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
推薦文章
讀后感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你會寫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砑t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1
作為四大名著,紅樓的爭議一直是最大的,為了研究它,大家甚至成立了紅學會,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大家,什么使得大家有了這種熱情只為了研究一本書。但是看完了全書以后,我明白了,原來真的有這種書,讓人欲罷不能啊!
其實書中寫的不外乎就是一個很平常的愛情故事,我喜歡的不能娶,娶了的我不喜歡。但就是這樣平常的故事,曹雪芹硬是寫的這樣非凡。小說里那么多人物,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有自己的個性,那么多人里竟沒有一個重復的。就沖這點他就值得被人這樣的追捧。小說里我喜歡的人物太多了,喜歡的情節(jié)也太多了,多到自己都說不過來了,比如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子,寶玉挨打等等,每個場景就好像真的發(fā)生在我眼前一樣,既真實又讓人難忘。真的很喜歡曹雪芹的文筆。一直都在遺憾為什么后四十回的紅樓夢沒有流傳下來,一直不太喜歡高鶚續(xù)寫的那個,那不是最初最美的紅樓,不是完整的。
在曹的筆下,寶黛注定是個悲劇,這在前八十回有著很多暗示,其實黛玉本就不是最適合寶玉的人,不管她怎樣懂得寶玉的想法,不管他們怎么相愛,他們永遠不會在一起,這不只是因為家族的反對,更多的是性格使然,因為他們的性格最終一定會走到這一步,黛玉太脆弱,太敏感,她太容易因為寶玉而生氣,但是寶玉的性格就是這樣,喜歡和那些小姐丫鬟逗樂啊,說笑啊,這樣的她也許寶玉一時可以接受,可是時間長了,試問哪個男人可以容忍呢?所以他們注定了一定會分開。其實分開也沒有那么不好,最起碼黛玉活著的時候,他們是相愛的,她也還了欠他的眼淚,可以沒有遺憾了。而在高鶚的筆下,黛玉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太不像我們認識的那個孤芳自賞的她,自卑到了極點的她。所以我說高鶚寫的紅樓沒有表達出曹雪芹真正的意思。 再來說說寶釵吧,這個我不得不佩服的女人,試想一下在那個年代得有多大的氣度才能容忍自己的未婚夫那樣為了別人付出一切,而且還不嫉妒?最后竟然還會嫁給他。
這就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更難得的是,她還能做到連情敵都說她的好話,這份心計就不是一般人有的。一個人能做到讓一個人滿意很簡單,但要讓所有人都滿意就難了??墒撬齾s做到了,還做得津津有味,就憑這她也應(yīng)該得到她想要的。這樣一個奇女子也有遺憾的地方啊,因為她就算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歡,卻始終沒有贏得寶玉的愛,不管后來寶玉有沒有娶她,她還是有遺憾的啊,林妹妹永遠是他們倆之間的障礙啊!一個女人一生所求不過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罷了,可是她卻沒有得到最該得到的那個人的心,這樣的她即使有了寶二奶奶的名稱又如何呢? 讀完全書,自己一直在想的就是這個問題,到底愛情該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到底該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還是最適合自己的人在一起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會相同吧,不然不會這么多年了,這還是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啊。如果是我呢?我會怎么辦?我不停的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愛情本就是有些虛無飄渺的東西,而且走到最后都會變成親情,都會變成一種習慣,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找到那個想攜手走一輩子的人,我覺得最美的情詩就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吧,那樣的才是真正的愛情,不管那個人是你愛的還是適合你的,只要你們可以走下去,一直走,是誰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只要你是幸福的,只要你是開心的,這不就夠了嗎?有些事情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弄的那么清楚。人要學著讓自己解脫一點,要學著活的瀟灑一點。寶玉要是能想明白這件事也許就不會出家了吧?但這也是假設(shè)罷了。遺憾是無法彌補的,就像我們再也看不到曹雪芹的真正版本的紅樓夢一樣,寶玉,黛玉,寶釵也只能這樣遺憾下去了吧?但誰又能說遺憾不是美呢?難道這不是最適合他們的結(jié)局嗎?只要我們讀懂了曹雪芹,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結(jié)局已經(jīng)算是最好的了,也是唯一的了。
這樣的紅樓才是最美的!才值得我們這樣去愛它!就如一場夢一樣的紅樓就這樣結(jié)束了,可是我想它會在我的記憶里停留很久很久。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2
我看過一本書叫《紅樓夢》這是在捐書活動中,分到我的那本書。
第一章是這樣的,原來我們的天是不整齊的,是女媧用五彩石把天補好的,可是還有一個五彩石落單啦,沒有用被扔去了。那塊石頭通了靈性,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到處游玩。
這是木石前盟的故事,這紅樓夢挺好看的。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3
《紅樓夢》中并無對史湘云相貌的正面描摹,但是卻從側(cè)面寫她和寶玉面貌仿佛。三十一回中寶釵提到:“他在這里住著,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
他站在那椅子后邊,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寶玉,你過來,仔細那上頭掛的燈穗子,招下灰來,迷了眼?!睂氂竦拿婷矔惺敲鑼戇^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辈苎┣勖鑼懙膶氂竦耐饷?,真可謂美極,湘云和他相像,女兒的俊秀之外,也兼有男兒的俊朗。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4
煮一壺清茶,捧一本《石頭記》,靜坐于房檐下,細品書中內(nèi)涵。世人對它的褒貶不一,各有其感。
有人道,紅樓一世界,世界一紅樓。魯迅曾這樣評價過,《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
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的愛情故事。
書中描述道“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彼蛉さ溃@個妹妹他好像哪里見過,還送了“顰顰”二字。
可見,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第一印象極好。而林黛玉對寶玉的第一印象也不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p>
她心想在哪里見到過寶玉,沒有想到寶玉先說了出來。這可見兩人是一見鐘情。
賈寶玉對薛寶釵沒多大意思,倒是薛寶釵對寶玉有點意思。在府中,眾人偏愛薛寶釵,認為黛玉的容貌和性情都比不上寶釵。
寶釵容貌美麗,品格端莊,深得下人之心;黛玉有些孤高自許,目下無塵。但在寶玉眼里,黛玉是一個柔弱風流,才情甚高的一位知己,靈魂的依靠。
為什么呢?話說寶釵和黛玉的才情不分高低,且寶釵又明事理,得人心,這是黛玉所不及的。并且寶玉也曾對薛寶釵動過情,書中描寫“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笨梢娧氣O長得比林黛玉還美。
可惜的是,在生活中,寶釵并不是像黛玉一樣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隱心機。她表面上端莊賢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風范,但實際上她期望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溫柔敦厚的儀范中掩蓋的是“欲償白帝”的野心。
她希望寶玉能走仕途,始終無法認同寶玉“平等、自由”,蔑視功名利祿,厭惡八股的觀念,也絕不會支持寶玉反封建禮教的言行。這才導致寶玉對寶釵的感情斷裂,對她沒有了愛情,更多的是尊敬,選擇了黛玉作為自己的人生伴侶。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p>
