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
《三國演義》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三國演義》一直把蜀漢作為中心來描寫,尤其是通過劉備這位仁君的形象和諸葛亮這位賢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愿望。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190959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狈_《三國演義》,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治世能臣劉備;亂世奸雄曹操;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忠心耿耿的趙云;生性粗魯的張飛……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讓我牽腸掛肚,唯恐其遭遇不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讓我也仿佛鉆進了那本書里,與劉備一起商議軍機,與關公并肩作戰(zhàn)。
諸葛孔明,這個直到第三十六回才隱約出現的人物最讓我敬佩。他初出茅廬,火燒新野,舌戰(zhàn)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燒得曹軍膽戰(zhàn)心寒,說得東吳啞口無言……他的勇敢與智慧已在我的心頭印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
合上《三國演義》,讀完這段精彩的歷史,可我始終忘不了那些謀臣武將的精彩故事。
#736058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2
放下沉甸甸的《三國演義》,那淋漓盡致的情節(jié)、拍案叫絕地計謀,還是余音繞梁,豐富的句子、富有表達性的好詞佳句,都深深在我腦子里扎了根。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但是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被稱為是儒家倫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學”?!白R”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內容,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最后中獻身于統一的大業(yè)中?!笆苋斡跀≤娭H,奉命于危難之間”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關羽,他也是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后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啊。
還有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yè),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tài)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梢姰斢鲆姳瘋?、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小說。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而且采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它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它留給我們青少年,乃至于整個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學習三國演義,我們就應該學習古代人的長處,借鑒他們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個對現代社會有用的人。
#590377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3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钡拇_,關羽自始至終都不失一個英雄的本色。
關云長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將關羽的忠義之舉,智勇之能,一展無遺,其虎牢關的英勇,白門樓上的恩義,令赤兔馬都為之殉命,何況人乎?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麥城之戰(zhàn)失利,關羽面臨著心與血的生死抉擇,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貴權力會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損其白,竹可破不可毀其節(jié)”他背負著忠君的滄桑與巍峨,透著不盡的壯烈與蒼涼,留給世人一個從容赴死的背影,赤誠,雋永……
其實在當時,見風使舵已成氣候,哪國強大就降哪國的亦不少見,像馬超,姜維,張松……或許在當時會威名遠揚,但當歷史沉淀到今日,他們也就暗淡無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長安樂,但關羽寧死不降,蜀國的恥辱就是關羽的恥辱,這時,體面的義無反顧是唯一的。因為,中國人不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還注重活在千年的歷史中。
余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又蘊含著多少滄桑的感傷和無盡的蒼涼!都說勝者為王,我卻一直在心里稱他為“失敗了的英雄”,不管定語為何,他依然盈滿炎黃脈搏的英雄本色。
關羽,演繹了千年不變的精魂,演繹了蕩氣回腸的凝重。
#555275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4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閱讀的一本書。書中一個個傳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觸,苦肉計、空城計、王允巧施連環(huán)計等都讓人拍案叫絕。
我最喜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壯舉之一,令我揮之不去。
三國時期,東吳有個大都督,姓周名瑜字公瑾。他很嫉妒蜀國的諸葛孔明,想嘲笑他一下,就把孔明叫來了,“孔明先生,我們就要和曹操在赤壁決戰(zhàn)了。在江上用什么武器最好呢?”周瑜問?!拔崛擞X得用弓箭最好?!薄芭?那我們的弓箭不多,只有兩萬余支,要和曹軍對決,還要十萬支箭呢。如果現造,可能時間不夠?!薄澳蔷妥屛襾碓彀?,只需三天,若造不成任君處置?!鼻皟商煲恢睕]有消息,知道點二天晚上。他讓士兵們扎大量的稻草人安在船上,把船放到水中,每只船上點了幾根火把,人站在船艙中。恰巧大霧彌漫,曹軍看不清,把箭全射到稻草人的身上。箭正好十萬只。幾天后,這些箭都被用來攻擊曹軍了。
真是大快人心。
#521422三國演義第47回讀后感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币皇状髿獍蹴纾瑲鈩莺陚サ馁澑枥_了三國的序幕。《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它記錄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描繪出杰出的歷史人物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最輝煌的歷史巨著之一。細細品讀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諸葛亮是“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jié),具有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具有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大事,且將天下三分的鼎力局面準確預知,出山后一展其雄才大略,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設空城計。他的事跡激勵我努力讀書,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智慧。曹操乃一代奸雄,他提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可是他沒殺自己膝下的劉備,又讓我看到了他的大度。劉備重情重義,仁民愛物,是一位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任君,不管是大城小鎮(zhèn),都忠于職守,受人愛戴,他讓我懂得了熱愛百姓和忠于職守的深刻道理;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他不降曹操,日夜思念兄長;過五關斬六將,毫不畏懼,他誓與劉備共存亡的精神讓我明白了仁義十分重要;孫權為人謙和,少年得志,同為天下英雄,使我體會到寬容大度的重要……
《三國演義》這本書給我的收益其實是兩個字——“謹慎”。幾千年前,老子說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睅浊旰?,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謹慎是智慧的長子?!贝┰讲煌臅r空,跨越不同的國度,對謹慎的理解始終是一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總是能夠穿越古今中外,沉淀成永恒的真理。
三國演義讀書感想相關文章: