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后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篇1
包法利夫人她出身小康之家,不僅樣貌出眾還精通琴棋書畫,更是在修道院接受過教育。就是這樣的一手好牌,最后打了個全軍覆沒。她為了追求自己渴望的愛情經(jīng)歷了兩次婚外戀。為了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弄得家庭負債累累。最后高額的債務(wù)讓他深陷泥潭,她不得已向婚外戀對象尋求幫助,可是每個人都躲著他,只有包法利陪在自己身邊,悲痛和羞愧之下,她選擇了自殺。而她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也將親人送到了地獄,自己所謂的愛情也終究是黃粱一夢。
勇敢的追求愛情
她出生在殷實的農(nóng)戶之家,曾與貴族小姐們一起在修道院接受教育,自己長得漂亮,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在她看來她和貴族小姐是沒分別的,她理應(yīng)享受揮金如土的浪漫愛情。當她遇到了體面的包法利后,以為自己的愛情來了。很久見不到包法利時,她會讓父親找到包法利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她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向包法利表達情感。自此以為他們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實不知悲劇自此展開。
夢破碎了
她結(jié)婚的第一天,便因為婚禮的普通而思考婚姻是否正確?;孟氲膲羝扑楹螅阆裼旰蟮牟屎缜娜欢?。在后來的日子中,包法利的木訥和恪守陳規(guī)總更是讓她感到枯燥乏味。她越發(fā)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愛情。她的愛情應(yīng)該是浪漫的,奢華的,而不是這些柴米油鹽。她應(yīng)該像貴族小姐那樣,每天沉迷于舞會,享受生活。她對浪漫積攢了太多期望,所以當現(xiàn)實照進生活,她的心就開出了別樣的花朵,而這花朵本不應(yīng)在包法利的花園中。
遺憾收場
不滿現(xiàn)狀的她開始了婚外戀,同時執(zhí)著于紙醉金迷的她在商人的哄騙下開始賒賬。漸漸地,賬單越來越厚,即使自己抵押了房產(chǎn)、當?shù)羰罪椏梢琅f是債臺高筑。無奈之下她向情人求救,可憐的她等來的卻是拋棄,她也因此悲憤自殺。她雖推開了地獄的大門,悲劇卻沒有隨著她生命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身邊的親人也跟著受到牽連,這樣的結(jié)果任誰不氣憤。我認為她追求愛情是沒有錯的,但是成為包法利夫人的同時還享受婚外戀的快樂,這就是大錯特多。如果她離開包法利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即使結(jié)果是失敗了,我也是會佩服她的勇敢。
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篇2
包法利夫人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間,愛瑪迷上了看小說,尤其是那些有關(guān)男女情愛的書.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著迷了。就因為這樣,包法利夫人才會不滿于醫(yī)生夏爾的膽小懦弱,遲鈍無能。就因為這樣,她才踏上了尋找理想中的愛情之路。但當時的法國正在被黑云籠罩。她最終在被騙與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結(jié)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悲劇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愛情,奢華的生活,卻不知她所處的環(huán)境給不了她想要的。當愛情建立在物質(zhì)基礎(chǔ)上時,就注定了它的悲劇結(jié)果,無論過程如何使人沉淪,結(jié)局都只有一個。是誰使她走向了絕路?是人們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無門,還是自己對命運的屈服?最終導(dǎo)致了愛瑪?shù)谋瘎?,或許可以說是當時的社會逼得她服毒自殺的!
現(xiàn)實與理想總會有差別,當現(xiàn)實于理想中的情況不同時,我們不應(yīng)該把這一切歸結(jié)為命運的安排。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時,或許這是上天給我們一次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機會。在繁華和虛榮里,也許你會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擁有的,珍惜自己獲得的,不要總陷入沒有結(jié)果的幻想中,來虛度光陰。
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篇3
時常在思考如何的一生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可后來都無疾而終??蓱z的夏爾最終因為妻子的錯誤抑郁成疾而死。愛瑪從頭至尾只是一個可憐的玩物。被各種心懷鬼胎的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間,一手好牌被打的稀巴爛。善良踏實對她百依百順的老公,可愛的女兒竟都不能成為她懸崖勒馬的理由。漂亮的女人們也是一些奇怪的物種,永遠昂首,永遠只看得到別人的頭頂,永遠憑借著自身的優(yōu)勢為所欲為。
禍福相依,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災(zāi)難也在不知不覺的來臨。你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質(zhì),前提是你的才能配得上你的野心。你可以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男人,前提是你單身且有足夠的資本能好好駕馭。憑借著性愛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應(yīng)該是最愚蠢的想法。你更應(yīng)該明白,高潮也只是一瞬間,更何況別的事物或者是人呢。容顏易老,年輕易逝。更應(yīng)該珍惜自己,珍惜愛你的人,知足且懂得感恩。別追求一些突破道德底線的事情,畢竟壞人終究會得到懲罰。
故事的最后壞人似乎得償所愿,但我依然相信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篇4
作者從首至尾都沒有表達自己的主觀態(tài)度,卻在娓娓道來中將虛幻的浪漫主義與殘忍的現(xiàn)實主義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有的讀者一定要贊美夏爾適合做老公,是個好人…也有人一直踩著包法利夫人說她虛偽至極、不可饒恕…
我個人認為:雙方不在同一頻道的婚姻確實會讓人心煎熬,即使對方很好,可能不是你喜歡的菜,你也很難說它好吃這道菜你沒吃,沒品位其中苦澀,沒必要褒貶。而至于愛瑪,無論處在哪個時代、哪個地方,都不缺乏這類單純、對愛情充滿幻想的女性。書中她一步步走向覆滅確實咎由自取,死亡是她最好的解脫,卻也把整個家庭也卷入幻滅。
作者的筆觸著實厲害,把主人公的心理描寫的極為細致,讓讀者能夠清晰的把握主人公所想!
