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令人目瞪口呆,然后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平凡的世界》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1
生活像一個巨輪,碾壓在每個人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又像一位嚴厲的考官,不斷給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兒出難題。
也許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一本書,或是激勵,或是安慰的影響著自己,而《平凡的世界》正是我生活中的這本書。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讓我感覺到平凡的世界中,存在著那樣一群不平凡的人,他們?yōu)樽约旱睦硐肷钆G斬棘,即使失去了一些東西,卻始終沒有停止追尋幸福的腳步,這樣的精神無時無刻警醒著我。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xiàn)當代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路遙用樸素的手法描寫了1975到1985年發(fā)生在陜北的故事,小說以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民的形象,以全新的角度講述了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擊的矛盾,用不一樣的手法描寫普通人民的生活和向讀者展示人們在歷史進程中走過的艱難曲折道路。描寫苦難的新時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難轉化為一種精神動力的作家卻并不多,路遙當屬其中之一。
作品中的主人翁孫少平、孫少安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兄弟,但他們自強不息,困苦的生活沒有把他們打倒,反而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孫少安是立足于鄉(xiāng)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他與田潤葉青梅竹馬,卻遭到村支書田福堂的反對,頑強的孫少安并沒有被這些挫折打敗,而是轉型開辦了燒磚窯,走上了致富路;而孫少平是擁有現(xiàn)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與相互愛戀的郝紅梅愛而不得,后拒絕了田曉霞、侯玉英的追求,遠離故土,漂泊攬工。兄弟倆在愛情里有著不盡人意的相似,可在追求新生活上有著同樣的頑強與倔強。
一部偉大的作品,是能夠幫助人類擺脫精神困境的精神滋養(yǎng)?!镀椒驳氖澜纭穫鬟_出一種溫暖的情懷,一是作者對作品中的人物寄與了同情心,對百姓的生活方式做到了極大的尊重和認同。作者在描寫由鄉(xiāng)而城的青年在追求的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心態(tài),也描寫了人物生活中溫暖的細節(jié),讓人在感嘆人物堅強意志的同時,也感受到平凡世界的精神慰藉。孫少平、孫少安兄弟倆的生活雖然苦澀,命運對他們不公,但他們不甘于屈服命運,在沉重的生活中發(fā)掘自己的價值,路遙善于用轉折的角度觀照人物,不僅給他們苦難的環(huán)境,還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讓他們表現(xiàn)出自強不息的精神,讓人們所欽佩。
路遙曾說:“作家最大的才智應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撼的巨大內容。”在我看來,路遙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這點,他從普通人物的奮斗過程不斷向我們傳送著正能量,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擁有乘風破浪的力量,這樣的小說往往能夠引起人們沉思。
“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才會永遠年輕?!睍械狞c睛之筆讓我記憶深刻,只有在煎熬中挺過來,生命力才會變得強大。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2
捧起書,首先感到的是它的重量。放在我手上,踏踏實實的,讓人放心。就像在空中經(jīng)歷漂浮后,總算落了地一一像大地一樣可靠!這平凡的世界中,一件件平凡的事,緩緩沉下來,日積月累地重復,形成一層厚厚的屏障,堆砌在人們心底?;仡櫜虐l(fā)覺,那些浮光掠影都只是一時好風景罷了,而在這最不起眼、平凡的事中,往往能找到閃耀的珍珠。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也真平凡。一個人的失學、婚姻,背井離鄉(xiāng)打工,似乎在生活中都微不足道。國家的變革、時代的變遷也只是在“歷史”中留下一點點印記罷了。而生活是一條很大、很深、很長的河,小石子試不出它的深淺。
但讀著讀著,就總有些感動。在那平凡的村莊、平凡的人們中,總涌現(xiàn)出些不平凡的人。孫少安的膽識和毅力,使他在沉重的打擊下仍站了起來,并一如既往地幫助村中其他人。他們之中,有不少是剛剛還諷刺、挖苦過他的人,而他并不計較。他一定有一顆博大的心,以至于可以把整個世界都裝進去。待人真誠,懂事,能吃苦,這些都是可貴的,這將注定他的不平凡和輝煌。
于是,這一點點感動,那一點點心酸構成了最平凡的世界,而我們卻體會到了不平凡的情感,體會到了最感人、最偉大、最不平凡的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3
匆匆地讀完書,一頁,又一頁,可直到把這洋洋灑灑百萬字的巨著翻了又翻,心里似乎也沒什么感覺。再看看一些隨手摘下的段落,只有種似曾相識、朦朦朧朧的感覺,更不知是第幾部、時間、事情、環(huán)境等。
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緊接著想起于老師曾讓我們抄過的一句話:讀書切忌在匆忙。
對文字的印象漸漸在高速發(fā)展的故事情節(jié)下淡化;而一些細致入微、精彩的段落也并沒有被發(fā)現(xiàn)一一匆匆地讀,讓我對文字的鑒賞與揣摩幾乎為零!大量描寫被跳過,最后只剩下一個大而空洞的情節(jié)……
讀書,急不得!
一急,許多精華的段落就不會被吸收了;一急,文字間的良莠就無法比較了;一急,你所收獲的就像一具人體的白森森的骨架一樣,他的血液、肢體、肌肉以及靈魂就都被遺棄、掩埋在不起眼的角落了。
特別是《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就真是一個大干世界,像是面面俱到的生活,是需要好好地靜下心來,一頁一頁認真研讀的,乃至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字,它們,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慢慢地品味,才能把這些看似平凡的東西下真正的可貴之處挖掘出來。
世界上許多事都是這樣,必須靜下來,靜下來,以一顆平靜得沒有一絲浮躁的心面對它,這樣,一些重要的細節(jié)才不會被你遺漏。
我忽然想起了《小王子》中那個忙于計算的紳士,忙忙碌碌地算出一堆數(shù)字再把它鎖在柜子里。之后又是計算……許多人不都是這樣嗎?趕時間所以不能陪家人,趕工作所以只能睡一小會兒;他們似乎一直在忙碌,沖著你喊“我沒時間!”可笑得讓人覺得這只是一出鬧劇。
所以要時常提醒自己一下,把生活的節(jié)奏放慢一點,讓心更靜一點,去尋找那些被遺忘了的“珍寶”。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4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chuàng)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xiàn)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jīng)典”。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 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
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fā)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把生活的苦難、殘酷和卑微描寫出來,是路遙的特色,許多作家都能這樣做。而能夠把年輕人的貧窮和窘迫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這才是路遙的不同凡響之處。只有明白了作家對貧窮的這種詩意的態(tài)度,才理解路遙的作品。而路遙難能可貴的是,當他成名以后,他并沒有忘記過去的苦難,而是更加猛烈地要把過去思考的東西噴發(fā)出來,所以才有了《人生》到《平凡的世界》這樣的跳躍。他特別想超越活著的本身,特別想超越這種卑微和辛酸去挖掘人生的詩意。那么這種詩意過去頑強支撐他生存,也是他創(chuàng)作的通靈寶玉。
路遙先生在頒獎典禮上發(fā)言時說:“我們的責任不是為自己或少數(shù)人寫作,而是應該全心全意全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我國各民族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歷史壯麗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作家藝術家。人民是我們的母親,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我們棲息于它的枝頭就會情不自禁地為此而歌唱。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p>