好一個“金玉良姻”,好一個“木石前盟”,到最后“金玉良姻”還是抵不過“木石前盟”?!敖鹩窳家觥笔俏镔|(zhì)的,“木石前盟”是情感的;“金玉良姻”是后定,“木石前盟”是前定;“金玉良姻”是人為,“木石前盟”是天然。“木石前盟”在那個社會始終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那只能是人生的一場夢,夢醒了,人生也結(jié)束了。
有個人不能忽視,那便是伺候他的丫鬟--襲人,她在《紅樓夢》中出場次數(shù)比林黛玉、薛寶釵還要多,可謂重要。
襲人,本名珍珠,從小因家貧被賣入賈府,原是賈母的婢女,后又服侍史湘云幾年。賈母素喜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將她與了寶玉,王夫人將她作為姨娘的后備人選,后逐漸成為寶玉丫頭中的領(lǐng)頭人。
寶玉因見她姓花,故取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之意為其改名為“襲人”。襲人對人和氣,處事穩(wěn)重,工作認真,富有心機,在大觀園里眾人是人前人后的夸獎她,是出了名的賢人。
心中亦有些癡處,她服侍誰,心里便唯有誰。她是整部書中唯一一個與寶玉發(fā)生了“云雨情”的女人,并且她還曾得到王夫人“準姨娘”的認可。
后來的兩人交流僅限于生活上,心理越來越隔膜,以至寶玉在遞送舊手帕給黛玉時,都特意支開她,讓晴雯去送。在晴雯死后,寶玉甚至懷疑起襲人來。在“金玉良緣”成功逆襲后,襲人也很快被寶釵逐出,臨別留下“好歹留下麝月”的話。
最后,襲人嫁與了戲子蔣玉菡,留下了耐人回味的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傲w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片段莫過于黛玉葬花。黛玉葬花應(yīng)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的高潮部分,從兩人再續(xù)前緣在賈府相遇后一見鐘情,再到兩人的愛情終結(jié),一路磕磕絆絆頗多。
從情侶間的小打小鬧,到林黛玉的內(nèi)心由稚嫩轉(zhuǎn)向成熟,葬花這部分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在這之前有一個小背景,林黛玉擔心賈寶玉是否被賈政責罵,便心揣不安去尋賈寶玉。
不巧,賈寶玉屋里的丫鬟正在鬧情緒,叫了兩次也沒能等到人來開門,轉(zhuǎn)眼就看到賈寶玉送薛寶釵出來,還有說有笑。林黛玉本不是個能夠容忍封建制度下男性三妻四妾的女子,自然氣不打一處來,回到瀟湘館后也是哭了一夜,正巧次日又是他們約定的“葬花期”。
進而就是賈寶玉聽到的《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歲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把香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ɑ犋B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喪?奴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黛玉葬花這部分內(nèi)容,也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感情的一個極大的轉(zhuǎn)折點,賈寶玉對林黛玉是更近一步,林黛玉對賈寶玉卻開始逐漸有了嫌隙。同時,也為薛寶釵的不幸人生埋下伏筆。
《紅樓夢》中人物個性鮮明,其最后的結(jié)局大都是個悲劇。王熙鳳最后落得個“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賈元春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nèi),省親之后,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后暴病而亡。
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微小改革來挽救,但無濟于事,最后遠嫁他鄉(xiāng)。
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終因無法忘懷精神上的伴侶林黛玉,婚后不久,就出家當和尚去了。
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林黛玉在賈寶玉婚禮時含恨去世。賈、史、王、薛四家紛紛敗落。
賈家無權(quán)無勢卻參與宮闈之爭、皇權(quán)爭奪,拉幫結(jié)派卻無能力,只能被利用,最后成為替死鬼;
