4
在五一長假中,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寫的,他用自己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來觀察昆蟲,才寫出了這本文學巨著:《昆蟲記》。法布爾用他的智慧,觀察出了昆蟲們的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習性,甚至有時他為了觀察的方便,就把昆蟲帶回家中養(yǎng)。法布爾還被雨果稱為是“昆蟲世界的荷馬”,法國文學界也贊譽他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整本書寫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有白面螽斯,蝗蟲,金布甲,圣甲蟲,天牛幼蟲,西緒福斯蜣螂,圓網(wǎng)蛛,那么顧名思義,這本書的主人公們就是他們啦!在那么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歡《天牛幼蟲的才能》,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看起來小小的天牛幼蟲卻有這么大的能耐,你瞧“漂亮的橡樹干上,有的地方分布著一道道傷痕,有的地方則破開了,傷口處閃耀著橡樹那散發(fā)著皮革味道的眼淚,樹枝和樹干都被咬過了?!边@些可都是天牛幼蟲的“功勞”哦。天牛幼蟲讓我受益匪淺: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動物,除感覺能力外,還擁有某些生理潛能,這些潛能將被不是后天而是先天的啟示激發(fā)出來。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世界上無處不在的就是生命,往往一些微小的生命容易被忽略,人類雖然在生物鏈的頂端,可我們卻不知道如果沒有了這些微小的生命這個世界到底會有怎樣的變化,這些小生命就是法布爾所贊美的——昆蟲,他們是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它們對我們來說萬般重要,它們的生命也應該得到尊重。正好應對了一句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以前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司機在路上開著車,突然前面有一群鳥,他便停下來等這群鳥飛走之后他才走,慢慢的有許多輛車在后面按喇叭,催他快開車,可他依舊等在那兒,過了一會兒,那些人也不按喇叭了,耐心的等著。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應該要尊重每一個動物,就像法布爾那樣。
善待動物,也就是在善待我們自己。
#519084三百字昆蟲記讀后感5
暑假里,我反復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書中充滿著智慧的昆蟲,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讓我沉浸在神奇的大自然中,仿佛在此時我已變成他們中的一員。
昆蟲就像我們一樣,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聰明的小瓢蟲能用巧妙的方法防衛(wèi)和攻擊敵人:先把六條腿一收,再蹲下,身體緊貼地面,是敵人無法下手;如果被掀翻了,他還有一招,就是分泌出暫時麻醉的毒液,是敵人全身無力,這樣就不會有人與他掙食物,他便能大吃一頓了。瓢蟲真靈活,他不是正面對抗敵人,而是先做出防衛(wèi),在適當時給敵人致命的一擊,最終贏得勝利,這靠的是他冷靜面對事物的精神。
在所有的昆蟲中,我最欣賞的就是神奇的麻醉師——飛蝗泥蜂,她天生就是一位解剖學家,也是一位麻醉醫(yī)生,更是一位好媽媽。她們總是辛苦的為她們的孩子捕捉獵物并把她們“運”回家。其中,將獵物麻醉的過程尤其復雜:首先飛蝗泥蜂張開她的顎,緊緊地咬住螽斯的后背,然后她的尾部向獵物的側(cè)面拱起,用末端的毒針向獵物的前胸狠狠的蟄了一針,再用力壓住螽斯的后背,將毒針刺入獵物胸部的神經(jīng)節(jié),螽斯就變得軟弱無力了,手術(shù)也就成功了。其實飛蝗泥蜂冒著生命危險去捕捉比她自己大一倍的螽斯,只是為了她的孩子有充足的營養(yǎng),希望他們快點長大,這種母愛是多么的無私啊!在我們的身邊,又有多少父母為了兒女,不怕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學習知識、實踐生活。
讀了《昆蟲記》,使我再次擁抱大自然。
昆蟲記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