這些是路遙先生說過的話,他做到了。一直以來,他的作品都是深深的打動人心,并且贏得了各個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讀者的稱贊與敬佩。在貧困中成長起來的路遙,他最終表現(xiàn)出的知識面,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作成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5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影響了一代人成長的小說。根據(jù)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熱播,這讓不少觀眾不禁又回到了年少時期的青蔥歲月,重溫這本曾經(jīng)讓我們淚如雨下的書,追憶時間和初心。今天,重新閱讀路遙,回望《平凡的世界》,又會有哪些新的思考。
我泡中文論壇時發(fā)過一個帖,談了談對《平凡的世界》的看法,主標就四個字:“道德圖騰”。若不是寫了這個帖,我今天對這部小說的印象怕是要淡薄到撩不起來,連寫這么一篇文都做不到了。
趙本山最失敗的春晚小品《紅高粱模特隊》,里面有句點睛的臺詞:“我覺得勞動者是最美的!”這是路遙的心聲,他真誠地這么認為,其敗也在此。我那時寫道,我就是看不上路遙在書里寫了太多的俊美青年,幾乎每個做過點事的正面人物,相貌都差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女性。倘若我重讀《平》,讀到孫少平發(fā)現(xiàn)最窮的郝紅梅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這個情節(jié),我肯定把書丟到一邊:這啥呀,太假了!但是,想當年第一遍讀的時候,我倒是真真為少平感到慶幸的,好像覺得一個女人的美姿顏,是心善男人應得的酬答。
也許,這個“第一遍”就是《平凡的世界》的意義所在:我在適合的時間讀到了適合的書,我的一段心智發(fā)展到底是被它畫上的句點。我現(xiàn)在更愿意將讀它視為一次變相的“成年禮”:它徹底地、過分地滿足了我的一些精神期待,讓我在讀完之后猛然醒悟,這些期待其實很幼稚。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6
“他剛抽了兩口煙,就聽見前面的高粱地傳來一片沙沙的聲音,接著,一個黑乎乎的人影向他走過來。少安仔細一瞧:竟然是父親!他父親走過來,在他面前怔了一下,也沒言傳,就在他身邊坐下來,掏出自己的旱煙鍋,在煙布袋里挖來挖去?!阍醯竭@兒來了?你怎知道我在這里呢?’少安迷惑地望著父親。孫玉厚半天才咄訥地說:‘我就在你后頭走著……我讓蘭香先回去了。我怕你萬一想不開……’少安鼻子一酸,竟沖動地趴在高粱地上出聲地哭了。在這一刻里,在父親的面前,他才又一次感到自己是個孩子!他需要大人的保護和溫情,他也得到了這一切——唉!讓他哭一陣吧,痛痛快快地哭一陣!這樣,也許他心里會好受一些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十三章
表哥賢說,他曾經(jīng)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閱讀完一部《平凡的世界》,我說,哥真厲害,我不行。我愛閱讀,但閱讀速度從來沒有以驚人為準稱,這可能跟習慣有關,從前不快,如今更是不會快,因為,我喜歡這樣慢慢地與書中人物書中文字,交融著靈魂的心領神會,何況是當下如此浮躁不安的大環(huán)境。安心慢慢看書,已經(jīng)是個奢侈!
就是在這種看似極為“奢侈”的狀態(tài)下,我,站在孫少安的身邊,看著他于怎樣一種矛盾心理當中,在現(xiàn)實與心理同樣避開著他那親愛的潤葉。他深知即使他與潤葉有著多契合的兩小無猜的感情,也是不得完愿,不得完成潤葉想與他結為夫婦的心愿!孫少安他退避了,孫少安他痛苦地刻意退避了,卻還是促就了田福堂的心理,他,孫少安,一個泥腿把子,騷情了自己吃公家飯的女娃田潤葉。
于是乎,孫少安就被有著頑固門第之見的田福堂,“推”到石圪節(jié)公社的批判臺上。孫少安想了很多,他想的不僅僅是自己,他想到田福堂如果不這樣做就不是田福堂,他想到自己名譽的受損會給少平和蘭香的以后,帶去很嚴重的政治影響,他想到他前頭那樣理智避開潤葉是極為正確的選擇。
少安?。∧愫卧脒^你自己!你從十三歲輟學離開你那親愛的學校,回到你那親愛的雙水村,與你那親愛的父親一起務農(nóng),努力撐起那個風雨飄搖爛包的家開始,你也就沒再怎么想過你自己!