史家在賈母、父親死后,子孫自銷,子孫分散后有能力的勉強維持不消失,但也逐漸退出了權(quán)利層;
王家在王子騰死后,也隨即消散;
薛家在薛寶釵父親死后就消散了,只能依附其他家族。
至此,四大家族不復往昔。
《紅樓夢》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蛟S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不完美亦成就這完美?!翱蓢@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币粋€個癡情的女子,一個個多才的人被無情地埋沒了。唉!這吃人的禮教!這吃人的社會!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p>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5
我始終的認為曹雪芹本身不是想表達那種形而上的所謂出世哲學,或者說他是為了表達一種個人信仰觀點,也許我今天所分析的也并不是他當時內(nèi)心所要表達的,但卻會是他骨子里,靈魂里有這么一種潛意識的存在。
就像我認識一個人要和他成為朋友,通過他和我的交流去洞察他這個人的本性,是我交朋友前必須要做的,這其實是一個道理,紅樓夢這本書是曹雪芹的語言,我們不能只理解他語言的含義,而不去認識他內(nèi)心的靈魂,有人說讀書就是交朋友,書就是你要結(jié)交的朋友,想結(jié)交一個朋友,你不能只懂得他的語言,而要透過語言,了解他的本性。這就是白先勇和蔣勛他們解讀的特點,他們只是了解了語言,沒有深入到曹雪芹的靈魂中去,也許會誤解,也許會歪曲你這個“朋友”的意思,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僅供大家評斷。
紅樓夢開篇曹雪芹其實是設(shè)計了這兩個神話,一個是神瑛侍者,一個是石頭,神瑛侍者的澆灌絳珠仙草和凡心偶炙我覺得是一種代表“情”的靈魂,于是這種靈魂最終給了賈寶玉,但同時給予賈寶玉的還有一塊受到歷煉而無才補天的石頭,帶著去溫柔鄉(xiāng)享福的欲望,這塊石頭也自然成了寶玉身體的一部分,他們和寶玉一起降生到凡間,這兩者的結(jié)合就是一個真正的賈寶玉,他之后屢次的摔石頭,其實本質(zhì)就是一種情與欲望的偶爾沖突。
來到凡間,通過賈寶玉的逐漸成熟,他受到警幻仙姑的告誡,這都是為了讓他覺悟,覺悟這種“情”的不可依賴,當然點醒最終沒有成功,因為人生往往是需要去經(jīng)歷,于是賈寶玉經(jīng)歷了人生,最終在晴雯死的時候,開始逐漸的醒悟,當晴雯尸體被焚燒的那一刻,他寫出了“及聞櫘棺被焚,慚違共穴之盟”的《芙蓉女兒誄》,壓垮寶玉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之后林黛玉的死,徹底的讓寶玉“懸崖撒手”。
但曹雪芹在開篇,為什么要設(shè)計一出讓石頭回歸的戲?我們都知道,最后石頭回歸了大荒山,其實這才是一個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重點,曹雪芹最后是把寶玉的那塊有欲望的石頭,讓它回歸到了石頭的本真,而不是要詮釋賈寶玉的出世,因為這塊無才補天的石頭,才是曹雪芹一開始寄托的靈魂,石頭從無欲到歷煉產(chǎn)生了欲望,最后通過溫柔鄉(xiāng)的經(jīng)歷,又回到了大荒山無稽崖,成為一塊沒有欲望的石頭,一個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循環(huán),最終無欲才是自己的靈魂解脫,這就是曹雪芹賦予石頭所要表達的人生哲學。
這讓我想起《莊子》里的一種人生智慧,延伸出我們今天能理解的意思,就是你的幸福,源于你自己把你的欲望控制在你的獲取能力之下,也就是說你的欲望要小于你的獲取能力,你就是幸福的!這也許恰恰是曹雪芹的一種最后靈魂的回歸,用石頭來告訴我們,欲的緣起緣滅,而不是讓我們出家當和尚,所以,賈寶玉只是一個皮囊,無才補天的石頭才是曹雪芹,往往我們最先知道的,卻是最后容易忽略的!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6
又是一秋窗風雨夕,煙雨迷蒙,轉(zhuǎn)瞬,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不解蹤跡。只朦朦朧朧間,似聽見:
“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寶玉悄問。
“誰知她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她藏奸“黛玉低眉言道。