最后還想說一點:趁年輕,多讀點文學名著,少看虛幻言情小說,認清現(xiàn)實、少點虛幻主義,是每個青少年的要務(wù),尤其是女孩子。
正如凍齡女神俞飛鴻在節(jié)目《十三邀》對話許知遠時所說:女人最好的生活方式是認清這個世界。不能再贊同!
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篇5
我對愛瑪這個人物的想法其實蠻矛盾的。一方面來說,像大部分讀者一眼都能看出來的那樣,愛瑪是一個自私虛榮不知滿足不懂得珍惜眼前幸福生生把自己作死了的女人。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她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惜的是,她從來沒有認清楚過她想要的事物并非現(xiàn)實能帶給她的。
愛瑪眼中的幸福被她成長的軌跡所影響。在修道院里愛瑪讀到的是小說里的完美愛情夢中情人;后來從別人口中聽到的是詩與遠方。她錯將這些讀到聽到的內(nèi)容當成了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拒絕接受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因而不遺余力的去追尋心目中的刺激和完美的愛情。這種追尋目標的力量如果放在工作學習領(lǐng)域,此人必將成功。只可惜對于愛瑪來說,她的錯誤在于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世上最好的完美其實是不完美的。
愛瑪在她最需要愛情的時候遇到夏爾。他們一拍即合,都認為對方是最完美的愛情的模樣。對于夏爾來說,確實如此。他一生都在被支配著,從職業(yè)選擇到第一段婚姻,他從來沒有真正熱愛過。選擇了愛瑪是他自己自主的選擇,他也真真切切的愛她、愛這段婚姻。他看上了愛瑪?shù)亩Y節(jié)熱情和魅力,想要的就是一段平靜安穩(wěn)的生活,所以夏爾在生活中看到愛瑪操持家務(wù),是越來越慢阻的。有評論說福樓拜真殘忍,給了夏爾這么一個人生。我在讀書的時候也是真心為夏爾感到悲哀。認認真真的付出,認認真真的愛,可能不善表達,但是他的平淡卻被當做愛瑪對生活不滿的又一重抱怨。
好了說回愛瑪。這段愛情對夏爾來說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對愛瑪來說,在那個急需脫離修道院的時間和心境下,夏爾出現(xiàn)在了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讓愛瑪錯認為他就是正確的人。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一,不要在情緒上頭時做人生決定;二,在人生不順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希望都押在愛情上。因為愛而愛,而不是因為需要愛而愛。
旁人對于愛瑪?shù)脑u價總是趨向負面的,愛瑪自己也是痛苦的。她的生命說白了就是個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對現(xiàn)下生活的不滿–發(fā)現(xiàn)新事物–專注于新事物中的閃光點和自己的需求–追求新事物–疲于新事物。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像是個三歲孩子在玩玩具時候的行為。確實,愛瑪?shù)男袨榭偸亲屛蚁肫饋硇『⒆?。如果放在孩子身上,沒有人會怪罪她的行為,反而會鼓勵她去探索新事物。但是成人不一樣;如果我們都可以在不忍無理的老板無趣的愛人生活的重壓的時候隨時想走就走,那也真是好了。但是成年人需要承擔責任,需要面對現(xiàn)實,需要認清可能與不可能,需要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事物。
除了愛情,故事里還有關(guān)于商人樂樂與愛瑪?shù)闹Ь€。相比于羅多爾夫和列翁對于愛瑪?shù)膼矍榇碳?,商人更像是慢性毒藥。從開始的免費和熱情引她上鉤,到誘使她變賣家產(chǎn)。從側(cè)面也反映了愛瑪對于誘惑的抵抗力幾乎沒有。
最后,在大好的年華里,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他們的精彩,認認真真的活一番。像以前教小孩子面對不滿意的玩具時候說的那句話:you get what you get, and you make the best of it.
包法利夫人讀后感范文篇6
看完后,感覺到這部文學作品把人性寫的非常真實,與現(xiàn)實生活很近。包法利夫人是典型的充滿幻想的浪漫主義感性派,也代表了大多數(shù)女性的心理,是一個在愛情面前單純而狂熱的女子,對待感情多憑感覺與想象,對愛情寄予了太高的期望,總是在尋找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忽視了現(xiàn)實的生活,這種心態(tài)就像是一個活在童話故事里的小女孩,對待眼前的愛卻視而不見,完全將希望寄托在美好的幻想之中,日日無法安心。而且在愛情面前愛得失去了自我,沒了尊嚴,到后面甚至到了哀求的姿態(tài),還讓自己債臺高筑。這種愛不是真正的愛,是自我的情欲需求。包法利夫人的內(nèi)心是無比匱乏的,也是非常脆弱而缺愛的。真正的原因:一方面是包法利夫人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另一方面是包法利夫人對自我的認知是盲目的。
沒有思考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為什么想要那樣的生活?思考的非常淺顯,只是知道自己想要浪漫而優(yōu)雅的奢華的生活。但是浪漫難道就一定是穿著優(yōu)雅在舞池和紳士跳舞?奢華的生活真的能夠讓自己快樂?愛是什么?答案當然因人而異。從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看,我覺得包法利夫人的選擇是不理智的,一個女人進入了婚姻生活,當盡好一個做妻子和孩子媽媽的責任,況且夏爾是一個對她很好的男人,也有一定的賺錢能力。如果真的很痛苦,也當和夏爾開誠布公,不可腳踏兩只船。追逐自己幻想的東西是一種勇敢,但也要兼顧現(xiàn)實生活,做些理性思考,做到感性與理性的結(jié)合。
很不錯的一本女性心理成長教科書,推薦女性朋友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