你在批判臺上,昏昏然地走下,你走在石圪節(jié)的集市上,你看到了你的父親和你的妹妹蘭香,你不愿就在那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中,與他們一同回村,你不想他們?yōu)槟銚?,你想自己一個人安靜呆一會。你不知道這樣安靜呆一會,能有什么結果,但你在那個時候,已經(jīng)脆弱到連個熟人的臉孔,都不愿意見到。
“一種委屈的情緒使他忍不住淚水盈眶。他停在路邊的一棵白楊樹下,把燙熱的臉頰貼在冰涼的樹干上,兩只粗糙的手撫摸著光滑的楊樹皮,透過朦朧的淚眼惆悵地望著黑乎乎的遠山。”
你是怎樣一路消化著自己的痛苦呢,你在回到村前還刻意躲進一片高粱地中,你還想獨自舔著自己受傷的傷口,你在等著它復原。你的父親突然出現(xiàn)了,原來他一直跟在后面呢,他一直淌著流著淚流著血的心,在你的后頭一路相跟著。我多么深愛你的父親??!他敦厚,他樸實,他良善,他在為自己的無能而心痛萬分,他多么害怕與擔心你是否會想不開。
這個時候,我想流淚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轉,我看著你褪回孩童本色在那傷心地嚎啕大哭,我看著你的父親在為他的無能與無助哭泣。這個時候,我動容了。我想到了我的父親,想到那個幾乎未曾在我文字中,出現(xiàn)過的父親!
于你而言,于我而言,父親像山,父親像海,父親像天空,父親像大地,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歲數(shù),在父親面前,也都是個讓他牽腸掛肚的孩子!他幾乎不表達對我們的感情,但即使鮮少表達,但你和我總能在這樣的生活片段中,去體會,屬于父親的那一份,含蓄而熱切和真摯的愛!作者:水心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7
在這個寒假,我閱讀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通過閱讀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那懵懂的心靈漸漸領悟了“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但只要克服人類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堅強的道理,我想這正是這本書對我而言的中藥意義。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xiàn)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在路遙先生的眼中,這是世界是平凡的,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
看似簡單,卻義不平凡的書,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李氏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在本書中,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那個為理想而自討苦吃的孫少平。
為理想,他自愿出去當賣勞動力居無定所的攬工漢,雖是自討苦吃,卻也甘之若飴。在這書中,剛出場他穿的是破舊的衣服,吃的是丙菜。但并沒有抱怨這個世界給他這么多的不公,到后來,他踏進黃原城那一刻開始,就,忘掉!忘掉溫暖,忘掉溫柔,忘掉一切享樂,而知饑餓、寒冷、受辱、受苦、當作自己的正常生活。
他就像不倒翁,又像彈簧,壓力越大,動力越大。我敬佩他,敬佩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為了生活去做最底層的工作;我欣賞他,欣賞他可以這邊脫掉骯臟的工作服,那邊可以和田曉霞談論文學,和顧養(yǎng)民探討人生;我佩服他,可以蜷縮在被褥里,就這昏暗的光亮讀書,心中卻依舊感到崇高和興奮。
《平凡的世界》,他的內容如同它的名字,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給我們展示一幅普通的、而又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歷程。
這本書為我的人生道路填滿了一塊石頭,使我心中充滿了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我相信,開卷有益,我的道路將日益飄滿書卷的馨香,筆直平坦。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8
真、善、美,永遠是人們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書中的一個個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實,那么的善良,這該是作家心靈的折射:路遙定也是那么的一個人。然而,人物的結局總令人傷懷,幾乎沒有一個結局是完美的:孫少安干出了點名堂,他賢惠的妻卻勞累至噴血;田潤葉終于明白了李向前對她的一往情深,毅然與之結合,可向前卻已是殘廢。
孫少平以他獨有的人格力量贏得了地位懸殊的田曉霞的愛,可田曉霞卻再也回不到他的身邊;潤生義無反顧地與郝紅梅結合,可郝紅梅畢竟還帶了孩子;金波呢,還不知要追尋那夢中女子到何時。這一切的一切,總令讀者有些惋惜。
特別是少平與曉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卻能夠心心相印,都愿他們會有個完滿的結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殘忍!我有些明白了:我們心理上總不愿去接受悲劇,所以,中國戲曲倒多以大團圓結局。然而,生活中是沒有完美的。這應該就是作家昭示給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誠,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著太多太多的苦,他對生活的體驗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動人的一種美。
大家都明白維納斯正因為斷臂才顯得更美,把這種美稱為殘缺的美。那么,路遙既從生活中,也從美學上理解了這一點。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結局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統(tǒng)一,使讀者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