這個“她”又是誰呢?原是那大觀園中艷冠群芳的寶釵。自黛玉同寶玉捧讀了《西廂記》后,有感而發(fā),于行酒令時,無意說出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寶釵心知肚明,卻不告破,只私下里教導了一番。又于一日,陪黛玉解解悶,問問病情,同剖金蘭,令其極為感動。
早先日子,釵黛兩人嫌隙極大。一是瑰麗大方的牡丹,一是清秀靈逸的蓮荷。四時如畫的大觀園,因她們的存在而春風洋溢。單論才思,各有所長;可若論性理,同言黛玉孤傲自許,寶釵則知書達理。況木石前盟終不比金玉良緣,自是形同陌路。
黛玉一夢只盼寶玉同己心,眾人明己意,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總難自遣。寶釵則盼“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入深宮,寵愛一身,可奈何夢難做主,亦隨緣一生。兩人雖詩詞同心,卻終隔一程山水。
秋,是萬物更生的季節(jié),是時候一語真情了?!澳闼厝沾?,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里藏奸。……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镑煊衤市灾蹦c,足以打破多年隔閡,惺惺相惜。寶釵亦是感動,說道:“我在這一日,我就與你消遣一日?!睉?yīng)了黛玉之約,晚些再來。
只苦于天公不作美,負了二人的約定。夜雨昏昏,瀟湘無力,黛玉情知寶釵不來,取了本秋怨之詞,感其悲涼,故擬《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風雨夕》,讀之令人潸然淚下。不料寶釵又差人送黛玉些小東西補補身,黛玉又為極善感之人,心漸漸回暖,忙令丫鬟給蘅蕪苑的婆子賞錢打酒。
可再暖的茶終會變涼,再深的情也隨光陰失了味,這一切終是苦短的夢。人生無常,寶釵是第一個不辭而別的人。黛玉雖是明白人,知“無立足境,方是干凈”,知一切如浮云過耳,可總難免悲切善感,不知所措。此一生便隨賈府共浮沉,“留得殘荷聽雨聲”罷!
黛玉不怨誰,她這一生愛恨分明,也不過煙雨迷蒙,夢醒,了無牽掛。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7
“我們太年輕,年輕鬧著要整天的,但不知道他一直很自由。”但由于我們有“麻煩”的自由,自由不是足以證明我們做到了,也許在某些方面,我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問同桌“頑皮”:“為什么林黛玉葬花”同桌回答說:“因為她很無聊。”從這個時代認為它肯定是無聊會去葬花。
在初中就包括聽說《紅樓夢》是本百科知識全書,學生必讀物。由于是中國古文,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真不應(yīng)該知道它哪里好,只知道有一個不務(wù)事的賈寶玉,還有就是一個知書達理的林黛玉。
第二次世界都是我們因為我在書店能夠買到自己一本白話文的《紅樓夢》,但無論是學習古文的還是現(xiàn)代白話文的,都沒有進行介紹企業(yè)為何書名叫《紅樓夢》而作者個人眼中的《紅樓夢》又是一個怎樣的?通過讀書中的內(nèi)容我只能把這個題目管理理解為:年少無知,勝似夢一場。這里我只是從主人的角度分析理解,要是從當時的時代發(fā)展背景則可以直接理解為:物是人非,千變?nèi)f化。
有人說,“紅樓夢”是藥,處方和治療方法都記錄在這本書的工作;有人說,“紅樓夢”是教科書,書中有很多教人生活技能;一些人寫說“紅樓夢”是本愛情小說,賈寶玉和林黛玉記錄凄美的愛情故事。
而我個人認為《紅樓夢》是本反封建之書,在書中對于林黛玉廣讀詩書,可在賈府她只說自己一個略懂;而賈寶玉身為官仕子弟學習不好導致官場,只喜歡通過玩樂;地位可以高人一等的賈寶玉和出身于小官吏之家林黛玉之間相愛的人卻不能生活在一起。
一是批評無才的婦女是美德;二是批評官場;二是批評封建等級制度。
我不覺得林黛玉的花兒無聊,我覺得她們是不高興。這是對封建禮教強烈不滿和無法抗拒的憤怒無奈的表現(xiàn)?!都t樓夢》是一個悲劇性的結(jié)局,他們都放棄了“壞”去追隨制度。當我們放棄,最終做了我們不想做的事,我們?nèi)匀粫芎?,但我們已?jīng)失去了我們的本色。
今天的世界上還沒有這樣嗎?想想支配我們的生活規(guī)定外箱,有點出界被認為是“乖”我們的想法所以乖乖地去思考人生。有多少人不得不放棄“淘氣”?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堅持“淘氣”?
當人生發(fā)展走到盡頭,我們自己會不會感嘆,這又是進行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19回精彩敘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