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祝福的讀后感
《祝?!愤@是一篇魯迅先生的短篇散文,講的是祥林嫂的故事。那么魯迅祝福的讀后感要怎么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眙斞缸85淖x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歡!
魯迅祝福的讀后感1
初讀《祝?!?,祥林嫂的形象便印在腦海里。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姑娘,為了生存努力的干活、工作,“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墒撬€是不能擺脫被他人操縱命運的生活,甚至成為“婆婆”賺錢的工具。
在與賀老六拜堂時,祥林嫂激烈地反抗,那一撞,振撼人心。人們著實為她不肯向命運屈服的精神折服。可她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無力抵抗“命運”。一切不幸卻由之而生,她終身落下一個“不干不凈”之名。
祥林嫂悲慘的命運讓人心頭一酸產(chǎn)生無限憐憫之情,其實更多是對那個社會的憎恨。祥林嫂悲慘的身世只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四嬸四叔頑固冷漠的態(tài)度讓她一次又一次陷入絕望。最讓我不解的是人們竟不肯給她最后一次正常生活的機會!在祥林嫂贖罪后,她對生活燃起了一點點希望之火,可她還是被否決了。我無法想象當“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著”時,絕望到了何種地步。
這些足以看出當時社會人們是何種愚昧,何種無情,何種麻木。祥林嫂終于成了社會落沒的犧牲品,而以魯四老爺為代表封建禮教的維護者,執(zhí)行著祥林嫂之死的幫兇。
祥林嫂死于“祝?!敝H,大悲大喜聯(lián)在一起,就連那時的天空、晚云、爆竹聲都顯出無盡的悲哀之情。悲哀的不僅是為祥林嫂,事實上是為那個社會。那個被封建思想、封建禮教麻痹了的、毀滅了的可悲的社會。
祥林嫂,孔乙己,范進這些人都是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人,封建社會“吃人”本質(zhì)確實叫人憎恨,人性無情冷酷也被揭露無疑。
魯迅祝福的讀后感2
今日無意間,我看起了魯迅的小說《祝?!?,這是一篇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題中的祝福,主要指主人公的“四叔”家——魯鎮(zhèn)的一種民風民俗。但讀完整篇文章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個“祝?!备鼛в幸稽c諷刺意味。
祥林嫂,一個生活中充滿悲劇的大嫂。文章的一開頭,他便是以一個乞丐的身份出現(xiàn)的,可是他卻沒找“我”討錢,而是問了我一個問題——“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的?”而“我”卻是一種“說不清”的回答,以至于祥林嫂在夜里便死了……
祥林嫂不是魯鎮(zhèn)人,是“我”四叔在一年的冬初,從老衛(wèi)婆子那里買回來的,原來祥林嫂的老公死了,她的婆婆便把她賣了過來,雖說他是個寡婦,但干的工多,“四叔”也就把他留下來了。
后來他就被她娘家人拉走當別人家的媳婦了,而且生了一個兒子??珊镁安婚L,男人斷送在傷寒上,兒子又因看管不嚴,給狼銜去了,只好又把她領(lǐng)來了。
可有因她敗風俗,祭祀時便不讓她插手,一切飯菜,都由“四嫂”做,否則,不干不凈的東西,祖宗是不吃的。最后她越來越不中用,只好叫她會老衛(wèi)婆子那里。
最后不用我說——她死了……在“祝?!敝校懒恕?/p>
魯迅祝福的讀后感3
魯迅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他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一生,被人們譽為“民族魂”、現(xiàn)代文學的旗幟。今天,我有幸讀到了他的小說——《祝?!贰?/p>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小說代表作之一,寫的是小說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生的悲慘命運,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nóng)家婦女。她的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逃走后到魯鎮(zhèn)魯四老爺家做傭工,不久后她又被婆婆家搶走,賣到賀家與賀老六成親,她經(jīng)過一系列的反抗之后,最后只得順從,好在丈夫賀老六是一個純樸忠厚的農(nóng)民,之后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于可以過上安穩(wěn)的好日子了??上Ш镁安婚L,命運捉弄人,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fā)而死,不久,兒子阿毛又被狼給吃掉了,因此她被大伯給趕了出來,成了無家可歸、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經(jīng)過重重打擊的祥林嫂失魂落魄,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后,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后淪為乞丐的她,就在年終人們祝福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懷著無比復雜矛盾的心情凍餓致死。
祥林嫂的一生是坎坷悲慘的一生,她原本是勤勞、善良、純樸、頑強的,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祥林嫂是我國封建社會千千萬萬個婦女悲劇命運的縮影,她的一生更是封建社會制度下千千萬萬個中國母親悲慘一生的深刻寫照。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讓我們看到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憂國憂民、以及對受壓迫婦女的深切同情。正因為如此,魯迅先生才寫下了這一篇小說,魯迅先生把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nóng)家婦女赤裸裸地展現(xiàn)在我們讀者面前,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這篇小說讓我明白了生活在封建社會制度下的勞動婦女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慘!正如小說中的祥林嫂,她歷盡了塵世間所有的痛苦,她帶著滿心的屈辱與傷害,最終是離開了人間。同時,我也慶幸自已生活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我們更應(yīng)該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努力,奮發(fā)向上,為祖國的大好江山舔磚加瓦!
魯迅祝福的讀后感4
《祝?!穼懥恕拔摇被丶疫^年時,聽說了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是外鄉(xiāng)人,初來魯鎮(zhèn)時活潑開朗、勤勞樸實,深受大家喜愛。但她喪夫后被逼再婚,而后來的丈夫和孩子卻都因意外喪生,她淪為了乞丐。在被大家欺辱,嘲笑后,自閉起來,最終不得不自了終生,期盼著下地獄與家人重逢。整個故事充滿了悲情色彩,讀后心情十分沉重。
作者的意圖,便是要通過祥林嫂的一生來批判禁錮人的封建思想??v觀祥林嫂的悲慘一生,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封建思想毒之深。最初,祥林嫂在第一次喪夫后,受封建思想中婦女要“守節(jié)”,不能再嫁的影響下,不肯再婚,甚至尋死;后來,被逼再嫁后,在別人的眼里她已“失節(jié)”,于是人們便不停嘲笑她,歧視她,給她帶上罪名,使她每日生活在痛苦中;然而,她盡管嘗試挽回名譽,卻寄希望于神靈,向廟里捐門檻以求擺脫“罪名”,但這終究是無用的;最后,走投無路的祥林嫂只好自殺,以求在地獄中與家人能重逢。仔細想來,這導致其悲慘遭遇的竟幾乎全部源于封建思想,封建思想只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它讓人不能呼吸,不給人活路。人們認識到了這思想的罪惡后,便會摒棄它,從而動搖封建統(tǒng)治根基,推動社會進步。
值得學習的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普通民眾毫無覺悟,在千百年延續(xù)下的封建思想中混沌地活著。在這種條件下,怎樣才能使人們覺醒呢?事實證明,直接攻擊舊思想,宣傳新思想,不但不會被接受,還會被當作反動思想而遭到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于是,魯迅便富于戰(zhàn)略性地用敘事的方式,婉轉(zhuǎn)地讓讀者自己覺醒。人們一開始讀來,不會存有戒備心理,只是當作一個微不足道的故事來看,或許它平常的就發(fā)生在自己身邊。但隨著閱讀深入,他卻不知不覺地發(fā)現(xiàn),主人公的命運多舛,似乎并不是偶然。再一琢磨,便不難察覺這些悲劇都是由封建思想導致的。即便思考到這也就足夠了,在這類文章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他便對封建思想產(chǎn)生了極大的厭惡,便會毫不猶豫地推翻它。
由此可見,斗爭不能只靠沖動和熱血,更多的是需要智慧。今天,我們在贊嘆魯迅的文筆和構(gòu)思時,更應(yīng)該感謝他,是他為黑暗的中國帶來第一縷曙光。
魯迅祝福的讀后感5
個人認為,《祝?!肥囚斞笇懙米詈玫男≌f。他用“我”的眼光,把祥林嫂這個人物活生生地表現(xiàn)出來,把世態(tài)的蒼涼,封建社會的黑暗暴露無遺。無論是從選事,還是從寫作方法上來看,《祝?!范际且黄浅:玫奈恼?。
在我看《祝?!芬郧埃乙恢币詾?,魯迅只是一個思想前衛(wèi),語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只是因為他的雜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對他的看法改觀,覺得他是一個憑著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國文壇上的。《祝?!芬婚_始用一種很悲涼的手法渲染氣氛,寫那滿天飄舞的雪花,讓人們滿目瘡痍,感到荒涼和痛苦。然后魯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劇。魯迅的敘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綁走——再嫁——失夫失兒——再打工——遭唾棄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達出來,沒有絲毫的拘束。魯迅沒有在文中對祥林嫂表示同情,但是卻能在敘述中緊緊地抓住讀者的心,使大家同情祥林嫂,這表現(xiàn)他的深刻的文學造詣,我想這種文章寫作方法是我們最難學習但是又是最需要學習的。
我覺得文章最精彩之處是文章的題目“祝?!?,文章為什么不叫“祥林嫂之死”呢?文章寫的是悲劇,但是卻用了一個很有希望的題目,這正是魯迅最高明的地方,簡單的“祝?!眱蓚€字,把悲憤和希望都表現(xiàn)出來,引人深省。
文章是表現(xiàn)生活的。而魯迅的《祝?!肥墙沂旧?,把當時的社會的黑暗愚昧展示給讀者。祥林嫂第二個丈夫死了后,她回到魯家打工,主人并沒有關(guān)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現(xiàn)比不上以前了,而且還認為她是個克星,在祭祀的時候不讓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資去捐了條門檻,但是卻仍然沒有法改變大家對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過不了自己一關(guān),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殺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卻沒有人把她當人看待,只是說她死的不是時候。我看完這篇文章時,覺得很壓抑,好像要把那愚昧的社會推翻才能松一口氣似的,我想,這就是魯迅的精神力量吧。魯迅用筆和黑暗作斗爭,用文章來解放人們的思想,魯迅堪稱中國精神領(lǐng)域界的教父。魯迅在文章中設(shè)計了一個麻木的祥林嫂,當她在面對別人的嬉笑時,眼睛呆呆地望著前方。我想,這也表達了魯迅那當他面對愚弱的國人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吧。
魯迅祝福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